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如蠅逐臭

bookmark

十三大賈性命金貴,自然是不會親自出海冒險的,他們派遣自家的庶子、侄兒代勞,這羣年輕人趕着時有時無的南風,乘坐自家的船,率先抵達了遼南港口“旅順”,這裡已經正式被劃歸膠東郡,作爲一個獨立的縣。

據說遼東郡曾對此進行抗議,認爲旅順應歸屬遼東,理由是它在遼東,但朝廷對比了一下膠東、遼東派遣官員到旅順的時間,膠東最快只需要2天,而遼東至少要20天……

此外,膠東每年能給朝廷提供的上計稅金,是遼東的九倍!

就算不考慮郡守都是誰,光看稅額,哪個郡在朝堂上說話更硬氣,還用說麼?

於是這場爭執到此爲止,整個遼南綿長的海岸,全部劃歸膠東,遼東只能委屈巴巴。

當商賈子弟們抵達旅順時,這裡已囤積了上千件附近夷人部族繳納的皮毛:和巴人上繳井鹽、丹砂、雞羽一樣,千奇百怪的實物,便是帝國治下蠻夷君長的稅款,別指望他們能交得出自己都不夠吃的糧食。

海東商社雖然號稱“有錢一起賺”,可相互之間,還是會有競爭關係。比如旅順這一千張貂皮,若是均分,利益就薄了,還容易產生爭執不和。

十三家商賈從事行業的不同,有人專門賣絲,有人專門賣糖,但在回程的貨物上,除了刀間對奴隸感興趣外,大多數人,看中的無疑是皮貨。黑夫便按照地域劃分成十三處,各家通過“競標”的方法,來爭奪他們中意的地域,獲得在那收購皮毛的專營權!

旅順無疑是最搶手的,因爲此地最近,一個來回只需五六天,可以節省大量運費,且當地蠻夷主動向官府上繳皮毛,你需要做的,只是將它們運回來,最爲保險。

商賈們競價很劇烈,最後,來自臨淄的商賈龐氏,通過高價,取得了旅順的皮毛收購權,按照比臨淄市價稍低的價錢購買,至於加工成貂裘後,在中原能賣多少,就看龐氏自己的能耐了。

龐氏的船,載着千餘張皮滿意回程,其餘船隻,則只能繼續向前。

……

抵達星羅棋佈的島嶼時,數艘在旅順卸下糧食的空船,離開了大部隊,從船上到處都是的大網就能看出,他們的目標不在陸地,而在海中!

靠近島嶼時,海水從深藍變爲湛藍,一個年輕人趴在船舷上,看着下方喊道:

“魚,全是魚!”

夜邑潘氏世代從事海魚貿易,可這年頭,只能在近海捕撈,齊人連續不斷捕了幾百年後,萊州灣近海漁場的魚,個頭和數量略有縮減,聽聞遼南近海到處是漁場,反正錢也投進商社了,索性派子弟來看看。

果不其然,這片尚未有人涉足處女地,真的有數不清的魚!淺海里的海魚是那麼稠密,以至於隨便放下一個籃子,提上來就是滿滿一籃子的魚!

只隨便網了一下午,船艙裡,甲板上,便全是海魚了……

等數日後回到夜邑,除了滿船醃着的鹹魚外,商賈之子如此向他父親描述自己看到的場景:“架上一口釜,不等水燒熱,夕饗的魚就已經抓足了!”

……

因爲囊中羞澀,未能競標到好地域的濟北商人範氏,目光卻盯上了本不歸膠東管轄的西安平,他們認爲,遼東以東,那片茫無涯際又不明所以的荒野山林中,或許也潛藏着些許商機……

在西安平停船後,範氏的長子帶着人,好好逛了逛這裡的集市。

隨着數千秦軍入駐,西安平變熱鬧了很多,每逢集市日,除了遼東居民外,真番、扶余甚至是肅慎的蠻夷們,也會跑到這裡趕集,用自己的山貨,換取中原之物。

雜亂的攤位,到處是陌生的語言,叫叫嚷嚷,貿易基本上以物易物,雙方將身上的東西擺出來,相互指指,搖頭是不行,點頭是可以,一計響亮的擊掌是成交,然後各自帶着自己滿意的物品,喜滋滋地離去。

當然,也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這種搗亂分子,會迅速被巡邏的秦卒抓住。

除了到處被人舉着叫賣的熊皮狼皮虎皮鹿皮,範氏長子還發現了許多菌菇,有他能叫出名的松茸,還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那真番人爲了證明能吃,竟然當場生嚼!所幸他沒當場口吐白沫死去……

此外,還有鹿茸、麝香等名貴藥材,在這卻便宜得驚人,他還注意到,一個扶余人的攤位上,有一種根莖類的植物,其根鬚好似茴香根,顏色薑黃,卻比茴香根更大些。

“這是何物?”

範氏長子讓譯者幫自己詢問,扶余人正在那百無聊賴地雕着骨笛,見有人問津,嘰裡呱啦說了好一通。

“扶余人說,使二人同時登山,一含此物,一人不含,各走半日許,其不含者必大喘,含者氣息如初。”

“真的假的?”

範氏長子將信將疑,譯者說是真的,這東西熬湯喝,生津,回氣。

既然便宜,範氏長子還是買了少許,回到船上後,有來過西安平的漁民笑他虧了,因爲這東西啊……

“不止是扶余、真番、肅慎,在遼東,在朝鮮,滿山都長,只要認識,一天能掘一大筐!”

“多就好,若能薄利多銷,至少能回本。”

範氏長子長子也沒當回事,他們家競標爭不過商社其他他,爲了不虧本,只能從別人不屑經營的旮旯角里尋找生意了,只要是不認識的東西,都買了,帶回膠東去試試!

他不曾想到,此物,後來成了緊隨皮毛之後,海東又一搶手的貨物:人蔘!

……

船隊逆着洋流而行,抵達被秦軍佔據的朝鮮港津列口時,十三家裡,只剩下了八九家。

商人與官府的不同之處,便是做事只趨利而行,既然已經加入商社,那便只能兄弟上山,各自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利益。

留在遼南尋找生意的人,看中的是那裡距離膠東更近,而選擇朝鮮的商賈們,則是看中了這裡尚未被佔領的市場!

膠東的船隊靠岸後,頭上扎着白色麻布條的朝鮮腳伕,便來幫忙卸貨,當地的官員也來與商社賈人們接洽,按照黑夫的建議,將在列口搞一場“展銷會”,商賈們將各家的貨物展出,而來自朝鮮公室、甸主、男主的大大小小貴族,都會派人來參與,與商賈們洽談,建立貿易關係。

官府不再包辦細節,只提供一個接觸平臺,誰能和誰談成生意,就看各自本事了。反正朝鮮與秦朝已經取消了邊稅,商人們只需要回到齊地,再將貨物轉賣時,給當地官府交一筆市稅即可。

列口的“展銷會”舉行得如火如荼,整個區域規整乾淨,賣的也多是貴重的奢侈品,顯然不是西安平那種小鄉集市能比的。

商賈們都將各家拿手的貨物陳列出來,或是精美的漆器,排列在華麗的木案上,或是做工精緻的燈具,輕薄如蟬翅的絲綢,也有吃了一口就難以忘懷的紅糖,然後,便擺着上國商人自信而驕傲的笑,等着冤大頭上門……

周秦以來,中原的青銅、絲帛、漆器這些手工藝品,都已經臻於鼎盛,而齊地最早也是以女功、美器出名的,雖然現如今,已經競爭不過楚、宋、魯之物,可放到朝鮮,還不得讓這羣玩了八百年單機的鄉巴佬大開眼界!

朝鮮公子箕準受陳平相邀,也參加了這次“展銷會”,不同於去年官府運來的東西,雖然規整,但尚有些粗糙。這次的貨物,都是典型的齊國風格,更加讓朝鮮人歎爲觀止,與之比較後,王險城的“宮廷器物”都自慚形穢,成了普通人的傢什。

看到它們後,朝鮮的窮貴族們都在想,那些做工精緻的漆陶角爵,若是能放在自己家裡,在宴會上擺放,得多有面子啊!那些花紋漂亮的絲帛葛履,若能穿在自己姬妾姊妹身上,豈不是讓人羨煞!

只可惜,商賈對朝鮮流通的貝殼幣不感興趣,要麼用半兩錢來買,要麼是以物易物,最好是皮毛!

也有人指使奴僕討價還價,但論這個,他們哪是這羣精明商人的對手,反而被忽悠着,答應買更多的東西。

比拼朝鮮邑主錢勢的時候到了,接下來,這些貴族便要拼命壓榨治下的領民,迫使他們狩獵狐鹿,剝下皮毛,爲自己換取那些奢靡精緻之物。

而看到這一幕,箕準也一下子猛地想到,箕氏朝鮮八百年的財富國力,或許會在七八年間,被這羣逐利而來的貪婪商賈榨乾……

……

並不是所有商賈,在以朝鮮作爲終點,琅琊商賈管宴雖然喜歡抱怨,卻也有自己獨到的經商眼光,他相中的,是朝鮮以南,距離琅琊最近的三韓!

到了五月之後,西南季風猛吹,從琅琊到成山角,再到三韓,不過數日行程。

除了距離外,還有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管宴會之子管通眺望前方,在他們南邊十里開外,還有一支龐大的船隊,船帆鼓鼓,旌旗招展。

那是公子扶蘇的遠征軍,這五千武賁,在列口休整一個冬天後,坐着膠東郡尉任囂的船,再度起航……

這次扶蘇大軍南行,依然是爲了尋找滄海君殲之,但首先,他們要在滄海城以東,一條大河的入海口旁,後世名爲“仁川”的地方,建立一個新據點!

建立一個城邑,肯定需要大量糧食、器具,如此一來,原本無利可圖的三韓之地,或許也能撈到點油水。

“管子說過,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可同行越多的地方,錢越是難賺,可那些無人問津之處,或許卻有別人未發現的大利!”

“侄兒!”

管通正遐想時,卻又一個聲音,從遠處傳來。

偏頭一看,卻發現,有數艘船,也緊緊跟着他們!

竟是唯一一位親自來到海東的大賈,隸妾商人,刀間!

“刀叔父,你這是……”

管通有些不解地看着與自家齊頭並進的大船,他不應該留在朝鮮麼?難道說……

船頭的刀間卻一笑,指着身後簇擁的女奴大聲道:“侄兒,海上風大天冷,可要送你幾人暖牀?”

管通面色一僵,勉強笑着搖了搖頭,心裡卻滿是不齒!

“這種掙錢之法,也虧他想得出來……”

不僅可以掙蠻夷的錢,也可以掙官府的錢!這便是刀間的打算!他可是拉了兩船訓練過的女奴,一路“犒勞”各地秦軍,只需要她們兩腿一張,便能將這羣久居異域士卒的賞賜錢帛,全都給掙了!

管通卻忘了,發明“女閭”這一行業的,恰恰是他老祖宗管仲啊!

另一艘船上,刀間對管通的鄙夷,卻熟視無睹。

“其餘人皆對此不齒,但於吾等商賈而言……”

刀間坦然一笑:“有需便有求,逐利之人,譬如蚊蠅逐臭,哪還管什麼髒不髒!彼輩賤價收購皮毛,誘使朝鮮邑主大買奢靡之物,使其領民飽受壓榨,最後只能將自己賣於秦人爲奴,也不見得乾淨!”

……

“我們給海東帶去的,不僅有文明,恐怕也有長久的災禍。”

膠東郡青島,黑夫夜間睡不着時,離開了宅院,在海邊緩緩步行。思及此時此刻,海東商社的十三商賈,已到了對岸,開始他們的逐臭之旅了。

但他沒有爲此悲天憫人,唉聲嘆氣,而是用低沉的聲音,背誦了一段話,語氣虔誠,比對待秦始皇的詔令還要認真……

“自從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着血與污!”

第926章 分餅第579章 兩戰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953章 奇蹟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259章 章邯第343章 滑稽第323章 王、蒙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769章 三楚第520章 存韓第222章 抄個屁!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564章 儈子手第601章 衛滿第392章 牛羊課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1015章 統一哈第661章 北江第698章 雁南飛第955章 酈生第844章 瑚璉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04章 謊言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171章 破楚策第398章 匈奴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124章 攻權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546章 青島第982章 去留第39章 回家(上)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187章 共敖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92章 贈馬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680章 玩蛇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183章 勸降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187章 共敖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627章 極盛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748章 灌水第243章 利鹹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23章 王、蒙第535章 智臣第110章 入學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299章 吳芮第88章 罪與罰第889章 主角第997章 泗水第849章 博浪沙第949章 養狙第591章 輔助第102章 諜影第236章 威懾第446章 撼山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1000章 以鄰爲壑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22章 什長黑夫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579章 兩戰第521章 聰明人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628章 爛攤子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178章 項燕第579章 兩戰第377章 戍卒叫
第926章 分餅第579章 兩戰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953章 奇蹟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259章 章邯第343章 滑稽第323章 王、蒙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769章 三楚第520章 存韓第222章 抄個屁!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564章 儈子手第601章 衛滿第392章 牛羊課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1015章 統一哈第661章 北江第698章 雁南飛第955章 酈生第844章 瑚璉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04章 謊言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171章 破楚策第398章 匈奴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124章 攻權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546章 青島第982章 去留第39章 回家(上)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187章 共敖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92章 贈馬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680章 玩蛇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183章 勸降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187章 共敖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627章 極盛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748章 灌水第243章 利鹹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23章 王、蒙第535章 智臣第110章 入學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299章 吳芮第88章 罪與罰第889章 主角第997章 泗水第849章 博浪沙第949章 養狙第591章 輔助第102章 諜影第236章 威懾第446章 撼山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1000章 以鄰爲壑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22章 什長黑夫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579章 兩戰第521章 聰明人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628章 爛攤子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178章 項燕第579章 兩戰第377章 戍卒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