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不讓我上網
■孩子來信
東子叔叔,您好!
我是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玩網絡遊戲,可是爸爸媽媽說什麼也不讓我上網,無奈,我只好趁他們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地玩兒。
剛學會上網時,每到週六爸爸媽媽出去工作以後,我就打開電腦登錄QQ,和同學聊天。有時不知不覺就聊到了中午,媽媽回來看見我在上網,二話不說就把電腦的電源給拔了。我當時正聊得熱乎呢,一下子顯示器就黑了。然後便看見媽媽陰沉的臉,我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媽媽的狂風暴雨就向我襲來了:“我剛纔還和對門的林阿姨說,你這孩子特聽話,從來也不偷着玩電腦……”一口氣說了十多分鐘。我一邊假裝聽着她的訓斥,一邊在心裡面嘀咕:到底哪裡錯了呢?不就是上上網嗎,至於發這麼大的火?就連我考試成績下滑了,她也不過才罵了幾句而已。難道我上網真的比考試沒考好還嚴重?
媽媽終於停了下來,我向她解釋,我不會沉迷,只是和同學說幾句話,用不着這麼緊張。可是沒有想到,我的話卻在無意中變成了新一輪轟炸的導火索。媽媽更生氣了,她覺得我這是錯上加錯,非但沒有承認錯誤而且還不肯悔改。
從那天開始,媽媽對我看得更嚴了,而且週六她和爸爸還會輪流在家看着我。
前幾天,爸爸媽媽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一開始他們非要把我也帶上,我說太累了,要好好睡一上午覺,中午看看電視,下午好好寫作業。他們欣然同意,並一再囑咐我不要上網。
那天,我真的睡了一個好覺,快十點了才懶洋洋地起牀,吃了點兒媽媽給我準備的早餐,然後就想開電視機看看電視。可是轉念一想,好不容易沒有人管自己了,何不先上會兒網呢?於是,我上網玩起了我喜歡的遊戲。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我突然聽到了敲門聲,於是迅速把電腦關上,回到自己房間裡“寫作業”。
爸爸媽媽見我在“寫作業”,很滿意地回他們的房間了。我終於鬆了口氣,正暗自慶幸呢,爸爸氣哄哄地走到我房間來:“你是不是又偷着上網了?”“啊?”我假裝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以爲這樣便可以矇混過關。
“你跟我過來,你摸摸這機箱,還是熱的呢!”
面對爸爸拿出的證據,我也只能承認:“對不起,我再也不敢了。”我心想,這回完了,爸爸一定會打我。
但是他沒有,他把我叫到身邊問:“你上網都幹什麼了?”
“玩遊戲。”我不敢再說謊。
“你知不知道現在社會競爭多激烈呀,你還有時間玩?我們不是不叫你玩,你要是學習學好了,將來有了出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可是你現在玩遊戲,長大了怎麼辦……”爸爸說了很多以前沒說過的話,說得我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媽媽在一邊不斷地幫腔道:“你這孩子就是欠打,打你就長記性了,看來跟你講道理根本沒用。我告訴你,以後不准你碰電腦,要是再被我發現,就棒子燉肉(就是打我的意思)伺候!”
雖然這次我沒有捱打,但那也是遲早的事,因爲我不能不上網呀!可我實在不明白,作爲一個早已習慣用電腦娛樂、購物的現代家長,他們爲什麼不能接受我也使用這種便捷的方式來學習和生活呢?
■東子給家長的建議
要孩子明確上網的目的
在給家長建議之前,東子要先和這個孩子談談。
你的上網需求沒有錯,但是玩遊戲不該是上網的唯一目的,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來學習和生活,比如看看新聞、查查資料。另外,既然你答應了爸爸媽媽,就應該要信守諾言。
作爲家長,首先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網絡的最大作用就是通過它來獲取有益的資源,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網絡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並積極地應用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去。同時,還要告訴孩子,應該文明上網,不瀏覽不健康的網站,不沉迷網絡遊戲,不盲目和網友交流。
家長的健康引導是必要的,要以引導爲主,預防爲輔,不要把上網視作洪水猛獸。網絡是社會發展不能缺少的,我們要主動迎接這一挑戰。要告訴孩子正確運用和使用電腦,學會科學上網,從小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女兒依依在她的新作《范姜國一的初中》裡有一篇名爲“百度的貢獻”的文章,裡面講述了她利用網絡學習的故事:
趁着午後的美好時光,我躺在陽光下,一邊享受着冬日暖陽,一邊在書海中遨遊。可就在我開心地被陽光包圍時,一個小小的生詞阻擋了我正快樂飛翔着的心。咦,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呀?我一邊盯着這個詞,一邊犯疑,以前沒見過它——“置若罔聞”,字還都認識,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於是,我想起了學習好幫手——百度。
登上百度首頁,在搜索一欄輸入這個詞,輕輕地按一下回車鍵,瞬間就出現了很多條目,看準了,點擊其中一個條回一下,便進入了另一個網頁——百度百科。
一打開這個頁面,一串解釋就映入眼簾:“意爲放在一邊不管,好像沒有聽見似的。形容聽見了卻不予理睬。”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呀!呵呵,知道了這個詞的意思,我的心又變得愉悅起來……
用百度查閱資料,這不是很好的學習方式嗎?所以說,電腦和網絡不僅是娛樂工具,它還是很好的學習幫手。
網絡成癮錯不在孩子
家長擔心孩子網絡成癮是可以理解的。爲了避免孩子網絡成癮,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上網成癮的原因。
我想,大致有這樣幾個因素:第一,在絕大部分家庭中,學習是孩子唯一的任務。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期望過高,使得孩子心理壓力過大;而且一味地學習,使得生活單調,尤其課外娛樂活動少得可憐,網絡遊戲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空缺,它不僅可以使孩子暫時忘記壓力,改變單調的生活方式,還能給孩子帶來刺激感,這很容易使孩子對網絡遊戲產生依賴。第二,有些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更加不注重和孩子進行精神方面的溝通,加之現在的孩子大多存在“夥伴危機”,既不能依戀父母又沒有友情相伴,內心長時間被孤獨感佔據着。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接觸了網絡遊戲,孩子自認爲找到了精神寄託,就很容易成癮。第三,由於父母教育方式不科學,致使親子關係緊張,或者家庭成員之間關係不和諧,孩子爲逃避父母的管制或家裡緊張、冷漠、壓抑的氣氛,有可能會沉浸於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無法自拔。
只要稍加留意這三點原因,我們就會明白:孩子上網成癮,不是孩子的錯,也不是網絡的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反倒是要好好反省反省。
如果父母能夠多拿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並且在給予孩子物質滿足的同時,更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和孩子做朋友;如果父母能夠給孩子玩的權利,不限制孩子適當的遊戲行爲,多給孩子創造玩的條件和空間,而不是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學習成績,嘴巴只會說“要好好學習”;如果父母能給孩子創造多與人交流的機會,增加孩子和同齡夥伴交往的時間,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人交往;如果父母能有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教育能力,並對網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善親子關係……
那麼,問問孩子們,他們還會那麼容易對網絡遊戲上癮嗎?
網絡是把雙刃劍
我女兒很喜歡玩網絡遊戲,我認爲,只要引導得當,電腦便會成爲益智玩具,網絡遊戲便會成爲益智遊戲——既給孩子帶來快樂,又可以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
依依從三歲多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網絡遊戲,從簡單的“推車子”到稍微複雜一點的“老爺爺過河”,再到複雜得連我和妻子都“研究”不明白的“超級瑪麗”,等等。孩子從學會控制鼠標,到可以敏捷地通過操縱鍵盤來控制遊戲中的人物,從簡單的摸索到有方向感的判斷和具備豐富的想象力……依依已經逐漸成爲網絡遊戲高手。
每個週末我都會安排一點時間,把電腦讓給依依。在這個時間段,依依可以自由使用電腦,她可能會上網玩遊戲、打開郵箱發電子郵件,或者是製作一些電子賀卡,總之就是在網上做着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規定的時間一到,依依會很自覺地從電腦前走開。
有時,我和妻子會和依依一起玩遊戲。有一段時間,那個叫“懶懶貓”的遊戲幾乎成了我們晚飯後消遣的主要娛樂活動。三個人輪流上場,一個人玩,另兩個人就當觀衆。一輪結束後,看誰的分數最高,誰就是三人中的冠軍。而只要發現有好的網絡遊戲,我會毫不吝嗇地推薦給依依。依依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鼓搗明白遊戲的規則,然後成爲自由馳騁於遊戲世界的騎士。
我還教會依依上網和網友下象棋和五子棋。有一次我親眼見她和一個三十多歲的網友玩五子棋,竟然連贏三局。依依興奮地手舞足蹈,連連說:“真過癮!真過癮!”有時我出差在外,依依便會和我相約網上,痛痛快快殺上幾盤五子棋。
我就這樣既放手讓孩子接近網絡遊戲,又開心於做她的遊戲夥伴。讓依依開心的事情不僅僅只有網絡遊戲——由於我和妻子的參與,我們家的精神生活變得特別豐富,依依每天都過得很輕鬆,既不孤獨也不壓抑,更沒有學習壓力——這纔是最讓她開心的地方。
網絡遊戲對於依依來說,只是普通遊戲的一種。學會了玩網絡遊戲,只是爲她增加了一項業餘活動而已。更重要的是,通過玩網絡遊戲,依依和網絡的距離越來越近,她越來越多地懂得如何利用網絡,如何成爲網絡的主人……
所以說,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一味地沉迷於網絡遊戲、網絡交友,或者不良網頁,那麼它就是有害的;如果利用它瀏覽新聞、查閱資料、收發郵件,適當地玩玩遊戲、交幾個網友,那麼它就是有益的。就好像我們平時常用的菜刀,在廚房它爲我所用就是廚房用具;如果用它砍人,那它就是兇器了。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網絡信息時代,不會使用電腦、利用網絡的人,將成爲新時代的文盲。所以,“電腦掃盲”該從玩網絡遊戲開始,它可以激發孩子對電腦的喜愛,可以消除孩子對電腦和網絡的陌生感,進而由此走上合理利用網絡學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