太平軍只注重攻克主要城市,對鄉里以及一些小縣城地方採取無視態度,不重要掌控地方不同,中華軍每到一地,其觸角就會延伸到那裡(清末梟雄194章)。
隨同中華軍一起進軍的實際上還有組織部派遣的大量官員,他們將會充任新佔領地方的各級官員,建立行政機構。
爲了獲得足夠多的官員,中華軍對於前清甚至是太平軍的文官都算是比較優待的,只要你願意投誠,並剃掉頭髮,換上中華裝,那麼就會繼續當中華帝國的官員,這一點在之前的浙江、蘇南以及皖南等地已經是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縱觀中華帝國內的官員,除了中央機構以及蘇南等重要地區的官員是餘勝軍出身的外,其他大部分地方的地方政府的官員都是降官出身,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前清降官,也有少量是太平天國的降官(清末梟雄194章)。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還是因爲中華帝國內的文官極度缺乏,不接受降官的話林哲總不能抽調大量軍官去擔任文官職位。
但是一直接納降官也不是個事,畢竟這些人都還帶有濃厚的封建官員意思,對於中華帝國的一些政策執行起來很有難度。
比如說,傳統封建王朝的官員一般講究儒家中的無爲而治,同時重視農桑,但是中華帝國在上海商貿區起家,對工商發展的重視超過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
而在扶持工商業發展上,這些傳統官員就顯得有所不足了!
爲了解決官員,尤其是新式官員不足的問題,在林哲的指示下,由教育部準備舉行中華帝國的第一場科舉!
科舉,這對於舊時代的士子們而言具有神聖地位,那些苦學多年的士子們可都一門心思想要依靠科舉步入仕途,從而光宗耀祖。
因此舉辦科舉,也不僅僅是爲了解決官員數量不足的問題,同樣還是爲了拉攏士紳階層。拉攏年輕士子們的心思。
不過當林哲看到教育部大臣江道泉遞上的科舉章程後卻是皺起了眉頭,因爲江道泉籌劃的科舉幾乎和前明、前清的科舉一摸一樣,都是隻考四書五經,而這自然無法讓林哲滿意。
身爲後來者。林哲可對八股文章沒有半點好感,而且就算你把文章做出花來,也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合格的行政人才。
所以他帶江道泉如此道:“江愛卿,這章程總體來說是好的,不過時代在進步。我們總不能故步自封一直在八股文章裡找救國之道!”
江道泉是傳統儒家士子出身,聽到林哲這話自然是有些吃味,但是也沒敢直接反對,要知道他面對的可不是什麼明清兩朝的皇帝,而是中華帝國的皇帝,而中華帝國除了繼續沿用帝制外,骨子裡和明朝、清朝這些傳統王朝截然不同。
當即他道:“臣愚鈍,還望陛下示下!”
當即林哲道:“取士應取博學之士,而不只限於八股文才。詩書文章、中外時務、工商濟民都應有之!”
說了這句,林哲生怕江道泉還不夠了解自己的意思。當即又道:“新取之士應當務實爲上,勿要誇談之輩,應通曉時務爲上,勿要故步自封之輩!”
這說的都是一些表面的東西,林哲免的讓教育部的人瞎折騰,乾脆直接把考試的科目都親自定下,考取的科目除了傳統的四書五經等八股文章外,還列入算學、格物、天文地理等一些基本的近代科學常識,此外還有分量很重的策論。
至於近代科學常識考什麼內容,可以直接參考陸軍軍官學校那邊。陸軍軍官學校可不僅僅教授打仗內容,還有地理,格物等近代科學呢。
江道泉看着林哲親自列出來 考試科目,也是不由得傻眼了。這樣的科舉古往今來也就頭一回吧,就算是康熙乾隆年間的博學鴻詞科也沒聽說過要考格物、地理這些科學內容啊。
不過這是林哲親自決定的,江道泉也沒辦法,只能是硬着頭皮去操作了。
不用多久,浙江杭州城內,帝國要舉行首屆科舉的消息就是傳遍了整個士紳階層。城內的諸多士子們這幾天談論的都是這些事。
‘董兄,你可知道了,這登極恩科就定在九月間,而且首屆恩科據說從簡,只要生員以上功名者皆可報名!”一個年約二十,剃着寸頭,穿着中華裝的士子一邊搖着摺扇,一邊學着。
而旁邊的董離面容看上去比去年要成熟了許多,只聽他道:“我昨日去看過佈告了!”
當即那士子就道:“那董兄可是要參加這一次的恩科?”
董離露出一絲猶豫神情:“我也沒決定好,我聽說好多同窗都不參加呢,文兄你決定了要去?”
“去,爲什麼不去,你是知道的,以我的才學要中舉後再去參加會試這輩子怕是沒希望了,現在好不容易有生員就可以報考的恩科,怎麼樣也要去試上一試。至於那些說不參加恩科的,哼,一個個都還怕以後北邊打回來呢,他們也不想想,我們大中華王師上下十萬精銳之時,西進北上無一回合之敵,這北面別說打回來,這能守住北邊都是奢望。”
說到這裡,文昌林繼續朗聲道:“如今這個局勢,別人不清楚,難道我還不清楚,昨天我剛聽了我父親說,說我大中華王師已經攻陷合肥,拿下皖北也就是詢月之間的事了,如今我大中華新立,乃是求賢若渴的時候,錯過了這一次的恩科,以後要想再考可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董離看着這個同窗,心中也知道文昌林爲什麼會這麼說,因爲文昌林他爹早在去年就降了中華帝國,被委任爲餘杭縣知縣,據說甚的上司的重視,有望在年內再升一級。
文昌林他父親是中華帝國的官員,這文昌林自己自然也是早早剃了頭,甚至還穿上了當代普通人很少穿的中華裝。
說實話董離對這一次的恩科也是想去的,他家境貧寒,如果再功名路上再無法取得進步的話,估計這輩子就和仕途無緣了。想到這裡,董離也是有些後悔,去年他的舊年同窗好友呂道說過可以爲他舉薦,當時他害怕中華軍不能長久。清軍會打回來,所以就婉拒了。
但是現在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中華帝國的根基已經越來越深厚,加上在戰場上頻繁獲勝,連被清廷吹噓爲固若金湯的揚州都拿了下來。這日後真要統一了中國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在這種情況下,董離也就放下了以前的擔心,想要去試一試這恩科,好給自己博一個功名前程出來。
不過他也聽說這新王朝的恩科可不僅僅考四書五金,那佈告上說是爲了招納天下博學之才,要應考不僅僅八股文章要出色,而且還得通宵中外時事,天文地理,格物算學。
董離自問八股文章沒有問題,要不然也不會少年之身就考上了秀才。算學也勉強過得去,畢竟這一年多來他可是給人當賬房呢,不會算學可不行,但是那些天文地理,中外時事還有格物就不知道是啥玩意了。
當即他面露爲難之色道:“只是我聽說恩科還要考格物時事這些,你知道的我平時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那裡懂這些,去應考怕是徒生笑話啊!”
不過文昌林卻是嘿嘿一笑,然後翻開了身旁的書箱:“你看這是什麼?”
董離一看,只見裡頭是十來本書籍。書籍的封面上有寫‘初等算學’‘天文地理概論’‘格物之基礎物理’‘格物之基礎化學’‘基本機器概論’等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過的名字。
文昌林道:“嘿嘿,這是我爹託了人,從上海商貿區帶回來的書。聽說都是教育部親自主編的書呢,到時候考試內容就從這些書裡出!”
文昌林說的有些錯,實際上這些書並不是教育部主辦,而是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翻譯,編寫的教材,這年頭軍校生也不容易。要掌控近代軍事技術,你還得具備基礎的科學知識,尤其是那些海軍的軍官,要是不懂幾何數學,天文水文等學科,連遠洋航行都不行。
不過這些教材雖然都是兩所軍校自行翻譯並編寫的,但是這些教材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教材,同樣也適用於給其他初學者使用,所以教育部偷懶直接照抄了過來,然後印刷發行,乃是爲了這一次的恩科專門準備的。
畢竟在科舉裡要靠格物之類的學科,你總不能讓學生們無書可學吧?
而這些書籍也是給籌備中的‘帝國大學’準備的教材書籍,帝國大學,一開始並不叫這個名字,而是用的‘國子監’,按照一開始教育部那邊的官員策劃,其實就是傳統王朝的那種國子監,教習四書五經。
但是內心裡已經決定進行新式教育改革的林哲可不會同意去搞這些國子監,所以親自改名‘中華帝國大學’,授課內容除了傳統的國學,即四書五經外,還有算學、格物等學科,所學內容和恩科考試內容一致。
如果是按照林哲的心思來說,即便是現在的帝國大學也是遠遠不夠的,他的目標是要建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種現代的教育體系。
並且也已經有了一個初步規劃,那就是以前清時代的各種官方學府爲基礎,比如那些縣學、府學。
各地的私塾改爲小學,而縣學改爲初中,府學改爲高中,然後再建立幾所和帝國大學這樣的大學,由此建立一個完整的現代化教育體系。
只是現在帝國新立,還沒有足夠多的時間來完成,所以只能是一步一步來,要完成整個教育體系的改變,也不僅僅是學科上的變化,實際上更重要的是要讓士子們知道,學了新式的學科就能當官!
這樣他們纔有動力去學新式學科,纔會去報告更高級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學!
而要想讓士子們知道新式學科可以幫助他們進入仕途,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科舉里加入這些內容。
所以說,這一次的‘宣武登極恩科’不僅僅是說要招攬一些博學之才,更重要的還是向整個社會階層傳遞一個消息,那就是要想當官不僅僅文章要做的好,同時還得通曉天文地理,格物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