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

想到自家兒子們,李藎忱還是有些愧疚。

身爲人父,他一直沒有能夠親自教育子嗣們,不過好在負責皇子教育的傅縡等人也都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上次樂昌的家書中已經提到了,李滄海已經在金陵書院的蒙學旁聽,成績還不錯。

不過轉念一想,雖然自己沒有能夠教育子嗣,但是也應該算是爲子嗣們帶來了一個不錯的受教育制度。

讓他們在這種教育體系下成長,自然也就能夠培養他們對這種教育體系的信任和歸屬感,也利於他們成長之後維護這種教育體系。

畢竟這是來自於千年後的教育體系,就算是社會再怎麼發展,幾代人之間絕對不會落伍,對此李藎忱還是有信心的。

慈母多敗兒,但是樂昌絕對算不上慈母,李藎忱可是記得很清楚當初她是怎麼教育寧遠的,陳宣華畢竟還只是她的妹妹,長大之後是要嫁人的,而不是去獨當一面,樂昌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李滄海那是大漢的儲君,是未來的天子。

因爲李滄海還小,李藎忱並沒有冊封太子,但是衆所周知,李滄海是嫡長子,又比幾個弟弟年長許多,成爲太子是理所應當的。再加上陛下雖然於子嗣少有過問,李滄海卻也應該是陛下過問最多的,當年建康府朝局不穩,陛下甚至讓皇后攜帶皇長子監國,其中的意味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管陛下到底是出於何種心思,鮑興都已經很能確定,太原王氏這一下子是要被陛下拿捏住了,入了陛下的手掌心,想要再跳出去恐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不過放眼天下,能夠穩定江山、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的,除了眼前的這位陛下之外,還有誰?只要胸中有所抱負的人,自然都願意走入陛下的手掌心中,任其驅策。

——————————

“轟!”一發炮彈正正的打在蒲州西城門上,硬生生的把一塊城垛給擊碎。躲在城垛後面的一名北周士卒化成了破碎的血肉,散落一地。

其餘的北周士卒已經忍不住開始嘔吐,眼前的血腥景象是從未上過戰場的他們,之前怎麼都不敢想象、也想象不到的。

蒲州的守軍中雖然有府兵,但是並不在多數。府兵是從北周開始施行並且在歷史上隋唐時期達到全盛的徵兵制度,從這個時代而言,府兵相比於大漢的募兵制並沒有多少缺陷,甚至支撐大漢兵力來源的另一個制度——兵戶制,和府兵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府兵乃兵農合一,戰時爲兵,閒時爲農,可以說是將古人耕戰思想發揮到極致的產物。但是缺陷自然就在於臨戰纔能有集中操練的機會,耕作的時候自然難以保持訓練,因此對上漢軍募兵制招募來的常備兵馬,無論是隊列還是單兵素質,都有差距。

但是憑藉着人數,這樣的差距並不是不可彌補的。

可是現在北周的府兵也已經遠遠沒有那麼多人,基本上都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之中損失掉了,甚至有的反過來還變成了大漢的軍隊。因此諸如河東這種在整個戰線上來說原本不算是防禦重點的地方,爲了能夠湊齊兵馬防守,只能用各個世家的部曲,也正是因爲河東世家的部曲多數在前線,所以現在北周朝廷在冀州張牙舞爪,卻也沒有敢對河東世家這邊怎麼樣,不然的話這些本來就沒有什麼戰鬥力的傢伙再來個臨陣倒戈,那河東就沒得打了。

蒲州雖然是河東重鎮,但是並不是北周在河東防務的重點所在,畢竟蒲州太靠近蒲阪了,距離後方其餘城鎮又遠,所以河東的防務還是落在後面汾水防線上。

蒲州的守軍之中,府兵總共不過兩成,還得加上辛永達的親衛,所以辛永達很清楚自己麾下的這幫傢伙都是什麼歪瓜裂棗,因此他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漢軍渡過大河,實在是不敢帶着這幫傢伙上前迎敵,不然的話怎麼死的可能都不知道。

辛永達承認自己沒有多少作戰經驗,但是相比於紙上談兵的趙括,他的優勢應該在於還有一點兒自知之明。至少堅固的蒲州城能夠幫助他擋住漢軍的猛攻。

漢軍渡河已經有一天了,但是到現在只是在不斷地進行炮轟,並沒有想要列陣攻城的意思,這也讓辛永達很奇怪。在此之前,他早就做好了困守孤城、死戰不退的準備,爲了表達決心,面向蒲阪的西側城門已經被完全封堵上了。憑藉兩側的山丘地勢,南北兩側的城門無法讓衝車展開,所以倒還不足爲慮。

不過蒲州再怎麼高大堅固,也擋不住漢軍這麼炮轟,估計再打上一天半天,城牆就變成平的了,甚至有的地方現在都出現了裂縫,隨時都有可能坍塌。

辛永達很緊張,他不知道李詢到底想幹什麼,更不知道自己麾下的這些傢伙們到底有沒有死戰不退的勇氣。只希望援軍在得到消息之後能夠儘快趕來支援。

“將軍,南北門外都發現敵人遊騎,我軍派出去的傳令兵被截殺了不少。”

“將軍,南門外敵人遊騎射箭,城門上有所損傷!”

“將軍,北門外山坡上發現敵人步卒,人數不少於五百人,似乎打算建立新的火器陣地。”

“將軍······”

急報紛至沓來,更是讓辛永達有種手足無措的感覺。

北側山坡雖然不算高,卻也頗有幾分居高臨下的氣勢,從那裡架設火炮當然要好於碼頭上,而南側地勢稍微開闊一些,若是真的以精兵突擊、先登城頭,辛永達還真不一定能夠反應過來。

難怪父輩們常說,堂堂正正之陣是最難對付也是最好對付的。因爲這意味着註定了需要來一場硬戰,但是卻不傷腦筋。

這種虛虛實實、難以拿捏脈搏的進攻方式,纔是讓人頭疼的存在。

辛永達咬了咬牙:“還是以西門爲重,西門直面碼頭,縱然是我軍防禦之重,也是敵人最合適的進攻之處,某不信李詢會捨近求遠,那樣對他並無好處。”

將領們急忙答應。

而辛永達的目光投向面前的城牆,沒錯,他並不敢上城,這個時候上城也沒用。他感覺城牆在搖晃,不知道這單薄的一面牆,能夠保護自己到什麼時候?

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六二三章 起邊釁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難違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
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六二三章 起邊釁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後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難違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四百三十二章 詩書教化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兩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