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

作爲金融理念直接超越這個時代千年、甚至這個時代的金融發展都是自己一手指導建立起來的李藎忱,不需要唐正良再多解釋,就已經心中釋然。

不過在座的朝臣們還都面帶疑惑,現在商人的地位雖然已經提升了,但是朝臣們畢竟在雲端之上,對於這些塵埃之中的往來,所知道的也不過只是皮毛。

唐正良急忙解釋清楚,大家才恍然。

的確,朝廷沒有那麼多的錢和貨物,但是民間有啊。

民間那麼多商賈,早就已經在南北互市之中嚐到了甜頭,如果讓他們直接衝入形如白紙的北方市場,那豈不是讓這幫傢伙樂瘋了?

要知道這些年憑藉着南北商貿互通——哪怕是這種互通是有限制範圍、有限制地域的,所謂的限制地域自然就是隻有在雙方政府指定的區域進行貿易,類似於榷場的存在——南方的商賈依舊賺得盆滿瓢滿,沒有辦法,南方已經建立起來了完整的商貿體系,無論是錢莊還是貨物流通,南方和北方都已經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了。

北方尚且還停留在每個地方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甚至有的地方還在進行最傳統的以物易物的交易,而南方甚至已經簡歷起來了能夠支撐整個社會的金融體系,以國庫和內府爲中心,在分散到各個州府的府庫和錢莊的錢庫之中,再由各個商賈構成了這一棵大樹上的枝枝叉叉,最終共同組成從上到下、覆蓋大漢的每一個角落的大森林。

因此現在的大漢,說句不好聽的,實際上就是在對北周進行經濟殖民,大漢的廉價貨物源源不斷的進入北周,不斷的搶奪北周本土貨物的地位——由於根本沒有完整的金融體系,北周本地的市場上,類似的貨物或是價格高昂,或是根本就沒有,所以南方來的貨物雖然經過一層層轉手,價格早就已經比在南方購買的貴了很多倍,但是依然要比北周本地的貨物有優勢。

而這其中的利潤,大多數的都落入了南方商賈的手中,而少部分的則落入了北方的二道販子甚至三四五道販子的手中,這些二道販子背後還往往有北周本地州府的影子。換句話說,實際上就是南方商賈以及背後的大漢朝廷拿大頭,而北周的本地州府拿小頭,坑的則是那些世家豪門和普通老百姓的錢。

隨着大漢和北周的貿易時間越來越長,大量的貨物涌入北方市場,北方就像是一個巨大看不到底的無底洞,貨物源源不斷的投入進去,而南方商賈們自然是數錢數的手抽筋。

同時由於他們的存在,北周本地的商業和工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幾乎直接一蹶不振,如果不是打敗了這些本地工商業,自然也談不上實現對北周的經濟殖民。

因爲北方這些二道販子的行爲,北地百姓還以“買辦”稱呼他們,簡而言之就是專門從南方買東西回來的人。

當時李藎忱聽到這個名稱,也有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不過這也提醒他,大漢既然能夠完成對北周的經濟殖民,自然也能夠完成對其餘國家的經濟殖民,想到大漢一統天下之後,以領先於整個時代的經濟衝擊西域乃至於更西方的歐洲市場,李藎忱就有一種莫名的快感。

而且從經濟上控制敵人,遠遠要比直接征服敵人來的靠譜。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人永遠都是頑強的,被征服之後尚且還有反抗,但是如果被控制了經濟,就等於拿捏住了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自然也就等於直接打斷了這個人的脊樑骨。

畢竟······生不如死可比死亡痛苦的多。

所以現在朝堂上的羣臣恍然,並不僅僅是因爲恍然大漢還有這麼一支無形的力量存在,更是恍然他們之前竟然沒有注意到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雖然在刀劍充盈的戰場上,大漢和北周還難分高下,但是在經濟的戰場上,北周已經大敗虧輸。

大漢的市場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就等着將北周一口吞下。

————————————

劉休徵提出來北周賠償一定的錢糧,以作爲道歉。

不過李藎忱拒絕了。

錢糧並不能代表什麼,甚至如果雙方做得隱秘一些的話,甚至都不至於起到影響前線士氣的作用。歷史上北宋也沒有少給北方輸送歲幣,但是並不能妨礙西軍將士浴血廝殺,甚至將士們還會以此爲恥,希望自己能夠建功立業之後將丟失掉的全都搶奪回來。

這種很有可能會轉回來助長他人氣焰的賠償,李藎忱並不需要。

大漢現在家大業大,也不缺這一點錢糧。

李藎忱直接指名道姓的要求北周開放許昌作爲通商城鎮。

劉休徵遲疑之後也是果斷的拒絕了。

如今大漢的貨物只是通過兩淮之間的榷場進入北周,就已經足夠導致北周國內的經濟動盪不休,甚至從南方北上的米糧都已經影響到了北周南側州府的糧價——現在便宜的南方米糧將糧食的價格給壓了下來,等到開戰的時候怎麼辦?

一旦雙方貨物往來斷絕,沒有了南方的便宜糧食,北方糧價快速反彈,百姓那是要造反的!

兩淮之間的幾個榷場就已經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如果再開放許昌的榷場,誰知道會引來什麼!

要知道許昌可是直直的頂在中原腹心處的,甚至還是遮掩洛陽後路的地方。

劉休徵久在大漢,當然知道大漢商貿的厲害,如果給了漢人如此一個機會,恐怕用不了一年,整個大河以南的市場都將在大漢商賈以及背後的大漢朝廷掌控之下,換句話說,甚至就連北周本地的州府恐怕都已經很難決定柴米油鹽這些百姓基本生活用品的價格了——當然前提是這些州府不和敵人沆瀣一氣的話。

這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劉休徵寧肯再多給些錢糧,也不願意在這件事上讓步。

看着劉休徵一副想都別想的神情,李藎忱不由得一笑。

他實際上也就是嚇唬嚇唬北周。

這次衝突,大漢並沒有吃虧,李藎忱也不指望着應該已經能夠察覺到什麼的宇文憲再做出多少讓步。

至於開榷場,現在倒是並不適合。

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三十章 談判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
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對軍隊的掌控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三十章 談判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