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船遲打頭風

公元前244年, 秦王子楚七年,在衆人提心吊膽中到來。

這一年,沒有旱, 也沒有澇, 就是風不調, 雨不順。

老天爺好像故意和可憐的農人開玩笑,田裡需要水的時候它不下雨, 糧食需要陽光的時候它沒太陽。

若不下雨,灌溉條件好的田地還能勉強熬過去;若收穫時沒太陽, 長好的糧食都黴爛在了地裡,誰也沒辦法。

戰國時人口很少。

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 全天下人口也就兩千多萬, 和後世京滬廣等沿海大都市一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差不多。

現在秦國疆域擴大, 吸納了他國大量流民,人口總數也不超過一千萬。

這樣少的人口,抵抗災禍的能力就更差了。

於是今年, 秦國收穫的糧食比起前一年又減少了至少三成。

天氣像是瘋了似的不順,影響的不只是秦國。

秦國有提前準備,還有朱襄加厚了秦國的血, 對比其他國家, 秦人還算好過了。

秦王子楚七年十月, 這本該是秋收的時候, 天下大飢,人食人。

不過因爲五國的庶民本來過得就很差,灌溉條件好的肥沃田地又都集中在了貴族手中,所以五國國君和貴族對這天下大飢沒有太多感受。

他們的糧食很充足。

何況,就算今年糧食絕收, 不還能吃肉嗎?牲畜養殖,又不怕這一場連綿不絕的秋雨。

他們正在因爲秦國停止了進攻中原的步伐而彈冠相慶。

五國大部分身在朝堂的士人都在彈冠相慶。

他們說是老天開眼,給秦國降下了災禍,阻攔了秦國征伐天下。

這是神靈不讓秦國禍害他國,說明天命不在秦!

於是五國的社會變得割裂又魔幻。

一邊是士人彈冠相慶彷彿盛世,一邊是庶人人食人的人間慘景。

國君和貴族在一起開宴會,通宵達旦慶祝老天阻止了秦國滅國的步伐。

他們在高高的祭壇上堆滿了糧食布匹和珍貴的祭品,宰牛宰羊感謝上蒼。

在城郭外,農人在去年便已經耗盡了糧食,吃着草根樹皮和從秦國流出的救荒作物熬到了今年秋收,卻幾乎顆粒無收,正在刨地裡的土,與黴爛的糧食捏成充飢的餅。

還有人在哭着交換已經養不活的嬰兒,交換已經餓死的親人的屍骸。

秦國沒心情去關注其他國家的魔幻日常。

秦國現在疆域廣闊,南北東西經緯度跨越很大,總能找出一些沒有受災或者受災程度較輕的地方。

秦王子楚沒有時間去祭拜上蒼。

從召回秦軍起,他就坐着秦王的車駕,不僅巡視了關中、關東和新打下來的韓國、趙國三郡,還入了蜀,親自接見蜀中的豪強大戶。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是一邊修一邊起效果,成都平原已經是一片沃野。

這個被山川環繞的盆地雖然也受到了極端天氣影響,但比起秦國其他地方受到的影響小了一些。

成都平原多年閉塞,又讓蜀中豪強悶聲發大財,手中攢了不少糧食。

秦王子楚公開賣爵,只要捐粟千石,便可以提爵一等。

蜀中豪強紛紛慷慨解囊,用糧食換取爵位。秦王子楚當場蓋章當場兌現,攢下的糧食立刻運往秦國受災最嚴重的關中關東腹地。

在籌集完糧食之後,秦王子楚坐着大船,沿着洶涌的長江而下,在船上吐得昏天暗地,來到了南楚三郡。

他召集南楚衆大族,告知他們從南到北全天下都在受災,五國已經人食人,只有秦國因爲提前準備,還有了長平君,所以日子最好過,特別是長平君治理下的南秦三郡的日子尤其好過。

秦王子楚先說明了天下的狀況後,也在南秦賣爵,同樣是捐糧食千石,可以得爵一級。

他還承諾,如果捐得更多,雖然不會給更多的爵位,但他會給每個郡額外二十個進入學宮的名額,讓南秦三郡的士人家族競爭。

南秦三郡在朱襄和嬴小政的多年經營下,已經對秦國的統治歸心。所以秦王子楚比起閉塞的蜀地,更願意給南秦三郡的士人更多進入中央朝堂的機會。

何況南秦三郡更富庶,他能榨出來的糧食更多。

朱襄已經在南秦用金銀綢緞布匹買了一批糧食。

饑荒年的糧食是有價無市,南秦衆人肯賣給朱襄糧食,已經非常給朱襄面子。

秦王子楚用爵位和學宮推薦入學位又榨出了更多的糧食。許多士人大族聯合起來,哪怕自己勒緊褲腰帶,也要湊齊糧食,競爭走那二十個入學名額。

衆所周知,只要能在學宮上學,學子畢業後,至少能當個縣令。

在南秦三郡籌集了糧食後,秦王子楚來到了南楚國。

咳嗽的子楚看着咳嗽的朱襄,相顧兩無言。

雪姬沒好氣道:“良人淋了好幾場秋雨,君上你也淋雨了?”

子楚忙道:“沒有,我怎麼會和他一樣蠢,沒事跑去淋雨,不愛惜身體?我只是身體本來就不好。”

朱襄咳着嗽道:“你身體本來就不好,你很驕傲哦?”

雪姬怒視。

朱襄趕緊閉嘴,不敢再刺激雪姬。

子楚和朱襄雖然都病了,但事情還得繼續忙碌。

就算是太子政也不能替代秦王,去給南楚國衆人承諾,讓南楚國衆人安心。

秦王子楚走遍了南楚國每一座城池,召集城中和附近鄉村宿老談心,告知他們現在天下大飢,特別是楚國受災特別嚴重,到處都是搶食的流民。

全天下只有秦國還算過得去,所以希望他們能儘快重建秩序,自發組織護衛巡邏,別讓楚國的流民過來搶他們的食物。

而且淮河以北的楚人沒有糧食吃,很可能有大量盜賊南渡,甚至楚王直接派楚軍來搶奪糧食,他們一定要做好警惕。

南楚人心裡特別酸楚。

他們被楚王拋棄,被割給了南楚君那個謀逆者。

當他們被南楚君壓榨剝削,年年饑荒的時候,楚王沒有對他們伸出援手。

現在他們在長平君和秦太子的治理下勉強過上了好日子,楚王卻要派人來搶奪他們的糧食。

而秦王則大老遠地親自跑來安撫他們,告訴他們即使秦國受災了,也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安心。

許多士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國君。

他們聽聞秦王殘暴不仁,面目猙獰,甚至每頓都要吃人的大腿肉,年老的腿還挑嘴不肯吃。

面前這位身形瘦弱,面容蒼白,一直在咳嗽的溫和秦王,終於把他們心目中關於秦國所有的壞印象都打破了。

在階級分明的社會,屈尊降貴禮賢下士是最能博得底層人好感的方式,屢試不爽。

如果屈尊降貴禮賢下士時還給了對方切實的利益,那麼對方就更加感恩戴德了。

嬴小政看着自己君父與南楚國宿老拉家常,給他們許諾會在南楚國多建學院學府,讓他們的孩子也能進入學宮學習。

這裡已經不是南楚國,而是秦國的新郡;他們不是南楚人,都是秦人。

秦人有的包括能通過讀書和舉薦做官的權利,他們全都有。

嬴小政想起夢境中的自己也曾經通過巡遊天下,試圖讓天下穩定。

在巡遊天下的時候,他也給了衆人利益,讓六國的官吏除了郡守和縣令這等一把手的官,其他官吏都能就地留任。

他還爲了讓六國士人歸心,沒有動他們的田地,爲此還延緩了秦國將士的戰功田地發放。

但他收效甚微。

爲何?

他仔細地觀察和思考君父與夢境中的自己所做的事的差別,最後得出結論。

夢境中的自己給六國士人的利益,是他們本來就握在手中的利益,所以沒有人感激他。

但君父給南楚國士人利益之前,自己先取消了南楚國士人大部分利益,然後君父再來安撫他們。

這就像是馴養馬匹一樣,先要用鞭子抽服氣了,才能給它吃東西,與它培養感情。

放牧人和放牧牲畜沒區別。

替天牧民,是謂天子。

秦王子楚安了南楚國士人的心後,也告訴他們用千石粟可以購買爵位,但沒有給他們學宮推薦名額。

他告訴了南楚國士人,自己給了南秦三郡學宮推薦名額。因爲他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年的秦律和秦話,進入學宮後能夠跟得上其他學子的課程。

秦王子楚承諾,再等兩年,他也會給南楚國額外增加“恩蔭名額”,讓他們能送更多的人去咸陽學宮上學,與秦人競爭官吏。

南楚國士人被秦王子楚的承諾感動得熱淚盈眶,私下裡紛紛感嘆秦王真的有他們當做秦人看待。

嬴小政想起夢境中的自己似乎也賣過爵位,但效果也並不好。

這差異又在哪裡?

他思索之後又得出結論。

他只是在咸陽宮發佈詔令,沒有像君父這樣來到每一處地方,面對面地與豪強“做交易”,也沒有差別化對待各地士人。

黔中郡、南郡和吳郡能用糧食購買額外的學宮入學名額,其他地方沒有,這就不是秦王求着他們施捨糧食,而是秦王給他們的恩惠。

所以君父既得到了糧食,又收穫了民心,還因爲是面對面地交易,沒有讓地方官吏將“捐粟”攤牌在庶民身上,精準地損有餘而補不足。

他看着越發消瘦的君父,心情十分複雜。

如果夢境中的君父沒有英年早逝,能多教導自己幾年,自己是不是處理政務的手段就會更成熟一些?

他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但有人扶一把,肯定比全靠自己跌跌撞撞摸索前行的方向輕鬆。

嬴小政閉上眼,良久之後,他睜開眼,心情歸於平靜。

秦王子楚回到咸陽的時候,已經是冬季。

一整年的奔波迅速消耗了他的精力。還好今年是個暖冬,所以他肺上的毛病沒有加劇,所以沒有病得起不了身,還能繼續處理公務。

他這次回來,朱襄跟着一起回來了。

淮水以南的水熱條件畢竟比淮水以北好。朱襄將江淮平原的農業底子打下之後,就將所有事都交給嬴小政,自己回到秦國受災最嚴重的地方。

朱襄的身體比秦王子楚好許多,咳了一陣子就痊癒了。

他在春耕之前巡視了一遍秦國腹地的田地,提出了許多改進意見。

他還來到了九原、雲中、雁門三郡,指導三郡儘可能地種植抗旱的作物,比如土豆和大菽,讓他們提高糧食自給率。

朱襄巡視田地的作用比其他人巡視田地大許多。

田裡的事,只有親眼見到了才能做出具體的應對。朱襄腦海中的農業知識遠超旁人,領先兩千年,每到一處地方,都能給當地提出改良的意見。

朱襄在秦國的名望如日中天,連他待了許多年的南楚三郡都比不過。

南楚三郡習慣了朱襄的指導,所以有一種因爲離得太近,反而習以爲常的感覺。

朱襄離開秦國腹地許多年,他在秦國的事蹟都變成了傳說。特別是荒年,農人都盼着長平君來拯救他們。

現在長平君來了,幾乎是長平君說什麼,他們就毫不猶豫地照做。

他們甚至恨不得長平君的指導精確到挖多深的地,澆幾瓢水,放幾顆種子。

朱襄能理解他們的焦急,但也不斷告訴他們人力有盡時,不要對他報以太大希望。他們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有農人詢問朱襄,能不能和老天溝通一下,讓老天別再降災了。

朱襄只能苦笑,用荀子那句話回答他們。

天行有常,不以人心改變。

一位明君所能帶來的,只是在災年帶領農人儘可能地減少災禍,就像是如今秦王所做的那樣。

有很多農人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朱襄沒有繼續說服他們。

說服有什麼用?能讓災年過去嗎?

不能。

連續兩三年的時間,氣候越來越異常,生活越來越困難。誰的心裡都惶恐不安,誰的心裡都滿懷怨氣。

他不怪農人的愚昧,不怪農人私底下可能存在的對他的怨言。

他所做的也只是,聽天命,盡人事。

當朱襄來到了雁門郡,得到了雁門郡軍民夾道歡迎。

朱襄從未來過雁門郡,但他已經是雁門郡名聲最高的人之一。

從李牧到信陵君,都在不遺餘力地宣揚朱襄的名聲。雁門郡衆人對長平君朱襄公,真可謂是“久仰”。

雁門郡與趙國接壤,郡內有許多趙人,所以對趙國國內形勢較爲了解。

他們發現趙國到處在鬧饑荒,自己的田地情況不如趙國腹地,但居然在秦國的幫助下沒有太大的饑荒出現,心裡都慶幸自己投秦了。

若自己還在趙國,趙國腹地都饑荒了,那運來的糧食肯定會減少許多。雁門郡還要支援更爲艱難的雲中郡和九原郡,到時候別說庶人和兵卒,將領可能都要餓肚子。

邊疆就是這麼苦。

朱襄來到雁門郡之後,先幫忙調整了種植結構,然後告訴他們,現在中原地帶普遍變暖,那麼草原一定會多雨,水草會變得更加豐茂。

比起困守城中,三郡不如主動出擊尋找水草豐茂處,搶奪北胡的牛羊,然後自己放牧。

雁門、雲中和九原三郡確實田地質量不行,但用作牧場,肯定比更北邊的牧場質量更好。

種糧不夠就放牧。草原上的城池,是真的可以糧食不夠改成吃肉。

朱襄不僅會種地,也會一些最基本的養殖經驗。這些養殖經驗,足以讓北方三郡的人自己圈地養殖。

北方三郡有些擔心,他們纔剛投秦不久,秦國會不會給他們提供武器和最初的軍糧。

而且他們也擔心自己突然出兵,秦王會忌憚他們。

朱襄保證道:“有我和李牧擔保,你們放心。這也是你們展現出能力的機會。”

有了朱襄的保證,秦王子楚咬牙爲北方三郡提供了一批糧草,並親自來戰前動員,鼓勵他們走出長城,掠奪北胡的物資度過荒年。

朱襄留在了北方三郡,教導他們飼養和加工掠奪來的牛羊。

皮革織造,羊毛處理和紡織,肉類處理……北方三郡對長平君越發尊敬。

他們聽傳言,已經知道長平君是一個很有能耐的人。待親眼見到了,親身相處了,才知道傳言遠不如事實。

朱襄鼓勵北方三郡掠奪北胡,讓秦國朝堂上下唏噓不已。

他們沒有說朱襄假仁假義,而是說把長平君都逼到這份上,這次災年真是太難過了。

希望明年能好轉。

秦國血再厚,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可惜,天仍舊不遂人願。

公元前243年,秦王子楚八年。北方春天更暖和,春旱更嚴重。

留在九原的朱襄在刨地的時候,驚恐地發現了泥土裡的蝗蟲卵。

大旱之後常伴隨着蝗災。

秦國經歷了三年暖冬,蝗蟲卵連續三年沒有被凍死,終於累積成了蝗災。

看着九原郡土地裡的蝗蟲卵,朱襄知道,今年的蝗災不可能避免了。

朱襄立刻將今年會出現蝗災的事告知了秦王子楚。

秦王子楚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咳嗽還沒好。

他得到了朱襄的信,胸口一涼,就像是有什麼在胸口炸開了一樣,連續捂着嘴咳了許多聲。

放下手時,他發現自己咳出了血。

秦王子楚苦笑:“連續三年,連續三年啊。”

他在衣袍上擦掉了血,召開朝議,應對蝗災。

他不知道明年如何,只能老天來一招,他應對一招。一直這樣見招拆招地應對下去。

不然呢?難道向老天妥協嗎?

絕不可能!

蝗災的消息告知朝堂之後,朝堂上下皆露出了絕望的神色。

這個時代對蝗蟲不瞭解,有的人說蝗蟲是鬼怪,有的人說蝗蟲是上天派來收割的災神。

甚至還有人說蝗蟲不能傷害,否則上天會降下更多的災禍。

朱襄早就知道這個時代對蝗蟲的瞭解不深,所以早十幾年就在給學宮的教材中寫明瞭蝗蟲的來龍去脈,和以現在的技術可以做到的事。

在學宮的老師們翻出了朱襄寫的教材,與朝堂的卿大夫們一同在咸陽宮努力討論該如何應對時,朱襄已經派人去翻地弄死蝗蟲卵。

他養了雞鴨去吃蝗蟲卵,一邊降低蝗蟲卵的數量,一邊提供更多的食物。

這樣做其實起的效果不大。

因爲九原郡都有蝗蟲卵了,那麼更北邊的草地肯定有;中原其他地方肯定有。

朱襄能夠儘可能地減少秦國土地裡的蝗蟲卵,但管不了草原,更管不了中原。

蝗蟲羣會輾轉各地,依次吃光所有能見到的葉子。

就算秦國的蝗蟲被提前預防住了,其他地方的蝗蟲也會飛過來。

但就算起的效果不大,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他們也只能做到這些事。

蝗蟲如果成災之後,除了滅殺,沒有任何辦法。

什麼人吃蝗蟲,牲畜吃蝗蟲,都只是杯水車薪。

特別是蝗蟲集結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變得有毒,到時候人是無法食用蝗蟲果腹的。就算是牛羊,也可能吃了有毒的蝗蟲後鬧肚子。

蝗蟲就是這麼個操蛋的玩意兒。

就算到了現代社會,蝗災也令人聞之色變。

如果是現代國家,還能派飛機去提前灑農藥。但這玩意兒還會進化出耐藥性,噴灑農藥過多也會影響沿途軍民生活狀態。

所以現代國家也只能用捕網等物理方式儘可能地減少蝗蟲落地。

這個時代沒有飛機,沒有那麼多便利的捕蟲機械。

人們在蝗蟲來臨之後,只能通過最原始的方式捕殺和焚燒蝗蟲,從蝗蟲口中搶奪糧食。

朱襄離開了九原郡,在秦國各地教導他們如何減少土壤中的蝗蟲卵。

農人們知道了會有蝗災,哭天搶地,完全陷入了絕望。

但絕望又如何?他們只能盡力,盡全力去滅蝗蟲求活。

老天非要坑害他們,他們總不能就聽從老天的命令去死?

生存是生物的本能,活下去是人類的本能。

蝗災來了,那就與蝗蟲搶食物。

就算鬼神來了,爲了活下去,他們也要對鬼神舉起手中的農具。

“蝗蟲會在乾旱板結的土地中產卵,快要乾旱的低窪池塘也是它們重要的產卵地。要儘可能地用水漫灌的方式淹死蝗蟲。”

“沒有水漫灌條件的田地,就只能把蝗蟲卵翻出來碾碎或燒掉。養雞鴨可以吃掉一些蝗蟲卵,減少滅蟲卵的勞動量。”

“南方水熱條件好,基本不會孵化蝗蟲卵。但蝗蟲會南下,南方也必須做好滅蝗的準備。”

“蝗蟲只是蟲災,是自然災害,和什麼上天鬼神沒關係。妖言惑衆者,斬!”

朱襄一邊指導預防蝗災,一邊向秦王子楚要了一支兵。沿路只要遇到妖言惑衆者,無論身份,皆殺無赦!

連續荒年,又遇蝗災,有許多裝神弄鬼的方士出來妖言惑衆。還有許多村人維護他們。

朱襄再次率兵破廟宇,焚神像,殺妖人。

途中有許多村莊拿起武器與朱襄對抗,朱襄也沒有手下留情。

這時候,天下人才想起來長平君曾在南秦伐山破廟的威名,也想起長平君是在廣陵城一戰成名的兇悍名將。

第111章 糖炒板栗子第64章 荀子木柺杖第234章 無害我田稚第167章 趙姬訴無辜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121章 紅燒牛肉麪第218章 滅六國號角第4章 清蒸鹽焗雞第3章 薺菜瘦肉粥第33章 冰涼冬雪花第232章 屋漏連夜雨第59章 酸薺菜魚湯第78章 始皇烤全兔第164章 義戰不義戰第266章 論跡和論心第45章 油酥滷雞鴨第74章 廉頗心火氣第227章 秦國楚韓爭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33章 冰涼冬雪花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115章 雪姬紡織機第108章 春申君贈禮第81章 水患後釘螺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182章 食肆遇學生第227章 秦國楚韓爭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38章 精糧乾肉粥第210章 強烈既視感第125章 漢水釜鬵魚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90章 鹹菜薰香腸第200章 祭天后夏收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241章 暫不定諡號第204章 妄議相國位第263章 楚王啓殉楚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124章 五香滷兔頭第264章 楚王啓安葬第254章 趙高尋捷徑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49章 果醬千層糕第226章 不過多門課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219章 鹽場小海鮮第265章 論跡和論心第257章 梓棺費鮑魚第184章 廣陵鄭國渠第216章 故友終重逢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40章 茱萸土豆粉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200章 祭天后夏收第154章 始皇崽頭槌第127章 蓮子銀耳羹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83章 浮丘與叛徒第199章 兄友弟也恭第223章 炊餅湯泡飯第29章 慶典土豆花第191章 夜襲孔明燈第167章 趙姬訴無辜第153章 夫妻肩上淚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44章 肉粥滷肉片第43章 冰涼烤羊肉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64章 荀子木柺杖第21章 果醬蒸蛋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177章 泡白菜蘿蔔第120章 粟米涼饃饃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25章 野兔野狐鴉第136章 竹筍傍林鮮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76章 滋補藥膳湯第123章 幹鍋土豆片第242章 念來存故人第3章 薺菜瘦肉粥第256章 想聽故事嗎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
第111章 糖炒板栗子第64章 荀子木柺杖第234章 無害我田稚第167章 趙姬訴無辜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121章 紅燒牛肉麪第218章 滅六國號角第4章 清蒸鹽焗雞第3章 薺菜瘦肉粥第33章 冰涼冬雪花第232章 屋漏連夜雨第59章 酸薺菜魚湯第78章 始皇烤全兔第164章 義戰不義戰第266章 論跡和論心第45章 油酥滷雞鴨第74章 廉頗心火氣第227章 秦國楚韓爭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33章 冰涼冬雪花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115章 雪姬紡織機第108章 春申君贈禮第81章 水患後釘螺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182章 食肆遇學生第227章 秦國楚韓爭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38章 精糧乾肉粥第210章 強烈既視感第125章 漢水釜鬵魚第147章 飲盡杯中月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90章 鹹菜薰香腸第200章 祭天后夏收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241章 暫不定諡號第204章 妄議相國位第263章 楚王啓殉楚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124章 五香滷兔頭第264章 楚王啓安葬第254章 趙高尋捷徑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49章 果醬千層糕第226章 不過多門課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219章 鹽場小海鮮第265章 論跡和論心第257章 梓棺費鮑魚第184章 廣陵鄭國渠第216章 故友終重逢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40章 茱萸土豆粉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200章 祭天后夏收第154章 始皇崽頭槌第127章 蓮子銀耳羹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83章 浮丘與叛徒第199章 兄友弟也恭第223章 炊餅湯泡飯第29章 慶典土豆花第191章 夜襲孔明燈第167章 趙姬訴無辜第153章 夫妻肩上淚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44章 肉粥滷肉片第43章 冰涼烤羊肉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64章 荀子木柺杖第21章 果醬蒸蛋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177章 泡白菜蘿蔔第120章 粟米涼饃饃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25章 野兔野狐鴉第136章 竹筍傍林鮮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76章 滋補藥膳湯第123章 幹鍋土豆片第242章 念來存故人第3章 薺菜瘦肉粥第256章 想聽故事嗎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