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月盈則虧

哲哲逝世之後,似乎由於受到大的打擊,玉兒的身體也在一段時間內變得相當差,只是朝堂上的局勢卻容不得她有絲毫鬆懈,加上皇上年紀小,因此她就算再如何,也必須時刻關注着朝政。

而由於多鐸、哲哲、小玉兒的相繼去世,多爾袞似乎也有了一些變化,對權力的控制更是變得肆無忌憚。特別是在順治免其御前行跪禮,又封其爲皇父攝政王之後,他更是變得行止囂張,不將皇帝與太后放在眼裡了。

就在哲哲去世後的幾個月,順治六年農曆八月,多爾袞向皇帝和太后提出了追封其母妃。對於這件事,玉兒本覺得這件事無所謂,可以直接答應的。可是作爲太后,她已經習慣了很多事情想得複雜一點,於是,她叫來代善和范文程,共同商議此事。

玉兒就此事叫來了代善等幾位總是親王,他們雖是不願阿巴亥以皇后之位,在宗廟之中和努爾哈赤一起接受後世帝王宗室的拜祭,但是有了豪格和濟爾哈朗等人的前車之鑑,也沒有敢去再挑戰多爾袞的權威了,因此也就沒有了反對聲。玉兒本來對這些個就看得不是很重,在加上多爾袞的手段日漸強硬,玉兒也不想因爲這點事情和多爾袞撕破臉,所以也點頭了。倒是福臨,對此頗有爲此,不過玉兒知道他只是在以此表示這些年被多爾袞壓制的不滿,所以也沒有怪他,只是稍微地勸慰了幾句,就讓福臨下了聖旨。福臨雖是不願,卻也知道自己額娘和滿朝文武都已商議好,自己就算再反對也沒用,因此也就只得將自己的不滿壓在了心裡。

很快,追尊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生母烏喇納拉氏爲“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后”的旨意就下了。一時,多爾袞的風頭再次大漲,甚至再次蓋過了皇上和皇太后。

太后宮中,玉兒聽着蘇墨爾回報着這幾天侍衛回報

過來的話,手腕處的佛珠被她退下來在手裡飛快地反覆轉動,但是表面上,玉兒仍是一副不動聲色的樣子,直到蘇墨爾住了口,她才停下袖子下的動作,擡手端起一邊的茶,慢慢地品了一口,看向仍舊站在一邊的蘇墨爾:“就這些?”“回格格的話,就這些了。”蘇墨爾見玉兒並未因爲這些消息有什麼反應,於是也斂了心神,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玉兒並未說什麼,拿出一封信,遞給蘇墨爾:“派人送給禮親王,記住,避開攝政王的人。”蘇墨爾接過玉兒手裡的信,立即下去按玉兒吩咐辦事了。一邊的雪晴見蘇墨爾離開,立即上來,玉兒看了她一眼,狀似隨口地吩咐道:“一會去叫皇上來陪哀家用膳,還有,叫範先生一起。”雪晴聽到玉兒的吩咐,也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下去辦事了。

用膳的時間快到的時候,范文程跟在福臨身後一同到了玉兒的寢宮。等到兩人請過安之後,玉兒讓雪晴帶着皇上先去稍事休息,自己則留下范文程商量了這幾天發生的事情。

“範先生,坐吧。”福臨走後,玉兒並未急着開口,而是給范文程賜了座。范文程謝過恩之後,便在下手的凳子上虛坐了下來。“不知太后娘娘宣臣前來,可是有事?”玉兒見范文程先問了出來,也就不再拐彎抹角了:“你對追封孝烈皇后的事可有什麼看法?”范文程見玉兒有如此一問,遂想起了這些天朝堂內外的事情,斟酌了一下用詞道:“太后娘娘想必在王爺開口討要追封的視乎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出了吧?”說道這兒范文程頓了頓,偷眼看了下玉兒的表情,見她並無不虞,這才接了下去,“而且,臣也相信,太后娘娘必是想到了應對之法,纔會順水推舟,送了王爺這個追封。”范文程邊說邊在心裡掂量自己說的這翻話。別人或許不知,但是他自己可是知道的,這位看起來平和慈藹的

太后娘娘,並不似外人所想的那樣,她確實是位走一步想三步的主,而且,她雖是不貪戀權位,可是,這帝王心術,那也是運用地進退得宜,若是身爲男兒,必是不可多得的治國之才。

玉兒可不知道範文程在心裡給自己下評價,只想着,現在自己的計劃該怎樣用,於是,當下臉色一變,道:“哀家雖是料到了,可是,我畢竟只是個深宮女子,許多事情無能爲力,現在的狀態發展下去,恐怕着大清的江山,又要易主了。唉,可憐我們孤兒寡母的,身邊也沒有什麼可信之人,說不定,那天就將先帝留下的基業弄得丟了,倒是,就算哀家去了九泉之下,也無顏見先帝和姑姑了。”說着玉兒用帕子拭了拭自己的眼角。“格格,快別傷心了,您爲了皇后娘娘的事身子都熬垮了,現在好不容易好轉,怎可再憂慮?在說了,着朝政之事,不是還有範大人幫着呢嗎?這範大人可是先帝的肱股之臣,自是會幫着您和皇上保住先帝留下的基業,不會做出背棄之事。”蘇墨爾一番看似安慰玉兒的話,引得范文程一陣側目。他自然是聽出來玉兒是準備部署些什麼了,而這一主一僕的話也是爲了讓自己選擇立場,當即站起來,行禮道:“太后娘娘,先皇和娘娘對臣的知遇之恩,臣萬死難報,但是臣自知自身力量有限,爲今,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幫太后娘娘和皇上保住這大清江山了。”顯然,玉兒對范文程表的忠心很是滿意,當下示意蘇墨爾扶起他,又很是誇獎安撫了幾句,這才商量起了正事。

三人足足商量了又半個時辰,纔算妥當。范文程在玉兒的再三叮囑下,離開了皇宮,出宮之後,無論誰問起,都只是說太后娘娘叫自己是考校皇上的學業,而衆人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樣子,也有人信了,但是他們卻沒想到,着卻是一場風暴颳起的前兆。

..

(本章完)

第四十五章請安第一百零一章逝世第八十七章逐鹿天下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十九章有孕第六十八章爭執第四十七章遷都盛京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八十三章攝政王第六十四章凱旋(三)第八十章皇太極之死第一章出生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九十七章月盈則虧第四十一章姐妹之間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疇第六十一章後續發展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九十一章分歧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四十八章攻打寧遠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七章結盟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疇第五十章努爾哈赤受傷第四十九章寧遠之戰第九十五章孝端文皇后第四十六章敬茶、遷都第二十六章小玉兒第七十四章皇八子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一百零六章福臨大婚(三)第四十七章遷都盛京第七十章稱帝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七十三章保護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六十九章爾袞歸來第八十三章攝政王第十三章到達盛京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七章結盟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三十章教導第六十章處置第三章莽古斯受傷第一百零五章福臨大婚(三)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九章婚事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六十六章探聽心思第七十七章真相第三十章教導第五十四章即位(一)第十八章後宅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六十六章探聽心思第八十七章逐鹿天下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五十三章殉葬第四十九章寧遠之戰第四十七章遷都盛京第四十章賜婚第六章聯姻第三十七章哲哲生產第一百章福臨婚事第七十一章算計再起第八十九章一統天下第二十六章小玉兒第八十一章皇位之爭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八章母儀天下第四十四章洞房第一百零三章順治大婚(一)第十七章初到遼陽第七十六章難產第十四章初次覲見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八章母儀天下第十八章後宅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二十章掌權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七十一章算計再起第二十章掌權第九十一章分歧第四十五章請安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九十九章探病第四章謀劃
第四十五章請安第一百零一章逝世第八十七章逐鹿天下第二十五章逝世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十九章有孕第六十八章爭執第四十七章遷都盛京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八十三章攝政王第六十四章凱旋(三)第八十章皇太極之死第一章出生第四十二章大婚(一)第二十八章出征之事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九十七章月盈則虧第四十一章姐妹之間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疇第六十一章後續發展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九十一章分歧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四十八章攻打寧遠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七章結盟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七十九章智降洪承疇第五十章努爾哈赤受傷第四十九章寧遠之戰第九十五章孝端文皇后第四十六章敬茶、遷都第二十六章小玉兒第七十四章皇八子第一百零二章親政第一百零六章福臨大婚(三)第四十七章遷都盛京第七十章稱帝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七十三章保護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十一章面見衆人第六十九章爾袞歸來第八十三章攝政王第十三章到達盛京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七章結盟第七十五章福臨降生第三十章教導第六十章處置第三章莽古斯受傷第一百零五章福臨大婚(三)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九章婚事第八十六章衝冠一怒第六十六章探聽心思第七十七章真相第三十章教導第五十四章即位(一)第十八章後宅第十二章前往後金第六十六章探聽心思第八十七章逐鹿天下第六十三章凱旋(二)第二十三章莽古斯病重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五十三章殉葬第四十九章寧遠之戰第四十七章遷都盛京第四十章賜婚第六章聯姻第三十七章哲哲生產第一百章福臨婚事第七十一章算計再起第八十九章一統天下第二十六章小玉兒第八十一章皇位之爭第五十五章即位(二)第八章母儀天下第四十四章洞房第一百零三章順治大婚(一)第十七章初到遼陽第七十六章難產第十四章初次覲見第九十四章流言再起第八章母儀天下第十八章後宅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二十章掌權第三十五章出征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七十一章算計再起第二十章掌權第九十一章分歧第四十五章請安第九十二章分歧第三十八章小玉兒心思第九十九章探病第四章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