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

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

漢朝循的是周禮,周制婚禮,確立於禮樂開國的西周,發揚於君子風範的春秋戰國,豐富於大一統後的秦漢,純粹的制式保持至漢代末期。婚禮在黃昏舉行,故稱爲“昏禮”。

漢朝風俗講究的是‘敬慎重正而後親之’,作爲人倫大禮,禮之大禮,周制婚禮注重的是禮儀的莊重大方。

喜慶的氣氛也不是沒有,但卻是在莊重中體現出來的,王羽乃是一方諸侯,他的婚禮,自然不會和民間的婚禮一樣,摻雜諸多俗禮進來。

總而言之,這場婚禮讓王羽覺得很新鮮,反正青州的名士大儒很多,這些也不用他自己張羅,索性就帶着一雙眼睛看,然後亦步亦趨就可以了。

禮制的步驟大致分爲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三個階段。整個婚禮可概括爲“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五種婚前禮,加上正婚禮時的親迎,即所謂的“六禮”了。

前面那些都跟王羽關係不大,這段時間,他又是指導匠人改進造紙術,又是和國淵、糜竺等人討論經濟問題,忙得不可開交,這些事自然有他老爹和蔡邕來張羅,即所謂的家長包辦了。

真正要他出面,要從迎親開始。

在隨從的擺弄下,王羽戴上了爵弁,身着玄端服,腳踏赤色舄,飾以黑色的下緣的纁色裳,充耳,佩玉,佩刀無一不全。

周禮尚黑,新人的禮服以黑爲主,象徵着端正莊重,和王羽熟悉的彩繡龍鳳的大紅吉服完全不同,雖然禮節並不繁瑣,但莊重的氣氛卻讓他覺得很彆扭。

親迎之前,還有一個程序要走,新郎的父親要爲兒子設宴飲酒,同時宴請趕來觀禮道賀的四方賓朋。

王羽大婚的消息,早在新年前後,就已經放出消息了,除了陶謙之外,公孫瓚也派了使者來,此外,劉岱、曹操、劉表、袁術這幾個或敵或友,關係曖昧不明的諸侯也紛紛遣使道賀,張邈更是親身到訪。

最令王羽意外的是,呂布居然也派了人來。

不過,這人很彆扭,明明是個示好,並扯近關係的機會,他卻讓使者只管向貂蟬道賀,把王羽這個新郎官晾在了一邊。

對此,王羽帳下的武將都很惱火,王羽自己倒不怎麼在意。他太瞭解呂布了,這傢伙就是這麼個彆扭的人,他能派個人來,送份禮物,已經是天大的面子了,再期盼更多,就是自己得隴望蜀了。

這個過程跟後世的婚宴差不多,新郎可以隨意走動,因爲王羽的身份,這場宴會的氣氛也顯得越發凝重了。

第一個找上王羽的是閻象,例行的道賀之後,他開始大倒苦水。

“君侯去後,南陽的局勢急轉直下,一發不可收拾啊!得到了曹操的增援後,周昂的氣焰越發囂張,盡佔了陳國之地還不算,接下來又打起了潁川、汝南的主意!再加上張濟叔侄、劉表從西南兩個方向的夾擊,我家主公難以兼顧,頗有些招架乏力,望君侯念在當日並肩作戰的情誼……”

“等等,”袁術的頹勢,不是什麼新鮮消息,王羽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聽着,直到閻象說到後面,他心中忽然一動:“你說劉表攻入了南陽?孫將軍呢?”

“呃,君侯您還不知道麼?”閻象一臉苦相,心中卻在緊張的盤算着。

其實,早在王羽大婚的消息傳到南陽前,他就已經動身了,連禮物都是路上現準備的,他原本就是爲了求援而來。

他認爲在婚禮上,藉着高興勁,本來很難辦的事情可能會變得好辦些,不過,若是照實說,時間上似乎有點對不上。

一邊斟酌着詞句,他慢吞吞的說道:“襄陽戰局本來還算順利,孫將軍擊破了黃祖的水軍,順利渡江,直驅襄陽城下,將襄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只是因爲城高壕深,城內糧草亦充足,故而一時不得破城……”

他不指望能騙過王羽,只是有意略過了具體時間,好在王羽也不關心這些。

“然後呢?”

“然後?”袁象臉色更苦,“劉景升用了蒯越之計,以孫將軍每戰必身先士卒,在峴山設下了埋伏,然後遣劉表從子劉磐爲帥,提一旅精銳出城夜戰,用詐敗之計將孫將軍引到了峴山下,然後……唉!”

最後,他一聲長嘆,嘆息聲中,飽含了無盡的悲涼。

“原來,孫將軍已經……”王羽有些黯然。

儘管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了,可聽到閻象這個當事人親口的證實,王羽還是感覺一陣惆悵。孫堅的弱點,徐榮早就點明瞭,可沒想到,他還是重蹈了覆轍,上一次有祖茂救命,這一次卻是連命都搭了進去。

另一邊,黃忠卻是長出了口氣,老將是個相當固執的人,儘管事情過去很久了,可他還是將孫堅當做了生死仇敵。

“雖然身中數十箭,孫將軍卻沒有當初陣亡,只是傷了主將之後,荊州兵馬趁勢圍攻,江東兵馬大潰,最後逃過江者,十不存一二。要不是孫小將軍勇武,先是擊破黃祖兵馬,並生擒之,然後護着重傷的孫將軍且戰且退,江東軍怕是已經全軍覆滅了。”

閻象再嘆一聲:“雖然孫將軍逃得一命,但畢竟傷勢過重,眼見着就……就算伯符真的尋到了神醫妙手回春,江東軍損失大半,豫州周昂咄咄緊逼,眼下也是無以爲繼了。”

沒當場戰死?書裡面又錯了?

王羽微微一怔,轉頭看到黃忠一臉忿忿不平,忽然有所領悟:

自己若不出現,黃忠本來是要南下投劉表的,後來不知怎地又去了長沙。沒準兒啊,前世的黃忠就在夜襲部隊當中,以他的箭術,夾雜在亂箭之中,抽冷子來上一下,別說是孫堅,就算是呂布也得中招啊。

就是不知道這時候華佗在什麼地方,若是湊巧遊蕩到南陽,說不定……

孫策的處子秀似乎也提前了,並且成爲了襄陽之戰中,江東軍唯一的亮點,自己若是不加干涉,他接下來的行止如何?會遵循前世的軌跡,去江東,還是替代孫堅,在中原爲袁術征戰?

浮想聯翩之時,閻象似乎又說了什麼,但王羽卻一點都沒聽進心裡去,他完全沉浸在了對歷史的暢想之中。

“鵬舉賢侄,其實公路將軍的提議,你不妨斟酌一下,那曹孟德並非尋常之人,當日汝南許子將曾評價此人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近短時間,雖然他事事都被你壓制了一頭,可到現在,也已是羽翼豐滿,若繼續放任之,遲早會變成心腹之患吶!”

打斷王羽暢想的是張邈,王羽雖然沒聽清閻象後來又說了什麼,不過,從張邈這番話中可以輕易分析出來。

袁術被打懵了,無奈之下,只能低聲下氣的求自己。自己若是揮師西進,曹操肯定要回援老巢,這樣一來,袁術就可以從容面對周昂,先斬掉袁紹伸到豫州的手了。

而張邈與曹操早有宿怨,曹操取了東郡之後,順勢南下,吞併了濟陰和陳留,這才與周昂合兵一處,攻略潁川。

在青州軍攻略方向的問題上,這兩位的意見是一致的,都主張要王羽西進。

“曹操受了袁紹的驅使,不得不以主力兵馬南下作戰,留守東郡的只有夏侯淳的數千兵馬,只要青州軍勢一到,必如沸湯潑雪,東郡旦夕可下。而後賢侄或與公孫將軍南北夾攻袁紹,或與公路將軍公擊曹操、周昂,然後平分兗、豫之地,豈不比困守青州爲佳?”

張邈舌粲蓮花,極力勸說道:“某這個當伯父的雖然沒什麼本領,但在東郡還是有幾分薄面的,青州兵勢一到,必有呼應,賢侄只要排除劉公山的干擾,東郡可唾手而得!賢侄,吾與汝乃是至交,亦無爭雄之心,此番只爲除賊,並無他意,你千萬莫要錯失良機啊!”

“伯父的心意,某已知之,並無懷疑,然軍國之事,死生之地耳,不可不詳查,伯父且容某思之。”張邈的誠意,王羽可以確認,以對方目前的實力,本也不太可能與自己相爭,頂多以獻東郡之功,在自己這邊佔個險要的位置罷了。

不過,取東郡不難,難的是之後如何保住東郡。

那是個四面受敵的地方,一旦公孫瓚有了閃失,自己就會被袁紹、曹操兩面夾擊,說不定還會多出個呂布或者西涼軍。

袁術指望不上的,此人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

適才張邈提議自己與袁術平分豫州時,閻象眼中分明閃了一絲曖昧不明的神色。後者應該沒想到,自己回過神後,一直用眼角的餘光觀察他的神情,所以才情不自禁的流露出了真實的想法。

王羽不打算孤軍作戰,與其當個出頭鳥,引起衆人的警惕,還不如在河北與公孫瓚並肩作戰,從袁紹身上撈好處呢。

不過,這話只能對自己人說,對外人就沒必要說那麼清楚了。只要自己不出手,擺出一副既心動又有所顧忌的姿態,就可以左右逢源,撈盡好處,正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見王羽擺出了一副猶豫不決的神情,張、閻二人勸說的更起勁了。相對於張邈的實惠,袁術開出來的條件比較奇葩,他提起了當日喬瑁的未了心願。

“皖縣喬氏世代名門,喬元偉當日雖死於劉公山之手,但他與你商議過婚事之後,便修了書信回家。喬公接信之後,也有首肯之意,只是公偉初喪,他一時不得提前。喬公與老太尉是故交,廬江太守劉勳亦是袁氏門下,我家主公有意做個冰人,玉成此事……”

王羽哭笑不得,袁術這人的大腦回路確實與衆不同,用別人家的女兒給自己做人情,邀援軍,然後在自己的婚禮上提起,這種奇葩事,果然也只有袁公路這種奇人才能幹得出來了。

閻象自己也有點臉紅。

這是他出發前,袁術開出的條件,現在說,確實有點不合時宜。可主公捨不得還沒到手的豫州土地,又急待援軍,王羽有風流之名在外,此刻似乎就差那麼一把勁了,不設法推一下,豈不是白白錯過機會?

“既是做妾,以喬家的身份,自然不好選嫡出的女兒,不過,喬家庶出的女子中,頗有幾個有傾國之容的,君侯可任選之……一待君侯打動了往廬江的路徑,此事就可成行,一年一件喜事,又何樂而不爲呢?”

“容某細思之……”王羽一頭大汗。

質量不足,就數量補足?自己倒是不在乎身份什麼的,不過,等等,廬江皖城的喬家?聽起來有些耳熟誒。

勸說了半天,張邈二人也是口乾舌燥,見一時不能成功,也只好搖搖頭,退開一旁,免得逼得太緊,把王羽惹惱了。

王羽身邊剛空下來,那邊程昱就湊上來了。

如今,程昱已經投了曹操,對此,王羽也只能表示遺憾了。

在華夏,名聲、實力都很重要,但在這之外,人際關係更加重要,袁閥的勢力大,固然和他家的名望分不開,但更重要的,還是門生故吏以及姻親這些亂七八糟的關係。

以程昱爲例,與曹操、劉岱、袁紹都能扯上點關係,有遠有近,但他更看好曹操。而泰山王家與程昱基本上屬於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所以,雖然王羽目前的態勢比曹操更好,程昱也不肯主動上門投效。

比起程昱,更讓王羽遺憾的是荀彧。

潁川荀氏在當地盤根錯節,但凡稍有名氣的士子,都與他家有些扯不清的關係。所以,得了荀彧,就等於得了個人才庫,尤其是在曹操南下潁川之後,當地士子更是紛紛來投,曹操的勢力迅速得到了壯大。

其實青州這邊也差不多,士人們也是互相引薦,來了個王修,就舉薦了國淵,國淵後來也舉薦了幾個同窗,也都是頗有才幹,與國淵風格類似之人。

只是青州留名後世的名士太少,這些人王羽大多都沒聽過名字。其中一個叫戴黍的,在農業領域的知識,跟國淵都差不多少,若非國淵舉薦,也只有被埋沒的份兒了。

所以,王羽也不後悔,已經錯過的,就隨他去好了。現在他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能以漢朝人的思路來考慮問題了,能確保將來不犯錯就可以了。

“東阿程昱,見過君侯。”

“仲德先生,久仰了。”雖然是個文人,但程昱的個子很高,王羽已經算是雄壯之人了,程昱比他還要高出幾寸,讓王羽少見的體會了一把仰視看人的感覺。

程昱不但長得高,作風也很直率,直截了當的問道:“昱冒昧,敢問君侯,適才張使君二位是否在勸說君侯西去兗州?”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王羽暗自提高了警惕,樹的影人的名,即便在曹魏的幾大謀士之中,程昱也是風頭甚勁的一個。眼下賈詡不在身邊,面對此人,不小心可不行。

“昱嘗聞: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又有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昱思之,深以爲然,不知君侯意下如何?”程昱不答反問。

“有些道理,”王羽也不示弱,話鋒一轉,也是反問道:“不過,若是螳螂的動作足夠快,說不定可以吞蟬,化身爲鷹隼,轉而獵取黃雀,仲德先生以爲如何?”

“君侯莫非欺昱耶?”程昱大笑,看似不經意的往廳內角落掃了一眼,道:“君侯近日與東海糜家往來密切,諒那商賈之家,有何值得君侯頻頻關注之處?莫非只是因爲一女子?顯然,君侯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王羽微微一怔,繼而笑道:“那孟德兄是什麼意思?”

“當今之世,稱雄一時者雖多,然則餘者碌碌,唯君侯與我主堪稱英雄!”

眼見天色漸晚,吉時將至,程昱也沒空詳說利害關係,匆匆將提前準備好的高帽拿了出來,直言道:“與其兩家交戰,讓其他人撿了便宜,不如兩家結盟,留下劉岱爲緩衝,暫不交兵,待天下局勢分明,再決勝負,又或成南北兩朝,均分天下,何如?”

曹軍內部,目前的主流意見都認爲,王羽下一步的擴張方向是徐州。

這很好理解,陶謙年事已高,權柄又不太穩當,與其戀棧不去,最後雞飛蛋打,還不如送個人情給後輩。落得好名聲之餘,王羽是個重情之人,將來肯定還有回報。

目前,徐州最容易拉攏的,就是商人出身的糜家。曹操的幕僚沒有笨人,不會以爲王羽跟糜家眉來眼去,只是爲了一個女子,目標只有,也只能是徐州。

所以,程昱藉着隱喻的方式,點明中原形勢,然後又點破王羽圖謀徐州的心思,想借機達成合議。當然,這合議很脆弱,但兩家目前確實都沒有餘力互相攻擊,與其疑神疑鬼,不如用合議來維持住脆弱的和平。

至於將來如何,那就將來再說了,所謂春秋無義戰,今天怎麼保證得了明天的事呢?

王羽面無表情的看着程昱,似乎很不高興的樣子,其實他肚裡卻在偷笑。

曹操和他的謀士們足智多謀,可畢竟逃不開這個時代的侷限性,自己固然遲早要對徐州下手,但肯定不是現在。利用敵人的判斷失誤,自己能不能撈點什麼便宜呢?

“主公,吉時已到……”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就被僕從打斷了,轉頭看時,正見老爹衝自己招手呢。

高朋滿座,賓客如雲,再結合以青州如今的氣象,以及兒孫滿堂的美好未來,老王匡也是老懷大慰,滿臉都是欣慰的笑容。眼見金烏西斜,兒子卻遲遲不就位,老頭有點着急了。

王羽打了個讓老爹稍候的手勢,轉過頭來,悠然說道:“羽聞:北溟有魚,其名爲鯤……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程昱啞然,不知道王羽突然引莊子的逍遙遊用意何在。

“這麼大的鳥,從天上飛過,聲勢自然是驚人之極,有隻正巧捕捉到獵物的貓頭鷹見了,非常惶恐,也非常焦躁,它‘呱呱’的向天狂叫,生怕鯤鵬來奪它的死老鼠,其實呢,鯤鵬那麼大個頭,一隻死老鼠怎麼夠吃呢?”

無視程昱瞬間變得雪白的臉色,王羽淡淡一笑,轉身向王匡走去,人已離開,語聲猶在:“仲德先生,請轉告孟德兄,合議什麼的就不必了,來日沙場重逢,再論雌雄,豈不快哉?”

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第9章 亂世之梟雄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第17章 夫戰,勇氣也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八六九章 遇強更強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六五二章 激鬥與勝負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第38章 縱馬任西向
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四三二章 針鋒相對六六九章 百萬大軍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第9章 亂世之梟雄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四八九章 開始行動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第17章 夫戰,勇氣也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八六九章 遇強更強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六五二章 激鬥與勝負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九六八章 斬索毀橋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九五九章 白馬爲名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六三八章 煽動與圖謀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五七零章 門閥之害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第38章 縱馬任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