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北匈奴祀絕

經近在咫尺。

四面八方都是喊殺聲,縱然營外一團漆黑,可是帝國軍人們辯得很清楚,匈奴人衝過來了,已經衝進第一排營帳裡!

在營帳區內的士卒,被匈奴人藉着微光,準確射殺,慘叫聲此起彼伏!

本次進攻,匈奴人做了認真的準備,選了最好的弓、最好的馬和最有作戰力的部隊參戰,他們的準頭高得可怕,一一點射,從不落空。

在刁斗上的士兵高呼着:“熄燈,熄燈!啊!”他一個倒栽蔥,卻是被打了下來。

軍隊受過訓練,在營地內側的***很快統統熄滅了,找到武器的軍人們,十個八個密集成羣,結成小型陣勢,準備抵抗。

空中傳出陣陣的呼嘯聲,那是我們的人開始對敵發射箭矢。

中軍大營吹起了淒厲的軍號,着各部各自抵抗。

來攻的匈奴人組織得有條不紊,一部分部隊四下圍繞帝國軍營地,攏亂人心,尋找可能之機發射冷箭。

精銳部隊向前衝,掩護隊中的一些人點燃火把,投向帝國軍的帳篷區。

帶隊的右谷王伊稚斜大吼着:“衝啊,衝啊!”率先衝過第一道營帳,前路是茫茫黑暗,但他知道帝國軍隱藏在裡面。能跑得掉嗎,已隊後邊地火把已經點燃,就把帝國軍照亮,讓我們匈奴人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

他不斷抰馬,快馬加鞭,攀上最高時速。

他的馬好、刀快,那是一騎絕塵,獨佔鰲頭。

一陣尖銳的肉痛。風在耳邊呼嘯,伊稚斜覺得極爲快意,後方終於投出了第一枝火把,藉着光亮,伊稚斜突覺不對呀。

那個騎士的馬、裝備、身形怎麼這麼熟悉,咦。他的頭呢?

跟着伊稚斜的匈奴人發現了空前恐怖的一幕!

伊稚斜跑着跑着,當已方第一枝火把飛向敵人的帳篷時,伊稚斜地人頭也跟着飛向了半空中,向前飛出,在空中滴溜溜的打轉,而他下半身坐在馬上,保持不變,繼續前行,整一個無頭騎士。

伊稚斜那個慘啊,慘被鐵絲割頭!

帝國的冶金髮達。有皇帝的提點,終於做出了長長的、不容易拉斷的拉絲鐵線。

別看這裡就一句話說得輕描淡寫。卻不知花費了科學家、工程師多少地心血!

現在北方圈地養畜牧,哪個不是拿了一大捆鐵線去圍成鐵絲網。又快又好,省下徹磚圍牆。又何止北方,用途非常廣泛!飼養雞、鴨、鵝、兔及動物園圍欄。機械設備的防護、公路護欄、體育場所圍網、馬路綠化帶防護網、倉庫內的隔離區等等,都少不得它。

大規模用於軍隊作戰,也是近年來的事。

草原作戰,不可能帶着大段木頭行軍,有些地方上也難以找到木頭,帝國軍遂帶了一些鐵線作圍欄。主要用於管制馬匹和防禦敵軍衝突,步兵可攜帶輜重多。鐵絲網更是廣泛架設。

帝國軍非常狡猾,架的鐵絲網往往放在第一道營帳內,而第一道營帳則少住人。

關興的騎兵師倒不是大規模帶鐵絲網,僅帶了一些,用來伏路,結果伊稚斜中招,如果鐵線掉到前胸或其它位置,很可能是人仰馬翻。人體大多部位都有“硬骨頭”,不易被“一刀切”,可脖子是由皮膚、肌肉、血管、頸椎等軟組織構成的脆弱部位。鐵線只要是落在這個部位,馬速過快,伊稚斜自然難逃劫難。

看着這一幕的匈奴人魂不附體,他們沒有看見夜晚中的鐵線,只看到伊稚斜詭秘地不見了頭,難道是魔鬼作樂?

鬼就沒有來,箭倒來了,趁匈奴人一徵之際,隱於黑暗的帝國軍軍狂射來敵,匈奴人紛紛墜馬。

有人撞上了鐵線,不過沒有被鋸頭,他有點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卻不得發聲,被射死,而鐵絲也被扯開來,不再起作用。

越來越多地匈奴人涌進營區,他們將一枝枝火把投進營區,點着帳篷,藉着火光,傾刻之間,傳來可怕的聲音,匈奴人地馬踐踏着人,弓箭射殺帝國軍,馬刀一路照直砍。

帝國軍沒有來得及上馬,就算上馬也因爲沒有速度難以發揮馬力,只得以小羣向着大羣*攏,實施防禦。

“他們正從四面八方向我們進攻!”

“他們插到我們的各陣地之間來了!”

“一陣熱液噴到我地臉上,卻是我身邊的一名中尉被射中,但沒有死。”

“前邊轟然巨響,一匹馬撞上了長矛,被刺死,馬上騎士飛出三米遠,就落在我身後!”

“人們狂呼着,弓箭在空中呼嘯!”

“馬聲沸騰,卻是有人開閘放馬,將兩個防禦陣地之間的道路給阻礙了。”

……

一名隨軍記者回憶着當時的戰鬥,他發現自己身處一場大混亂中,帝國軍爲了自保,結成環形防禦,所有的人都矮下身子,前面張開長矛加盾牌,後面放箭,以抗匈奴人。

你根本不知道敵人會從哪個方向出來,你也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射來一枝冷箭,紮在你身上。

黑夜裡,匈奴人先是以按鐵錐陣,狹帶着不可一世的轟鳴之聲,氣勢洶洶地衝進來,即時遇上帝國軍的環形防禦,就象潮水涌過岩石,不能有效突破!反而因爲擁擠死了不少人,死人死馬倒在路上,阻礙交通,死的人越發多了。

空中箭矢怪響個不停,大家拼命向着火光中地人影發射,而火光中的人們要不將身體縮進盾牌裡(帝國軍)要不快快機動出去(匈奴人)

戰鬥在黑暗中持續,匈奴人亂射一氣,還頗有瞎貓捉着死老鼠式收穫,帝國軍的箭枝有所短缺,堅持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着人影就不放箭,一見着人影就往死裡放箭和投槍,強弩雷射,中者立倒!

四散的匈奴兵不停地進攻,一直到黎明時分才退去,地面一片狼藉,人屍馬屍,到處都是鮮血,人們吵吵嚷嚷,一名士兵一一拐地走着,到處翻看屍堆,見到匈奴人裝束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捅了再說……三名軍佬就蹲在一個高逾一人的屍堆旁邊進食他們的早餐。

數據陸續統計起來,報到師部,我軍死傷三千五百人,敵軍戰地遺屍二千五,考慮到敵人帶傷的部分,這一場在賬面上打成平局。

受到敵人突擊打出這種成績是可以接受的,帝國軍雖然不能上馬作戰,但他的攻防轉換速度非常優秀。在接到警報後,短短的熄燈時間間中,就在匈奴軍隊進攻前迅速裝備好,完善了防禦陣地構建,構成環形防禦,結果有效抗擊了匈奴人的馬攻。

打成這個樣子,匈奴人卻是不能接受的,他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從誘敵深入到集中精銳部隊進攻,哪一樣不花費了大力氣,卻是平局,問題是帝國耗得起他們耗不起啊。

如今他們的指望就是帝國的後勤跟不上,還有指望冬將軍地到來。打敗帝國。

當然不會如他們所願!

……

裡海東岸邊的朝陽鎮,帝國南方集團軍羣司令部駐地。

華英雄正積極部署,將物資、人員源源不斷地調往黑海東岸,準備徹底殲滅匈奴人。

有人給他遞上一份急報(所謂的急報是這麼一個回事,就是帝國兵部使用“互聯網”向接收方顯示一份文書,對方照抄),華英雄看了一看,暗吃一驚。沉思起來。

驃騎將軍曹真已經做了他的參謀長,見狀向他討要文件來看,問道:“怎麼回事?”

華英雄交給他道:“你看看吧。”,曹真看了,卻不好置喙。

文件寫着:“茲着令帝國南方集團軍羣總司令華英雄元帥回京述職,由夏侯惇上將擔任帝國南方集團軍羣代總司令。不必當面交接,華英雄妥善將事務交託政委和參謀長後即行。”

曹真覺得臨陣換將確有不妥,但夏侯惇是他的本家,他不能說夏侯惇的壞話。

曹真一臉惋惜的樣子,內心卻是暗暗竊喜。

他心知肚明夏侯惇是來“鍍金”的,消滅北匈奴,在(人頭、土地)地直接戰功上不一定很大,但在政治上影響很大,夏侯惇打過這一仗,四爪青龍元帥肩章必定到手矣!

他與華英雄都心知肚明。清楚皇帝必定是出於平衡而給夏侯惇這個機會。

目前帝國有三個元帥,賈詡做過總參謀長。授了第一個元帥職位,他地位超然。主要搞戰略決策,沒有軍隊戎馬生涯的經歷,不直接掌控軍隊第一線,所以他與其他元帥不能相比。

從戰將升上來的元帥有華英雄和趙雲,分別出於本國嫡系和蜀國,而當年魏國加入帝國時,實力雄厚,皇帝一直對魏國將領有所壓制。以防他們坐大,因此反倒是趙雲得做第三個元帥。現在終於輪到舊魏國體系的人當元帥了。

華英雄有所不滿,他並不擔心他不受信任,他不滿的是他不能參與幹掉匈奴的好事中。

想歸想,他可不敢抗令,他資歷老,更應爲後輩樹立“軍人以服從爲天職”地典範,否則被朝廷列入恃寵生驕的黑名單中,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現在的形勢,皇權巍巍在上,造反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

且不說華英雄悻悻坐上火車返回京城,夏侯惇也是坐着火車趕到裡海的總司令部。

落地後,第一條命令就是將總司令部前移到黑海東岸,由他親自指揮對北匈奴的最後決戰。

朝中有人好辦事,帝國第二皇后曹節以管兵政爲主,因此兵部對於夏侯惇的支持不遺餘力,大量調配軍隊、牲畜、裝備、物資、民夫給他。

集中了巨大的人力,不計成本下重賞,三班倒日夜開工,硬生生地搶在冬天前修出了一條從裡海通向黑海的輕便鐵路,這樣一來,運輸之方便可想而知,持續增加了匈奴人的壓力。

帝國軍從青龍七年下半年,一直糾纏着北匈奴人,窮追不捨,到秋天還大肆放火燒草原(這手如漢將衛青、霍去病幹得也不少),造成北匈奴人馬匹掉膘,過冬困難。

即使到了冬天,帝國軍依舊沒有停止軍事行動,派出精幹地搜殺隊,乘坐雪撬,到處尋找可乘之機,見了小部匈奴人就硬上,找到大部匈奴部族就以殺馬、燒掉北匈奴人的過冬草堆爲主,攏得北匈奴人不得安生。

時間進入青龍八年春天,那就不得了(念LIAO)了(念LE)。

五個騎兵軍地部隊,有姜維軍、太史慈軍、馬超軍、徐庶軍和總司令部直屬軍,加上十五萬步兵,十萬補充兵馬蜂擁而來,後面還跟了二十萬民夫。

夏侯惇想不贏都難!

更何況,帝國軍動用了秘密武器呢。

……

青龍八年(公元238,距皇帝神降的182足足有56年)地五月初五,對於人類科學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里程碑。

那天的天空高爽,藍天上晴空萬里,帝國的將領們來了不少,聚在白蹄山上。

白蹄山,山高二百米,這在平坦的草原上是一個高度所在地,因山上出產石灰,將路過的馬匹弄得白了蹄而知名。

人們首先用水泥澆上了樁子,然

粗大的纜繩,另一頭則系在一個熱氣球上!

熱氣球,是由皇帝說了原理,經由科學家組織攻關,製造出來。它由球囊、吊籃和加熱裝置三部分構成,三者之中關鍵是球囊的密封性和防火,科學家們採取生膠、帆布,較好地解決了二個問題,吊籃用輕的柳條編成,加熱裝置則是帝國出產的臭臭煤油提供燃燒的熱空氣。

熱氣球的起飛忒夠麻煩,一組人共同努力,它在地面上的工作是非常繁瑣的,使一個熱氣球起飛至少需要四個人。第一步是在地上把球囊鋪展開;然後將它與放在一邊的吊籃連接在一起,用一個蒸汽鼓風機,將風吹入球囊;將火點燃加熱在氣球球囊內的空氣,熱空氣使氣球升到垂直於吊籃的位置,氣球立起來就可以起飛了。

人們鼓搗了半天,卻把將軍們弄得心急急,帝國出產的“煤油”雜質多,熱值低,加熱速度慢,不容易讓氣球爬起來到垂直於吊籃的位置。

鼓風轟鳴聲中,熱氣球漸漸充氣,飽滿,親眼所觀震撼非凡,球體巨大,力道非凡,這非人的東西要周圍一羣軍人全力壓制,用盡全力,牽引綁定在氣球上的纜繩,使球身在漸漸充盈時,得以垂直地面,卻不離地。

終於一切準備就緒,夏侯惇當仁不讓,擡腳就上了半人高地吊籃。

吊籃已經有了一名觀察手和操作手。還有一個位置,曹真正想跟着上去湊熱鬧,被熱氣球隊隊長攔住了,他舉手敬禮道:“報告長官!按兵部條例,熱氣球上的星星不得超過五個!您看,氣球上現在已經有了四個星星(上將),再加上您的三個星星(中將),就是七個星星了。您若是上去,就違反條例了!”

他補充道:“而且,那條規定還是皇帝陛下親自寫的!”

開玩笑,熱氣球那玩意兒在公元238出現,屬於逆天的產物(公元1783年,法國的蒙戈菲爾兄弟弄出當時:.的試驗中多次出事故,曾跌死五人,跌傷十二人,被水淹了四人,若是將軍元帥們一窩蜂跑上去,弄出事來,只怕帝國地承天門和五角大樓要降半旗致哀!

既然是皇帝親自規定的,曹真沒奈何,只好和其他將軍們羨慕地看着夏侯惇升上藍天,成爲第一位用熱氣球指揮作戰的將軍!

人們驚呼起來:“它升上去。它升上去了!”

一名士官充當小隊長指揮,他還得注意地面的情況。有個操作手專門負責操作煤油噴火裝置:“撲,撲。撲……”火舌加熱空氣,託氣球昇天,因噴火而發放的熱浪,使籃艙如同一個巨大暖箱,四人身體熱氣騰騰。

氣球凌空而上,配上高精度的望遠鏡,大地盡收眼底,一種掌控天地地感覺油然而生!

夏侯惇驚呼:“一種難言的感覺!”

他和觀測手拿着望遠鏡東瞄瞄。西看看,觀察地面情況。

比較平靜。草地上一羣鹿在吃草,三隻野狼鬼鬼樂樂地向它們逼近,遠方,三支帝國騎兵在巡邏,此外再無什麼活物了。

看了一陣,有些發悶了。

吊籃不大,還放了一堆沙袋,夏侯惇好奇問道:“此爲何用?”隊長答曰:“用來穩定氣球和應急,萬一氣球失控飛走,遇到高處阻擋時,丟下沙袋可以升高一點飄過去。”聽畢夏侯惇頜首。

氣球穩穩上升,差不多升了三百米後停住不全程加熱了,偶然噴噴火維持。(怎麼知道是三百米?現在氣球還是繫着地面纜繩的,纜繩可以算長度,每升一百米就放一聲號炮)。

按操作指令,氣球應該升五百米,但是隊長怕出事,所以只升了三百米。

即使是三百米,也能夠看很遠了。

觀測地面情況,夏侯惇發現開始是拉風,但呆久了就很枯燥了,要東看西看的,幸好隊長有所準備,他準備了茶和咖啡,大家邊飲邊看周圍。

一小時之後,在西方的方位(指南針),夏侯惇發現了一點情況,他手指道:“看!”

另外二副望遠鏡一起看過去,嘿,匈奴人!

隊長叫道:“青龍八年五月初五十時零六分,帝國陸軍上將夏侯惇將軍於熱氣球1800號首先發現敵情!”志上。

說得夏侯惇都不好意思起來,連聲道:“咳,得了得了,別記了,就寫是你們發現的。”

隊長手快快寫下來,就繼續觀察,他開始測距,找出大致距離和人數,然後將情報寫下來,系在石頭上丟下地。

只見隊長眯起一隻眼睛,豎起右手拇指,算了算,就抓筆寫起來,夏侯惇看着隊長寫道:“西南偏西方向,敵軍約二千騎兵,往南而行,距離十八公里!”

隊長採用了簡單實用的戰場測距法,這被稱爲“跳眼法”。方法是:將臂向前伸直,豎起拇指,閉左眼,使右眼的視線沿拇指一側對準目標左側(基準點),頭和手保持不動,再閉右眼,使左眼視線通過拇指的同一側,並記住視線對準的實地某一點,然後目測目標左側(基準點)至該點地寬度,將此寬度乘以10,即爲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此式簡單實用,在當時沒有激光/雷達測距+

接着,部隊轟然出動,往西方而去!

夏侯惇完全看到了那驚人地一幕:

懵懵懂懂的匈奴人一頭栽進帝國軍地伏擊圈中,根本無還手之力,一支二千人的隊伍,在半個小時內就被帝國軍徹底解決。

是科學,是科學戰勝了愚味!利用指南針、熱

“互聯網”這些戰爭增效器,帝國軍的作戰能力,上新的高度!

……

帝國軍在草原各個方位設下熱氣球觀察點,形成一個強大的監測網,在步兵保護下,全面監控草原情況。

站得高望得遠,這還不要了匈奴人的命!他們走到哪裡,根本逃脫不了帝國軍的監控,匈奴人的游擊戰失靈了!

升到五百米空中的繫留式熱氣球能看到方圓30公里的範圍,也就是說圓周率乘以30公里的平方,得到2800方公里的觀察範圍,這在當時是非常可怕的觀察能力。如果在以前,不知要動用多少偵察兵,還時常有疏漏。

現在呢,只要匈奴一出動就被發現。

加上帝國軍還慘無人道地採用了大型的機動式無動力熱氣球,那玩意兒比繫留式熱氣球更大,升得更高,在空中飛行,由地面部隊回收。

除了那二類氣球,更厲害的機動式有動力熱氣球也派上用場,它能夠在空中到處飛行,它帶有噴氣式推進(就是用煤油加熱空氣向後噴)及人力式(踩自行車)驅動風扇,移動的範圍更大!

人們在空中用力地踩着,帶動風扇,碩大的氣球懶洋洋地在空中飄浮,給地面傳下來一份接一份的致命情報。

空中觀察。還有在熱氣球基地動用了“互聯網”,指揮軍隊真是得心應手,匈奴人走到哪裡都被打!

捷報頻傳!報:

我軍大破匈奴人於黑海沿岸,殺敵五千;

我軍將匈奴人逼入沼澤,三千匈奴人屍骨無存;

我軍成功殺羊三萬五千,匈奴人喝西北風去;

我軍正在追擊匈奴王廷,斬首二千;

我軍擊破三千匈奴軍,傷亡不到一千;

我軍……

我軍……

……

最終。機動力最爲出衆地馬超出馬,將匈奴人追到上天無門,入地無縫,他得意洋洋地向夏侯惇報告道:“我軍已經將匈奴王廷合圍!”

帝國軍聞風而至,就象嗅到血腥味的鯊魚般撲向匈奴人,匈奴人完蛋了!

……

龐德虎着臉。吆喝士兵們道:“快點,快點,要搶在其他傢伙之前將大傢伙給抓住!”

士兵們嘿嘿笑道:“老總你就放心好了,俺們要是放過他們,就是狗孃養的!”

“駕!”

官兵們快馬加鞭,用力驅打可憐的戰馬,打得皮都破了,用盡吃奶力氣向前猛拱。

不知怎麼回事,龐德知道匈奴人決逃不出帝國軍的心掌心,但龐德心中楞是有點不安穩。總覺得有什麼事兒要發生。

離此三裡,匈奴大單于呼馬泉也在用力鞭馬。惶惶逃命,他們在一星期被後面的帝國軍咬上。怎麼也逃不掉,死的人、掉隊的人日衆,到現在只有一千多人跟着他了,他地左右賢王都死於亂軍中,他的王妃也全被他自己殺掉,以防落入帝國軍手中。

一代天驕的匈奴人,竟落得如此下場!

跑着跑着,前隊亂了起來。停步不前,呼馬泉大怒。策馬上前道:“怎麼還不快走?……”

話說到半截就停了下來,他和所有人面無土色:前面山崗上,大隊黑盔黑甲的騎兵橫亙道路上,那是趕來的周泰、文聘,人強馬壯,馬匹精神抖擻,人員紅光滿面,個個露出貪婪的目光!

匈奴大單于!捉到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在山崗上地二位老兄周泰、文聘心忖,要是趕狗入窮巷,匈奴人四散,不知道功勞會落到誰的頭上,倒不如……兩人取得共識後,周泰拍馬上前,着通譯叫道:“我是帝國中將周泰,請匈奴大單于出來說話!”

呼馬泉苦笑一聲,也打馬迎上前去道:“我就是呼馬泉,有什麼話快說!”

周泰乾笑道:“如今你們前無去路,後有追兵,逃是逃不了的了,只要下馬投降,我保證你們一個不死!說話算數,我以軍人的榮譽擔保!”

這……

呼馬泉回首環顧左右,個個都是臉色悽悽慘慘,已方人馬俱弱,這仗如何打得下去?

他長嘆一聲,有氣無力地道:“好!”

……

等龐德追到時,他看見匈奴人已經被周泰、文聘控制起來,呼馬泉居然乘馬立在兩將中間,文聘呵呵笑道:“令明何來遲也!”

龐德大怒,老子湯你來食,搶老子功勞?!

怒從心來,怒火燒盡九重天,龐德大叫道:“好賊子,我和你們勢不兩立,今天有我沒你,有你沒我!”拍馬揮刀上前,就要搶人,他的部下也叫囂着想上前火併!

周泰慌忙叫道:“莫來,莫來,龐令明,你看看這是什麼?”

一揮手,有小校揭開路邊匆忙設好的小帳,現出馬超的全息形象,原來那二個禽獸早就有備,搶先與馬超聯繫,在同時,龐德的全息形象傳到了馬超那裡,馬超大叫道:“龐德,你想作什麼!”

龐德只氣得渾身哆嗦,將大刀往地下一丟,撥馬走人!周泰、文聘則是奸笑陣陣!

…………

北匈奴人最終難逃一劫,呼馬泉迎降,送建業斬之,他的族人,盡被夏侯惇坑殺於黑海海邊。

帝國只有更黑,沒有最黑,北匈奴一脈遂絕!

第52節 猛將兄第1節 居獅子國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72節 攪屎棍第63節 兵臨城下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35節 君臨ROMA第49節 小人得志第70節 夫人英明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23節 棒子夷族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37節 何爲極樂?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57節 《羅馬史》第34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五)第53節 元宮秋(一)第69節 激戰泰西封III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71節 希臘有戰火(一)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41節 中華文化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61節 埃及諸事第26節 走親戚(一)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9節 禮尚往來第23節 只撿便宜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20節 回馬神槍第52節 猛將兄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2節 兩條主線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12節 至強洗腦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1節 波斯山陵崩第38節 名將之路(三)第58節 羅馬新生活(一)第47節 羅馬大亂(二)第24節 徵召令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45節 大豐收(三)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58節 希臘美女引子第44節 夢露佚事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49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二)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21節 香豔航程第37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三)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20節 大舉進攻(二)第9節 真是無恥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37節 過大年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80節 羅馬行第26節 建業開埠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51節 劉備的命運(二)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16節 友情PK第33節 樂極生悲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
第52節 猛將兄第1節 居獅子國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72節 攪屎棍第63節 兵臨城下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41節 滿街出售絞肉機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26節 太壯觀太美了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35節 君臨ROMA第49節 小人得志第70節 夫人英明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23節 棒子夷族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37節 何爲極樂?第54節 最後一戰(二)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59節 泰西封見聞第57節 《羅馬史》第34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五)第53節 元宮秋(一)第69節 激戰泰西封III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22節 皇帝當強盜(三)第71節 希臘有戰火(一)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41節 中華文化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40節 皇帝不見鳥第61節 埃及諸事第26節 走親戚(一)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9節 禮尚往來第23節 只撿便宜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20節 回馬神槍第52節 猛將兄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2節 兩條主線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12節 至強洗腦第59節 羅馬假日(二)第1節 波斯山陵崩第38節 名將之路(三)第58節 羅馬新生活(一)第47節 羅馬大亂(二)第24節 徵召令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45節 大豐收(三)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58節 希臘美女引子第44節 夢露佚事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49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二)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21節 香豔航程第37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三)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20節 大舉進攻(二)第9節 真是無恥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37節 過大年第59節 羅馬新生活(二)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80節 羅馬行第26節 建業開埠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第51節 劉備的命運(二)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16節 友情PK第33節 樂極生悲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