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攻權

bookmark

“外黃令這是要頑抗到底了。”

看着二五百主楊熊派去喊話勸降的人在城下被一陣亂箭射了回來,黑夫便搖了搖頭,對身旁的幾個什長說道。

他們是昨日傍晚抵達外黃縣的,外黃本是春秋時宋國城邑,戰國時歸了魏國。這座縣邑的大小,跟安陸縣城差不多,因爲地處魏國腹地,很少遭遇戰爭,外黃的防禦能力遠不如陳留,垣僅高三丈。但此時城門緊閉,城頭人頭攢動,在進行守禦準備。

衆人聞言,卻不憂反喜,因爲若是城池不攻而降,他們是撈不到功勞的。

“看城頭的準備,外黃士氣不低,這或許將是吾等的第一場苦戰。”

言罷,黑夫又回首看向己方營壘,昨天他們抵達後,除了一千兵卒外,還有一千從大梁那邊支援過來的刑徒戍卒與他們會合,共計兩千人。而後便奉楊熊之命,掘土伐木,匆匆築造一個營地,讓兵卒們安頓下來。

在站穩腳跟,而敵城又拒絕投降後,作戰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很快,就有傳令兵來尋黑夫,讓他和其他屯長、百將一起去大帳聽令……

這種千人而率的大帳,其實也就比普通營帳寬一點,二五百主——亦可稱之爲“率長”的楊熊坐於正中,左右手分別是兩名五百主,來自南陽宛城的張齮(yǐ),以及來自南郡夷道的程無憂。

十多名百將、屯長坐於下首,黑夫的位置,距離主座很遠,離帳門卻很近,可見他在這支部隊裡的地位是不高的。

楊熊雖然是氏族子弟,喜歡在穿戴、佩飾上講究,但也沒有多廢話,很快便問道:“本率長奉中更之命北收外黃,然外黃令不知大勢,竟帥城內兵卒門客負隅頑抗。故衆已聚不虛散,兵已出不徒歸,此城必拔!二三子可有破城之策?”

宛城尉史張齮素來好謀,便拱手道:“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但如今我軍僅有兩千餘人,外黃城內,卻有丁壯數千,斥候繞城查探後,說東南西北每面城牆上,有披甲兵卒,有持劍賓客,亦有拿着農具的市井之民,每面至少有五百人。合計起來,敵我兵力相當,一般的圍城攻城之法恐怕難以奏效。”

楊熊道:“哦,那五百主以爲,應當如何攻城?”

“兵法雲,戰不必勝,不可以言戰,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依下吏看,莫不如……誘敵出城!”

黑夫在下面聽着,暗暗搖頭。

這張齮是學室出身,學了不少律令兵法,可實際的仗卻沒打過幾次,頗有些按圖索驥。

之前他就提議徹夜疾行,對外黃髮動夜襲,楊熊也採納了他的建議。但當黑夫等人披甲帶戈,氣喘吁吁地小跑三十里抵達外黃後,才發現城內的外黃令也不是蠢人,張耳警惕性很高,早就探查到秦軍在接近,緊閉城門,城頭火把通明,輕俠縣卒連夜巡視,正等着他們呢!

這時候,張齮還在興奮地說道:“吾等便假裝疾行疲憊,讓刑徒戍卒以散陣到城下挑戰,而精銳兵卒隱蔽營中。城內丁壯、兵卒、門客與我軍相當,外黃令見我軍疲憊散亂,或將出城迎戰。可先讓戍卒詐敗,誘其追之,然後設伏擊之。待殲滅了此股出城之敵後,再猛攻縣城。如此,城內殘敵已然膽寒,士氣低落,取外黃,易如反掌!”

他在那腦補的開心,黑夫卻覺得好笑,既然城內的統帥並不笨,想依靠演技拙劣的誘敵將他們騙出來野戰,無疑是癡人說夢。

再說了,能守城,爲什麼要冒險出城野戰?

春秋的時候,貴族們講究堂堂正正之戰,大家在野外擺開架勢,一天之內分個勝負。哪怕是劃時代的孫子兵法,也因爲時代的侷限性,很少談及攻城,還說“攻城爲下”。

但到了戰國,攻城已經是兵家們不得不面對的一件事了。

戰國時期的人口密度、土地開發程度,較之大一統之後的時代,都非常低。

人口密度低,意味着主要人口和資源都集中在主要的城池附近。土地開發程度低,意味着交通條件很差,在秦國大肆搞交通建設前,哪怕是中原,主要道路是非常有限的,縣與縣之間,往往只有一條狹窄的驛道相連。

以上兩點,決定了戰國時期的戰爭模式,只能是拔點平推爲主,即沿着道路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攻克,最多加一點圍點阻援的花樣。所以對戰國時戰爭的記載,往往是某年某月,某人拔某城。

人口和資源集中,決定了進攻方必須要去攻佔城池據點,佔領一片鳥不拉屎的未開發土地毫無意義;而有限的道路交通,對於軍隊的開進、後勤補給的運輸都造成了極大的限制,註定了進攻方不可能繞過敵國的前線城池,玩蛙跳作戰。

於是,進攻方的進攻路線基本上就是可以確定的,防守方只需要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到敵軍進攻路線上的某個主要城池,嚴防死守就可以了。即便是鄢郢之戰裡,秦軍已經佔據了天大的優勢,但依然無法繞過鄢城,去攻打楚國腹地,白起纔不得不艱難拔城。

所以,在戰略層面,戰國時代的戰場環境,確實對防守方是有利的。

放到戰術上說,冷兵器時代,守城攻城,守城一方佔很大便宜,幾千人據守,居高臨下,往往就能擋住數萬雄兵,除非真有幾個不怕死的開城門硬剛。

那個外黃令張耳,顯然不是這種人,他也怕城外的秦軍只是前鋒,後面還有大部隊呢。

黑夫心裡是這麼想的,但他也不至於傻到當衆反對頂頭上司的提議,只能寄希望於主將楊熊能駁回此計。

然而,讓人詫異的是,楊熊卻再度笑着採納了,讓衆人立刻下去做準備,或負責誘敵,或作爲伏兵,藏在營內。

“這位率長想作甚?”黑夫有些疑惑,從言談來看,楊熊並不是個愚笨不知兵的人啊。

果然不出黑夫所料,在讓刑徒戍卒們散漫地出營,裝模作樣地挑戰了一天後,外黃依舊大門緊閉,外黃令一點出擊迎戰的慾望都沒有。

那位縣俠張很清楚自己要的東西:守個七八天,打退一場進攻,證明自己沒有辜負魏國,就可以跑路了。

見自己的謀略又落空了,張齮面色有些難看,這時候,還是率長楊熊寬慰了他,並提出了真正的作戰計劃。

“看來這外黃,是非得強攻不可了!”

看着楊熊充盈笑意的臉,帳下的黑夫算是琢磨出來他的用意了。

氏族子弟出身的率長楊熊,看似沒有主見,每逢作戰都召集衆人問策,可實際上,他卻是個心機很深的人。他似乎總想故意讓喜歡出謀劃策、搶風頭的張齮提出一些沒有效用的方略,在張齮被打臉後,楊熊再站出來,提出自己心中所想。

這樣一來,他一方面可以被稱頌爲善於聽取下屬意見。另一方面,又每次都能在關鍵時刻拍板,扭轉錯誤的策略。

果然,楊率長表明他的真實想法後,頓時引來帳內衆人一陣讚歎。

“這兩日來,我雖看似派人誘敵出擊,實際上,這只是障目之法。真正目的,在於讓工匠打造攻城器械,如今攻城器械已準備妥當,而敵軍最初幾日同仇敵愾的士氣,也懈怠了,從明日起,二三子當全力攻城!”

最後,楊熊以以《尉繚子》中的一句話作爲結束語,表明必下外黃的決心。

“兵法雲,兵有勝於朝廷,有勝於原野,有勝於市井。敢戰方能獲勝,屈服退讓就會失敗!”

“二三子,敢問明日拔城,誰願爲先登?”

一邊說,楊熊一邊將目光投向了黑夫這邊!

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361章 奸生子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20章 寧爲雞口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366章 解夢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61章 匿名信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461章 糖氏第974章 假王第339章 宿麥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141章 陳平第565章 惡名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889章 主角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5章 圍堵第255章 行矣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999章 蜂王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946章 粉飾第1007章 贏家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260章 商功第290章 燈下黑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478章 法教第569章 蒿里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987章 出關(下)第133章 劉季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286章 秦王(下)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565章 惡名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498章 方術士第575章 南巡第104章 謊言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361章 奸生子第459章 大丈夫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814章 蜀道難第408章 不朽者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94章 了斷第253章 兵成第103章 殺意第509章 天人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108章 張子房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74章 表演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520章 存韓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74章 審當賞罰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361章 奸生子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20章 寧爲雞口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366章 解夢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61章 匿名信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461章 糖氏第974章 假王第339章 宿麥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141章 陳平第565章 惡名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889章 主角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5章 圍堵第255章 行矣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999章 蜂王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946章 粉飾第1007章 贏家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260章 商功第290章 燈下黑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478章 法教第569章 蒿里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987章 出關(下)第133章 劉季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286章 秦王(下)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565章 惡名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498章 方術士第575章 南巡第104章 謊言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361章 奸生子第459章 大丈夫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814章 蜀道難第408章 不朽者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5章 長見識了第994章 了斷第253章 兵成第103章 殺意第509章 天人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108章 張子房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74章 表演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520章 存韓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74章 審當賞罰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