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攝政王

福臨登基,最終因爲支持人數佔絕對優勢而成爲定局,但是福臨此時才六歲,幼子即帝位,必然設輔政人員。皇太極生病期間,曾委任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肅親王豪格、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四人爲理政王,輔政王很有可能也很自然出自他們當中,特別是前兩位。多爾袞無論從威望、才能、地位、實力等各方面衡量,都足以堪當輔政之重任,加上再有哲哲之前的承諾,多爾袞就算無法繼帝位,這個輔政之位他卻是無論如何都能掌握在手的。但是儘管多爾袞成爲輔政王已成定局,哲哲和玉兒無法阻止也沒打算阻止,可是多爾袞當了輔政之後,會不會大權獨攬,危及幼帝的地位和安全?這卻是她們卻不能不預料和防範的。不過,幼帝與輔政王畢竟還是君臣的關係,清王朝有嚴格的祖制家規,約束越軌行爲,調兵信符存大內,皇太后和皇帝手中握有調兵大權,幼帝與太后手下兩黃旗爲依靠力量,足以與多爾袞三兄弟的兩白旗相抗。還有另一位輔政王及其他諸王共同治理大清江山,對多爾袞起制約作用。

福臨繼承先帝之位是決定下來了,但是鄭親王濟爾哈朗卻說:“皇子即帝位天經地義。唯獨令人擔憂的是他人篡奪。”其實擔憂的不只他一人。這時一直低調的禮親王代善卻想到了一個辦法來防止篡位之事的發生,那就是立誓。代善此言一出,立即引來多數人的認同,於是在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諸王在崇政殿議定,擁立年僅六歲的皇九子福臨即帝位,和碩禮親王代善會集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百官,共立誓書,昭告天地,宣誓務必同心翊戴新君,效忠幼主。

首先,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阿濟格、多鐸、阿達禮、阿巴泰、羅洛渾、尼堪、博洛、碩託等共十九名宗室親王、貝勒、貝子、公等立誓。其誓詞是:不幸先帝升遐,國不可無主。公議奉先帝子福臨繼承大位,嗣後有不遵守先帝定製,不竭盡忠誠,藐視皇上年幼,發現欺君懷奸之人,互徇情面而不舉發,以及報舊日怨恨、傾害無辜、誹謗誣陷兄弟、私結黨羽者,“天地譴之,令短折而死”。

接着八旗及部院大臣共八十餘人立誓:我等如以皇上年幼,不如效力先帝時盡心竭力,而獻媚本主,預謀動亂,陷害無辜,嫉賢妒能,隱瞞惡行,私結黨羽,製造讒言。有一件這樣的事,天地不容,即遭暴死。

除立誓效忠幼主外,諸王貝

勒大臣還誓告天地,服從輔政王決斷:進公議以濟爾哈朗、多爾袞輔理國政。我等如犯有應得罪過。不自承受,從公審斷後又不折服,“天地遣之,令短折而死”。

扶正的和碩鄭親王與和碩睿親王也誓告天地要秉公輔政:茲以皇上幼衝,衆議以濟爾哈朗、多爾袞輔政。我等如不秉公輔理,妄自尊大,漠視兄弟,不從衆議,每事行私,以恩仇爲輕重,天地遣之,令短折而死。

對天地立誓是動員和團結諸王貝勒和文武大臣,共輔幼主的莊重儀式。絕大多數人信守誓言,說到做到,因此有益於統一思想,穩定形式。

然而,玉兒卻總擔心這一方法會帶來不好的事情,因此在自己沒有更好的辦法團結諸王貝勒和文武百官的情況下,允許代善舉行這一儀式的同時,和哲哲商量派人去隨時注意各親王貝勒和八旗的動靜。果然,不久之後就傳來阿達禮和碩託意圖復立多爾袞的消息。玉兒聽了這消息,略加思索,即派人送信給禮親王代善,然後自己和蘇墨爾在宮內靜候消息。蘇墨爾看玉兒絲毫不見慌張,忍不住輕聲地道:“格格,您說睿親王爲什麼要這麼做?難道是因爲前幾天的立誓讓他覺得委屈?禮親王會幫咱們嗎?多羅郡王阿達禮和固山貝子碩託是禮親王的兒孫,他怎麼會幫咱們?”“放心,他會幫的。”玉兒不緊不慢地爲蘇墨爾解惑,依舊絲毫不見慌張,“多爾袞此時應該是因爲立誓之事覺得自己屈居以個幼子之下而不服,可是他也並未想要在此時篡位,畢竟此時還不是時候,而他現在任由阿達禮和碩託動作應該只是在試探諸王貝勒的意思,特別是代善。可是他卻忘了代善是什麼人,他可是爲了活命,殺過妻子和兒子的人,再殺一個兒子和一個孫子,算什麼?經歷了兩代皇帝,他應該知道,此時的福臨纔是法定的皇帝,再謀劃擁立他人,便是禍國亂政,成與不成,倒時候第一個被推出來的就是他資歷最高的禮親王代善。”玉兒說着,眼神炯炯有神,蘇墨爾看着玉兒的眼神也難掩崇敬:“是啊,還是格格想得通透,現在剛議定皇上即位,看似帝位不穩,實則,現在反倒是最安穩的時候。”玉兒聽着蘇墨爾的話,贊同地點點頭:“嗯,是的,只是,此時還是要告訴姑姑,同時告訴她,代善應該會把這個難題拋給多爾袞。”“是的,奴婢這幾派人去回稟皇后娘娘。”“你先別急,雖然我不方便直接將這件事透漏給多爾袞,可是咱們卻可以就此幫

代善一把,逼多爾袞作出決定。你將當年我初來大清帶的那把刀送給多爾袞,並幫我帶一句話給他。”蘇墨爾俯身聽了玉兒讓自己帶的話,從玉兒的寢宮裡拿出玉兒所說的那把刀,親自出了宮。

果然不出玉兒所料,代善並未親自處置阿達禮和碩託,而是將此派人透漏給了多爾袞,多爾袞也沒有讓玉兒失望,將碩託阿達禮及碩託之妻、阿達禮之母等人處死,並將籍沒阿達禮的家產給了大義滅親的代善,而籍沒碩託家產及其子拉哈、齊蘭布給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以阿達禮弟樂克德渾和獨攬給和碩肅親王豪格。哲哲與玉兒既不要財物也不要他們的子弟,而是將阿達禮與碩託的屬下人、大學士剛林與范文程要來,分別撥入正黃旗與鑲黃旗。這是莊妃玉兒和皇后哲哲在收羅這些人才,以便通過他們簡介入政務的意向。

復立多爾袞事件平息之後,福臨着手祭告郊廟,繼承帝位。文武百官,先期齋戒三。而福臨因年幼,不能親自去南郊及太廟主持祭天和祭祖大典,於八月二十五日,派遣輔國公篇古恭代。

翌日,八月二十六日,舉行福臨正式即皇帝位典禮,典禮在恭殿(大政殿)舉行,但因子啊太宗喪期,登基一時一切從簡,不設滷薄,不奏音樂,但新帝登基,畢竟是喜慶事,關於這一點還算少有體現。

此時的福臨雖只有六歲,可是他從小就聰慧,這幾日在母親悉心地教導、訓練、演習之下,已略知宮中利益,在整個登基儀式中,鎮靜、自然、從容不迫,擺出一副一本正經的小大人樣子,頗受諸王貝勒的讚歎,各文武大臣也在心裡贊其有乃父之風,也暗歎莊妃娘娘果然會教導孩子。

登基禮結束後,福臨正式成爲皇帝,改明年(1644)年爲順治元年。同時尊奉皇后爲母后皇太后,尊奉玉兒爲聖母皇太后,貴妃和淑妃爲太妃。從此,兩宮皇太后和與幼帝是清宮與兩黃旗的合法主人。兩宮太后共輔幼主的局面,在清朝歷史上首次出現。兩黃旗大臣也以兩宮皇太后與幼帝爲依靠,建議不增強凝聚力。而玉兒“母儀天下”的預言,也真正的成爲了現實。

同年九月,葬皇太極於盛京昭陵,十月,順治帝尊諡已逝大行皇帝“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至此,六歲的順治皇帝正式成爲大清之主,由濟爾哈朗和多爾袞輔政,成爲攝政王大臣。

..

(本章完)

第九十九章探病第六十九章爾袞歸來第六十一章後續發展第九十七章月盈則虧第三十章教導第七十一章算計再起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九十七章月盈則虧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五十二章努爾哈赤之死第十章後金來的阿哥第三十四章元宵節定情第二章深談第七十六章難產第五十三章殉葬第九十六章皇父攝政王第五十七章規整土謝圖汗第九十六章皇父攝政王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九十五章孝端文皇后第一百章福臨婚事第八十四章問鼎中原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三十六章算計第八十九章一統天下第六十章處置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六十八章爭執第二十五章逝世第十四章初次覲見第六十五章海蘭珠第七十四章皇八子第三十六章算計第四十一章姐妹之間第三十二章再見努爾哈赤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七十七章真相第五十章努爾哈赤受傷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七十四章皇八子第七章結盟第九十二章分歧第四十五章請安第十九章有孕第七章結盟第八十一章皇位之爭第一百零五章福臨大婚(三)第二十六章小玉兒第九十章較量第三十九章變數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四章謀劃第九十一章分歧第九十章較量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五十一章感動第七十二章封妃第十章後金來的阿哥第十五章阿哥洛格第八十九章一統天下第一百零五章福臨大婚(三)第三十六章算計第二章深談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八十二章終登大寶第二十章掌權第六十章處置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一章出生第四十一章姐妹之間第九十三章形勢第五十三章殉葬第七十八章一代寵妃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三十七章哲哲生產第四十六章敬茶、遷都第八十二章終登大寶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九十九章探病第七十章稱帝第八十五章明朝滅亡第三十章教導第六十九章爾袞歸來第七十章稱帝第二十五章逝世第四十章賜婚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九章婚事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七十章稱帝第九十六章皇父攝政王第八章母儀天下
第九十九章探病第六十九章爾袞歸來第六十一章後續發展第九十七章月盈則虧第三十章教導第七十一章算計再起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九十七章月盈則虧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五十二章努爾哈赤之死第十章後金來的阿哥第三十四章元宵節定情第二章深談第七十六章難產第五十三章殉葬第九十六章皇父攝政王第五十七章規整土謝圖汗第九十六章皇父攝政王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九十五章孝端文皇后第一百章福臨婚事第八十四章問鼎中原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三十六章算計第八十九章一統天下第六十章處置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六十八章爭執第二十五章逝世第十四章初次覲見第六十五章海蘭珠第七十四章皇八子第三十六章算計第四十一章姐妹之間第三十二章再見努爾哈赤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七十七章真相第五十章努爾哈赤受傷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七十四章皇八子第七章結盟第九十二章分歧第四十五章請安第十九章有孕第七章結盟第八十一章皇位之爭第一百零五章福臨大婚(三)第二十六章小玉兒第九十章較量第三十九章變數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四章謀劃第九十一章分歧第九十章較量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五十一章感動第七十二章封妃第十章後金來的阿哥第十五章阿哥洛格第八十九章一統天下第一百零五章福臨大婚(三)第三十六章算計第二章深談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八十二章終登大寶第二十章掌權第六十章處置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一章出生第四十一章姐妹之間第九十三章形勢第五十三章殉葬第七十八章一代寵妃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三十七章哲哲生產第四十六章敬茶、遷都第八十二章終登大寶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九十九章探病第七十章稱帝第八十五章明朝滅亡第三十章教導第六十九章爾袞歸來第七十章稱帝第二十五章逝世第四十章賜婚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九章婚事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七十章稱帝第九十六章皇父攝政王第八章母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