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新疆設省

1862年五月,新華殿內,林哲正在詳細的看着手中的這份新疆設省提案(清末梟雄473章)。

帝國目前的各省、府、州縣劃分整體上是沿襲了明清時代的割據,就算是有些變動,但也只是一些小地方的行政劃分變動,比如那某些縣、州、府、道等進行細微的調整,但是到了省一級上,基本上沒有變化。

關內的十八省依舊是十八省,前幾年變化最大的還是一些邊地,比如東北、北方草原,西藏。

當時爲了加強對東北、北方草原以及西藏地區的實際控制,帝國在東北把清朝的三個將軍轄區改組爲省級轄區,設立了黑龍江、吉林、遼陽三省。有把蒙古南部部分地區整合起來成立了蒙古省,再把外蒙古地區的各旗、盟等組合起來設立了烏臺省。

後續由於英國人一直拿着西藏問題和帝國進行外交扯皮,不承認帝國對西藏的控制,只承認帝國對西藏擁有宗主權,所以帝國乾脆在西藏設立省級行政機構,並派遣了數千人的部隊入住西藏拉薩,從軍事上控制拉薩。

除了上述三個地區外,帝國對原有的關內十八省其實並沒有進行改動。

不過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比如說福建省的臺灣府、廣東省的瓊州府就一直在推動想要單獨設省,不過考慮到這兩個海島雖然面積不小,但是人口並不多,所以林哲一直壓着沒動。

但是隨着帝**方平定新疆的阿古柏入侵後,同時又是把俄國人從伊犁上趕跑,一直把實際軍事控制線推進到了距離巴爾喀什湖南部,同時一直駐防在新疆地區的第六軍這兩年並沒有停止軍事行動,而是是不是的就和俄國人或者浩罕汗國打一仗,早就已近越過了浩罕汗國的邊境,實際侵佔了大量浩罕汗國的領土,比如浩罕汗國所屬的皮什比克就是被中華軍控制着(清末梟雄473章)。

唉,說得不好聽一些,其實中華帝國在浩罕汗國做的事其實和俄國人沒啥兩樣,都是在不斷蠶食着浩罕汗國的領土。

收復新疆,並且還把實際控制區向西大大延伸了,這樣也就導致了伊犁地區的範圍有些大,在行政上已經不適合繼續讓甘肅省繼續掌管了。

前清時代,新疆和東北地區一樣,都是屬於將軍轄區,並沒有設立單獨的省級行政機構,但是也不歸屬陝甘,而是屬於獨立的將軍轄區。

前清滅亡後,那時候新疆被阿古柏佔領,帝國也沒能第一時間收復新疆,所以當初設立東北、北方草原、西藏六省的時候,並沒有把新疆考慮進去。

後續第六軍進軍新疆後,該地區的行政事務由甘肅省代理,爲此帝國是在新疆設立了伊犁道。

不過現在新疆局勢已經大體穩定,而新疆的行政事務一直由甘肅代管也不是個市,要知道這年頭的甘肅管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

1862年時期的甘肅省除了後人認知當中的甘肅省外,還有一個西寧道,嗯,也就是後世的青海省,後來第六軍殺入新疆後,新設立的伊犁道也歸屬甘肅省管轄。

如此也就導致了甘肅省雖然境內人口數量不多,經濟也很落後,但是面積卻是相當的龐大,足足有三百多萬平方公里。

如此龐大的面積區域,實際上也就導致了甘肅省內的西寧道和新疆道實際上是長期自行辦公,而這兩個道員的職務雖然只是副省級,但實際權力比其他道員要大得多。

由於現在的甘肅省實在太大,依靠甘肅省政府要管理那麼龐大的國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內閣那邊纔有了把現在的甘肅進行拆分。

他們打算把伊犁道獨立出來,然後成立新疆省。

不過西寧道則是依舊歸屬甘肅管轄,不會和後世那樣單獨設省,這主要是因爲這年頭的甘肅地區是典型的地廣人稀,如果把西寧道單獨設省的話,人口一共也就那麼點,設立省級單位是政治上的浪費。

至於新疆嘛,那就是要特殊一些,因爲現在伊犁道的面積實在龐大,僅僅一個伊犁道就有實際面積將近兩百萬平方公里,這個面積比後世的新疆省大多了,因爲中華帝國控制下的伊犁道除了原有的新疆地區外,還包括侵佔浩罕汗國西部的部分領土以及和俄羅斯進行軍事對持的巴爾喀什湖南部地區。

所以雖然伊犁道人口數量非常少,但是帝國爲了當地的行政管理方便一些,這才單獨設立了新疆省。

新疆設省是遲早的事,畢竟哪怕是前清時代,這個新疆就是伊犁將軍轄區,是獨立自主,直屬中央的轄區,前幾年臨時劃歸甘肅省,不過是當時帝國還沒有控制新疆而已,同時也是爲了方便甘肅地區對第六軍等進入伊犁道作戰、工作的人員提供便利。

而到了今天,繼續讓甘肅省代管伊犁道就不適合了,所以乾脆就是把伊犁道直接升級爲新疆省。

批准了這份新疆設省的文件後,林哲又是看到了外務部呈遞上來的越南王國的局勢簡報。

簡報上稱,自從去年年底法國暫停了對越南南部地區的大規模攻勢後,越南南部的戰事整體上進行了一個平緩期。

法國人開始在已經掌控的南圻六省加強控制,尤其是在南圻東部沿海的三省地區建立了殖民地行政機構,同時也是持續從北非等地區抽調兵力增援越南。

越南的阮王朝也沒閒着,出賣了整個北圻地區的礦產開採權,並且向中華帝國借款了數筆貸款後,向帝國購入了大量(相對於越南人而言)的軍械物資,開始編練了新禁軍第二步兵團,第三步兵團以及近衛步兵營。

期間法國人也嘗試過想要用外交渠道結束越南戰事,逼迫越南人割讓南圻六省,但是在帝國的龐大壓力下,阮王朝根本就沒敢答應,反而是在帝國的扶持下繼續進行戰備,擺出把戰爭進行到底的架勢。

當外交渠道無法解決戰爭的時候,法國人也是在1862年的初夏時分重新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這一次法國人的力量有所加強,其法國人的軍隊總數大約有四千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招募了大量的當地土著,成立所謂的安南軍協同他們作戰,這部分安南軍雖然裝備着舊式的燧發槍或者乾脆就是冷兵器,但是數量卻不少,足足有七八千人。

而越南阮王朝在南圻方向投入的兵力主要是三個禁軍步兵團,總數約六千人,另外還有一部分越南阮王朝的舊軍部隊大約一兩萬人。

雙方你來我往,如今已經大規模頻繁交戰數月。

不過根據帝國駐越南王國的觀察武官,嗯,也就是幫助越南人進行訓練的軍事顧問,實際指揮越南新禁軍三個步兵團的中華軍官的彙報,目前越南南部的戰事整體穩定。

越南人的軍隊雖然依舊打不過法國人,但是依靠越南的複雜地形也是帶給了法國人極大的麻煩,而且雙方交戰的傷亡比持續下降,普遍情況下可以做到十比一的傷亡比,偶爾還能把傷亡比壓縮到六比一甚至五比一以下,某些特殊情況下,越南人的新禁軍也能打一個小勝仗。

這種頻繁,規模不大的持續交戰下來,越南人雖然損失慘重,甚至又是丟失了部分戰略要地,但是法國人也不好過,持續交戰死傷至少千餘人。

這種持續性流血的傷亡讓法國人很是難受,要知道他們的士兵都是需要從北非甚至從本土增援而來,別說死傷千餘人了,就算死傷兩三百人都是難以接受的事。

最爲對比,越南人雖然損失更大,這幾個月的持續交戰至少也是死傷七八千人了,但是他們是本土作戰,兵員補充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帝國也是持續爲他們提供軍械武器的支持。

所以損失雖然非常大,但是也不至於撐不下去。

當然了,這也不是沒有後果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現在阮王朝已經拖欠了帝國高達三百萬圓以上的貸款。

這三百萬對於一個工業國家而言並不算什麼,就算是對於帝國而言也不算什麼,隨便一家生絲企業的資產都超過這個數字,但是對於阮王朝來說就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了。

以阮王朝現在的財政收入而已,他們都難以償還每年的分期本息。

爲此,現在阮王朝爲了增加財政收入,把這場戰場持續下去,償還拖欠帝國的債務,也是採用了諸多辦法,比如說最早期的出售礦產開採權,然後就是蒐集一切能夠出口的物資向中國出口換取資金,最後是對國內加強稅收,進一步提高國內的稅率,甚至是通過公開出售官職來獲得資金。

這些政策不管是那一條,都是妥妥的王國之兆。

但是中華帝國需要阮王朝繼續存在下去,需要阮王朝繼續把法國人拖着,所以阮王朝還能在帝國的貸款下勉強支撐下去。

至於說等戰爭結束了,這阮王朝要怎麼償還龐大的外債,那就不林哲所需要考慮的事了。

越南這邊法國人繼續阮王朝打着,而且有帝國的支持,阮王朝雖然要想獲得戰爭的勝利很難,但是要想失敗還真不容易。

除了越南以外,同樣屬於東南亞地區的緬甸,最近也是老樣子,林成庭雖然現在被英國人壓着打,但是也是牢牢的守住了緬甸北部地區,還是那句話,有帝國的扶持,英國人要想徹底消滅林成庭的話,少說也得抽調上萬兵力到緬甸作戰,而且還得都是那些裝備後裝步槍的部隊。

爲啥?

因爲人家林成庭的部隊也已經陸續裝備後裝步槍,其精銳主力的兩個步兵旅一共六千多人可都是使用後裝步槍甚至前裝線膛火炮的,這裝備水平絲毫不比英國人差。

東南亞地區了,緬甸和越南繼續打着,暹羅和其他地區的話雖然偶爾有些事發生,但是基本上和帝國沒啥關係,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帝國雖然喪失了對暹羅的宗主權,但是也學着英法以及其他國家,和暹羅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基本取得了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的權力,包括最重要的通商以及領事裁判權等。

再遠一些的美國那邊差不多也是老樣子,這美國內戰一時半會是分不出勝負的,雙方你來我往打的很熱鬧,唯一和歷史上的美國內戰不同的是,那就是美國內戰雙方都是不約而同的大規模使用後裝步槍,他們以中華帝國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英國人的1859恩菲爾德這兩款後裝步槍爲主要裝備,另外也有部分法國人的改裝後裝步槍,德國人的德萊賽1841等,不過除了中國和英國的後裝步槍外,其他國家的武器裝備都不多。

不過美國內戰從歷史上的米尼步槍換成了現在的後裝步槍也沒能改變整體戰局,北方軍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是要想滅掉南方軍還是有些困難,這場美國內戰,至少還得再打上至少兩年甚至更久。

上述國際局勢整體上是趨向於平靜,並沒能引起帝國方面的太大注意!

相對而言,比起這些地方,林哲要更加關注日`本的局勢變化。(。)

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69章 江海關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73章 設卡收稅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36章 追擊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24章 婆羅洲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159章 王瘋子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157章 圍魏救趙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635章 李平桐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35章 李平桐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43章 侯客室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59章 炮擊上海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19章 主動追擊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34章 危機!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394章 餓狼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636章 風波起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14章 自籌軍費第57章 一路橫掃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53章 東進上海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233章 中華門第632章 帝大系第249章 一追一逃
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69章 江海關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73章 設卡收稅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36章 追擊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24章 婆羅洲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159章 王瘋子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157章 圍魏救趙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635章 李平桐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35章 李平桐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43章 侯客室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59章 炮擊上海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19章 主動追擊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34章 危機!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394章 餓狼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79章 主政一方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636章 風波起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14章 自籌軍費第57章 一路橫掃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53章 東進上海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233章 中華門第632章 帝大系第249章 一追一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