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劉協所爲

“該死的衛濤!狡猾的衛濤!”

渭河水少,自然是讓馬騰、韓遂想到是有人在上游蓄水,一番探查之下,已經是發現在上游已經是建造了一個土城。

因着之前與衛濤交戰就是吃過這虧,所以馬騰、韓遂也是專門是查知了此事,最後的結果就是要等到這幾個月的寒冬過去。

馬騰、韓遂可等待不了那麼許多,這纔是讓招募羌族到來。

雖然如今羌族只到來了二三萬人,還有五六萬人更在其後爲援,但衛濤這一退當即就是給了二人難題。

不過縱然是二人面對同一個難題,馬騰、韓遂也不可能如同以往一般是來此商議,只能各想辦法。

至於想要奪取上游河道,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可惜,衛濤也是佈置下了重兵,更命太史慈守衛上游河道,除非是他們不計代價衝擊,不然哪裡有那麼容易。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無論馬騰,還是韓遂自然不肯花費代價,出兵,反正在他們看來上游不可能蓄得了多少水,這一段時日他們還是就快搭橋讓羌族可以追襲衛軍就可。

可以說,本來即將是在西涼演變開的大戰一時之間竟然又是變得和緩起來,讓許多關注此事的人都不由得暗暗搖頭。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在長安之中卻是有一事發生,雖然很快就是平靜了下去,但很快一封書信八百里加急就是送到了衛濤的案頭。

“果然是如此……”

將諸葛瑾送來的信件閱覽完畢之後,衛濤忍不住就是一聲長嘆,

“天子果然是有所爲,只不過他還是太高看了天子之名。以爲我與曹軍在誅滅袁紹之後又是重新將天子再立就是因爲上天註定了你要爲天子不成?”

“主公,不知道是有何事?”

聽到衛濤如此感嘆,一旁的陳羣很是疑惑。雖然衛濤的話語有些不敬,但陳羣自動是將之當做未曾聽聞。

長安城的事情已經是被諸葛瑾給處理完畢,而且就算處理得如何幹淨,這事情恐怕也是要在不久之後風傳天下。所以衛濤也沒有多做隱瞞。直接轉手是將信件交給陳羣。

“這……”

閱讀完後,陳羣卻是無言以對。良久之後纔是言道。

“天子閱歷不足,方是如此,主公當何以應對?”

“閱歷不足?長文是想要說其年幼吧?不錯,天子年歲是不大。但天子數經那麼多事,如何可說是閱歷不足?恐怕是怕我如袁紹等人一般,想要挾持天子以令諸侯,甚至再有謀朝篡逆之心。誰讓我有兵權,又實掌長安呢?”

衛濤微微冷笑一聲,劉協會是如此,衛濤早就有所料。不然也不會特地將諸葛瑾留在長安。

其實事情的經過倒也是簡單,衛濤要北上攻打涼州,但司隸也不可能是沒有留下人手兵馬。

事實上,因爲之前與馬騰、韓遂大戰。所以數萬傷兵都是留在司隸。

劉協的目的也很是簡單,就是想要趁着衛濤這位主帥不在,而後藉着天子之令,強行拿下軍權。

如果沒有諸葛瑾這樣的心腹之人在,劉協這一次說不定還是有幾分機會。

因爲這一次劉協的決心之大,委實讓衛濤都是感覺驚訝,他可不是如同之前一般,只是派人前去,這一次劉協可是親身上陣,親自行到軍營之中。

大漢四百年,自然是有忠君之人,更何況衛濤一直是大漢忠臣,擎天架玉樑,所以麾下的底層將領士卒,自問也就是忠心於大漢之人。

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是對天子的命令太過違背,在天子的命令之下,若是要交出兵權,自然會是猶豫,但天子這一次卻是許諾高官,以名爲誘,自然會是有不少人都是動心。

可惜,這個時候諸葛瑾就是果斷出手,直接是將所有那些接觸天子的將領士卒全都軟禁了起來,而且更是拒絕天子的種種要求。

諸葛瑾乃是衛濤心腹,衛濤離開之前也是將大權交託,加上雷厲風行之下,這事情頓時轉爲平息。

當然,經此一事,衛濤已經等於是與天子撕破面皮,就算這個時候衛濤想要彌補都無從是彌補回來。

“呵呵……若不是天子的心腹重臣多是死在袁紹刀下,恐怕這個時候就是輪到我要爲前後受敵而擔憂了吧?”

面對衛濤的話,陳羣沒有回答,但很快衛濤又是冷笑一聲而道。

“子瑜還是有言,天子已經是下詔,令我與西涼止戰,並且已經這詔書宣揚得長安城人盡皆知,也可以說是讓天子皆知。陛下恐怕也是明白我未必會是遵守此令,此令卻是在讓我名聲掃地。至於我若遵其令,日後他更可如此逼迫於我。除非我是如同董卓、袁紹一般將其軟禁,天子這是在拿命來與我相拼,想不到我衛濤竟然還有此榮幸。”

衛濤的話看似自言自語,但旁邊的陳羣卻已經是背生冷汗。

陳羣如何不知道衛濤的意思,天子如今所爲與其說是爲謀兵權,還不如說是在逼迫衛濤做出選擇。

顯然,劉協還是能夠明白衛濤麾下的將士雖然也可能是有忠於大漢之人,但哪怕是那些人也同樣是忠於衛濤。

所以直接奪取兵權對於劉協來說,那就是成就最好,不成關係也是不大,最重要的是衛濤的反應。

畢竟如今的天子已經不是在袁紹之前,手中已經沒有太多的實權,只能夠親身上陣。

甚至陳羣能夠明白爲何劉協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如此發動。

一來衛濤在外,劉協纔是有所可能成功,而且如此也可打衛濤一個措手不及,若衛濤無有防備,那麼劉協纔可能是弄到軍權。

其二就是因爲衛濤是在外,所以想要趕回長安也不是一時之事,這一段路程足以是讓衛濤冷靜下來,最少哪怕衛濤是下了廢帝的心思,也不會說是立即取其性命。

不得不說,當今天子最少聰慧二字的確是有的,只可惜生不逢時,如今天下已經分裂,各個諸侯已亂,暗自相爭之下,所謂的天子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

“可惜了……”

陳羣暗暗嘆息了一聲,世家出身的陳羣自然是希望大漢能夠再次強盛,若是大漢的確是有希望,那麼陳羣必定傾盡全力以作輔佐。

但同樣也是正是因爲陳羣是世家出身,在認爲大漢已經無可挽回的時候,自然也更爲願意輔佐他人。

陳羣也在長安日久,在他看來,最少當今天子是沒有那一份力挽狂瀾的能力,而其他漢室宗親,劉表、劉璋俱是無能的‘守門之犬’,早晚必定被人所趁。

至於劉備,陳羣倒也知道,不過陳羣這樣世家出身的人的確很難是看得上劉備。

所以這個時候投到衛濤麾下,陳羣其實也已經是有這樣的準備,當即就是向着衛濤一拱手。

“主公欲如何羣是不知,然當今天下未定,尚有曹操、孫權是爲豪傑。天子之威雖已衰落,然天子畢竟還是天子,所以主公是可善待,不可惡言。天子數遭劫難,如今長安之中已無有歸屬天子之力。故而主公不必擔憂。”

雖然沒有明說,但顯然陳羣還是傾向於軟禁天子,而後挾天子以令天下。

衛濤微微搖搖頭,這件事情衛濤已經是考慮過了,這一次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建議。

來回走了兩步,衛濤終於是下定了決心。

“有着渭河威脅,而那馬騰、韓遂又捨不得其軍力,其軍必定逡巡不前,而那羌人,雖然不畏生死,但未經訓練,實力不強,?所以我只需留下數將坐鎮,那麼便可穩定大局。傳我命令,令太史慈是爲主將,固守渭河上游,徐晃、魏延爲副將,應對羌人,儘可能是與之挑戰,破其心中銳氣。至於長文,你坐鎮軍中爲其出謀劃策,可有疑問?”

“諾!”

陳羣雖然心中也是好奇,但更明白,這個時候不是弄清這些的時候,自己要做的只是聽從命令而已。

畢竟在衛濤麾下,陳羣只是一個新人而已。

衛濤積威極深,其命令之下,根本無人敢違,命令很快就是得到各個人的施行。

而後衛濤沒有再是猶豫,當即就是帶着典韋離營,直接是向着長安而去,這一次衛濤要是親自處理長安事務。

從西涼到長安,大軍而行,往往是要行上十天半月,但若帶着少數人馬,不顧惜馬力,卻是可以數日即到。

以衛濤如今的身份地位自然可以如此,所以只在區區數日之間便是回到了長安。

不過這一次衛濤並沒有過多驚動他人,只有諸葛瑾纔是知曉衛濤到來。

“子瑜,如今情況如何?”

“啓稟主公,自從我行事之後,陛下一直未有任何動作,也沒有聽到陛下有絲毫惱怒的消息,因爲此事重大,但無有主公回訊之下,瑾不敢是有何動作。”

說到這裡,諸葛瑾微微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小聲地開口說道。

“我想,如今陛下也是在等候着主公,等着着主公的決斷……”

(感謝天?葉№舞空,光輝的憲章的打賞,也感謝其他書友的支持,謝謝!)

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94章 想法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340章 智鬥一陣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13章 少年英豪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261章 擒拿袁譚第12章 呂布拜父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184章 鬥顏良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73章 決斷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99章 劉虞散兵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437章 空城謀?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436章 草原服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0章 戰神呂布(上)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101章 甄氏意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220章 調虎離山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247章 入九江第208章 戰關羽第140章 空營計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177章 貂禪第15章 長襲匈奴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17章 衝鋒對決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436章 草原服第26章 馬匪來襲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319章 鬥將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246章 鬥孫策!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71章 實力最弱?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420章 再衝殺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446章 國制(下)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83章 病弱趙風第101章 甄氏意
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15章 嫁禍鮮卑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94章 想法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340章 智鬥一陣第145章 陶謙亂事第13章 少年英豪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424章 互攻大營!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261章 擒拿袁譚第12章 呂布拜父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184章 鬥顏良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7章 悄然改變了的歷史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373章 決斷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99章 劉虞散兵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437章 空城謀?第222章 衛濤勸張寧(上)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401章 孔明送謀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436章 草原服第34章 張遼舞劍鬥匈奴第10章 戰神呂布(上)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274章 西涼軍到來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328章 呂蒙入襄陽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101章 甄氏意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220章 調虎離山第227章 以退爲進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247章 入九江第208章 戰關羽第140章 空營計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177章 貂禪第15章 長襲匈奴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17章 衝鋒對決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436章 草原服第26章 馬匪來襲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07章 劉備到來第319章 鬥將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246章 鬥孫策!第320章 大敗呂布第71章 實力最弱?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388章 衛濤勸徐母第420章 再衝殺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196章 丞相袁紹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446章 國制(下)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83章 病弱趙風第101章 甄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