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帝國危機

秦皇封禪完畢。

是夜,宿於泰山之巔的行宮。

說是行宮,實則不過是濟北郡守爲皇帝臨時搭建的一處簡陋屋宇,只能容的下皇帝父子以及幾位重要公卿所居。

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和科技而言,半年時間,能夠將南北兩條泰山道修整出來就很不錯了,除此外還想在泰山頂上修建大型屋舍,這幾乎是難以辦到的事情。

趙佗爵位高,有住在裡面的資格,不過他讓給了上了年紀的老臣。

他本來只是聽到白日始皇帝說的那些話,有些心梗,想要在夜間觀星鬱,沒想到還收穫了“尊老”的讚譽。

趙佗尋了塊平整的山岩坐下,拿着酒囊小口抿着,一邊眺望滿天繁星。

還別說,封禪這一日真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不僅白日晴空萬里,到了晚間亦是繁星滿天,吹着山風,舉目眺望星辰,心胸漸漸開闊。

沒過多久,後方就有腳步聲傳來。

趙佗回頭,見到是子嬰。

此番隨行,趙佗那些手下或是如樊噲、蕭何等人獲爵之後回了家鄉,等待後續任職。或是如陳平一般,心中好利,主動請求跟着任囂南征西南夷以立功勳。亦或者是酈食其、涉間等人在咸陽留守任職,都未跟隨,使得趙佗在路上說話的人都沒幾個。

如此反倒讓他和子嬰多了親近,一來二去還成了友人。

趙佗今年二十三,子嬰剛過三十,兩人之間差距不到十歲,還有不少共同語言。

“君侯怎得一人在這裡喝酒,不如讓我陪陪可好?”

子嬰呵呵笑着,走過來一屁股在趙佗旁邊坐下,順手接過趙佗手裡的酒囊,往嘴裡灌了一口。

趙佗笑了笑,想到子嬰之前在洛陽時,曾發出過“代秦德者何在”的感嘆,或許他當時不僅是感慨五德之說的循環始終,可能察覺到了這個帝國的隱患。

趙佗望着星空,問道:“公子可知當今大秦天下,是何模樣?”

子嬰放下酒囊,眺望天空道:“皇帝滅六國而一天下,伐滅四夷,功德冠於古今,今日之大秦,乃是天下第一大邦,海內之主人。”

趙佗頷首,又輕聲道:“那當今天下萬民,又是何模樣?”

子嬰沉默了,他知道趙佗的意思。

趙佗也沒有吭聲,只有山風在兩人的耳邊呼嘯。

良久,子嬰嘆道:“我聽說少府和治粟內史兩府已是入不敷出。”

“皇帝自統一天下後,大修宮室亭苑,造信宮甬道,又將原本驪山王陵擴建爲帝陵,欲要斬山鑿石,下錮三泉,並收天下水銀而灌之,以爲百川江河大海,此等花費數以億計,少府之財已被掏空大半。”

“此外又軍爭不停,滅齊之後,皇帝命李將軍收遼東,馮將軍並百越,蜀郡尉通西南夷,至於君侯更是率大軍三十萬北征胡夷,徵發黔首甚重,所需糧秣難以計數。更有各郡發民修馳道,長公子監工直道,命王離將軍征伐月氏,以及如今的封禪東巡……”

“縱使君侯推出漚肥、曲轅犁之法,以助農桑,然則現在的治粟內史同樣難以供用所需啊。皇帝已經兩次追加口錢、算賦,現今的租稅已經是達到每畝一石半,黔首生怨,皆言難以過活。”

趙佗默然。

這才一年多啊。

記得他在少府任職的時候,秦國剛剛兼併天下,收六國金玉和各地倉儲糧秣而有之,實際上是很有錢的。再加上他獻出漚肥、曲轅犁來增強秦國生產力,以麥食來擴充食物種類,使得這個時代的大秦比歷史上的同期國力還要雄厚。

所以趙佗才能在當少府的時候大搞各種發明改革,並提出馳道等基建,正是因爲秦國的國力是支撐得住的。

哪知道皇帝並不安生,除了修馳道外,還要來個五十萬大軍徵百越,雖然被趙佗禍水北引,拉去打匈奴和月氏,但也出兵三十萬,不僅勞師遠征,耗糧無數,還讓這些人耽誤了那一年的春耕和秋收。

與此同時,秦國四面開戰,李信、馮無擇、李由這三部雖然兵力不多,但也是要徵丁耗糧的。

內有修宮殿、帝陵、馳道、直道,外有四方戰爭。

數十萬人放棄農桑,來回運輸服役,哪個國家經得起這樣的消耗啊。

秦國內部也不是沒錢沒糧,皇帝那難以計數的宮殿裡就堆積了數之不清的珍寶,敖倉等重要倉庫裡也儲存了數以百萬石的糧草。

只是皇帝的珍寶怎麼可能拿出來國用,敖倉的糧食也是戰略物資,更不可能隨意動用。

少府和治粟內史的收入不足怎麼辦,那就只能不停的向天下黔首加口錢、算賦,以滿足帝國日益所增的需求。

所以之前皇帝寧願空口賜爵給天下萬民,也不願減免租稅,哪怕李斯和趙佗提議了,但到了最後所減免的份額也不算太多。

認真的來講,現在秦國的財政已經是有些入不敷出,雖然還沒破產,也是赤字頻頻。

趙佗估計皇帝很清楚,否則不會通過加賦稅來維持國家的開銷,但皇帝並不願意停下,或者也很難停下前進的步伐。

秦國這輛馬車,自從商鞅變法之後,便駛上了一條高速通道,以極快的速度超越了六國,兼併天下。但同樣的,在高速行駛了上百年的帝國馬車,並不是那麼容易停下來的。

子嬰擡頭,有些希冀的看着趙佗,說道:“君侯向來多智,又得公輸秘法傳承,屢屢獻出強國之法,或許有開源生財之道,緩解當今境況。”

“開源生財之道?”

趙佗轉頭看向遠處還亮着燈火的行宮。

這樣的法子,他自然是有的。

既然快到了齊地海邊,那就可以從鹽政下手,將如今耗費薪材和人力頗多的煮鹽法改革成曬鹽法,降低成本而增加產量,用此萬民所需的東西來爲帝國增加財源。

只是那樣有用嗎?

錢越多,糧越足。

皇帝的野心和邁動的步伐也就只會越大,他前進的步伐就更不會停止下來。

趙佗這次回來後,就明白了,跟在始皇帝后面縫縫補補終歸是無用。

曬鹽法這類的生民利計,他會弄出來,但不是現在。

“或許該想辦法讓皇帝去看看他治下的黔首萬民,到底過的是怎樣的日子。”

趙佗仰望星空。

耳邊再次響起白日封禪時,始皇帝說的那些話語。

趙佗當時沒有恭維和拍馬,只是同樣的借用比喻,向皇帝表達了他自己的看法。

“你想做永不落下的太陽,但這天下,又經得起太陽幾年的暴曬?”

……

泰山一夜,十分平靜,並沒出現什麼意外。

待到第二日一早,始皇帝並沒有立刻下山,而是帶着羣臣再次前往泰山之巔,親眼看着那雲海中朝日初升的場景。

他的表情很嚴肅,那雙眸子一直盯着那從雲海中升騰的太陽。

直到太陽升上了高空,他才收回了目光。

沒人知道始皇帝在那一刻想的是什麼。

待到觀賞完日出後,始皇帝便帶領羣臣從泰山陰坡下山。

然後整個封禪隊伍,又馬不停蹄的前往泰山南邊的樑甫山,在那裡築壇以祭祀大地,最終完成封天禪地,完成了整場封禪之禮。

封禪之禮順利完成,這一次東巡的首要任務就算是搞定了。

在濟北郡守組織的“百姓”高呼“陛下萬年”的熱烈氛圍中,始皇帝很高興,在激情涌動之下,也不再考慮帝國財政的問題,大手一揮,決定免除整個濟北郡一年的徭役和租稅。

這樣的慷慨,更引發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萬衆皆呼“陛下仁德”。

趙佗看見在聽到皇帝宣佈免除濟北郡租稅的時候,治粟內史王戊已經變成了一張苦瓜臉。

除了王戊之外,同樣臉色鐵青的還有那些被罷黜的儒生。

封禪之禮,乃是他們儒家一直所鼓吹的聖王之禮,也是他們連同方士一直勸說建言,這才讓皇帝起了封禪之心,整個過程中,他們不知費了多少心思和精力。

但到了臨頭,皇帝卻一腳將他們給踢開了,這又算個什麼事啊。

好在有淳于越被剝奪博士身份,並貶斥離去做爲懲罰的例子,又有左丞相王綰和周青臣進行安撫,這些儒生纔沒有大肆聚集譏諷,生出怨言。

但怨恨是必不可少的,他們看着那位帝國統治者的眼神,不再是看着一位聖王君主的眼神。

“皇帝不用忠良之言,罷黜吾等賢良人士,剛愎自用,獨斷專橫,真乃獨夫之君!”

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96章 秦風第818章 項籍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76章 鬱結第112章 定策第804章 前奏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785章 散盟第240章 淮陽反第677章 自剄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842章 託孤第844章 事變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211章 心疾第150章 計功第6章 駕車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4章 熟人第817章 刺佗(下)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614章 滿朝諂媚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213章 插嘴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253章 京觀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237章 東向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107章 扶蘇第49章 斬將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721章 戰將第810章 召見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309章 伏殺秦將第786章 執戟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720章 還都第47章 踵軍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179章 自信第280章 謠傳楚都第676章 羣羊第143章 喇叭戰術第635章 武功無德第201章 尉繚第317章 重走豐沛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504章 黑龍幣第789章 大坑第771章 擒王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159章 美男子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681章 後怕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371章 大王欽定第101章 虎符第759章 梅氏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774章 喜信第545章 通敵叛國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128章 蒙毅第223章 潁水第810章 召見第214章 李信策第580章 渾身是膽
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96章 秦風第818章 項籍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76章 鬱結第112章 定策第804章 前奏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785章 散盟第240章 淮陽反第677章 自剄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842章 託孤第844章 事變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211章 心疾第150章 計功第6章 駕車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4章 熟人第817章 刺佗(下)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614章 滿朝諂媚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213章 插嘴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253章 京觀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237章 東向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107章 扶蘇第49章 斬將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721章 戰將第810章 召見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309章 伏殺秦將第786章 執戟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720章 還都第47章 踵軍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179章 自信第280章 謠傳楚都第676章 羣羊第143章 喇叭戰術第635章 武功無德第201章 尉繚第317章 重走豐沛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504章 黑龍幣第789章 大坑第771章 擒王第140章 進身之階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279章 秦以牛耕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159章 美男子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681章 後怕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371章 大王欽定第101章 虎符第759章 梅氏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774章 喜信第545章 通敵叛國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128章 蒙毅第223章 潁水第810章 召見第214章 李信策第580章 渾身是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