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瑣事

一大早的雨竹纔剛剛把雞蛋清擦去,正在用暖玉按摩着幫助吸收,翠微就捧着一碗魚凍送到雨竹面前,笑道:“小姐,這是廚房剛剛送來的魚凍,夫人說一定要趕緊吃了,可不能化了。\”

這個魚凍雨竹可是聽說過,在現代就是極好的滋養品。所謂魚凍可不是現代魚湯所凝,它是魚鱗、魚頭熬製,魚鱗和魚頭多膠質,即使沒有魚肉熬出的魚凍也是細膩光滑,綿柔又有彈力。崔氏說魚凍潤膚,以後天天都會命人做了送來,讓雨竹不要怕腥,每天都要吃。

雨竹看那磁碟中,琥珀色的魚凍晶瑩剔透,顫顫巍巍,狀若玉盤瓊脂,在窗戶射進的光下泛着一層潤澤的微芒,吃起來有些腥氣,口感像是果凍,倒是不錯,軟滑鮮美、入口即化,順喉滑下。想了想便命加入青州特有的一種蠶豆醬,此醬以提味,又酸又辣,完美的壓下腥味又與鮮味相互融合,令人回味無窮。

吃魚凍便是吃魚之精華,那魚在水形如穿梭,快似閃電,銀光閃耀,大火小火大煮慢燉,將精華都溶於奶白色的湯汁中,再趁着天氣寒冷纔可凍就這美容又美味的湯凝之玉,因天寒時魚最肥美且才能凝凍,所以魚凍一年只有寒冬才能吃上,崔氏從來不曾見過這種吃法,最近是因爲劉媽媽回京送年禮了,廚房上新招了個青州的廚娘,原來幫廚的主家在時疫中沒逃過去,她也就沒了差事,這次聽得救命恩人林大人府上要招廚娘,便急急趕來了,聽招工的小李管家(李興華)說是林大人府上只有三個主子,所以只招一個廚娘,她也是憑着多年的經驗和清白的身家才艱難擊敗衆人,爲着心中的感激和急於給主家立功的心思,便獻上了這道魚凍,倒是摸透了女人的心思,對能美容的飲食無不熱愛,即使味道差些也是不妨的。

崔氏自己也是每天都吃的,畢竟這東西也算是時令菜品,過了這最冷的幾天就吃不上了,雖然在這偏僻的地界過年讓崔氏不大高興,但也不可否認,偏僻也有偏僻的好處,沒有京城那麼多的應酬,大冬天的可以舒舒服服的窩在家裡喝茶賞雪,試試廚娘新作的菜品,合適的就添進平常的菜單子裡頭,偶爾去女兒院子裡坐坐,邊打着毛線邊看女兒練習這汴繡裡的各式針法,青州的官員在時疫和民亂中折了不少,補齊的也是林遠之的下屬,官眷們上門也是巴結,只要不失了禮數崔氏便可以隨意打發,臘月比在京城的時候到處送禮請安的日子愜意多了。

青州的氣氛倒是好,起碼這個年比以往好過了些,不僅僅是有着劫後餘生,從閻王爺那裡逃得一命,還是因爲有了菩薩的顯靈保護。就算是路上行走的窮人臉色也好看了些,不少人趁着過年,穿着嶄新整齊的衣裳出來逛街。自從時疫肆虐以來,青州的好多鋪子都倒閉了,街上一片蕭條淒涼,現在街上已經漸漸恢復了生機,街面上多了不少叫賣小吃的攤子,有賣冬丸的,有賣荷包飯的,有賣幹餅的,有賣粉果的,許多人都會專門上街買來吃,甚至連窮人,也會花上一兩個錢,買點糖塊給自家孩子止個饞。

刺繡也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教用不了多長時間,怎樣練熟和協調使用就要看徒弟的的用功程度了,王阿婆已經硬撐着把能教的都教給了雨竹,現在臥病在牀,雨竹只得自己練習。崔氏擔心女兒年紀太小,心定不下來,每日都要去“視察”一番查看進展,卻驚喜的發現十一歲的小女兒居然極其耐心,把每日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女紅、廚藝時間各佔一半,怕傷了眼睛還命翠微隔一個時辰打斷一次,自己讓眼睛盯着系在繩子上規律晃動的玉玦看。

如此自律刻苦的模樣反倒叫崔氏心疼了起來,一個勁的讓廚房變着花樣給雨竹煲滋補的湯水,還時時勸着雨竹莫要太過辛苦,倒是讓卯着勁兒練好女紅的雨竹哭笑不得。

日子就這麼平平平順順的過着,到了臘月二十八,李貫和劉媽媽回來了。

崔氏很不客氣的先拿過兒子們的書信看了起來,看的林遠之頗爲無奈,只悄悄的將伸出的手轉了個彎兒拿過大哥林珩之的信,慢斯條理的看起信來。

看完後,夫妻倆擡頭對視一眼——崔氏滿面笑容,林遠之面無表情,額角的青筋都在隱隱跳動。崔氏見了馬上知道信裡寫的不知什麼好事,趕緊上前勸道:“老爺不要生氣,氣壞了自己不值當,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纔是正經。”

林遠之頹然坐在椅子上,嘟囔了一句:“大哥怎麼會變成這樣。”

“延哥兒說了,老太太很照顧他們,叫我們放心。”崔氏雖然知道上次林遠之成爲棄子少不了那個高高在上老太太的默認,此刻爲了安慰丈夫也只得這麼說。

林遠之苦笑着搖了搖頭,接過崔氏手中的信,轉身進了內室。

崔氏獨自站在原地,不知道是該高興丈夫終於和自己一條心還是該難過家人給丈夫的打擊。

雨竹是不知道父母之間發生的事情的,即使知道她也不會在乎,古時的家族太大了,而且父母不死兄弟們是不能分家的,誰耐煩面對那麼一家子人啊,人多了就會勾心鬥角,家宅不寧的人家哪家不是好幾房住在一起,一堆的庶子庶女、好的壞的、聰明的蠢笨的爲着各自的利益使盡手段,表面上還是保持着和樂親密,實在是令人作嘔。

王阿婆的病不論是如何請大夫和湯藥不斷都在惡化之中,人也燒的迷迷糊糊的,相識的時間並不長,但一日爲師終身爲父,饒是雨竹性子清冷,也是有了感情,每日總是抽出時間在王阿婆牀前坐一會兒。

“姐姐……姐姐……。”像小孩子撒嬌的呢語,又帶着委屈和思念。

雨竹上前抓住王阿婆在空中胡亂揮舞的手,任她緊緊的攥着不放手,暗歎一聲: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啊。

第5章 崔氏訓子第213章 香囊第213章 香囊第122章 各人手段第52章 有客第16章 萬里無雲第244章 緣由第47章 蘭落成泥第217章 選擇第257章 藕粉第178章 初至第168章 再去禪業寺第172章 流年第51章 盞中泉水,鬢邊杏花第239章 怒火第162章 處置第15章 聖旨終來第8章 葉家宜云(中)第14章 黑雲壓城第3章 風華初現第170章 不請自來第74章 不平靜的五月第191章 燈如晝第111 備嫁(下)第183章 臘月第160章 初開第30章 年禮和除夕第25章 託付與回報第19章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第239章 怒火第272章 春風第45章 惡意第227章 落定第246章 反思第146章 紅豆的“運氣”第231章 強求第242章 驚第158章 北方消息第196章 喪有哭第62章 暗潮第270章 錯信第248章 照顧第256章 慈心第129章 試探第90章 永昌侯府第15章 聖旨終來第33章 回京第250章 鎮北黃昏第162章 處置第175章 剛好第32章 回京前夕第99章 餘波第255章 雌螳螂第10章 女紅吃食兩不誤第48章 驚變第64章 祝壽(上)第220章 故去第199章 水中月第218章 命第67章 往事第21章 秋葉颯颯芳草香第79章第98章 從天而降第203章 情之一字第213章 香囊第88章 醞釀第244章 緣由第264章 回到當初?第105章 滿月禮(下)第123章 回門(上)第139章 圖窮匕見第24章 寧秋的選擇第271章 新生第249章 瑣事第236章 不是不報第220章 故去第160章 初開第10章 女紅吃食兩不誤第240章 迷信要不得第269章 長輩第241章 進與退第251章 回府第87章 親人算計第65章 祝壽(中)第218章 命第49章 春日陰影第135章 真醜!第122章 各人手段第194章 隱憂第146章 紅豆的“運氣”第232章 臨產第24章 寧秋的選擇第66章 祝壽(下)第259章 風暴第78章 分家(下)第99章 餘波第10章 女紅吃食兩不誤第30章 年禮和除夕第64章 祝壽(上)第250章 鎮北黃昏
第5章 崔氏訓子第213章 香囊第213章 香囊第122章 各人手段第52章 有客第16章 萬里無雲第244章 緣由第47章 蘭落成泥第217章 選擇第257章 藕粉第178章 初至第168章 再去禪業寺第172章 流年第51章 盞中泉水,鬢邊杏花第239章 怒火第162章 處置第15章 聖旨終來第8章 葉家宜云(中)第14章 黑雲壓城第3章 風華初現第170章 不請自來第74章 不平靜的五月第191章 燈如晝第111 備嫁(下)第183章 臘月第160章 初開第30章 年禮和除夕第25章 託付與回報第19章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第239章 怒火第272章 春風第45章 惡意第227章 落定第246章 反思第146章 紅豆的“運氣”第231章 強求第242章 驚第158章 北方消息第196章 喪有哭第62章 暗潮第270章 錯信第248章 照顧第256章 慈心第129章 試探第90章 永昌侯府第15章 聖旨終來第33章 回京第250章 鎮北黃昏第162章 處置第175章 剛好第32章 回京前夕第99章 餘波第255章 雌螳螂第10章 女紅吃食兩不誤第48章 驚變第64章 祝壽(上)第220章 故去第199章 水中月第218章 命第67章 往事第21章 秋葉颯颯芳草香第79章第98章 從天而降第203章 情之一字第213章 香囊第88章 醞釀第244章 緣由第264章 回到當初?第105章 滿月禮(下)第123章 回門(上)第139章 圖窮匕見第24章 寧秋的選擇第271章 新生第249章 瑣事第236章 不是不報第220章 故去第160章 初開第10章 女紅吃食兩不誤第240章 迷信要不得第269章 長輩第241章 進與退第251章 回府第87章 親人算計第65章 祝壽(中)第218章 命第49章 春日陰影第135章 真醜!第122章 各人手段第194章 隱憂第146章 紅豆的“運氣”第232章 臨產第24章 寧秋的選擇第66章 祝壽(下)第259章 風暴第78章 分家(下)第99章 餘波第10章 女紅吃食兩不誤第30章 年禮和除夕第64章 祝壽(上)第250章 鎮北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