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工業規劃

新建的兩個內閣直轄市中,雖然南京和上海都是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但實際上內閣方面對這兩個直轄市的態度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清末梟雄345章)。

內閣給上海制定的下一步發展規劃中,是着重於工商業的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但是在南京,更多的卻是市政建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也就是農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而工業發展卻是被排除在外。

這一方面是因爲南京缺乏大規模發展工業的基礎,這個城市不是對外通商港口,進出口不方便,同時純務工人口也不算多,而且城內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和行政以及軍隊能夠扯上關係的,單單是行政人員以及軍人還是他們的家屬,這部分人口就佔據了五六萬人之多,剩下的真正普通百姓實際上只有二十萬不到,這和已經人口突破百萬大關,而且大部分都是外來、無產的純務工羣體相比較,是天差地別的。

再者也地理距離也有關,因爲南京邊上的太平府所屬的當塗縣就是內閣制定的重工業發展基地,其江南礦務公司的大本營就在那裡,而在下游就是上海,再加上這年頭鐵路還沒有,這夾在中間的南京其實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上。

所以硬是要面前發展工業的話,難度相當大!

而現在帝國正處於百廢待興,急需短時間內發展更多的工業,同時能夠投入的資源也是有限的,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會選擇更方便,同時也更容易的地方進行投入,而這個投入地點就是上海了。

爲了體現中央方面對上海的新一輪工業發展規劃的重視,內閣方面的工商部大臣賴昌英親自帶隊前往上海視察工作,同行的還有在當代國內工商界裡的真正大佬,皇室產業的掌舵人宮務廳財務處的處長潘立宣。

然後還有皇家銀行的行長邊王慈,投資本部部長法蘭西人巴西勒。

之所以帶上皇家銀行的幾個高管,是因爲既然要大規模開戰工業發展規劃,肯定是需要資金的,而這些資金可不是中央財政或者上海的地方財政能夠支持的,當代中國裡能夠拿出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資金的也就只有中華皇家銀行了。

他們一行人乘坐蒸汽客輪抵達上海後,同樣剛返回上海沒有多久的蕭昌中就是組織了社會各界,主要是那些名聲顯赫的工商人士在外灘飯店舉行了盛大的歡迎酒會。

在外灘飯店的二樓主宴會廳內,蕭昌中看着宴會廳內裡涌涌人頭,心中忍不住的生產一陣豪邁。

除了在上海,那裡還能夠聚集起這麼多身價不菲的人?

今天場內的這些人的個人身價加起來,多了不敢說,但是四五千萬估計是有的,而他們背後所掌控的資產更多,隨隨便便都得好幾個億。

皇室產業的那些就不說,這皇室產業就跟中華帝國的國有企業一樣,跟他們說錢多沒意思啊,只說民營資本的話,單單是角樓裡那一小羣不顯眼的生絲商會的成員們,他們背後的資產加起來就得五六千萬之多。

然後還有幾個大洋行的掌舵人,比如說怡和洋行、信德洋行等都是來了,他們的資產更多,隨隨便便都是幾千萬甚至更多。

就當蕭昌中陪同和賴昌英等人遊走在會場,然後賴昌英站上講臺,開始講述中央方面對上海的工業經濟發展的各種規劃和期待時,站在一羣商人中的匯生紡織公司的何斐圖也是忍不住內心狂喜起來。

這熬了幾年現在總算是熬出頭了,上一次去南京參加國宴時,何斐圖費勁心思想要說服中央支持棉布產業的發展,讓帝國方面加大對進口洋布的稅率。

而不久前帝國正式廢除根據所有和外國簽訂的相關條約,並單方面制定了海關稅率後,果然和他期望的一樣對進口洋布徵收了高額的進口關稅。

隨後又是相繼公佈了對棉布產業的扶持政策!

受到洋布的關稅提高,他的匯生紡織公司開始迎來了春天,憑藉着價格優勢迅速搶奪了原本屬於洋布的市場,而他的財務部門預計,僅僅是九月份的毛利就超過了以往三個月的毛利,出貨量增幅達到上月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看到這一切的何斐圖沒有絲毫猶豫,非但沒有滿足於現有的利潤,而是把這些利潤再加上額外湊集的自己,進行投資擴大生產。

除了對匯生紡織公司的本部工廠進行擴大外,他已經準備上海南郊地區投資新建一座比本部工廠更龐大的廠房,而且他將會把投資的中心放在紡紗上,至於織布和印染雖然也做,但是何斐圖已經是意識到。

隨着國內對棉布產業的扶持,後續肯定會有更多的人跟風個投入,就和當年的繅絲廠一樣,這種時候,如期和他們在終端棉布市場上進行你死我活的競爭,還不如直接做上游產業,也就是紡紗。

而相對於織布而言,其實紡紗對工廠的技術能力以及管理要求更高!

而且做紡紗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把產品直接售賣給其他的織布工廠,甚至都可以直接賣往農村地區。

中國現在的農村經濟依舊是傳統的男耕女織,而工業產品要想打進農村市場其實非常艱難,尤其是機制棉布基本上最近十幾年內是別指望了,要想進入農村市場,最好就是直接販賣棉紗而不是棉布。

因爲這樣農村婦女就可以直接購買棉紗,然後自行織布,這樣對他們而言所費不高,勉強也能夠才承受。

實際上這也是歷史上中國近代紡織業發展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棉布賣不出去,但是棉紗好賣的很。諸多大名鼎鼎的紡織廠,比如大生紗廠,人家可不直接生產棉布,而是生產棉紗,再把這些棉紗出售給機織布工廠或者乾脆是分銷到農村地區。

如今匯生紡織公司就是希望做上游企業,通過做大棉紗在即將大放異彩的棉花產業中獲得相關戰略優勢。

何斐圖相信,只要自己走在了前頭,第一時間把市場給搶到手後,後續跟風進來的企業就很難和自己的競爭中獲勝,不說擊敗對手,但是至少能夠保持不敗之地。

畢竟這棉布不是生絲,生絲的話主要是依靠國際市場,而如今國際市場對生絲是供不應求的,基本生產出來就不愁賣不出去,而棉布的話,卻是依靠的國內市場,而且目前國內的機制棉布市場規模是非常小的,去年一年的洋布以及國產機織布的銷售額也就千萬規模而已,如今就算擴大一些但是短時間內內也大不到哪裡去。

在有限的市場裡保持不敗,這就需要掌舵人的眼光和能力了。

毫無疑問,何斐圖就是這樣一個具有遠見的人,好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一大羣人在投資繅絲廠的時候,自己反而去搞棉布了。

第一次吃螃蟹,並且還沒被螃蟹給夾死的人,這些人都是足以讓人羨慕的。

而何斐圖在當代中國裡,毫無疑問就是第一個大規模投資棉布產業的人。

何斐圖在會場裡心中暗自的狂笑,而其他人也是尋思着是不是該抽調資金加入棉布產業呢?

當然了,偌大一個上海的工業發展規劃,這棉布產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其他的諸多產業也是有所提及。

等會議即將終結的時候,中華皇家銀行也是宣佈,將會給上海市打造的蘇州河北部工業區提供高達一百萬圓的低息貸款,用以徵收土地、平整土地、修築道路、橋樑、通水碼頭等基本的市政建設,該筆貸款將會以上海市的地方財政作爲擔保償還。

同時還有宣佈將會對入住該工業區的企業優先提供相關貸款,只要你的企業具有一定的實力、同時投資的行業符合帝國的扶持項目,比如說機械產業,那麼只要通過審批後就可以獲得貸款。

聽聞皇家銀行願意以優惠條件提供大額貸款,就算是那些大商行、大企業也都是心動了,他們是有錢,但是和所有企業一樣,他們的資產大部分都是以固定資產的形式存在的,可沒有多少現金。

這要投資新事業的話,這拿出幾萬來估計可能,但是要拿出幾十萬來就有點吃力的,至於幾百萬以上的投資,那就得聯合十幾家甚至更多的家族一起集資了,比如說匯生紡織公司就是如此。

這家公司可不是何斐圖一人的公司,他雖然是掌舵人並佔據了百分十三的股份,但是其他的大部分股份都是被另外七八家富商家族或者乾脆是其他的企業所分割。

畢竟這匯生公司現在的資產就有幾百萬了,而後續還得投入幾百萬之多,何斐圖再有錢也拿不出來這麼多錢來了。

實際上任何上了規模的大型企業,尤其是資本密集型產業,比如說生絲、紡織以機械產業,很少說是有某個人或者家族獨資的,他們可不是皇室產業,單憑自身支撐不起這些資本密集型產業的資金需求。

也就是說,即便是身價千萬的大商人,他們也是需要各種貸款的!

有着皇家銀行提供貸款支持,也就代表着上海的下一輪工業發展即將掀起!(。)

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24章 婆羅洲第391章 進城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74章 上任設衙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43章 慘勝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149章 董離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337章 繼承人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66章 許乃釗之邀
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24章 婆羅洲第391章 進城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74章 上任設衙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43章 慘勝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149章 董離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337章 繼承人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227章 捷傳江寧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66章 許乃釗之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