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

就在英軍士兵哈維整個人愣住的時候,在距離他只有百米外的第九師防線內,一個年約三十的上尉滿臉的興奮,嘴裡還在不斷的叫嚷着:“繼續開槍,注意更換橡膠墊(清末梟雄331章)!”

此時,一旁的年輕少尉道:“他們已經衝到百米內了,是不是要準備刺刀反衝鋒了!”

但是那上尉卻是搖頭:“不用,繼續打,就這樣打,他們衝不過來!”

這上尉的話沒有錯,在中華軍第六軍的防線外,超過萬人的聯軍士兵發起進攻的時候,儘管一開始在三四百米的距離內看上去聲勢很大,但是進入三百米內後,中華軍的步槍子彈命中率大幅度提高,更關鍵的是,這些英法聯軍士兵的衝鋒都是人擠人的密集衝鋒,中華軍的士兵們根本都不用瞄準,對着人羣開槍都能取得命中(清末梟雄331章)。

命中率高,而使用的後裝步槍射速又是相當快,這樣打下來就是使得那些衝鋒途中的英法聯軍士兵幾乎是成片成片的倒下,儘管這些效果可以沒有說後世的機槍掃射那麼恐怖,但是關鍵的是衝鋒的英法聯軍隊形實在太過密集。

這上萬支步槍對着這些人肉靶子開槍,造成的效果絕對不會比機槍弱多少。

那百米距離彷佛天塹一樣,任憑對面的英法聯軍士兵怎麼衝,都是衝不過來,然後一個接着一個被擊倒。

在後方觀戰的施清瑄看到這一幕,儘管事先多次想象過自己這支裝備了後裝步槍的部隊會以密集的步槍火力擊潰敵人,但是從來卻是沒有想到過敵軍超過一萬五千人的衝鋒竟然都無法跨越自己的步兵火力,雙方現在甚至連肉搏的機會都沒有。

而對面的這些英法聯軍步兵們衝不過來,也就代表着無法給趴在戰壕上開槍的中華軍士兵造成太大的殺傷,哪怕是有零星的中華軍士兵倒黴的被擊中了,但是對於整條戰線來說卻是不值一提。

這就贏了嗎?

施清瑄僅僅是目測,都是知道在過去的幾分鐘內,對面衝過來的英法聯軍士兵至少已經死傷三四千人以上,很多衝在前排的部隊都已經是全軍覆沒,而後方的部隊有些擁擠着想要繼續發起進攻,而更多的部隊則是停留在了原地,他們不敢繼續衝上去,他們也不敢後退,就這麼直愣愣的呆在原地。

怎麼會這樣?

不應該的啊!

後方的聯軍統帥額爾金伯爵已經是滿臉的呆滯,他彷佛正在做噩夢一樣,看見自己的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更關鍵的竟然沒能衝上去。

“伯爵,不能再衝下去了,快讓他們退下來吧,不然的話……”身旁的一個英軍少將也是滿臉的驚恐,他沒有說完自己的話,因爲他自己知道接下來的話不適合說。

因爲如果繼續這麼下去,這進攻部隊怕是要全軍覆沒的!

這衝不上去,面對敵軍的密集步槍火力又沒有足夠的掩體,己方的密集進攻隊形完全就是一個個巨大的靶子,人家不用瞄準就能夠擊中。

被屬下這麼一說,額爾金伯爵纔是反應了過來,連忙道:“快,撤退,撤退!”

隨和額爾金伯爵的命令下達,前方的不知道該如何做的士兵們纔是一個個掉頭就跑,剛纔那短暫的十分鐘不到絕對是他們人生中最恐怖的一段時間。

從發起進攻開始,先是遭到了密集的炮擊,然後在距離敵軍一百米到四百米這段距離又是遭到了敵軍難以想象的密集步槍火力攔截。

這進攻途中,無數的戰友一個接着一個倒下,很多步兵連都已經是全軍覆沒,比如說哈維所在的步兵連,出站前的一百一十多人,現在只剩下包括他在內的十幾個人而已。

此時此刻的聯軍如同失去了領頭的羊羣一樣,四下逃散,一個個踏着戰友的屍體爭先恐後的向後跑去。

而在他們轉身逃跑的時候,來自背後的子彈還在不斷的收割他們的生命!

此時,中華軍的騎兵部隊也是在左側彙集起來,並且準備衝進戰場追擊這些潰散的步兵,如果讓他們成功追上去的話,僅僅是憑藉他們一千多名的騎兵就足以殺傷更多的潰散聯軍士兵。

不過聯軍的步兵雖然已經完全潰散,但是他們的騎兵部隊還是保持完整,並且一直嚴密關注着中華軍的騎兵部隊,當中華軍的騎兵部隊試圖發起側翼進攻的時候,他們也是直接橫插了上來,然後對着中華軍的騎兵部隊發起了衝鋒。

前方的己方上萬步兵已經完全潰散,如果讓這支中華軍的騎兵衝上去,其結果是災難性的,所以不管如何他們都必須把這支中華軍的騎兵給攔住。

這支聯軍騎兵以近衛軍第一龍騎兵團爲核心,形成了密集隊形朝着中華軍的騎兵部隊衝了上來。

而中華軍的騎兵也是毫無所懼的揮舞着馬刀衝了上去。

自吳淞之戰後那場兩敗俱傷的騎兵交戰後,中華軍和聯軍的騎兵再一次進行了最爲猛烈的對衝!

在近衛軍第一龍騎兵團的帶領下,聯軍的其他騎兵也是緊隨其後,印度騎兵和近衛軍第一龍騎兵團的騎兵們一樣,直接放下了長矛,用着他們最擅長的長矛發起衝鋒,而法軍中的北非騎兵則是揮舞着彎刀在左翼伴隨進攻。

相對於對面聯軍的騎兵用長矛發起進攻,中華軍的騎兵卻是清一色的騎刀。

騎刀對長矛,再加上雙方戰馬質量上的差距,毫無疑問這會會讓中華軍的騎兵在對衝最初階段承受一定的損失,但是中華軍的騎兵卻是依舊英勇無畏的衝了上去,因爲他們就沒指望過能夠用直接的貫穿衝鋒戰勝敵人,他們的優勢是雙方在經過第一波對衝後陷入混戰時,用騎刀和騎兵手槍獲得混戰的戰術優勢。

騎兵之間的交戰比步兵要來的更加猛烈和迅速,雙方步兵的接觸前後要持續十幾分鍾甚至半個小時以上,但是雙方騎兵只有了兩分鐘不到的跑動就是撞擊到了一起。

雙方如同最猛烈海浪一樣,狠狠的撞上了對方!

在雙方接觸的第一瞬間,面對對方的長矛衝鋒,第一排的中華軍騎兵頓時如同秋風的落葉一樣,被橫掃倒地。

但是雙方騎兵的同時對衝,就註定了讓對面無法徹底沖垮密集的騎兵隊形,接下來中華軍的騎兵們卻是憑藉靈活的騎刀一個接着一個砍翻那些使用長矛的聯軍騎兵,同時他們早已經準備好的騎兵左`輪手槍也是頻繁開槍,啪啪槍聲中,在雙方的騎兵混戰區域也是掀起了一片白煙,槍聲中一個又一個聯軍騎兵被擊倒。

雙方的騎兵交戰相對於剛纔雙方步兵的交戰來說,顯得要更加慘烈,同時也是更加直接。

剛纔的步兵交戰中,中華軍的步兵基本上就是躲在戰壕裡開槍,然後單方面的殺傷敵軍步兵,然而現在雙方的騎兵們混戰在一起,往往殺傷一個聯軍騎兵,己方也會相應的付出一名騎兵死傷的代價。

騎兵之間的衝鋒交戰考驗的不僅僅是訓練以及武器水平,更多的還是考驗雙方的勇氣,考驗雙方誰能夠堅持得更久。

雙方的騎兵交戰從最開始的激烈碰撞再慢慢變成混戰,最後雙方的三四千名騎兵在戰場上的一側彼此交纏,仗打到這個程度,除非徹底分出勝負,要不然的話他們已經是無法脫離,只能是接着拼殺下去。

騎兵們進行廝殺的時候,旁邊的步兵們也沒有閒着,聯軍士兵逃跑的那一瞬間,諸多的中華軍軍官們就已經吹響了手中的銅哨,揮舞着手中的軍刀,然後士兵們相繼爬出戰壕。

他們列着較爲鬆散的隊形,一邊前進一邊裝填開槍。

施清瑄可不會坐視讓敵軍全部逃回去,既然這場戰爭已經打了起來,而且還佔據了這麼大的前期優勢,他沒有理由不把戰果繼續擴大,對面的步兵已經完全崩潰,完全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只要保持追擊的態勢,那麼就可以迫使他們一直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直到被全殲或者投降。

儘管發起反衝鋒不可避免會遭到敵軍炮火的殺傷,但是施清瑄對此已經有所準備,那就是散兵隊形。

上次的吳淞之戰中,聯軍就是用過散兵隊形來試探,引誘中華軍的的出擊,進而利用炮火來殺傷中華軍,而保持着散兵隊形的聯軍面對中華軍的炮擊時,傷亡是比較低的,只是裝備米尼步槍的聯軍採用散兵隊形的話,很難形成密集的步兵火力。

不過這個問題對於中華軍第六軍來說不算什麼,因爲第六軍裝備的是後裝步槍,射速是相當高的,射速高也就代表着可以使用更加寬鬆的隊形,同時還能夠保持足夠的火力密度。

實際上第六軍的隊形訓練中,已經算是徹底放棄了前裝線列時代的人擠人的密集隊形,而是採用了較爲寬鬆的散兵隊形,大體上士兵間隔在三米以上,也不再固執的要求採用兩列或者三列橫隊,而是形成更多層次的隊形。

所以從天空中看去的話,剛纔那些聯軍進攻的時候,基本是保持着一條寬大的直線,但是中華軍發起反攻的時候,卻是平均的散佈在整個戰場上,戰場上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士兵,而不是有固定的某個橫隊。

這種隊形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用來降低敵軍的火炮殺傷!

當初聯軍用這種散兵隊形能夠在中華軍的猛烈炮擊中依舊出擊,這一次中華軍用散兵隊形後,對面的聯軍炮兵雖然盡力攔截,但是依舊沒能攔住中華軍的反攻!

只見第六軍的士兵們用着小跑的速度前進,一邊前進着還一邊裝填開槍,使用一體式紙殼整裝子彈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使得裝填過程極爲輕鬆,裝填完畢後就是開一槍。

看着幾乎漫山遍野的中華軍反攻部隊,再看看已經完全陷入消耗戰的騎兵交戰,額爾金伯爵感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絕望!

這就敗了嗎?(。)

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91章 攻城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159章 王瘋子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617章 出巡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6章 賊軍來襲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69章 江海關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618章 閱艦式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60章 久則生變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159章 王瘋子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51章 團練大臣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30章 救援長興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
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91章 攻城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204章 官員任免事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159章 王瘋子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78章 各方利弊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617章 出巡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6章 賊軍來襲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69章 江海關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618章 閱艦式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60章 久則生變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159章 王瘋子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51章 團練大臣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30章 救援長興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