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

起物資補給和人員補充的任務。

最北的一路是徐庶的66騎兵軍,他們走一個大弧線,指向北海,打下的依次是58軍(馬超)和集團軍直屬隊和18(太史慈)。

部隊以前的重點是向北,現在陸續轉向西方。

進入了龐大的草原和丘陵地區,陽光普照的綠原,無邊無際,18萬騎兵,配上的是綠色迷彩服、綠色護甲,就象水滴一樣消失在大海里。

小夥子們每人有五匹馬,其中三匹乘坐,二匹用來拖一輛雙輪小車,那是他個人用的補給、飲水和物資,軍官嚴格檢查,私人物品最多允許帶一本書。

軍一級編制有五萬人即五個師,每個軍抽出一個師押運物資,那是用馬拖的一個大篷車隊,運的是補給物資,還有水車。

爲了這次戰爭,動用的馬匹已達一百萬匹之巨,在十年前開始佈置,甚至幾乎在打鮮卑時就已經着手進行了,安建馬場,選育種馬,北方塞外的物場星羅棋佈,努力爲帝國養馬、養羊和豬牛雞,此舉也大大促進了北方經濟的發展,讓歸順的外族人安心,更由於帝國軍西征,作爲後方基地,他們的產品銷路極好,可謂是皇帝打仗,大家沾光。

初時帝國軍行軍速度很快,因爲前路已經清剿過多次,早就乾乾淨淨,一路遇到的蒙古包都是飄着帝國國旗的,加上前出的倉庫不少,補給相當方便,事實上,部隊的伙食與平時沒什麼兩樣,種類多,還有青菜供應。

跟隨在帝國軍後面的有兩大種類的東西:

第一不是東西,是人,由人組成的商隊。一般地,帝國軍隊開到哪裡,商隊就尾隨而來,從中分一杯羹。

他們準備收購帝國軍虜獲的女奴、物品,和歸順帝國的部族做買賣,商隊中甚至有小銀行,負責貸款發錢給新加入帝國的子民(貸款有國家擔保,毫無風險)用來安家、發展生活。

商隊都是自行負責行動,有的還帶了一大票的僱傭軍,人加車,浩浩蕩蕩地跟在後面。

對帝國軍的補給進行相應的補充,商隊開設小商店、爲軍人提供方便,例如提供出租書的店鋪,帝國實施了全民義務教育,人人都讀過書,進過學,個人素質高,對於文化知識很感興趣,問題是部隊出動時不可能帶大部頭書一起走的,於是書商就帶了一大堆的書,到了宿營空閒時,或者部隊在外休整時(這是必需的,不可能終日打仗、行軍,人受得了馬都受不了),書商將膠布在地上一鋪,將書本、雜誌擺出來,官兵們自然而然圍了上來,租書看!

當然這個租書就貴得多在城市租書,比方說在城市租一本書看一天用上一個仙,那麼在野外租書,就需要四個仙了!

嘿,您還別說,生意好得很呢,也受到部隊高層的支持和歡迎,畢竟閒暇時間看書的人,當然有出息過做於其它事的人。

所謂當兵三年,母豬也成貂蟬,在部隊出征的苦悶日子裡,當兵的什麼書都看,一些人,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家庭花鳥蟲魚的培養》、《如何做年糕》、《超必殺——牙病防治大全》、《甲骨文淺析》、《言情要訣》……

書商的書籍是自行運輸,不必要動用部隊的後勤支持,方便得緊。他們的書種類多,而且還促進了書籍出版業的技術發展——必須將字印得小一些,把書籍縮小,以便運輸更多的書好賺錢,事實上,現在流行着口袋書,一本字書可以放進口袋裡帶走。

針對着軍人抱怨說租書費用太高的意見,書商們還推出了將女子寫的書進行包月的服務。在帝國,由於文化發達,一樣有不少女人寫的書籍,有的水平還很高,書商們遂將這類書打包,進行包月,聲明一個月交月租若干,這類書就任看……還允許以前看得書多的老客戶,只要交一個銅板,就能試看一個月,歡迎包月用戶,包二送一,包三送二!

商隊有大量的服務,如酒巴,提供飲料和美點美食,甚至女人,比起軍隊供給,有更多的飲料和食物供給,豐富了官兵生活;還有洗衣公司,部隊行動時不可能帶上洗衣房,每個班發給一個洗衣板,讓官兵自己洗衣服,於是私人洗衣公司跟上來,你只要付錢,他們就會將你的衣服洗得乾乾淨淨,噴香燙平送回來給你……

跟着帝國軍的除了人,還有狼。

自帝國軍踏上草原的第一天,草原狼就鬼鬼樂樂地跟着大軍的後面,部隊宿營時它們就在營外探頭探腦,那些狼們很聰明,見到我們聲勢浩大,哪敢來惹我們,等我們撥營離去後,它們就跑到我們的舊營地上翻扒,試圖找點好處。

狼是大草原上不可欠缺的部分,在皇

導下,帝國人早就清楚了生物圈的作用,與狼們是井水,不過,對於敢觸犯人養的牲畜特別是傷人的狼,帝國人就會出動打狼隊,狠狠地教訓一下它們,但又不斬盡殺絕,寄希望於狼們會變得“聰明”,吸取“教訓”,以後不要來惹人。

人們在圍捕狼羣時,經營是殺一半放一半,當着一些狼的面前殺掉一些狼。當狼們被人與狗合圍,無比絕望之際,突然放了一線生天給它們逃出。

曾經試過有一些狠人,他們用套索和繩網捉着一些狼,你猜那些人做了什麼事?

他們用皮鞭和棍子,把狼痛快淋漓地打了一頓,然後放它們走!

一些極猛的人(多爲退役軍人),嫌皮鞭棍棒不過癮,甚至於將狼捉出來,按在地上,用鐵蒲扇般的巴掌或者鐵拳頭,狠揍狼一頓!

打得狼們一佛出世,二佛涅盤,它們淚眼汪汪,哭哭啼啼地離開。

他們也不怕狼的報復,如是,則殺掉它們!

這樣“教育”之後,收到了一定成效,狼們會和人之間保持距離。

如果你孤身一個人在野外見到草原狼,你手上也沒有弓弩刀匕,面對着狼羣,你不要怕!大大方方地走你的路,狼們雖然又野又兇,但它們很少有勇氣去攻擊在它們走近時並不逃走的人,因爲它們想吃人,但也怕人。

甚至於你衝着狼羣猛喝一聲,有可能一些先前吃過人們苦頭的狼會逃開一段距離,然後回頭來看你。

如果當它們迎着你走來時你轉過身去,或者試圖逃跑,就會刺激到狼,整個狼羣頃刻之間會撲在你身上!

在邊塞的成年人都清楚這一點,死於狼吻的很少,被狼咬死的一般是女人和小孩,但每次一出事,就是狼的大劫,帝國人一定會大巴掌打過去。

現在帝國人的牧場陸續科學化,從西域流傳來的噴灌技術,滴灌技術和溫室大棚農業(發明者是諸葛亮)在帝國財政的支持下,得到了推廣,轉向了精細牧業,人們種植起皇帝從天宮帶下來的牧草,且進行輪種以保持肥力,土地單位載牲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當然不會完全種草來養牲畜,在自由放牧區,官府下令採取傳統式放牧,不得過度放牧,不得放養會破壞草皮的牲畜。官府經常視察,督促牧民們自覺遵守,免致草原沙化,有的地方稍一出現一點苗頭,即時停止放牧,讓草原回覆元氣。

帝國設立了大量的自然保護區,在那些區域裡,放牧受到了限制,保持原生態,狼羣也就得到了保護,大自然不至於失衡。

帝國政策執行是得力的,事實上,你在今天看到的綠油油的草原與將來三十年後的草原沒什麼兩樣,不存在着過度放牧,水土流失、草原沙化的情況,發展起來的人口,陸續轉向其它產業,進入城市,或者移民到帝國的新佔領區。

在草原城市的外面,如鋼鐵城“包頭”的外圍,經常聽聞狼的嚎叫,月夜時分更甚,叫吧,叫吧,希望你們和你們的狼子狼孫能夠一直叫下去!

……

在諸路軍中,徐庶軍走得最遠,往北海(貝加爾湖)而去,他的部隊每天行程50公里,星期天停止行軍進行休整(許多官兵乘+覺至日上三竿),不急於趕路,屬於“低速長衝程”式行軍,差不多用了一個半月進抵北海。

時間已經踏入了五月(農曆),在帝國實際控制區最北的邊境上,北海向人們展現了它那絕世風姿!

北海是一個新月形湖泊,長差不多700米,平均寬50千米,最深處爲40米,它容納了地球全部淡水的五

當時帝國軍的先頭部隊行在遼闊的草原上,翻過一座小丘陵,一個轉彎後,與地平線連成一片的平靜、蔚藍的水面正反射着陽光,就象一大塊汪汪的最水的藍寶石鑲在大地上,海!一望無際的海,帝國的北海!

到得海邊,實在望而生嘆,海水清澈到可以望入水40米處,任誰面對它那雄偉的、超乎自然的神秘和壯麗,無不爲之驚歎,這不是一般的海,是聖海啊!

本來隨着時日的推移,氣溫越升越高,但到達海邊,一派沁人肺腑的涼爽,將人們的疲憊一掃而空。

在北海處,帝國常駐有一個小哨所和一個科學研究基地,人數不過百來人(每年都有巡邏隊到來護衛),但令人驚訝的是居然還有三十二個揹包客來旅遊。

一望無際的北海,沒有漁帆,人跡稀少,原來在湖邊的部族,在與帝國軍早期的清剿部隊打過仗,戰敗之後,死的死,逃的逃,活着的統統被遣往長城邊居住。

當地禁止居住、放牧、打獵,不得開發,北海更是不得讓人下水,嚴禁污染環境,不得亂扔

生活垃圾要集中起來,帶到遠處填埋,如有違反者,皮鞭待侯,環保做得相當到家。

來自皇帝的敕令,要將一個乾乾淨淨的北海留給後世子孫,他的話,得到切實的執行。

帝國軍專程繞了一個大圈,到達據稱是“蘇武牧羊”之處,專門立碑紀念,官兵們在碑前宣誓,學習“蘇武留胡節不辱!守十九年.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

告慰先輩,昔日窮兇極惡的蠻族已被馴服,今天的北海,納入了偉大帝國的版圖,生生世世,永爲帝國疆域!

對於熱衷於歷史留名的帝國佬,軍隊適時開辦了軍郵,擺出臺子,拿出一塊闆闆寫道:“帝國北海郵政處”,即行開業。

出售的明信片總共有兩類,一爲北海紀念;二爲蘇武牧羊,木版雕刻印刷。造型精美,軍人們爭相購買,在明信片上寫上對親人的問侯語,交由軍郵帶回去,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從北海發出的信件!很有歷史意義和紀念價值,在郵品市場上受到追捧。(原來的駐軍和科研基地並不能收發信件,如果他們的親人要寄信給他們,可以寄至“某某信箱”,沒有正式出現“北海”的字樣)

紀念活動曲盡人散後,徐庶軍就在北海附近駐紮下來,依託北海周邊的水源,對外族遂行清剿掃蕩之事。

帝國其餘三支部隊:18軍、58軍和集團軍羣直屬隊+事,最多打到小貓小狗兩三隻,順利進達當時帝國實控區最外邊,位於蒙古高原的杭愛山脈。

前進的道路有難有易,有水的草原最好走,但在路上,存在着大片的大沙漠(戈壁沙漠),行軍十分艱苦。

到達杭愛山,各部分別舉行大規模的祭天儀式,以資紀念。

帝國軍還殘留着一定程度的野蠻,在儀式上,當衆殺掉一些被俘的外族男人,用他們的鮮血去祭天。

同時,也告慰曾經多次北進至杭愛山脈和參與打擊匈奴的漢帝國軍將士,一個個閃亮的名字:衛青、霍去病、李廣、竇憲(大破北匈奴之人,曾在極北的燕然山(即杭愛山)上勒銘紀念:“老子到此一遊”)……得到了香火的供奉,帝國軍人在先輩靈前起誓,發揚“宜將餘勇追窮寇”的精神,一路西征,徹底地、乾淨地解決北方民族問題,打得他們永不超生!

杭愛山脈屬於位於蒙古高原中西部,長約700米,海撥有2500米至3000米之高,它是北冰洋流域和內流區|愛山北邊的河流流入北冰洋,在南的向着我國這一邊流來),北坡多針葉林,南坡則多草地和溫泉。

還真的開發出了一些溫泉,部隊就在此稍稍休整,大約在六月十六日,帝國軍開始翻越杭愛山,向西推進!

北海以下,杭愛山東南邊至長城區域,在以前屬於帝國軍勢力範圍圈內,所能控制的最遠處,但是僅僅作爲遊獵區,帝國政府並沒有真正管轄到。今日之後,帝國正式在這個廣大的區域設立地方政府,對自北海打下的區域,實施有效管轄權。

帝都建業,新版地圖於七月初一刊行,在地圖上,清楚地標明瞭各地地名,同時,向各地派出官員,行使主權!

軍隊向前進長長的一段距離,在地圖上則是長了一寸,然而即使是一寸,也是來之不易。

在歷史上,漢朝軍隊曾多次北進至今阿爾泰山脈和杭愛山脈,打得遊牧民族丟盔卸甲,一退三千里,誰能說我們的中華祖宗不尚武,誰能指責他們沒有用?!

但是,這一範圍周圍的地理障礙是很難逾越的,環境極其艱苦,道路漫長遙遠,以漢軍的勇武,依然立不住腳,唯有英雄淚滿襟,無奈南歸——戰勝他們的是天、地,而不是遊牧民族。

一次又一次,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無限循環爭戰中,我中華兒女的生命和熱血拋灑在這冰天雪地這一方凍土上。

軍事遠征和搶險是一回事,建立政權實行穩定的統治又是一回事。前者可以不惜人力物力的代價做短期或一次性的拚搏,後者卻必須有維持長期存在的軍事實力和物質條件,還必須使中原統治者乃至於民衆感到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前者可以花較長的時間加以積累,後者則必須考慮有經常性的穩定來源,大家有利益可拿,才能得到上上下下,同心協力的支持,得不到好處和保障的征服是不可持久的。

今天,唯有神降的李青龍,將嗚嗚叫的火車開上了巨大草原上,就能一勞永逸,完美地解決了北方問題!

無它,成本低耳,生意就好做!大家說對不?

第33節 吃喝玩樂第46節 大前門開第66節 炮轟波斯第14節 齊家治國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40節 反客爲主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10節 航渡中第35節 馴服軍心、民心、女人心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69節 激戰泰西封III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53節 最後一戰(一)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73節 荒唐皇帝(一)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2節 圈套第67節 激戰泰西封第6章 第3節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6節 破城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24節 皇帝當強盜(五)第17節 可愛小兔第20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44節 妙才不妙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1節 和尚來了第41節 經營西域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21節 美人計(一)第1節 生意經第24節 先鋒曹洪第67節 羅馬行省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10節 赤壁大戰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33節 吃喝玩樂第16節 風暴過後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第34節 曲盡人散第23節 只撿便宜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37節 門神、封神第1節 裝神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4章 說明第88節 二次革命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84節 淵源、報紙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33節 馬家遊江南(四)第41節 最高危機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0節 夢斷樓蘭(四)本書說明第18節 戰地秀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26節 建業開埠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50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六)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14節 關隘上空的錘第4章 17節閒話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10節 赤壁大戰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60節 雞累雞累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第64節 釣魚島事件第56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二)第45節 攻打總督府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28節 算舊帳(三)第24節 百團大戰
第33節 吃喝玩樂第46節 大前門開第66節 炮轟波斯第14節 齊家治國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40節 反客爲主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10節 航渡中第35節 馴服軍心、民心、女人心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69節 激戰泰西封III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53節 最後一戰(一)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73節 荒唐皇帝(一)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2節 圈套第67節 激戰泰西封第6章 第3節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6節 破城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24節 皇帝當強盜(五)第17節 可愛小兔第20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44節 妙才不妙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1節 和尚來了第41節 經營西域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21節 美人計(一)第1節 生意經第24節 先鋒曹洪第67節 羅馬行省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10節 赤壁大戰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33節 吃喝玩樂第16節 風暴過後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第34節 曲盡人散第23節 只撿便宜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37節 門神、封神第1節 裝神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4章 說明第88節 二次革命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84節 淵源、報紙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33節 馬家遊江南(四)第41節 最高危機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0節 夢斷樓蘭(四)本書說明第18節 戰地秀第46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三)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26節 建業開埠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50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六)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10節 張昭修地球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14節 關隘上空的錘第4章 17節閒話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10節 赤壁大戰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60節 雞累雞累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第64節 釣魚島事件第56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二)第45節 攻打總督府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28節 算舊帳(三)第24節 百團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