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

“陛下已經遲到了一個時辰了。”楊素多少還有些擔憂。

正說到興頭上的徐陵擺了擺手:“擔心什麼,陛下自有分寸。”

“陛下真的要動手了?”楊素眉毛一挑。

徐陵瞥了他一眼,壓低聲音道:“這豈不是正合你的心意,現在明裡暗裡反對的都是東南士族,陛下既然把棒槌敲在他們的腦袋上,就肯定要對你們多加拉攏。”

楊素一下子被揭穿了“虛僞”的心思,忍不住尷尬的笑了笑:“那孝穆公難道就不感到擔心麼?”

徐陵淡淡說道:“老夫有何要擔心的,徐氏上下清清白白,問心無愧,又何必要擔心。”

楊素詫異的說道:“可是陛下要對付的怎麼說都算是東南世家,徐氏出身吳郡,難道就真的打算置身事外?”

徐陵笑了一聲:“現在大漢地跨塞北江南,陛下想要建立完整的皇權權威,就必然要和當初的秦漢一樣極大的增強皇帝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徐家再極力的體現出來自己東南世家的立場,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楊素一時沉默。吳郡徐氏這等於是徹底和東南士族劃清界限,而也的確只有這樣,才能夠徹底的融入大漢。大漢一旦真的成爲重新統治整個九州的龐大帝國,那麼就自然而然不可能再存在什麼世家團體,否則很有可能會走西晉短命的老路子,因此李藎忱就是要讓這些世家變成類似於西漢的貴族羣體。

這樣的貴族羣體固然依舊是皇權的威脅,但是在皇權的強壓之下,他們很難翻出來什麼波浪,只能傾其所有服務於皇帝,成爲皇帝手中任意揉捏的螻蟻,但是相對應的,身在這個位置上所意味着的財富和權力也依舊是旁人所不能及。

有收穫自然就要有代價,無論是什麼時代什麼社會形式,公平永遠都只能是相對的,不可能實現人與人、階級與階級之間的絕對公平,那種所謂的烏托邦式的衆生平等,實際上也是對那些既得利益者不公平。因此統治者要想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就只能讓每個階級有獲得有失去,這樣每個階級在受到一定損失的同時也會有收穫。

華夏民族作爲世界上最典型的農耕文明之一,易於滿足本來就是典型的特點,李藎忱自然不會放過。

而徐陵要做的,就是帶着徐氏成爲大漢的貴族,而不是東南世家之中的一部分。

突然間楊素髮現,似乎是自己把徐陵看得太簡單了,這位孝穆公十有八九並不是從現在纔開始有這樣的打算的。他顯然在和李藎忱合作的時候就已經有類似的想法了。

所以當現在東南世家即將失去在朝堂上獨斷朝綱的位置、甚至就連自家子弟進身之道都要被切斷的時候,自然而然就開始着急上火,但是儼然已經不和他們是一路人了的徐陵······甚至是另外一個也在整好以暇、閉目假寐的顧野王,纔會如此穩坐釣魚臺。

東南世家裡面的這些心懷不軌或者寧古不化的雜質被去除掉,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樂得看到的。

而此時大殿外,驟然響起清脆的腳步聲。

那是戰靴敲擊地面的聲音。

大殿之上原本的竊竊私語剎那間消散的無影無蹤。

“爾等何人,竟然敢劍履上殿!”一名戶部官員忍不住伸手指着大步走上來的甲士說道。

當先一名甲士伸手摘下來頭盔,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他:“此處是朕的大殿,朕如何不能劍履上殿?!”

“陛下?”那官員嚇了一跳。

“參見陛下!”羣臣們急忙行禮。

而李藎忱擺了擺手,李平和程峰一左一右帶着甲士大步衝上去,在人羣之中把幾個身影直接揪了出來,有戶部的,有禮部的,有吏部的,還有門下省和中書省的,這些甲士們手下絲毫不留情面,若是敢於反抗就直接打暈了拖走。

侍衛親軍也好,羽林騎也罷,這都是戰火中磨礪出來的,下手打人這種事自然是輕車熟路又有分寸。很快這些官員就直接被拖出了大殿,而李藎忱冷哼一聲,徑直大步走向上方的皇位。

對於整個過程,至始至終顧野王還有徐陵等人都沒有說一句話。

他們都心知肚明,這些官員幾乎都是出身東南世家,雖然在朝堂上都不算什麼舉足輕重的職位,但是人加在一起依舊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們身後的那些家族多數都不是最近才崛起的,而是在南朝傳承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士族。

而這些士族長期以來不溫不火,也沒有什麼突出的人物涌現,但是又一直沒有衰敗,就是因爲它們構成了整個東南士族之中的中下層,任何一個豪門想要崛起,離不開他們的支持,而作爲回報,自然也就是讓這些小家族們能夠通過九品中正制不斷地把自己的子弟輸送到朝堂之上。

然而這些子弟多數都沒有什麼引以爲傲的才能,只不過都是跟在那些豪門後面以求進取之道,要真的讓他們制定出來什麼治國理政的政策,就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也正是因此,李藎忱減少九品中正制推舉的人才數量,首當其衝的實際上就是這些中低層的世家,他們在權力上爭奪不過那些豪門,因此要推舉人才自然也先輪不到他們,可是在教書育人上他們也不一定是豪門的對手,更何況下面還有衆多虎視眈眈的寒門子弟,就等着通過這麼一條終南捷徑把他們取而代之。

而他們家族之中本身的那些子弟,都已經享受了幾代人的榮華富貴,可以稱得上紈絝,因此也指望不上。

所以對於這些家族來說,李藎忱如此推行新的選拔人才制度,也就等於直接要了他們的命,因此這些人在私下裡有一些串聯和小動作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徐陵掃了一眼就意識到,能夠讓李藎忱如此大動肝火,說明這些人的手應該不僅僅是伸向朝堂上了,十有八九也在盤算着對軍隊下手。

軍隊,這是李藎忱的立身之本,也是他的底線。

難怪陛下會如此生氣。

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章 千年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九四六章 打掃乾淨好請客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三章 鄰里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
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章 千年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九四六章 打掃乾淨好請客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三章 鄰里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