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洛陽動亂(上)

“據說那劉宏今日在校場昏厥,此事有着無數軍兵親眼所見,想來不假。”

洛陽城中,一處簡陋的房屋之中,這房中一個年邁的老者正是做在木牀之上,周圍卻是圍着一衆高大的漢子。

“天公何必是要親犯險地?自從洛陽起事事敗之後,這洛陽城中就是查得十分嚴密,進來容易,但想要出去就是難了。”

聽着這些漢子的話,那高坐其上的老者只是平靜地搖搖頭。

顯然,這個鬍鬚、頭髮皆是已經花白的老者並不是普通人,正是那位大賢良師張角。

“此事我已經是知曉,那皇帝今日如此,正是其龍氣正是與我黃巾氣數爭鬥的緣故,雖然一時之間無法斬滅其龍氣,讓大漢亡朝,但如此日削月減之下,龍氣必然難以爲繼,那劉宏已經命不久矣。”

張角不愧是張角,即便這時依舊是從容不迫,而其所言龍氣、氣數更是讓周圍大漢連連點頭,直認爲張角乃是神仙中人。

“若是皇帝駕崩,其必天下可定也。吾也聽聞如今皇帝的兒子可都是年幼,區區幼子如何是與我等相爭?待到那時,當是我黃巾鼎定天下之日。”

一番話說得旁邊一衆大漢心頭火熱,不過那爲首的大漢卻是愈發的奇怪。

“既然如此,天公何必還要到此涉險?”

“呵呵……劉宏命不久矣,可是老夫也同樣是壽元無多。”

談論起自己的生死,張角依舊是面容平靜。

“老夫本來在數月之前就該是已去,不過顧念我黃巾大業未成,以秘法強撐,好在恰時尋到幾味珍惜之藥,讓老夫得以延命,可惜,延命尚可,但依舊是有壽。”

“什麼!”

張角這話聽到這些大漢耳中直若驚雷,頓時就是讓其失聲。

這些依舊環繞張角站立的漢子,可都是最爲崇敬張角的人,只要張角一句話,就是讓她們自殺也不會有半點猶豫。

吃過唐周的虧之後,還能夠得到張角的信任,可見這些人的忠誠。

“黃巾自老夫而始,但卻不會自老夫而終。老夫之使命乃是爲了耗盡大漢龍氣讓我黃巾天下可成。”

這些人都是張角的忠實信徒,聽到張角如此一說,頓時一個個對張角皆是肅然起敬。

“老夫一條殘命算不得什麼,不過若是老夫不至,那劉宏恐怕還有數年之命,與我黃巾天下不利,既然如此,老夫就是舍此殘軀,看看這大漢還能夠撐到幾時。”

“大賢良師!”

一衆大漢齊心下拜。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張角面容平靜,帶着絲絲笑容,緩緩而道。

“我只願,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衣,天下太平,人人平等。若能達成吾願,區區性命,吾又有何惜?黃龍,事情可曾齊備?”

“啓稟天公,事情已然齊備,雖然官軍也曾是多次盤查,但一年前動亂洛陽的時候就是埋伏下了種子,其中數人如今已然混入軍中,雖然不可能直入中宮,但只要天公一聲令下,定然羣起而動,決不讓官軍再有時間反應!”

聽到黃龍的話,張角只是平靜地點點頭,沒有再是多言。

很快這間屋子就是重新恢復了平靜。

誰也不知道如今大漢王朝着重的通緝對象竟然無聲無息間竟然是潛入了洛陽。

事實上就算是這個時候張角再是在冀州起事,恐怕一時之間朝廷也抽不出人手去應付。

自從劉宏在御前演武那一日昏倒過後,身子那日一日不如一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朝廷當中要求立太子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劉宏有兩子,長子劉辯,次子劉協。

劉宏頗爲偏愛劉協,但劉協年幼不說,劉辯本身卻是何皇后所出,外有大將軍何進爲奧援,實在不可輕圖。

若是劉辯爲人聰慧,那麼劉宏立劉辯爲繼承人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畢竟都是劉宏所出。

但偏偏劉辯爲人木訥,讓劉宏不喜,劉宏之所以急着抓兵權,除了爲防黃巾之故,其中未曾沒有爲自己幼子考慮的意思。

但現在情況卻是有些刻不容緩,大將軍何進在回到府中之後,思量了一番就是想到,若是這個時候不定下太子,恐怕日後有變。

所以這一段時間之內,何進奔走甚急,聯絡了不少朝廷重臣,欲要讓劉宏早立太子。

若不是劉宏藉着病因躲避,恐怕早就是不堪其擾,即便如此,劉宏也是無心打理朝政,更談不上剿滅黃巾亂匪了。

衛濤因爲與曹操關係一直不錯,加上如今所領的人馬乃是駐紮洛陽,職權很是不一般,若是有什麼變故,洛陽當中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何進府中。

“混賬的張讓,竟敢阻攔於我不讓我見陛下!”

隨着‘噹啷’一聲,一個頗爲名貴的茶杯又是被摔得粉碎,何進已經是氣急。

“那張讓何敢是如此?吾與陛下有親,難道還會行那大不道之事不成?”

聽到何進如此一說,在座的人紛紛是勸說。

不得不說何進的確還是有幾分本事,除了衛濤、曹操之外,袁紹、袁術兩兄弟,加上與袁紹一向交好的淳于瓊都是在座。

劉宏本來預備留給自己的西園校尉,已經是有大半在此。

“將軍勿憂,有朝廷諸公在,有大將軍在,區區宦官如何矇蔽聖聽也是無濟於事。更何況現下陛下身子雖然不好,但只要不動七情六緒好好將養身子,想要恢復過來也不是不可能,到時候朝廷諸公齊齊上奏,當是可爲。”

衛濤知道歷史上劉宏的確還有一二年壽命,而且現在劉宏雖然身子虛弱,但卻不是病危之時。

所以聽到衛濤如此一說,包括何進在內不少人都是微微頷首,頗爲贊同。

“報!”

但就在商議之時,門外卻是傳來一陣呼喊。

“有什麼事?”

何進可是吩咐說過,若是沒有極爲重要的事情不可是隨意驚擾。

“若是事情不夠重要,小心你的狗頭!”

“報,報告大將軍,剛剛有訊傳來,說是洛陽城外有黃巾聚集的跡象,現今四個城門已經關閉,特派小人來請示大將軍,該要如何?”

“什麼!在洛陽城外有黃巾聚集?”

所有人都是感覺驚詫莫名。

雖然始終無法剿滅黃巾,但黃巾在朝廷的打壓之下已經頗爲勢微,不說兵逼洛陽,就是反攻也是不易。

尤其是洛陽重地,就是有大股流民活動都會是知曉,黃巾軍如何是到來?

“小的不知,乃是城門校尉傳訊,說是已經見到有黃巾出現,雖然人數不衆,但出現至此已經可知,爲了預防起見,故而先是令四門封閉。”

那人只不過是一個傳訊之人,不知道事情詳細也是知曉。

不過在聽說人數不多之後,廳中不少人已經是安下心來,開始思量了這事。

“大將軍,如今畢竟只是小股黃巾。黃巾雖有蠱惑百姓之能,但畢竟耗時不少,敢請大將軍下令,令洛陽軍隊出兵平叛。”

就在這個時候,衛濤就是說道。

“想來這些黃巾乃是之前就是遊離在洛陽郊外,如今聽聞陛下龍體欠安,自以爲可敵大漢,卻是冒了出來。大將軍可使一二將領千人,必可生而擒之。”

“不錯,正是如此。”

聽到衛濤的話,曹操也很是贊同,上前一步就是說道。

“洛陽防衛不可輕動,還有西園校尉,只要一兩軍便可成擒。”

聽到衛濤和曹操兩人先後而言,何進也是頗爲動心,不過細細一想之後,何進卻是有了更好的主意,當即一揮袍袖就是言道。

“如此大事豈能夠再是欺瞞陛下?而且既是黃巾殘軍,當可讓陛下一觀我漢軍之威風。且是速命城門校尉確認此事,我立即進宮求見陛下!”

衛濤和曹操頓時就是有些面面相覷,沒有想到這個時候何進所想的竟然是打擊宦官。

“大將軍此議甚好!”

“大將軍所言極是。”

不過令衛濤有些哭笑不得的卻是那些朝廷官員一個個卻是紛紛贊同,好似打擊宦官纔是首要之事一般,委實令人感覺不知道該要如何述說。

衛濤、曹操皆是人微言輕,再是如何敘說,何進都不會聽得進去。

而何進得到了確實只是有小股黃巾出沒的消息之後卻是喜不自勝地向着皇宮而去。

“唉……大將軍與朝廷諸公何故如此?以大將軍和朝廷諸公聯手,區區閹宦,數個力士就可擒之,以陛下的身子又是能夠庇佑到幾時?”

曹操見此卻是無奈地在衛濤身邊輕嘆一聲。

“欲要剿滅黃巾賊衆,宜早不宜遲,真讓黃巾裹挾了鄉黨百姓以成勢大,到時候再是想制恐怕所花之精力不在小也。”

“卻是如此,而且這個時候緊閉四門,豈不是讓洛陽人心發亂?”

衛濤這話一出,他與曹操皆是一愣,相視一眼,皆是隱隱察覺到不對。

過了片刻,衛濤頗爲猶豫地說道,神色之間都可隱見一絲驚慌。

“若是有心人再是挑事,豈不是有禍端?”

(上三江了,有三江票的朋友幫忙投一下三江票,謝謝各位書友的支持!)

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273章 失望第275章 終開戰第339章 戰局變幻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章 蔡邕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436章 草原服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303章 納涼州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275章 終開戰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1章 蔡邕第159章 大生意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章 才女識音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342章 險計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342章 險計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427章 呂布殤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245章 鬥言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426章 再戰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314章 戰平第22章 馬邑三患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88章 何進亡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233章 見甘寧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84章 童淵來意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35章 言動匈奴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84章 童淵來意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7章 義結金蘭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69章 聯姻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
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273章 失望第275章 終開戰第339章 戰局變幻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1章 蔡邕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436章 草原服第369章 魯子敬四分天下第303章 納涼州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275章 終開戰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236章 膽大包天甘興霸第214章 血洗烏桓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1章 蔡邕第159章 大生意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3章 才女識音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251章 呂蒙‘奸’計第342章 險計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23章 初來的震懾第342章 險計第260章 斬顏良誅文丑(下)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304章 天下情勢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419章 施謀試探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423章 真正所謀第156章 十面埋伏第427章 呂布殤第206章 軟禁沮授第245章 鬥言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426章 再戰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334章 五溪蠻敗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363章 孫權生退意第314章 戰平第22章 馬邑三患第202章 沮授慾火攻第100章 甄氏和衛氏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329章 呂子明巧言取兵權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00章 首勝一陣第88章 何進亡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233章 見甘寧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11章 戰神呂布(下)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413章 曹操封魏王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86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中)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211章 衛濤大義第84章 童淵來意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65章 謀算對道術(上)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75章 洛陽動亂(中)第35章 言動匈奴第106章 張遼救潘鳳第269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上)第84章 童淵來意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7章 義結金蘭第90章 烏桓先鋒第169章 聯姻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