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九龍程瑞尊

bookmark

第一次聽到九龍程瑞尊這東西,我連忙追問這個器物的下落,封承端着茶杯回答,在這場攻伐之前,另一個諸侯國已經征伐過這個部落,並且帶走了九龍程瑞尊。

“另一個諸侯國?是誰?”葉知秋問。

“虢國!”宮爵眼睛一亮脫口而出。

封承默不作聲的點頭,其實在史書上的確有關於虢國征伐夷狄的記載,時間比晉國要早很多,九龍程瑞尊很有可能就是那個時候,被當成戰利品帶回虢國。

要知道漢陽諸姬和周王是一脈相承,崑崙金闕中供奉有神人的事,諸侯其實都知曉,只不過沒有誰知道崑崙金闕的確切位置,從戎狄首領口中證實神人的存在,這對於當時的姬姓諸侯來說,無疑是天大的發現。

長生不老是每一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甚至遠遠超過財富和權力,即便僅僅是傳聞,但有丁點可能這些君王都不會放棄,因此在竹書紀年中記載,晉國國君對九龍程瑞尊勢在必得,但要攻伐虢國,就必須要借道虞國,所以晉國國君便密會虞公,以九龍程瑞尊的長生之力爲許諾,一旦攻下虢國倘若真找到九龍程瑞尊,便和虞公共享長生之術,若是這個傳聞只是子虛烏有,攻下的虢國領地歸虞國所有。

如此重要的秘密當然不能記載於史書之中,但這並非是子虛烏有的杜撰,晉國國君爲了表示誠心,的確是把晉國國寶玉璧和良馬送給虞公,這便纔有了虞公爲了寶玉良馬而借道給晉國的典故。

“亂世之秋果然沒有泛泛之輩,若是真能長生,固然皆大歡喜,即便是以訛傳訛的傳聞,虞公不發一兵一卒便能佔領虢國,兩全其美的事,難怪虞公會力排衆議,明明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還是要借道給晉國。”我恍然大悟喃喃自語。

“終究是鼠目寸光,這個虞公就是作繭自縛,也不想想,長生的秘密又豈會有人願意和他共享,從晉國國君告之他這個秘密開始,就註定晉國不會放過虞國,在晉國國君心裡何嘗不是一箭雙鵰的打算,若是真有九龍程瑞尊,固然是天大的好事,倘若沒有,虞國肯借道攻伐虢國,同樣可以借道給虢國攻伐晉國,這樣毫無遠見的君主若是不早早除去,必定會成後患。”

“就是說,不管能不能攻下虢國,晉國回軍勢必都會剿滅虞國。”宮爵搖頭苦笑。“貪心不足蛇吞象,最終還是害人害己。”

“封叔,那到底晉國攻佔虢國之後有沒有找到九龍程瑞尊?”葉知秋問。

“沒有。”

“那這個傳聞是假的?”

“並非是子虛烏有的傳聞,從抓獲的虢國國君口中得知,的確是有九龍程瑞尊,這東西是征伐戎狄時候得到的戰利品,至於有什麼用,連就不得而知,但並沒有人知曉這器物的神奇,後來這件東西也就下落不明。”封承回答。

“真的有九龍程瑞尊!這東西在傳聞中,既然藏匿着長生的秘密,可怎麼會出現在戎狄部落的手中呢?”葉知秋眉頭緊皺自言自語。

我端起茶杯冥思苦想,從時間推算,當時月宮九龍舫還停泊在崑崙金闕纔對,即便這艘船和紅山文化的居民有過很長時間的接觸,但歸墟和龍伯這兩個神族,在這個世界中都極力在掩飾自己真實的身份。

因此歸墟人絕對不會想紅山居民透露長生這樣重要的秘密,唯一有可能泄露這個秘密的只有可能是帶着涅槃輪的彭家先祖。

想到這裡我拿起桌上的玉豬龍,百思不得其解:“這枚玉器也藏匿着永生的秘密,玉豬龍到底和九龍程瑞尊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我見過九龍程瑞尊,這件器物被晉國國君逼問出來後,爲了找尋這件寶物,便命人根據虢公口述描繪出九龍程瑞尊,這個寶物的圖案就收錄在竹書紀年之中。”

“封叔,您見過九龍程瑞尊,那東西到底是什麼樣的?”葉知秋問。

“九龍程瑞尊是環狀青銅器,下有三足支撐,上有九條羽龍鑲嵌於青銅器上,中間有夜明珠一枚,每逢夜晚燈火寂滅之際,九條玉石羽龍通體晶瑩剔透,元螢之光奪人眼目歎爲觀止,堪稱稀世珍寶。”

“上面的羽龍是用玉石雕刻的?羽龍是什麼樣子?”趙閻問。

“羽龍是青色圓雕,玉質細膩,晶瑩潤澤光潔,羽龍整體作回首卷尾豬龍狀,雙耳聳立,橢圓眼,吻部平齊,鼻間有皺紋。”封承鉅細無遺回答。

趙閻頓時一怔和程千手不約而同看向我手中的玉豬龍:“九龍程瑞尊上的羽龍,難道,難道就是玉豬龍?!”

“你學考古的,出土的玉豬龍一把是在什麼地方鑽孔?”封承答非所問看向葉知秋。

“一般是頂部的雙面孔最爲常見,但也有發現豎向的通天孔,不過和紅山文化特點不符,推測是後人第二次加工留下的痕跡。”葉知秋不假思索回答。

“那你再看看手裡這枚玉豬龍的鑽孔。”封承看向我很平靜說。

我把玉豬龍轉動,在底部看見單向的鑽孔,很顯然這並不是用來佩戴,忽然間反應過來,九龍程瑞尊上的羽龍是鑲嵌在青銅器上,而玉豬龍其實就是羽龍的另一種形式。

底部的鑽孔就是用來安放於青銅器上,可見我手中的玉豬龍正是九龍程瑞尊上的九條玉石羽龍之一。

“這裡還有紋路。”宮爵指着玉豬龍的頂部。

“從虢國古墓中曾經出土過一枚玉豬龍,但比這枚要大很多,在玉豬龍的頂部也發現陰刻紋路,像是某種介於文字和圖案之間的紋路,至今都沒有破譯其中的含義。”葉知秋說。

我放在眼前仔細端詳,忽然發現那紋路好眼熟,很快辨認出那竟然是神域中的文字,代表着數字裡面的五,可見這樣的玉豬龍一共有九枚,每一枚上面都有不同的編號。

我沉默不語細想片刻說,玉豬龍是彭家先祖留下關於龍脊之地的線索,而在龍脊之地藏匿的便是涅槃輪,這和九龍程瑞尊代表着長生不謀而合,簡而言之,並非是得到九龍程瑞尊便可得到長生不老。

而是解開九龍程瑞尊上面的線索,便能找到龍脊之地,從而得到涅槃輪。

由此可見九龍程瑞尊是彭家先祖在西周時期打造,這個人和紅山居民早在很早之前就有過接觸,很可能紅山文化就是月宮九龍舫締造,至於雕刻玉石的工藝,估計都是月宮九龍舫傳授給紅山文化的居民。

彭家先祖最先選擇用紅山文化的技藝打造九龍程瑞尊,想必是因爲希望從時間上混淆視聽,讓人以爲九龍程瑞尊不過是仿古的玉器,並沒有其他特殊的含義。

並且將九龍程瑞尊交由紅山部落,遠離中原的亂世就是爲了確保這器物的安全,並且把其中一枚玉豬龍留給後人,單憑一枚玉豬龍當然無法找到龍脊之地。

但是倘若是月宮九龍舫上的人看見這枚玉豬龍,就會知曉彭家先祖的用意,從玉豬龍的造型和工藝就能想到,線索藏匿在紅山文化區域。

可沒想到,陰差陽錯虢國攻伐戎狄時,卻帶走了九龍程瑞尊,而後來的晉國國君從戎狄首領口中得知九龍程瑞尊的神奇之處,這纔不惜一切發兵攻佔虢國,但是最終卻沒有發現九龍程瑞尊。

晉國國君雖然沒有心想事成,但還是一舉攻佔了虞、虢二國,也算是大有收穫,漸漸對九龍程瑞尊的事便不了了之。

可是隨侯姬渠的父親曾隨同晉國國君征伐,也得知了九龍程瑞尊的事,和晉國國君不一樣,姬渠父親深信不疑,並將這個秘密告之後來的姬渠。

既然是長生,姬渠估計首先想到了公認的長壽仙人彭祖,這個活了八百多年的人,在姬渠看來應該和九龍程瑞尊或多或少都有關係,因此纔會抓獲彭家後人逼問,也許連姬渠都沒有想到,竟然真有收穫,從彭家後人的手裡得到了涅槃輪另一半,以及這枚玉豬龍。

姬渠就是靠着隨侯珠活了七百年,不過讓我沒想明白的是,此人居然只靠一枚玉豬龍就找到龍脊之地,雖然沒有找到彭家先祖陵墓確切的位置,但至少證實涅槃輪其中一半的確存在於彭家先祖的陵墓之中。

“我們已經知道這枚玉豬龍的來歷,龍脊之地的位置應該就藏匿在九龍程瑞尊中,看起來想要找到涅槃輪,我們首先就得找到九龍程瑞尊。”我說。

“九龍程瑞尊被虢國帶回去以後便下落不明,就連晉國滅了整個虢國也沒有找到,我們即便知道這個線索,上哪兒去找這消失了兩千多年的東西?”宮爵嘆息一聲。

“那也未必,晉國找不到,並不代表九龍程瑞尊失傳,從虢國古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看,虢國對玉器尤爲看重,而且很多玉器都是在根據古玉仿製,數量最多的便是紅山文化古玉,可以說,在當時虢國玉器工藝絕對登峰造極。”葉知秋想了想沉穩說。“而且到虢國後期,曾經有一個顯赫一時的虢國,原本一直窮兵黷武,可突然極其信奉鬼神之說,舉國上下迷信成風,這也直接導致國力衰退,但至於是什麼原因在考古界一直沒有定論。”

“難道”葉九卿目光睿智看向我們。“難道虢國其實從一開始就知道九龍程瑞尊的秘密,就是因爲迫切想要破解其中奧秘,才導致國君迷信鬼神之說,因此荒廢朝政導致國力衰敗。”

“有這個可能!九龍程瑞尊作爲戰利品被帶回去,就足以見得這件東西在虢國國君心目中非同小可,長生不死的秘密,沒有誰願意和別人分享,就是說,九龍程瑞尊被虢國國君藏匿起來!”宮爵說。

“虢國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被晉國所剿滅後這個諸侯國便煙消雲散,除了留下脣亡齒寒的教訓外,並沒有留下其他東西,倒是在出土的虢國古墓中,發現的大量的文物,這些文物是唯一證明虢國曆史的依據,九龍程瑞尊如此的重要,一定不會隨意放置,多半妥善藏匿在一處極其隱秘的地方。”葉知秋說。

“九龍程瑞尊藏匿着長生不死的秘密,人性都是貪婪的,誰會想有人和自己分享永生,即便虢國國君無法得知這寶物的玄機,勢必也不會讓其他人知曉。”程千手想了想鄭重其事說。“唯一藏匿這件器物的地方,只會是虢國國君的陵墓!”

我嘴角緩緩上翹,看看其他人聲音堅定。“看樣子,我們得去一趟虢國原來的國都了。”

第261章 鴻蒙珠第515章 身陷重圍第109章 百密一疏第530章 輪迴第670章 風水龍穴第289章 十里秦淮第664章 義憤填膺第225章 見面禮第746章 龍盤北斗第199章 九州龍脈第626章 禮崩樂壞第218章 坦誠相見第256章 蓬萊仙山第45章 機關鑰匙第636章 秦嶺龍眼第575章 一損俱損第301章 遺言第584章 贗品第30章 殺人滅口第405章 原地待命第223章 金玉滿山第453章 暗室第609章 黃河古道第691章 永無止境第95章 魔方第266章 馬幫第537章 沙海古城第223章 真龍第76章 守陵人第734章 陰陽相巡懸龍蹤第505章 山有扶蘇第284章 生死抉擇第119章 要挾第93章 屠神第599章 柳暗花明第552章 唯神可恕第221章 說書人第224章 龍跡第435章 鮫人墳場第384章 巫族第705章 不悔初心第522章 通天塔第664章 義憤填膺第84章 禁地神廟第522章 通天塔第137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181章 骷髏天樞第602章 虢國春秋第400章 東海基地第385章 重返故土第96章 神殿核心第597章 九龍程瑞尊第63章 畫皮第531章 天干地支第21章 紅粉骷髏第43章 照片第480章 死嬰墓穴第230章 碣石金宮第470章 九黎的秘密第561章 分歧第688章 熟悉的殺戮第705章 不悔初心第191章 一塵不染第650章 不相爲謀第313章 黃金羅盤第263章 愧疚第149章 第十三個人第288章 葬花溪第177章 飛龍在天第455章 邪物第733章 多此一舉第613章 九錫之禮第101章 諸神之戰第164章 佛手拈花第141章 人皮面具第168章 照片上的人第148章 推背第617章 探墓奇術第486章 萬惡之源第72章 失傳的語言第314章 八仙庵第250章 防人之心第258章 神域第302章 如期而至第247章 關中匪事第292章 付之一炬第70章 捷足先登第201章 死亡日記第602章 虢國春秋第292章 付之一炬第729章 秘旨第394章 幻像第230章 碣石金宮第641章 新仇舊恨第119章 吟香醉月第263章 愧疚第94章 蝴蝶女王第564章 歸墟盟約第201章 死亡日記第569章 大錯特錯
第261章 鴻蒙珠第515章 身陷重圍第109章 百密一疏第530章 輪迴第670章 風水龍穴第289章 十里秦淮第664章 義憤填膺第225章 見面禮第746章 龍盤北斗第199章 九州龍脈第626章 禮崩樂壞第218章 坦誠相見第256章 蓬萊仙山第45章 機關鑰匙第636章 秦嶺龍眼第575章 一損俱損第301章 遺言第584章 贗品第30章 殺人滅口第405章 原地待命第223章 金玉滿山第453章 暗室第609章 黃河古道第691章 永無止境第95章 魔方第266章 馬幫第537章 沙海古城第223章 真龍第76章 守陵人第734章 陰陽相巡懸龍蹤第505章 山有扶蘇第284章 生死抉擇第119章 要挾第93章 屠神第599章 柳暗花明第552章 唯神可恕第221章 說書人第224章 龍跡第435章 鮫人墳場第384章 巫族第705章 不悔初心第522章 通天塔第664章 義憤填膺第84章 禁地神廟第522章 通天塔第137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181章 骷髏天樞第602章 虢國春秋第400章 東海基地第385章 重返故土第96章 神殿核心第597章 九龍程瑞尊第63章 畫皮第531章 天干地支第21章 紅粉骷髏第43章 照片第480章 死嬰墓穴第230章 碣石金宮第470章 九黎的秘密第561章 分歧第688章 熟悉的殺戮第705章 不悔初心第191章 一塵不染第650章 不相爲謀第313章 黃金羅盤第263章 愧疚第149章 第十三個人第288章 葬花溪第177章 飛龍在天第455章 邪物第733章 多此一舉第613章 九錫之禮第101章 諸神之戰第164章 佛手拈花第141章 人皮面具第168章 照片上的人第148章 推背第617章 探墓奇術第486章 萬惡之源第72章 失傳的語言第314章 八仙庵第250章 防人之心第258章 神域第302章 如期而至第247章 關中匪事第292章 付之一炬第70章 捷足先登第201章 死亡日記第602章 虢國春秋第292章 付之一炬第729章 秘旨第394章 幻像第230章 碣石金宮第641章 新仇舊恨第119章 吟香醉月第263章 愧疚第94章 蝴蝶女王第564章 歸墟盟約第201章 死亡日記第569章 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