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015章 統一哈

bookmark

PS:上一章有很久以前玩過的《古劍奇譚》裡的一首歌“烏詔族葬歌”,因爲也是楚辭改的,記憶裡很有感覺,就拿來用了,忙着發忘了做說明,在此向原創者和廣大玩家道歉,這個確實是我考慮不周,已將前文更改成《大招》。

……

攝政二年,正月初一(農曆十月初一),河內郡修武縣。

修武縣歷史悠久,早在殷商時便有城邑,稱之爲“寧邑”,後周武王興兵伐紂,大軍途經寧邑時,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駐紮修兵練武,故改爲“修武”。

時隔八百年,今日再度有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駐紮於此,其營地扎滿了修武縣邑外圍,營壘足以繞城三圈,浩浩蕩蕩。

這卻是兩月前,纔在南方消滅殘楚政權的秦軍主力。

八月時,項籍大敗於符離,又戰死於大澤鄉,於是黑夫使人戮其屍,分爲五,令使者持之,以降將英布等爲先導,去招降楚地各郡仍在負隅頑抗的楚人。

時有楚將季布堅守壽春不下,趙佗圍攻月餘,動用了殲星弩等大型器械才勉強陷之,而季布爲人守諾,見城破,又知項籍已死,遂自刎殉楚。

壽春之戰後,黑夫遂在各路大軍集結的泗上大封功臣,殺白馬,令奉常陸賈東來,與太祝叔孫通一同主持封賞功臣的策命儀式,誥曰: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邦以永寧,爰及苗裔’。”

“然天下初定,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六七,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

不論徹侯還是關內侯都是虛封,一如秦制度,食其戶賦而已,列侯沒有直接之國治民的權力。

於是封徹侯者十六,有韓信、東門豹、吳芮、趙佗、章邯、共敖、小陶、曹參、尉陽、陳平、蕭何、張蒼、陸賈、利鹹、酈食其、彭越,這十五人或是獨當一面的方面軍司令,或是縱橫睥睨的說客,靠三寸不爛之舌讓形勢大變,亦或是像彭越這樣以數郡歸降的降將,加上先前已是徹侯的常頞、李於(繼李斯之爵)、還沒死的子嬰,十九位徹侯以縣爲邑,戶口從上萬到兩三千不等。

關內侯者澤有三十人之多,有利倉、季嬰、灌嬰、陳嬰、吳廣、董翳、司馬欣、周昌、周苛、駱甲、李必、安圃、尉驚、公孫信、梅鋗、公孫白鹿、酈商、雍齒、殷通、陳恢、呂齮、隨何等等……此輩功勞相較於徹侯略小,故以鄉爲邑,也稱之爲鄉侯,戶口從兩千到五六百戶不等。

黑夫這效仿昔日周公大封建的夏公,在“代天策命”時滿臉肅穆,事後卻只吐槽:“如此一來,真是徹侯滿地走,關內多如狗了。”

列侯集團已然形成,他們將是未來二十年的中流砥柱,對於他們的後代承襲,黑夫還有一個計劃:“以南方廣袤的實封土地,替換虛封之邑”,但秦始皇帝令將士戍邊引發巨大反彈的前車在先,所以並不適合在天下初定時拋出來。

封賞已畢,黑夫令真定侯趙佗爲九江守、金湖侯陳嬰爲東海守,繼續略定楚地,追剿負隅頑抗者。

又令高密侯曹參爲臨淄郡守,統轄整個齊地軍政,監視依然保有自己軍力,控制濟北的鉅野侯彭越,恢復齊地秩序。又分兵駐守韓魏,他自己則率領關中主力,還至洛陽,北渡孟津,在正月時抵達河內郡。

在修武停歇時,黑夫卻遇上了一個小插曲,來拜謁的,除了降將司馬卬外,還有一個身份獨特的人物:

衛君角……

黑夫知道,衛國本是周代一個大諸侯,但後來日漸衰弱,至戰國,已淪爲魏國的附庸,國君去侯號,只稱君,地位跟魏國隨便一個小封君並無區別。

秦王政六年時,秦軍奪取魏國的東部領土,設置東郡,將衛國最後的領土濮陽收歸己有。或許是想起了衛鞅對秦的貢獻,希望給他的同族留點香火,又或者當時的執政者呂不韋乃衛人的緣故,秦竟未滅衛國社稷,只是將衛君角遷徙到了河內野王,讓他在這做一個安樂封君。

秦始皇親政後,也不知是將衛君忘了還是忘了,竟也沒管他,衛國作爲上一時代的遺留物,就這樣違和地存在於秦朝大一統的江山裡。

不過在紛亂的局勢裡,這衛君角卻是上演了一出牆頭草的操作:兩年前,就在黑夫即將攻克武關之際,他見胡亥的政權即將倒塌,而趙、魏方興未艾,已經威脅到了野王縣的安全,遂發動私屬和縣人,將野王縣令殺了,投靠了張耳。

而到了去年,眼看韓信連破趙魏,兵臨河內,衛君角又立刻捕了野王的趙魏使者,宣佈復歸大秦!

只可惜進入河內接受司馬卬投降的灌嬰沒吃這一套,他將衛君角拘押在修武縣,等待發落。

這一等,就是大半年。

經過半年軟禁,衛君角五十餘歲的人,卻憔悴得像六十,滿頭枯槁白髮,此番黑夫北上至於修武,這可是他最後的機會,遂不顧年邁,膝行至黑夫面前,長拜道:

“罪人衛角,見過夏公!”

這時候,掌管黑冰臺的溳水侯季嬰在黑夫旁邊耳語一番,黑夫遂笑道:“衛角,我曾聽聞,你兩年前,曾在張敖面前大發豪言,說你乃吾父?”

這是衛角當時無心的一句玩笑話,卻不了今日贏了天下的,就是黑夫,他只能當場打了自己一耳光,說道:

“冤枉,此乃張敖賊子胡言,我當時明明說的是,夏公起兵抗暴,靖國難而北伐,於吾等而言,猶如再生之父!”

黑夫卻搖頭道:

“餘可不似冒頓,願意收年紀比他還大的韓廣爲子,說罷,你今日苦苦請求謁見,是爲了何事?”

衛角作揖道:“罪人只望夏公能繼秦始皇帝之政,使衛爲新朝三恪之一……”

“三恪?”

黑夫看了看隨行至此的叔孫通,叔孫通立刻解釋道:“武王未及下車,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謂之恪;下車乃封夏后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此二王之後。遂爲‘二王三恪’之故制。”

總之,就是古代“存滅國,繼絕世”的傳統,不過秦以法家立國,並沒有一味效仿周制,對天下諸侯,基本都是絕滅殆盡,奉常處也不見有“二王三恪”的典章啊。

但衛角卻以爲,他們衛國之所以沒有滅亡,是被秦始皇帝當成了先王之後的“三恪”,以繼姬姓之香火。

卻見他再拜道:“三恪二王,世代之所重,興滅繼絕,政道之所先。今夏公掃平天下,承敝易變,乃是得天統矣,仁義遠勝武王、禮制遠勝周公,還望夏公能留存衛邦,戶百足矣,以繼姬姓之血食啊……”

叔孫通等儒生,倒是對效仿周制很感興趣,但他們琢磨的“二王三恪”名單裡,壓根沒衛國的份。

黑夫更是直截了當,拒絕了衛角的請求。

“人死不能復生,山崩不可復陵,衛國早在立東郡時,就該取消了,當時是呂不韋念着鄉土之舊,容許衛繼續爲封君,故汝得以苟存,然汝得秦寬宥,卻首鼠兩端,魏來降魏,秦來降秦。而今國朝再度一統,侯爵封君,皆當以功勳方能得封,衛既無尺寸之功,反而有罪過,不可復存!”

衛角被貶爲庶民,只予其家人良田百畝,遷至衛國最初的封地,朝歌居住。

“夫衛角不恤庶難,反覆難馴,今其子孫將耕於衛,宗廟之犧,爲畎畝之勤!”

高岸爲谷,深谷爲陵,這便是這場戰爭帶給這時代的動盪。

黑夫要通過此事,告訴天下,那些所謂的王族之後,卿族大夫,千金之子,就算秦始皇帝時保留了他們的財富、名望,但經過這場慘烈的內戰,這羣人,尤其是逆我者,亦將徹底跌落雲端,而布衣卿相們,已然躋身朝堂。

除此之外,黑夫之所以取締衛邦,還有一個小心思:

“我不能讓後世各種真相黨BB說:‘震驚,秦始皇帝和黑夫,都沒有統一中國’!”

連小小衛邦,黑夫都不打算留下,更勿論還割據北方數郡的敵國了……

對於此次出兵,對士卒的說法是:“當沿始皇帝巡視故道,從河北經雁門道上郡,以歸關中。”

但真實的目的,除了黑夫要親赴北方,收取韓信兵權外,還有一封令人警覺的告急……

“僞代王韓廣以匈奴爲援,並廣陽郡,收趙餘孽陳餘等,欲裂句注、恆山以北!”

換而言之,燕代五郡,也就是後世幽雲十六州的地盤,全在韓廣手裡,更不能容忍的是,他居然認胡做父,勾結匈奴冒頓!

韓信方滅趙國,定太原、邯鄲、鉅鹿、恆山,還要提防敵友不明的遼西“召王”政權,分兵駐守各地之後,兵力已不足以奪取代北。

而當韓信請示:“是休兵過冬,還是增兵順勢北上。”時,黑夫的反應是立刻投袂而起,下達北上的軍令,還留下了一句讓人費解的話:

“現在不是大宋。”

“而是大秦!”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579章 兩戰第667章 換相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762章 忠信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1008章 太昊第133章 劉季第16章 要小心……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585章 兒戲第36章 可願爲吏?第812章 鼎烹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788章 久違了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136章 擺闊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810章 結盟第443章 紅氅第339章 宿麥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9章 邦亡人第27章 最後一天第210章 武庫第59章 天狗第567章 平原津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449章 錘砧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128章 爭首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08章 家園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186章 材士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62章 七何第106章 重租第296章 趙佗第29章 無衣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51章 常識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399章 喜事第585章 兒戲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79章 苟富貴第519章 一夫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91章 欲刺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889章 主角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028章 敵友第424章 初雪第391章 良弓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259章 章邯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678章 風暴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16章 要小心……第477章 落子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117章 大時代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383章 豳風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890章 楊喜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642章 法吏第509章 天人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961章 猗氏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103章 殺意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689章 象箸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123章 任俠
第579章 兩戰第667章 換相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762章 忠信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1008章 太昊第133章 劉季第16章 要小心……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585章 兒戲第36章 可願爲吏?第812章 鼎烹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788章 久違了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136章 擺闊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810章 結盟第443章 紅氅第339章 宿麥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9章 邦亡人第27章 最後一天第210章 武庫第59章 天狗第567章 平原津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449章 錘砧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128章 爭首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08章 家園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186章 材士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62章 七何第106章 重租第296章 趙佗第29章 無衣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51章 常識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399章 喜事第585章 兒戲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79章 苟富貴第519章 一夫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91章 欲刺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889章 主角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028章 敵友第424章 初雪第391章 良弓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259章 章邯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678章 風暴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16章 要小心……第477章 落子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117章 大時代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383章 豳風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890章 楊喜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642章 法吏第509章 天人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961章 猗氏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103章 殺意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689章 象箸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123章 任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