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紛紛歸來

“子魚一路幸苦了。”

最先歸來的是華歆,與之同歸的,除了典韋之外,還有數百名文士,不過這個時候華歆只是帶着一個男子前來,其餘文士卻是向着官府報備一聲之後,就是將他們安置在幷州。

“多謝主公關心,歆不辱使命,請得管寧、邴原到來。其餘之人乃是管寧弟子,今同其而來,不過還有一事要與主公言明,管幼安性子倔強,縱然是花費數月之功,也不肯是出仕爲官,只是如今遼東甚是不平,其纔在吾之勸說之下同意到幷州隱居。”

說到這裡華歆也是不由得露出微微苦笑,而後纔是向着身旁一讓,讓出一個藍袍男子向衛濤介紹言說道。

“這一位便是邴根矩,其行高潔,歆之所服,?其才橫溢,歆之不及也。”

這卻是華歆謙虛,論德行華歆不會比邴原差多少,論才能卻更在其上。

不過這時候衛濤自然不可能怠慢邴原,當即就是上前向着邴原一禮。

“濤見過邴原先生,早聞先生之才,今日得見,幸甚。濤不敢言有大志,唯願我大漢不受異族侵擾,使天下百姓不受戰亂之苦,還望先生能夠相助一臂之力。”

“豈敢當將軍之禮?”

見到衛濤向自己行禮,邴原就是趕緊同樣向衛濤一禮。

“異族侵擾我大漢,亂我大漢秩序,使得天下百姓流離失所,將軍竟然有此大志,原亦心生欽佩。原才疏學淺。不敢妄自高攀爲願爲將軍治理一縣之地。施以教化。令百姓安居樂業耳。”

“先生之才,縱然一府太守也是任得,何止限於區區一縣耳?”

聽到邴原此話,衛濤知道邴原已入自己殻中,?當即就是大笑而道,隨即一手把着一人入到府內,而後令人大擺宴席以爲賀。

之後衛濤再是與邴原長談,發現邴原也是一務實之人。而且其纔多在教化治理之上,至於謀略機斷的確非其所長。

見此,衛濤就是以一縣託之,令其治理教化。

“這一此北上遼東多有艱辛,倒是辛苦子魚了。”

待到安置好邴原之後,衛濤纔是將華歆單獨請來溫言說道。

“多謝主公關心,只是令歆想不到如今天下情勢變化盡然如此,那袁術竟然如此喪心病狂,竟然直接稱帝,可謂是大逆不道!”

華歆說起這事。臉上也是有幾分激動。

“想不到堂堂大漢近數年來變化竟然是如此之大,本來以爲只是大漢威嚴受損。大漢陷入低谷暴亂之兆,可到得如今,竟然連那等叛上忤逆之人都是出現,難道大漢真的到了最後的時刻……”

說到最後華歆的聲音幾乎只有自己能夠聽聞得清。

大漢四百年,天下還是將漢室視爲正統,如今漢室衰落至此,可那些漢室宗親卻是始終不見振作,如何不讓天下人爲之失望?

“子魚,之前你所言如今遼東不太平,?可是遼東出了什麼事?”

見到華歆如此,衛濤當即就是順口岔開了話題,同時將心中的疑惑提了出來。

“莫不是那烏桓又是蠢蠢欲動?”

“非也,而是那黑山軍已經進逼到北平,公孫瓚麾下白馬義從已經死傷殆盡,就是連那來援的公孫度都是被之所敗,狼狽襄平。而且以歆之愚見,恐怕公孫瓚已經堅持不了多久,最多三月必有其消息傳來。”

聽到華歆如此一說,衛濤頓時感覺如今的黑山軍頗是有以往黃巾勢大不可抑的感覺。

而且衛濤可是明白,與張角準備一戰而定天下不同,?張寧的卻是主張逐步蠶食吞併大漢,相比之下,張寧這樣根基更見穩固。

如今天下各路諸侯哪一個不知道黑山軍其實就是黃巾賊演變,但直到現在,其不僅得到了朝廷認可,?還是準備成爲橫跨兩州的大諸侯。

“黑山軍中雖然也有一些人物,但算不得真正的將才,縱然那公孫瓚麾下士卒不及黑山軍,也斷然不會如此輕易敗落纔是,敢問子魚緣由爲何?”

像華歆這樣的人才,自然會是主動探究黑山軍強大的奧秘。

“其實說起來也是簡單,昔日黃巾之禍雖然已經被覆滅,但天下間散落的黃巾餘黨還是不少。因爲朝廷之令,所以各地諸侯都對這些黃巾餘黨毫不客氣。雖然黃巾餘黨人數衆多,但在這樣的圍剿之下還是敗多勝少。”

果然一聽到衛濤問起,華歆當即就是侃侃而答。

“不過也不知道那黑山軍竟然是如何傳言,天下各地的黃巾卻是悄然聚集了起來,那公孫瓚的確是有些本事,但在我看來,若非是那黑山軍有意控制,恐怕北平早已是陷落在黑山軍之手。”

“有意控制?”

衛濤微微一愣,很是有些不大明白。

“縱然黑山軍不懼人數消耗,但以我對那黑山軍張寧等人的瞭解,?她應該不會做這種無用之事吧?”

“主公還認識黑山軍的首領?”

華歆微微有些好奇,但也沒有絲毫探究的意思,而是繼續回答說道。

“我想在經由黃巾之敗後,那黑山軍也應該是知道單單隻有人數,根本算不得什麼軍隊,所以有意控制了攻勢,藉由公孫瓚來鍛鍊麾下將領士卒的能力。雖然這樣一來死傷的人數更重,但如今黑山軍的軍隊實力極強。”

“哦?比之那白馬義從如何?”

衛濤微微一愣,就此問道。

“白馬義從就是敗亡在三倍之數的黑山軍手中,要知道那可不是騎兵,而且黑山軍也沒有公孫瓚那個屬下那麼勇猛的將領。”

華歆微微苦笑,以華歆的才能,自然也是能夠想到,佔領了幽州之後,黑山軍下一步必定是休養生息,而後南望冀州,到時候免不得要與衛濤一戰。

“雖然黑山軍當時死傷也是過半,但由此也可見其強,自此一戰之後,公孫瓚就是連連敗退,如今只能夠固守北平,而且看樣子應該是堅持不了多久。”

“原來如此。”

衛濤微微點頭,沒有再是多說。

衛濤已經是發現,在大勝匈奴之後,自己的發展一下子就是停滯了下來,雖然也是得了一些好處,但比起其他諸侯來說卻是慢了不少。

當然若是說後悔什麼的,那倒是不至於,無論如何,‘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如今也的確是衛濤本人的理想。

只是衛濤更是明白,若是沒有實力,恐怕這一個理想就是變成幻想,自己白白在這一個大時代走上一遭。

“看來只能夠是期望子瑜了,經過了這麼幾個月,應該也快是歸來了吧,希望他能夠不會是令我失望。”

衛濤心中下了決定之後,已經是各自發布起命令,不過真正讓衛濤寄託希望的不是其他,而是諸葛瑾。

幷州地廣人稀,招募兵員不易,所以引入外來之人就是至關重要。

而且這一次諸葛瑾可不單單只是吸引司隸流民,他還有更爲重要的任務。

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在得十天之後,諸葛瑾也是領着人歸來,而且還是數萬人。

這其中大半都是司隸流民,但其中更有不少卻是一身軍服,雖然破破爛爛,但也可以分辨出其爲士卒。

李催等人的敗兵。

這一次除了流民之外,真正是需要諸葛瑾這一位大才出馬的就是這些敗兵,說服這些敗軍加入幷州,成爲幷州士卒,纔是諸葛瑾真正的任務。

當然如此任務也是極爲危險,所以衛濤纔是讓趙雲隨行。

“子瑜。”

這一次衛濤是真正的出城十里相迎接,見到衛濤之後,諸葛瑾當即就是下馬快速步行,行到衛濤身前之後,就是趕緊下拜。

“拜見主公,瑾不負主公所託,已經是將願意到我幷州定居之人全都勸說而來,有這些人在,定可是快速恢復我幷州的實力。”

幷州地廣人稀,可不併不代表這個時候的幷州能夠容納得下多少人,畢竟這個時代的產糧之類的事情並不如日後,能夠分割出去的田地也是十分有限。

不過此事是由諸葛瑾一手操辦,衛濤倒是放心得很。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身着盔甲的將領也是隨之上前,行到衛濤身前就是恭敬一拜。

“末將楊奉拜見主公,還請主公恕末將來遲之責。”

楊奉?

衛濤微微一驚,想不到諸葛瑾連楊奉都是爲自己勸來,難怪衛濤一眼看去,能夠發現許多西涼士卒。

“楊將軍也是頗爲後悔昔日沒有能夠直接追隨主公,在李催大敗之後,楊將軍自行收攏了不少西涼士卒。見到瑾之後,楊將軍就是決議前來相投,還請主公能夠收納。”

就在這個時候,諸葛瑾也是開口,總算是讓衛濤大致瞭解到,爲何楊奉會是前來投靠的原因。

“呵呵……能夠得到楊奉將軍之助,衛某之幸也,將軍且起。”

衛濤自然知道千金買馬骨的道理,更何況雖然楊奉本身的能力並不算得一流,但統領一軍也是不成問題。

“日後還要將軍多多盡力相助纔是。”

“諾,必以助主公成大業,保我大漢長盛不衰!”

得到衛濤承受,楊奉本來提着的心頓時放下,大聲應諾而道。

第79章 謀求外放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303章 納涼州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63章 董卓來援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120章 公瑾新謀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128章 阻與鬥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94章 想法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62章 朝廷來使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339章 戰局變幻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402章 劉禪降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128章 阻與鬥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275章 終開戰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36章 草原服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58章 火攻?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5章 洛陽神童第314章 戰平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71章 實力最弱?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7章 張遼獻策第399章 劉備絕命反擊第27章 張遼獻策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114章 敗呂布第137章 納貂蟬第140章 空營計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246章 鬥孫策!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159章 大生意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38章 鬥服典韋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3章 才女識音
第79章 謀求外放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303章 納涼州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63章 董卓來援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120章 公瑾新謀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119章 聯軍內訌(下)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128章 阻與鬥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94章 想法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62章 朝廷來使第187章 鬱悶的張合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168章 紛紛歸來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339章 戰局變幻第238章 招攬魏延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111章 得悟霸王之勇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5章 長襲匈奴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309章 文明掠奪第402章 劉禪降第313章 再鬥呂布第410章 大破蠻營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130章 疲兵之計第128章 阻與鬥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178章 勸降高覽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23章 諸葛孔明駐新野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275章 終開戰第22章 馬邑三患第436章 草原服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58章 火攻?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5章 洛陽神童第314章 戰平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337章 荊州大戰起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154章 欲謀匈奴第379章 陸遜來見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317章 大略服賈詡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221章 火燒上谷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71章 實力最弱?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409章 將計就計欲破蠻營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27章 張遼獻策第399章 劉備絕命反擊第27章 張遼獻策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114章 敗呂布第137章 納貂蟬第140章 空營計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246章 鬥孫策!第324章 博望火燒阻衛濤第159章 大生意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29章 衛子羽請君入甕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38章 鬥服典韋第368章 華佗妙手第3章 才女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