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

^_^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的貿易,政治以及軍事援助的含義要更大一些,他們非要用白銀支付的話,帝國也是接受了,不過自然是要加價的(清末梟雄660章)。

但是太平洋貿易公司接受了這批白銀後,轉手就跑到倫敦去換成了黃金,然後才運回國內。

這種行爲不僅僅是太平洋貿易公司的單獨行爲,實際上這幾年帝國的官方機構一直在減少國內白銀的儲量,換購黃金。

大量從民間收集的白銀被運送到了國外,換回工業原料或者機械設備,又或者是乾脆兌換爲黃金。

過去十年來,帝國國內白銀外流是相當嚴重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黃金內流的規模也是非常的龐大,由於連續多年的貿易順差,加上帝國的國際貿易多采用黃金結算,所以國內的黃金儲量也是越來越大(清末梟雄660章)。

同時帝國爲了增加黃金儲量,國內的諸多金礦也是加大了產量。

等到了1872年的時候,帝國的金銀混合本位制度已經頗見成效。

不過隨着奧斯曼土耳其執意要用白銀支付,再加上太平洋貿易公司在出售這批白銀的時候,導致了倫敦白銀價格的進一步下跌,導致了不小的損失。

這一次事件是引起了帝國財務部的密切關注,等到了十一月份的時候,財務部就是上書請求廢除黃金白銀混合本位,確定黃金單本位制度。

這種重大的經濟改革,自然是引起了帝國上下的震盪!

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此都是有着激烈的爭論,其中最大的反對意見就是如今帝國國內的白銀儲量依舊非常大,這完全廢除白銀的貨幣地位,那麼將會造成重大的經濟動盪,無數民衆的財物將會化爲一旦。

但是對此,財務部也是早有應對,他們拿出了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首先是承認現有的紙幣、銀圓的價值,以往的紙幣直接承襲,白銀金屬以及白銀銀幣則是按照原有價格回收。

不過回收後,給予兌換的並不是金幣,而是金圓紙幣。

並且推出了新一代紙幣的發行方案。

隨着帝國在五十年代就開始推廣紙幣,這十多年來多的紙幣已經是比較普及了,民衆的接受度也很高,真正拿着銀幣或者銅幣進行交易的人已經不多了。

現在民間的大量存幣,很多都是被當成了儲備資金使用,日常使用倒是不多。

目前帝國的金融體系是比較混亂而複雜的,普通民衆日常使用的輔幣,有銅幣也有紙幣,基本就是一般一般,而較大額交易,則是使用銀圓或者銀圓紙幣。

而大宗商業往來的話,則是很少使用現金交易了,往往是使用支票或者銀行本票,其中又以銀行本票使用最爲廣泛。

皇家銀行的銀行本票,認票不認人,而且皇家銀行的分行除了在國內的每個縣級行政區都有分行外,在國外地區,尤其是在亞洲地區的各大城市也都有分行,日本的江戶、鹿兒島、朝鮮漢城、越南順化、河內、廣寧等、其他殖民地的新加坡、仰光、寧王國京師、等地都有着皇家銀行的分行。

甚至在美國、美洲、歐洲都有少量皇家銀行的分行,基本上皇家銀行的分行,都是跟隨着帝國大使館的步伐走,有帝國領事館的地方,一般都有皇家銀行的分行。

有着衆多的分行,再借助電報通訊的便利,可以全球範圍內對銀行本票進行查證以及兌換。

支票的話,雖然也有,但是限制比較大。

由於實行金銀混合本位,所以除了銀圓外,還有金圓。

頒發金圓的時候,是按照當年的金銀匯率,規定了一銀圓含有純銀24.3克、一金圓含有純金1.5887克,由於當年的匯率,所以當年的一銀圓和一金圓的價值是對等的。

後來由於白銀持續貶值,使得金圓和銀圓的兌換比例有了變化,等到了1872年的時候,金圓和銀圓的兌換比例已經比剛發行的時候增值了百分之九點三。

這相當於以往一百銀圓能夠兌換一百金圓,但是現在要一百零九點三圓才能夠兌換一百金圓。

這種白銀貶職幅度哪怕實在過去的七年裡慢慢變化的,但是普通人興許感受不大,但是帝國的財政金融部門卻是感受非常深。

這意味着,如果過去多年裡,帝國繼續使用白銀作爲國際貿易支付貨幣的話,就會損失至少百分之九點三的財富,這可不是百分之九點三的關稅啊,而是整個進出口總額的九點三啊。

而且受到白銀產量持續加大,法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相繼採用金本位,未來白銀的價格還會進一步下跌,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帝國必須緊跟其他國家的步伐,同時實行金本位。

總之是不能讓帝國成爲其他國家實施金本位後,成爲國際白銀的傾銷地。

歷史上,滿清的就是繼續使用銀本位,結果在1870年後,隨着各國相繼使用金本位,白銀的價格一跌再跌,而中國成爲了世界白銀的最大使用國,說句不好聽的話,當時的中國就是白銀垃圾場,各國都把白銀運到中國去,然後購入各種產品或者黃金。

結果短短三十年裡,白銀和黃金的匯率就是直接翻倍,中國也是承擔了大量白銀流入而造成了通貨膨脹。

林哲主導下的帝國自然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帝國早在多年前就開始爲金本位做準備了,國際貿易只接受黃金支付,而每年的貿易順差使得大量的黃金流入中古。

同時發行金圓,讓民衆開始接受金本位制度。

而現在隨着國際金價的進一步上漲,林哲認爲金本位一事已經是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幾年的話,估計國際上的所有白銀就會一股腦的涌進中國,到時候國內白銀儲量翻倍增加後,就更加難實施金本位了。

進入1873年後,一月一日,帝國正式頒佈金融改革法令,宣佈確定金本位制度,同時發行金圓爲基礎的新版紙幣、金幣。

新版帝國金圓每圓含金量依舊爲1.5887克純金,有一金圓的金幣,此外發行一金圓的紙幣。

這一金圓的金幣以及紙幣,是主力貨幣,除此之外,則是還有輔幣,分別是面額五角、兩角、一角、五分、一分的輔幣。

爲了保障民衆的財富不流逝,帝國財務部宣佈,國內之前發行的銀圓紙幣皆可按照1873年1月1日的相關金銀匯率全部回收,並兌換爲新版金圓紙幣。

存在銀行裡的相關銀圓資產,立即按照1873年1月1日的匯率進行兌換爲新版金圓資產。

國內現存的白銀銀幣,則是限期在1873年6月1號之前進行兌換爲金圓,匯率按照1873年1月1號金銀比價爲準,1873年6月1號之後,則是按照市場的金銀比較進行回購。

實際上,帝國發行的銀幣數量並不多,由於帝國很早就推行紙幣的發行,銀幣只在六十年代初期發行的比較多,後期基本以紙幣發行比較多。

而紙幣的回購因爲不涉及到金屬價格問題,所以直接按照固定匯率進行回收就可以了。

同時由於帝國的國內的黃金儲備也是有限,不可能無限量發行金幣,所以發行的貨幣依舊以紙幣爲主,一圓的金幣,實際上以象徵性爲主,只少量發行,而且依舊主要用以國際貿易。

Wшw▲ttкan▲℃ O

爲了維持新版紙幣的幣值,帝國官方自然是需要站出來背書,其中最關鍵的是就是宣佈自1873年後,帝國的所有稅收以及行政機構,將會全部接受新版紙幣。

同時也是爲了彰顯帝國發行新版金本位紙幣的儲備金實力,中央銀行和皇家銀行達成了黃金置換協議。

中央銀行以現行金價,用紙幣向皇家銀行購入了三百三十噸的黃金儲備,用以充實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

如此加上中央銀行原有的黃金儲備、宮內支持的一部分黃金、財務部支持的一部分黃金,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已經是提高到了八百八十噸的水平。

這一部分黃金儲備,足以讓帝國發行五億七千多萬圓的新版紙幣了,而且這五億多還是可以無限制兌換的紙幣。

而紙幣的實際發行中,超額發行是常有的事,以帝國範圍來說,就算是發行十個億的紙幣也是難以滿足帝國的貨幣需求的,所以這一次的紙幣發行,超額一倍發行是最少的,有可能是超兩倍甚至三倍發行。

不過爲了維持幣值,這發行貨幣總量有多少,黃金儲量有多少,暫時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總是民衆只要知道中央銀行裡有大量的黃金儲備就知道了。

而這一次的金本位紙幣發行,也是透露出來了一個非常讓人尷尬的事情,那就是堂堂一個帝國的中央銀行,竟然還要向商業銀行購入或者說是借黃金,然後才能夠湊足黃金儲備。

這不能說是中央銀行太弱了,而是應該說皇家銀行太強勢。

皇家銀行作爲國內最大,甚至亞洲地區最大的銀行,業務範圍非常的廣泛,興許他們自身的資本並不多,也就那麼一兩個億而已,但是他們掌控的資金卻是非常龐大。

同時,皇家銀行還是中國進行國際貿易支付的主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一家銀行,而在國際貿易支付的是,往往都是真金白銀,你拿一箱子紙幣出來可沒人認。

而國外的客戶們存錢兌換銀行本票這些,也都是真金白銀進行交易,要麼就是用英鎊交易。

如此也就導致了,皇家銀行的掌控的諸多存款,相當多一部分都是以白銀、黃金的方式存在的。

皇家銀行的金庫裡,保存的黃金以及黃金債券,比如英鎊,金盧布這些金本位國家的貨幣,總價值比中央銀行黃金儲備都要多。(。)

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0章 出征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647章 皇子所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318章 面聖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41章 三衝敵陣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700章 戰爭,起!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11章 山陰陳家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197章 恩科放榜
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0章 出征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647章 皇子所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318章 面聖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41章 三衝敵陣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700章 戰爭,起!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11章 山陰陳家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197章 恩科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