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

英法聯軍的第一次總攻被擊退了,而且還是中華軍被迫通過刺刀肉搏的形式才擊退的,而一旦發生衝鋒和反衝鋒之間的刺刀肉搏,只要不是雙方差距不太大,那麼基本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鬥模式(清末梟雄290章)。

當英法聯軍退卻後,原先雙方交戰的地方几乎是躺滿了屍體!

“此戰中,我軍的初步傷亡已經統計出來了,其中陣亡一千二六十五人,重傷者一千七百人,輕傷尚未統計!傷亡人數大部分爲第十師的將士,一共有八百三十人陣亡,重傷者一千二百七十人!”

“敵軍方面,我軍一共擊斃敵軍六百二十七人,另外俘虜敵軍傷員兩百三十人!”劉和濤說出這簡單的兩句話的時候,語氣都是帶有一絲顫抖。

要知道此戰絕對是中華軍自餘勝軍時代以來,死傷最爲慘重的一次,超過兩千名皇家陸軍將士的死傷導致第二十八步兵團和第二十九步兵團徹底被打殘。

包括曲攀雲在內的第三軍將領聽着這些數字都是面色不太好看,但是劉和濤的話還沒有結束,只聽他繼續道:

此戰中,我軍有大量軍官傷亡,殉國者有:第二十七團副團長梅隆秦少校,第二十七團第一營營長魏多力少校,第二營副營長戴錦上尉,第二十七團第一營第二連連長賈農遠中尉,第四連副連長宋傳軒少尉,第七連連長黃土駿中尉。第二營第一連連長符宣中尉,第三連連長秦宣中尉,副連長蔡斌續少尉,第六連副連長周仁卓少尉,第八連連長田巡安中尉。第三營……”

唸完陣亡者的名單,劉和濤依舊沒有停下,而是念起了受傷軍官的名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第十步兵師師長方安雲少將身上重傷,目前還在昏迷中的消息了。

死傷軍官的名單很長,劉和濤一個接着一個念着名字。整個會議室內除了他念着名單的聲音外沒有任何聲音,所有人都是沉住了呼吸。

好不容易纔唸完死傷軍官的名單,曲攀雲深吸了口氣道:“爲陛下盡忠,爲帝國而殉。這是我輩軍人的最好歸屬!”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曲攀雲的語氣中依舊透露出濃濃的哀傷,今天一戰絕對是中華軍成軍以來的最大損失,不僅僅是那超過兩千名皇家陸軍的死傷讓人心痛無比,那些好不容易纔培養出來的優秀軍官的陣亡更是讓曲攀雲心痛無比。

但是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雖然第十步兵師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低價,但是也同樣以正面對抗的形勢擋住了英法聯軍的進攻,並當成擊斃了超過六百名洋人士兵,另外還俘虜了兩百多名洋人士兵。

發起進攻的三千多名洋人士兵有將近三分之一被留了下來。

縱然傷亡比例對中華軍而言不太好看,但是從整體戰略而言,這一次防守作戰是成功的。

經過這一次進攻失敗,英法聯軍同樣損失慘重,他們要發起第二次進攻的話就會更加困難,恐怕要等待從印度支那以及印度地區的援兵抵達後纔會發起第二次總攻了。

而中華軍方面雖然死傷多,但是本來兵力就多一些。第十師死傷將近兩千人後依舊剩下六千人,此外協防軍也還有一萬多人,同時如果英法聯軍停下大規模進攻的話,第三軍就有時間來招募新兵然後訓練並參與作戰。

當初統帥部方面就是考慮到了第三軍南下作戰後,萬一和英法聯軍交戰而損失過大該怎麼補充的問題,由於路途遙遠顯然不可能從浙江或者蘇南等地招募士兵再大老遠的送過來,所以負責募兵事宜以及軍械事宜的軍訓部、軍械部以及軍需部等部隊都是提前派遣了官員抵達福建以及廣東東部地區。

好就近招募士兵訓練,徵集軍需物資等。

進軍廣州之前,軍訓部的官員就已經開始在福建地區,廣東潮汕府等地方開始徵兵。只要英法聯軍給予他們三四個月以上的時間,那麼他們就完全能夠把新招募並完成新兵訓練的士兵補充到在廣州作戰的第十步兵師。

槍械問題倒是麻煩一些,不過好在現在中華軍是主場防守作戰,戰鬥過後己方丟失的軍械往往都能夠得到回收。而之前一戰中英法聯軍在陣前損失將近千人,這些英法聯軍的武器自然也是被隨後打掃戰場的中華軍收了過去。

當然了靠繳獲是不靠譜的,爲了補充後續軍械的消耗,而蘇南的林德機器廠所生產的武器彈藥已經不可能送到廣東來的情況下,軍械部派遣到第三軍隨軍作戰的官員是準備就地取材,直接在廣東這邊成立一些簡單的武器製造手工作坊。

廣州這邊的鐵匠。手工作坊之類的雖然很難批量生產米尼步槍,但是小批量製造一些燧發槍還是問題不大的,真到了手中無槍可用的時候,有燧發槍總比拿着火繩槍或者乾脆是刀劍等冷兵器來的好。

後續城外的英法聯軍並沒有曲攀雲等人擔心的那樣繼續發起強攻,而是暫停了對內城的大規模攻勢,除了繼續在外城展開小規模的戰鬥外,大規模的戰鬥卻是停了下來。

曲攀雲並不知道,額爾金伯爵已經是開始寫信到香港以及印度,要求南亞地區的援軍儘量抵達香港。

額爾金伯爵繼續調兵遣將,而此時英法聯軍和中華軍在廣州爆發大戰的消息也終於是傳到了上海!

礙於這年頭的落後交通,額爾金伯爵進攻廣州的消息還得用信件的方式,通過搭載前往上海的船隻才傳遞到了上海的包令等人手中。

對於額爾金伯爵擅自發動對廣州的進攻,包令等人也是無可奈何,因爲嚴格意義上來說額爾金伯爵已經是獲得了英國國會的授權,而法國的全權代表也是獲得了法國的相應戰爭授權,只要他們時機恰當,那麼他們就有權力直接發動戰爭,而不用去管包令這些外交人員的想法。

而嚴格上來說,自從額爾金伯爵出兵的那一刻起,額爾金伯爵就已經自動接管了英國所有對華事務的權力,不管是外交還是戰爭又或者是和談。

廣州那邊爆發大戰的消息傳到上海後,外務部協辦大臣宋關前就是向英國駐華公使包令等人提出了最嚴厲的抗議。

當然了,包令等人也是提出了所謂的抗議,說什麼中華軍擅自迫害廣州的外國公民已經是嚴重威脅到了英國的利益,如果中華軍繼續阻攔聯軍出兵保護僑民的話,對兩國關係將會造成重大影響,戰爭的有可能從某個地方的軍事衝突轉化而全面戰爭。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雙方抗議歸抗議,但是卻沒有停下外交的接觸,相反,廣州那邊打着的同時,包令和宋關前彼此抗議了後又繼續上了談判桌,然後進行着毫無意義的扯皮。

原因只是爲了拖延時間而已。

尤其是英法聯軍對廣州發起總攻並失敗後,包令和宋關前還繼續談着,爲何?

因爲中華軍方面依舊需要時間在蘇南的上海等地區進行戰爭準備,同時英法方面也需要時間繼續從南亞地區抽調兵力增援遠東地區。

這樣一來,雖然儘管都知道現在的談判已經毫無意義,但是雙方依舊繼續談着,並沒有出現說戰爭爆發後,雙方就是迅速離場,然後說什麼讓戰爭決定談判結果之類的話。

廣州之戰的消息在抵達上海後,不用一天時間就是通過傳到了南京這邊,當林哲得知英法聯軍對廣州發起進攻,並且雙方進行了一場大戰之後的消息已經是廣州之戰的好幾天以後了。

他看着曲攀雲親筆書寫並用六百里加急快馬傳送回來的軍報,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這些外國人的反應比自己預料的還要快一些,原本他以爲雙方爆發戰爭的時間應該是在五月份甚至六月份以後,但是沒有想到不管是自己還是對面的這些英法聯軍都沒完成戰爭準備呢,但是戰爭就已經爆發了!

“現在我軍在蘇南地區尚未完成戰爭的準備,而吳淞炮臺和江陰要塞也還沒有完工,我們需要時間!”陳雲陶如此說着:

“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爭取到最少兩個月的時間,如此才能夠在蘇南地區完成最基本的戰爭準備,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手段來拖延英法聯軍北上上海的可能性!”

“如有必要,甚至可以在上海那邊的談判中退步一二,哪怕是簽訂一份假的條約也要把時間給拖出來!”

陳雲陶身爲聯合參謀部的總長,對全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清楚的,目前雖然諸多調令已經發了出去,但實際上第五步兵師、第二步兵師依舊還在路上,他們要返回蘇南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此外更重要的是吳淞炮臺以及江陰要塞以及上海那邊的防禦工事還沒有完工,在這種情況下,軍方需要外交部門繼續爭取時間。

對此,林哲也沒有過多的猶豫,再一次給在上海的宋關前發起密詔,讓他可以在談判中做出一定的讓步,甚至直接簽訂一些不利條約也沒有關係,只要能夠拖延英法聯軍北上上海的時間。

至於說現在就簽訂了不利條約後續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直接撕毀了條約繼續打唄!

等中華軍完成了戰爭準備後,不管是什麼前清簽訂的南京條約或者是宋關前現在和他們簽訂的什麼條約,通通都是要撕碎掉的。(。)

第159章 王瘋子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316章 國宴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343章 侯客室第8章 營制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7章 一路橫掃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8章 十萬兩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559章 句容馬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394章 餓狼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391章 進城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632章 帝大系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20章 夏威夷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2章 改裝褐貝斯
第159章 王瘋子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316章 國宴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343章 侯客室第8章 營制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7章 一路橫掃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335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8章 十萬兩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559章 句容馬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394章 餓狼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391章 進城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632章 帝大系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20章 夏威夷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2章 改裝褐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