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95章 脣亡齒寒

宮爵和葉知秋也圍坐過來,趙閻向我們解釋,玉豬龍上有雙線勾勒的紋飾,同時採用的是陰線鏤刻的琢玉技藝,這是西周玉器最典型的特點。

因爲西周的宗法和禮俗相當嚴格,所以導致但凡這個時期的玉器過於規矩,單從這枚玉豬龍來說,器型完整,紋飾簡練而又精緻典雅,無微不至的碾磨,無不體現出玉豬龍作爲禮器的西周特質,堪稱是西周古玉中的極品。

“那爲什麼還話說是贗品呢?”我問。

“作爲西周禮器,玉豬龍當然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可是你若是要追根溯源的話,那這器物就是贗品。”趙閻回答。

我們還是不懂其中玄機,程千手指着宮爵手裡的玉豬龍問:“你們可知道這東西的來歷?”

“當然知道,玉豬龍又被稱爲玉獸玦,雕琢精細,造型古樸雄渾,爲迄今所知最早的玉龍,極其珍貴,有華夏第一玉龍的之稱,是紅山文化的代表,從出土時的情況看,玉豬龍用作佩飾的可能性極大。”葉知秋不假思索回答。

“那紅山文化在什麼時期?”程千手繼續問。

“關於紅山文化的年代,從出土文物經測定約爲公元前五千年前,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還飼養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對於考古還是葉知秋知道的最詳盡。

趙閻在這個時候看向我,指着玉豬龍一本正經說:“你確定這東西和月宮九龍舫有關?”

我下意識看了看葉九卿,這麼重要的事,一向老成的葉九卿絕對不會搞錯,肯定的點點頭。

“不對啊……”葉知秋突然臉色大變。

“怎麼了?”

“月宮九龍舫最開始出現是在崑崙金闕,就是說這艘船是在黃帝時期出現的,但是經論證,黃帝存在於公元前兩千五百年左右,紅山文化早在黃帝之前就出現了,如果說月宮九龍舫和玉豬龍有關的話,那這艘船出現的時間恐怕還要更早。”

我和宮爵對視一眼,看到葉九卿也眉頭緊鎖,玉豬龍是彭家先祖遺留下來,而從時間推算,彭家先祖離開月宮九龍舫應該是在商周兩朝之間,怎麼會留下一個如此久遠的玉豬龍?

“既然玉豬龍是西周之物,會不會是西周的人仿製?”葉九卿問。

“對,所以我們纔會說是贗品,對於真正的紅山玉豬龍來說,這枚古器是仿製的贗品,但有一點很讓我們吃驚。”

程千手讓宮爵把玉豬龍遞給他,在手裡來回端詳後告訴我們,他做了一輩子贗品,捫心自問早已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但是任何贗品都不可能成爲真的,因爲始終會出現瑕疵和紕漏,之所以能以假亂真,只不過這些缺點別控制在別人發現不了的情況下。

可是程千手竟然沒有在這枚玉豬龍上發現任何仿製的紕漏,他鉅細無遺告訴我們,玉豬龍雖然是採用典型的西周玉雕工藝,但是選擇的玉石卻是岫巖軟玉,而在西周最盛行的卻是白玉。

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雕琢這枚玉器的人對於玉豬龍極爲的瞭解,因爲玉豬龍所採用的便是岫巖軟玉,玉料偏青色呈玻璃光澤。由於岫玉的質地較軟,所以很容易染色上沁,從這枚玉豬龍的沁色看,應該埋藏在地底很長時間。

至於工藝,正如同前面所說,是典型的西周技藝,不過紋飾卻是用瑪瑙加水和解玉砂磨製而成,所以邊緣都是有尖薄刃狀之感。

特別是玉豬龍的鑽孔,一般分單面鑽孔、雙面鑽孔和傾斜對鑽三種方式,每種鑽孔方式中都可以看到古人的打孔痕跡,而這枚玉豬龍採用的事單面鑽孔,孔洞呈喇叭狀,在孔洞的邊壁上都可看見螺旋打磨痕跡,古樸自然。

而在西周的時候,已經有畢竟完善的打孔技藝,可以節約很長的時間,但是這枚玉豬龍卻是採用最古老的方式,單單這個鑽孔就需要耗費幾年的時間來磨製。

“可見雕刻這枚玉豬龍的人,不但見過真正的紅山玉豬龍,而且還掌握着在當時早已失傳的古玉雕刻技藝,只有這樣纔可能在西周做出一枚紅山時期的玉豬龍,但是我一輩子都在做贗品,深知一個事實,任何技藝的流程都是會有改變的,何況是幾千年的時間,簡而言之,即便這個人繼承了紅山玉雕技藝,也不可能做出那個時期的玉器,除非……”

“除非雕刻這枚玉豬龍的人,一直從紅山時期活到西周!”趙閻說。

我們頓時擡頭看向趙閻,開始還大吃一驚,很快意識到,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玉豬龍其實就是羽龍,可見紅山文化的居民接觸過月宮九龍舫,由此可見,這艘船離開神域的時間比我們推測的還要早。

玉豬龍一直作爲墓葬禮器,而這些墓主的主人都是首領和部落巫師,這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膜拜,可見在當時,玉豬龍代表着一種神諭的力量,在紅山文化時期是至高無上的神權的象徵。

這一切應該都源於月宮九龍舫,可見那艘船和紅山文化的居民接觸的時間並不短,但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第一座船塢卻不是由紅山居民修建。

我猜想最開始的時候,我帶領近衛一直如影隨形跟着月宮九龍舫,若是有大規模工程修建,勢必會引起我的覺察,歸墟人爲了避開我們的追捕一直藏匿不出,而在這段時間內,紅山文化便把歸墟人當成了神開始膜拜。

彭家先祖在西周時期離開那艘船,並且打造出紅山時期的玉豬龍,這正如同趙閻和程千手推斷的那樣,這枚玉豬龍其實足以證明和月宮九龍舫之間的關係。

“就算證實玉豬龍和月宮九龍舫有關,可是還是很難推斷出這枚玉豬龍的來源啊?”我眉頭緊皺。

“隨着紅山文化的消失,玉豬龍也銷聲斂跡,後世出土的文物中,也很少發現保存完好的玉豬龍,至於西周時期……”葉知秋低頭沉思片刻。“倒是有過關於玉豬龍的記載。”

“什麼記載?”宮爵問。

“在曾經出土的西周古墓中,發現過玉豬龍。”葉知秋回答。

“在什麼地方?”我問。

“虢國墓地。”葉知秋如數家珍告訴我們,在出土的虢國墓中,曾發現過一塊豬龍形佩,同樣也是淺冰青色的岫巖軟玉,半透明的豬龍形佩,玉質細膩,潤澤光潔,半透明兩面紋飾相同。

作回首卷尾豬龍狀。雙耳聳立,橢圓眼,吻部平齊,鼻間有皺紋。自頭部向下貫一圓穿,頸部有一橫向小穿孔,頭頂部陰刻的文字,整體頗具紅山風格。

考古界一直試圖解開紅山玉器爲什麼會出現在周朝虢國古墓之中,推測了幾種可能,一種是戰爭勝利後的繳獲和掠奪,支撐這個觀點的考古家認爲,虢國曆史上的重要人物虢公長父曾征伐淮夷,戰爭勝利後繳獲一些戰利品,其中有一些紅山玉器。

還有考古家認爲是周王的賞賜或獎勵,武王滅商後,收穫了許多寶物,分給了有戰功的虢國國君,這些寶物中可能就有紅山玉器。

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辦法真正定論這個考古史上的疑團,而且還有另一個問題,從虢國古墓的發現文物看,虢國對紅山玉器非常看重,發掘出來的紅山玉器比比皆是,而且個個都保存完好,到底是什麼原因就不得而知。

“難道和那個典故有關?!”封承在旁邊喃喃自語。

“封叔,什麼典故?”我連忙問。

封承想的太入神,好半天才回過神,看我一眼一絲不苟問:“提到虢國你想到什麼?”

“……”我一愣,小時候葉九卿他們教我探墓,封承就逼着我學山川地理和各地縣誌歷史,我知道他是想讓我多掌握些這方面的知識,將來獨當一面探墓的時候能用上,可是誰會去專門記住幾千年一個諸侯國,我看向葉知秋。“你學考古的,這事你懂的多。”

葉知秋冥思苦想半天:“封叔,說到虢國我就想到脣亡齒寒。”

“叫你多看書,你以爲沒有,現在該明白什麼叫書到用時方恨少了吧。”封承一臉嚴肅看我一眼。

“脣亡齒寒我知道啊,這個,這個和咱們現在說的玉豬龍有什麼關係?”我一頭霧水。

“那是說說,你知道什麼?”封承問。

脣亡齒寒,輔車相依。

這是出自春秋時期的一個典故,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的近鄰有虢、虞兩個小國,晉國想吞併這兩個小國,計劃先打虢國,但是晉軍要開往虢國,必先經過虞國,如果虞國出兵阻攔,甚至和虢國聯合抗晉,晉國雖強也將難於得逞。

“脣亡齒寒說的就是,虢虞兩國,一表一里,輔車相依,如果虢國滅亡,虞國也危在旦夕,必須要同仇敵愾才能相互扶持生存下去。”我生怕再被封承奚落連忙回到。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封承還是板着臉。“這個典故其實在古書中還牽扯着另一件不爲人知的秘密。”

第2章 惡人谷第297章 不期而遇第51章 華夏共主第215章 膠片第131章 心細如塵第644章 英雄淚第268章 金盆洗手第226章 倭寇第638章 兵臨城下第486章 萬惡之源第566章 毀滅之力第463章 燃燒的石洞第719章 陰陽五行地三百九十一章 咬尾蛇第272章 命懸一線第189章 死亡陷阱第384章 巫族第568章 切骨之仇第230章 碣石金宮第265章 考古課題第114章 酒入愁腸第57章 鬼市高人第603章 鳥蟲篆第425章 守護者第129章 重見天日第708章 萬人冢第464章 天絲蠱第212章 劫後餘生第189章 死亡陷阱第247章 關中匪事第500章 傳承第720章 太極八卦第36章 神龍負圖出洛水第269章 陰眼第223章 真龍第665章 百密一疏第711章 掩人耳目第422章 蓬萊妖塔第298章 陳年往事第508章 曲高和寡第702章 陳年往事第620章 護屍目第39章 冰屍筆記第452章 苗巫第721章 井卦第92章 噩夢巢穴第683章 水火不容第699章 瘦馬第4章 南蠻子第116章 天啓青花第228章 動之以情第484章 趕盡殺絕最終章傳奇之旅第245章 瞞天過海第233章 處變不驚第708章 萬人冢第604章 畫蛇添足第222章 秦代竹籤第47章 九五方陣第307章 調虎離山第229章 觀滄海第655章 引火自焚第301章 遺言第745章 聖宮石像第460章 剝皮第585章 故地重遊第13章 見龍在田第135章 遇襲第446章 信仰第710章 揚州十日第223章 金玉滿山第136章 暗室第585章 故地重遊第517章 迷途知返第502章 滅祖第725章 赫圖阿拉第24章 爾虞我詐第504章 九連山第651張 無心插柳第262章 人面不知何處去第149章 第十三個人第315章 玉蟬第445章 死而復生第101章 諸神之戰第34章 人外有人第748章 困龍飛天第290章 通陰陽第449章 籌碼第683章 水火不容第439章 死神第420章 羽蛇神第728章 大清祖陵第319章 筆跡第660章 聖賢之人第693章 伯牙絕弦第503章 步步爲營第657章 深仇大恨第715章 硃砂紅筆第157章 骷髏權杖第673章 水晶沙漏
第2章 惡人谷第297章 不期而遇第51章 華夏共主第215章 膠片第131章 心細如塵第644章 英雄淚第268章 金盆洗手第226章 倭寇第638章 兵臨城下第486章 萬惡之源第566章 毀滅之力第463章 燃燒的石洞第719章 陰陽五行地三百九十一章 咬尾蛇第272章 命懸一線第189章 死亡陷阱第384章 巫族第568章 切骨之仇第230章 碣石金宮第265章 考古課題第114章 酒入愁腸第57章 鬼市高人第603章 鳥蟲篆第425章 守護者第129章 重見天日第708章 萬人冢第464章 天絲蠱第212章 劫後餘生第189章 死亡陷阱第247章 關中匪事第500章 傳承第720章 太極八卦第36章 神龍負圖出洛水第269章 陰眼第223章 真龍第665章 百密一疏第711章 掩人耳目第422章 蓬萊妖塔第298章 陳年往事第508章 曲高和寡第702章 陳年往事第620章 護屍目第39章 冰屍筆記第452章 苗巫第721章 井卦第92章 噩夢巢穴第683章 水火不容第699章 瘦馬第4章 南蠻子第116章 天啓青花第228章 動之以情第484章 趕盡殺絕最終章傳奇之旅第245章 瞞天過海第233章 處變不驚第708章 萬人冢第604章 畫蛇添足第222章 秦代竹籤第47章 九五方陣第307章 調虎離山第229章 觀滄海第655章 引火自焚第301章 遺言第745章 聖宮石像第460章 剝皮第585章 故地重遊第13章 見龍在田第135章 遇襲第446章 信仰第710章 揚州十日第223章 金玉滿山第136章 暗室第585章 故地重遊第517章 迷途知返第502章 滅祖第725章 赫圖阿拉第24章 爾虞我詐第504章 九連山第651張 無心插柳第262章 人面不知何處去第149章 第十三個人第315章 玉蟬第445章 死而復生第101章 諸神之戰第34章 人外有人第748章 困龍飛天第290章 通陰陽第449章 籌碼第683章 水火不容第439章 死神第420章 羽蛇神第728章 大清祖陵第319章 筆跡第660章 聖賢之人第693章 伯牙絕弦第503章 步步爲營第657章 深仇大恨第715章 硃砂紅筆第157章 骷髏權杖第673章 水晶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