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檢閱海軍

上海乃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也彙集了較多目前國內重大企業,所以林哲在上海待的時間要長一些,抵達上海的次日,他分別參觀了江南武器公司下屬的林德兵工廠以及上海紡織公司下屬的第一繅絲廠還有目前國內最大的民資重工企業,即隆豐機械公司(清末梟雄490章)。

聽取第一繅絲廠管理處彙報工作的時候,他指出目前繅絲廠的工作環境還不夠理想,工人的工作時間過長等問題。

不過林哲也知道,即便是自己說了,恐怕不管是皇室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還是把太多的資源放在改善工人待遇上。

十九世紀的諸國工業化,得了好處的是資本家以及國家,但是對於工人本身而言,待遇的提高並不算多。

現在工人的待遇差是普遍的,林哲想要短時間內改變也是不太可能的事,他只能儘量的提起這些問題,讓外界更加關注。

畢竟他作爲帝國皇帝,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着無上的權威,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需要下面人去深思探究的。

就和後世人天天搞學習講話精神一樣,現在的官員們也都得鑽研林哲的每一句話裡的深意。

在隆豐機械公司,他同樣高度讚揚了隆豐機械公司管理層的魄力和決斷,稱他們爲民資資本進軍重工業,發展帝國工業做出了傑出的榜樣。

第三天,林哲前往北岸工業區,視察了北岸工業區內的數家規模較大的企業,並同樣做出了一些簡短的演講,並隨時做出一些指示。

這讓後頭跟着林哲的一羣上海市政府的官員們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怕,因爲林哲雖然大多數都是給予積極評級,但是有時候也會毫不客氣的指出一些缺點,比如之前所說的工人待遇過差的問題。

結果呢,連續多天的報紙上,都是重點提及了工人待遇問題,當然了,這些報紙發表的文章都是經過審覈的,立意上必須政治正確,其中很多報紙都是着重從‘陛下關心工人福祉’這方面着筆。

第四天,林哲的行程就沒有這麼多了,形成只有一個,那就是去上海造船廠。

除了去參觀這家國內甚至遠東地區內最大的造船廠外,他還會主持帝國第四艘,同時也是國內第二艘遠洋型鐵甲艦、盤古級鐵甲艦的二號艦,祝融號的下水儀式。

自從帝國在1861下決心建設鐵甲艦,海軍就把大量的經費投入其中,在這之前,已經陸續建成了四艘鐵甲艦,分別是一千八百噸的近海鐵甲艦女蝸號,同樣是近海鐵甲艦的畢方號。然後是兩千四百噸的遠洋鐵甲艦盤古號。此外還有一艘外銷給美國南方聯邦的鐵甲艦華盛頓號。

現在盤古級的二號艦祝融號的下水,標誌着帝國的前期鐵甲艦研發以及建造工作落下帷幕,並取得了完美的成果。

儘管帝國建造的鐵甲艦在噸位上和英法等國的鐵甲艦還有些差距,但是至少已經不是當年的那種木殼木甲戰艦和鐵甲艦之間的劃時代差距了。

只要給予帝國一定的時間,那麼未來建造出萬噸鉅艦是指日可待的。

上海造船廠內,林哲親自主持了祝融號的下水儀式,並在下水儀式的演講上,要海軍繼續保持現在的勢頭髮展,不要被傳統和舊思維約束,要勇於創新實踐。

主持完祝融號的下水儀式後,林哲登上了皇家遊輪‘炎黃號’,在長江海口檢閱了帝國海軍。

參加檢閱儀式的除了海軍三艘鐵甲艦,即盤古號、女蝸號,畢方號以外,還有多艘木甲木殼戰艦,比如帝國首艘自主建造的遠洋戰艦紹興號,以及它的姐妹艦蘇州號、寧波號。此外尚有帝國第二級,同時也是最後一級的木甲木殼巡洋艦南京級裡的武昌號、太原號。

至於南京級的另外三艘戰艦,目前天津號、和南京號在日`本海域,在日本尚未結束的內戰裡保護帝國的在日利益。

最後一艘則是還越南順化,保護着帝國在越南的利益,威懾並防止法**艦闖入順化並直接登陸。

除了上述帝國海軍的主力艦外,還有若干噸位較大的近海、內河炮艦,比如在帝國尚未成立時,同時也是帝國第一艘自造的大噸位軍艦‘鎮滬號’,該艦雖然噸位只有五百噸,航速以及火力等各方面都是差強人意,而且幹舷過低,船型不適合遠洋航行,只能充當近海或內河炮艦使用,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國內第一艘自造的大噸位戰艦,具有相當濃厚的象徵意義。

除了大噸位軍艦外,還有數艘內河炮艦,分別是在同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興吳級和興吳級的改進型廣城級,兩個型號分別來了三艘。

其實雖然現在帝國海軍已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遠洋戰艦上,但實際上帝國海軍裡數量最多,同時使用最廣泛的還是興吳級以及廣城級這兩個型號的炮艦。

只有八十噸的興吳級炮艦,總共建造了十六艘,幾乎參與了統一戰爭裡的每一場大規模水陸戰爭,如今在越南河內就是駐防了一艘興吳級炮艦,這些年和俄羅斯爭奪黑龍江的控制區,也有大量的興吳級炮艦被派往黑龍江,負責該區域內河以及近海作戰的北海艦隊,擁有四艘興吳級炮艦。

廣城級則是興吳級的後續改進型,船體設計依舊是效仿興吳級,不過噸位擴大到了一百五十噸,其早期裝備的火炮爲兩門十二磅的前裝滑膛炮,後來則是改裝爲兩門十二磅的前裝線膛炮。

當然了,改裝的不僅僅是廣城級,其實興吳級以及其他早先使用滑膛炮的炮艦基本都換裝了前裝滑膛炮,目前帝國海軍的現役主力戰艦裡,已經是看不到滑膛炮的身影了,只有在一些運輸艦等輔助艦上還保留有部分滑膛炮。

至於說爲什麼不把這些戰艦上的火炮都換成後裝線膛炮,理由非常簡單,一個字:錢!

現在的線膛炮的製造成本依舊非常高,一門線膛炮下來,都比一整艘的小炮艦船體還貴,這裝備上去就是典型的浪費。

再者這些內河、近海炮艦的主要任何也不是和敵人主力艦隊交手,他們的任務是支援陸軍,同時和敵人的內河戰艦交手,所以前裝線膛炮已經能夠滿足他們的作戰需求。

看着這支艦隊排着壯觀的隊列,冒着淡淡的白煙從眼前駛過,林哲心中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激動。

這是自己的海軍啊!

這是承載着未來中華民族海防重任以及保護海外利益的海軍啊!

雖然這支海軍還很弱小,總噸位加起來只有兩萬五千噸左右,而且這個數字還是算上了剛下水的祝融號,再加上部分運輸艦、運煤船等輔助艦,總噸位甚至都沒有英國海軍三艘九千噸鐵甲艦加起來那麼多,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海軍的架子總算是搭起來了。

未來只要繼續保持對海軍的投入,也不需要說要和明治那樣餓着肚子來節省購買戰艦的軍費,只需要保持合符經濟發展的海軍軍費比例投入,那麼這支還非常弱小的海軍一樣能夠成長起來。

林哲短時間內,至少十幾二內沒指望着自家海軍能夠超越英國皇家海軍,然後在全球範圍內和英國皇家海軍交手,他的目標說起來有些低微,他只是希望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後,自家的海軍能夠守住中國沿海的這一片小池塘,保住中國海軍的海防安全。如果情況好一些的話,也就奢望奢望能夠掌控南海以及日`本沿海地區的制海權。

至於說前出印度洋和英國人交手,還是等中國在印度或者在中東地區找到海軍基地再說吧。

以後的事還太早先不說,現在以及未來十幾年內。林哲對海軍的要求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控衛中國的萬里海疆,擋住英法等海軍強國對中國沿海的虎視眈眈。

達成上述目的之餘,偶爾欺負欺負弱小國家,比如到日`本一場炮艦外交什麼的。

現在日`本那邊,可是駐紮了帝國海軍六艘之多的軍艦,分別說木殼巡洋艦天津號、南京號、此外尚有炮艦鎮嘉號以及武裝運輸艦鎮紹號、煤炭補給艦滄州號。

這些軍艦組成了帝國海軍內的臨時艦隊,即‘太平洋艦隊’。

這名字雖然聽上去霸氣,但實際上只是一破架子,就上面這幾艘船而已,而且還不是固定的艦隊編制,只是屬於臨時編制,隨時都會被解散的那種。

其主要使命和在中國租界內的數百名海軍陸戰隊以及陸軍的一個步兵連一樣,都是配合駐日的外交人員,爭取、保護中國在日`本的最大利益。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艦隊和陸上作戰人員,其最高指揮權並不在於太平軍艦隊司令或者是駐日部隊司令,而是嫡屬於帝國駐日全權公使李博倉。

李博倉如果覺得有必要出兵幕府或者其他的大名,那麼就會讓戰艦以及士兵出戰,這個時候艦隊司令或者陸戰隊司令纔是率領部隊進行具體作戰。

在這個交通信息落後的時代,往往駐外的外交人員擁有相當大的權限,甚至可以輕易調動兵力發起一場戰爭。

而在農曆正月二十八號,駐日公使李博倉就是親自帶着艦隊和陸戰隊的士兵會同英國人一起登陸了鹿兒島,掀起了中華帝國正式出兵日`本的**!(。)

第643章 方家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406章 長沙春寒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592章 作秀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394章 餓狼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617章 出巡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15章 公然敲詐第48章 厘金初顯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67章 協防上海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43章 慘勝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25章 廣德激戰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643章 方家第414章 方德嬪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47章 入城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41章 三衝敵陣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232章 奏摺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68章 布拉鎮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337章 繼承人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79章 主政一方第90章 騎兵出擊第487章 報童賣報
第643章 方家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112章 餘勝軍協防團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406章 長沙春寒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592章 作秀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365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394章 餓狼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617章 出巡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15章 公然敲詐第48章 厘金初顯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67章 協防上海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43章 慘勝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25章 廣德激戰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643章 方家第414章 方德嬪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47章 入城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41章 三衝敵陣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232章 奏摺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668章 布拉鎮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337章 繼承人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79章 主政一方第90章 騎兵出擊第487章 報童賣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