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投鞭斷流

bookmark

不管淮南戰場有何變數,遙遠的關中都無法及時得知,七月下旬,在徹底控制咸陽,穩定後方後,黑夫統帥着北伐軍、故秦降兵、馳刑士組成的十萬大軍,抵達洛水西岸的重泉縣。

從驪山被救出來的司馬欣便是西河人,籍貫夏陽縣(陝西韓城),如今他被黑夫任命爲馳刑士組成的“無垢軍”都尉,率領一萬自由的刑徒隨中軍至重泉縣,同時也要承擔嚮導之責。

眼下,司馬欣隨黑夫在洛水西岸的一處黃土塬上遠望對岸敵情,便指着腳下道:“君侯,此乃百餘年前,秦之故壘。”

又指着河對面一道綿長土黃色的牆垣道:

“君侯,那便是昔日的魏長城。”

“我還當是河堤。”黑夫沒來過重泉,聞言微微點頭。

若非熟知當地歷史,恐怕難以想象,百年來被秦國吊着錘的弱魏,居然能把長城修到關中腹地,佔了西河。

看看形勢就明白了,西河對秦國來說非常重要,佔據河西,就可以對關東擴張,退可守大河天險。但如果沒有西河之地,關中四固便缺了個大口,外敵隨時可以長驅直入,秦這個國家還能不能維持都是一個疑問。

黑夫復問:“昔日魏國佔了西河多長時間?”

司馬欣道:“七十年。”

黑夫卻搖頭:“秦爲西河所迫久矣,若從春秋時晉奪西河算起,足有三百年啊……”

想當年,秦穆公爲了跟晉國搶西河,打了好幾次戰爭,卻只贏了一回,無奈之下,秦穆公才轉而向西發展,滅國十二,偏霸西戎。

而秦穆公死後,秦國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晉國作爲諸夏盟主,經常帶着一幫小弟,拉上幾千乘戰車,經西河到秦川武裝旅遊,這使得秦人只能將都城定在西方遙遠的雍,不敢東進半步。

儘管後來晉國三分,秦國伺機佔據了西河,但那時候三晉還團結,加上魏國率先改革,越發強大。而秦國卻內鬥不止,公族庶長專權,導致三世不寧,君主替換頻繁,沉醉於西方伯長的舊夢,被日新月異的關東諸侯遠遠甩在後面。

魏國乘機在少樑築城,步步蠶食西河,秦人反擊,卻被吳起打得大敗,魏國在此設立了西河郡,吳起擔任首任郡守,魏文侯爲了宣誓這片土地的歸屬權,以及西河完全在魏控制之下,還邀請孔子的學生子夏等人來西河講學。

這對秦而言,這無疑是奇恥大辱:國境線往西移了幾百裡,小半個關中平原都讓魏軍奪取了,敵人卻在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上大搞學術。

醜莫大焉,醜莫大焉!

於是秦惠公時,拼了老命,動員舉國之力欲奪西河,卻被吳起以五萬人打得落花流水。自此,秦從春秋四大國,淪落成了二流國家,諸侯卑秦。

落後就要捱打,戰國時,諸侯便都明白了這個道理。

秦獻公最先在這恥辱的環境裡奮起反抗,他從魏歸國後,也學魏國人起了集權改革。其中就包括了廢止人殉、遷都櫟陽等,經過十八年的改革,秦國的國力轉弱爲強,有一戰之力。

恰逢魏國吳起南奔,三晉分裂,魏武侯戰略重心轉移向中原,秦獻公再擊西河,石門之戰,斬首六萬,一舉洗刷了名聲。

魏國也意識到了秦的威脅,遂在洛水以東修築長城,從上郡一直延伸到渭南,跨度三四百里。

只可惜秦積貧積弱太久,能僥倖贏,卻守不住,於是明白了這點後,秦孝公繼父之志,全心全意使商鞅主持變法,壯大秦國的國力……

之後的事情世人皆知。

黑夫目光遠移,掃視遠處那片安寧再次被打破的土地:“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只可惜秦孝公和商鞅都沒看到這一天,魏國正式割讓西河與秦,是秦惠文王繼位八年後了。

最終秦國打贏了西河的百年戰爭,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基業,魏國則元氣大傷,從此失去了爭霸天下的能力。

而現在,黑夫面臨的,其實是與秦獻公、孝公一樣的事,只是強弱形勢調轉過來罷了。

黑夫掃視與自己登塬遠眺的一衆將尉,其中有不少從南郡起兵時追隨自己的北伐舊部,也有許多陸續投降的故秦軍吏。

他就是要通過這場對六國,對匈奴的反擊戰,將這兩個根本尿不到一個壺的集團,捏合到一起。

領導都是善於總結的,黑夫也不例外,他說道:“由此可知,秦之中衰,由失西河始。”

“秦之大興,亦由復西河始!”

黑夫一揮手,神情肅穆:

“眼下六國諸叛軍竊據西河,若不能收復,吾等,皆爲大秦之罪人也!”

司馬欣與衆將皆俯首道:“有攝政爲帥,士卒用命,必克復西河!”

不管過去雙方怎樣將狗腦子都打出來,現在一致對外,先把六國趕跑再說。

這時候,叔孫通來了,跪倒在地,雙手獻上一封文書:“君侯,新檄文,寫好了!”

早在黑夫決定對六國全面進攻時,就讓叔孫通鼓搗一篇通俗易懂,又能激勵士氣的檄文出來,但叔孫通咬禿了筆尖,卻給黑夫交了這麼一份玩意:

檄文的大意無非是,當年六國攻秦,合從締交,諸君王爲縱長,四公子爲首腦,彙集九國之師,徵募賢良策士如公孫衍、蘇秦、陳軫、蘇厲,又得兵家武將諸、龐涓、匡章、廉頗、趙奢、李牧、項燕等。

結果呢?諸侯最多到達函谷關,秦人開關對戰,還未用全力,便打得六國大敗而歸,從散約破。

而眼下六國餘孽,不論是甲兵人衆,還是文韜武略,都遠不如昔日,竟敢乘着武忠侯廓清朝堂之際,勾結奸佞趙高及北虜匈奴,乘亂進入西河,真是膽大妄爲,連死字都不知道怎麼寫,只需要武忠侯帶着秦師東征,便能像過去那樣,將六國打得落花流水……

叔孫通爲了討好黑夫,形容秦軍軍容之盛時,甚至還說什麼“以秦之衆旅,投鞭於河,足斷其流!”

聽着是霸氣,但叔孫通不知道,他誤打誤撞,馬屁拍到這匹大黑馬腳上了。

黑夫當場就撕了檄文,讓叔孫通重寫,還罵他道:

“叔孫通,汝莫非是做了官,進了咸陽,便筆禿才盡了?”

叔孫通被罵得一愣一愣的,黑夫卻問他:“汝魯人焉?楚人焉?秦人焉?”

這送命的題,當然不能答錯,從小長在泰山腳下的叔孫通毫不猶豫地數典忘祖:“叔孫通自然是秦人!新秦人也!”

黑夫道:“那汝竟不記得,自從十餘年前,始皇帝滅六國,一天下,世間便再無六國之民,而只剩下一種人:秦人!最多分新故而已。”

“既無六國,汝在文中,屢屢重申秦與六國仇怨作甚?生怕彼輩裹挾之民想不起來?生怕戰後秦人不報復關東之人?”

這就是叔孫通忘記了,黑夫要強調的是:腐朽落後,一心復辟自己奢靡生活的六國殘餘舊貴族,與天下人的矛盾。

而不是翻六國與秦的舊怨老賬。

“還有。”黑夫警告道:“那投鞭斷流一詞,不許再用,再亂胡謅,本攝政先將你投河!”

領導動動嘴,秘書熬禿頭,叔孫通一邊跟着大軍行進一邊熬夜,撐得眼圈發黑深陷,終於做出了黑夫想要的文章來……

“念!”

起風了,風自關中來,往西河而去,黑夫裹着大氅,讓叔孫通將此檄文昭告三軍!

叔孫通捧着檄文,大聲念道:“爲傳檄事:大秦攝政、武忠侯尉君奉始皇帝遺詔,靖難北伐,以誅逆子胡亥、逆臣趙高之罪。二賊負隅頑抗,竟使秦人同室操戈,幸昊天有靈,降天火地雷於武關,舉關不攻而墮。秦中士卒亦反其戈以迎義師,咸陽遂不戰而復,僞帝胡亥喪命,奸佞趙高竄逃。”

“然舊六國之餘孽項籍等,亦乘機作亂,至今一年有餘矣。羣盜本六國王孫之孽,往日貪如碩鼠,蹂躪百姓。始皇帝降之爲庶人,彼輩心有不忿,竟爲一氏一姓之富貴,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割據作亂。”

這次叔孫通總算過關了,黑夫滿意地點頭道:“傳抄分發下去,要教三軍知道自己這一戰,要爲何而戰!”

“更要讓全關中的故秦人知道,在此危急時刻,又是誰,在力挽狂瀾!”

就這樣,檄文被書吏傳抄,發放給各百的軍法:

“賊等自處於安富尊榮,而視關東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荼毒生靈數百餘萬,蹂躪郡縣五千餘里,所過之野,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所過之邑,常屠戮殆盡,血流滿城:襄邑之屠,死者萬戶,臨晉之屠,城無活口。”

“項賊等常言,‘秦兵爲虎狼,屠我百姓,辱我社稷’,然王師破六國,非戰,未屠一城,六王,非惡,無妄誅一人,由此可見,彼輩爲真豺狼也!”

通過軍法官,檄文被一點點傳播,傳到了普通士卒耳中。

“今奸佞趙高引狼入室,項賊等更欲盡滅始皇帝子嗣,六公子戮於大荔,十公主辱於夏陽,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

“大秦君位空懸,社稷不可一日無主,本侯暫攝國政,奉天之命,統新、故秦人之師四十萬,並立東進,誓將殄此凶逆,救我被擄民人,復我西河之寧。不特爲神祇公子雪被辱之憾,且爲天下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

“報仇!”重泉人李必、駱甲吼得震天響,在數日前重泉之戰裡,,死的不止是王氏的新家主,更有不少士卒,亦有當地人。

通俗易懂的語言,沒有故作高深的引經據典,士卒們聽在耳中,也開始相互傳播:

“以秦中百姓之助,討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不待智者而明矣,平亂有功之士,不論吏民刑徒,皆得巨賞。賊軍中從逆之人,有臨陣棄械,徒手歸誠者,罪輕一等,若爾披脅之民,甘心從逆,抗拒天誅,大兵一壓,玉石俱焚,亦不能更爲分別也。”

“本候爵名武忠,獨仗忠信二字爲行軍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大河之水,幽有始皇帝萬古之龍魂,實鑑吾心,鹹聽吾言。挽將傾,匡社稷,立賢名,在此役也!檄到如律令,無忽!”

就在檄文傳遍軍營,並向周邊各縣散播時,被派到對岸的斥候來報:“稟君侯,六國羣盜正在撤退,留在大荔的後軍哨侯,已爲我軍肅清!”

號角和呼喊聲,響徹洛水西岸,也傳達了武忠侯的新命令。

“濟洛!”

“濟洛!”

隊伍向前開動,浩浩蕩蕩,雖然叔孫通不敢說,但眼前的景象非要他形容,那便是……

“予君侯甲兵二十萬,足以斬龍門,斷急流,無敵於天下!”

……

PS:早,第二章在下午,困得眼皮打架,有錯字提醒我下。

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810章 結盟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59章 天狗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944章 成都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124章 攻權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1026章 鳴鏑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236章 威懾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425章 三窟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220章 上巳節第506章 儒法之爭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1015章 統一哈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108章 張子房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688章 將軍第71章 遲來一步第287章 鶡冠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09章 天人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237章 五月五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564章 儈子手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203章 退婚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889章 主角第155章 樑崩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158章 受金第391章 良弓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519章 一夫第562章 人禍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93章 案發現場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29章 無衣第672章 驕傲第62章 七何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176章 冒險第157章 黍離第333章 司馬欣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3章 爵位難得第356章 黃老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358章 護短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308章 水蠱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179章 重生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964章 越兵
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810章 結盟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59章 天狗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944章 成都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124章 攻權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1026章 鳴鏑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236章 威懾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425章 三窟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220章 上巳節第506章 儒法之爭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1015章 統一哈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108章 張子房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688章 將軍第71章 遲來一步第287章 鶡冠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09章 天人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237章 五月五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564章 儈子手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203章 退婚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889章 主角第155章 樑崩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158章 受金第391章 良弓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519章 一夫第562章 人禍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93章 案發現場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29章 無衣第672章 驕傲第62章 七何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176章 冒險第157章 黍離第333章 司馬欣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3章 爵位難得第356章 黃老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358章 護短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308章 水蠱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179章 重生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964章 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