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

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

夜已深沉,涑水河畔卻是一派車水馬龍,人頭涌涌的場景。

一條長長的火龍由南至北的延伸着,一直綿延到了黑暗深處,前面看不到盡頭,後面看不到隊尾。離遠了看還不覺什麼,若是抵近觀察,肯定會被隊伍的氣勢嚇一大跳。

隊伍中以老弱婦孺最多,這些人體力不濟,事情又多,即便是白晝下,趕路也快不起來。但此刻,每個人都咬緊了牙關,用堅定的眼神,望向前方不可測的黑暗,像是被那裡的什麼東西吸引着似的,沉默前行。

迴盪在星月光輝下的,除了牛馬牲畜鳴叫,車輪轆轆的聲響外,只有沙沙的腳步聲連綿不絕。

火龍看似緩慢的行進着,但真正知情又知兵的人肯定不這麼認爲。從三日前會戰結束,連夜啓程開始,龐大的隊伍已經前進了一百多裡,平均以每天接近四十里左右的速度在前進着。

這個速度看起來不起眼,可是,只要想想組成隊伍的是扶老攜幼的三十萬衆,就應該清楚,這是個多麼驚人的奇蹟了。

龐大的隊列綿延了幾十裡,前鋒已經過了周陽邑,後隊還沒抵達聞喜城。爲了讓隊伍保持秩序,安排各隊的行程,負責組織工作的韓暹、楊奉在幾天工夫裡,便足足瘦了一圈。

其他人當然也沒閒着,比如留在隊伍後面斷後的潘璋、馬忠。

最後一點火影搖曳着走遠,路邊草叢突然一陣晃動,兀然探出一個腦袋來。

潘璋吐出嘴裡的草葉,很是不滿的抱怨道:“嗨,元直可真會使喚人,連個慶功宴都沒有。就趕着人上路,讓咱們斷後……說起來,他做事也不怎麼靠譜,怎麼不靠譜?這還不簡單,出風頭的時候是他,賣苦力的是咱們,這算是哪門子道理呢?”

他的抱怨倒也不無道理,他在東山挖坑的時候,徐庶在安邑城中高座。好吃好喝;他在叢林中到處坑人的時候,徐庶隨便使了幾個小計謀,就把李傕、郭太兩個白癡給算計了;坑完人,自己又辛辛苦苦的跑去和壽恩會合,一起抓牛趕馬。做起了馬伕。

到最後,徐庶享受着大勝後的榮光,受着衆人的追捧,誰又記得他這個無名英雄呢?

一樣是人,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頭頂的樹冠中也是一陣輕搖,馬忠雙腿掛在樹枝上,翻身而下。像蝙蝠似的掛在那裡,一邊晃晃悠悠,一邊不以爲然的說道:“他不是當衆宣佈,首功是你的了嗎?你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馬忠爲人本就有幾分隱士的風範。要不是交友不慎,他可能壓根就不會出仕,而是在山裡自得其樂的當他的樵夫。

這場大戰中,他偵查郭太和匈奴人的交易。確定時間,尋找地點。然後又要偵查匈奴人的動向,順便還找到了幾個野牛羣。工作量和功勞不比誰小,可他就是什麼都不爭,和潘璋的對比倒是很鮮明。

“呸呸呸,功勞是功勞,風光是風光!”潘璋連吐幾口,將嘴裡殘留的草汁吐掉,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我說壽恩,作爲驃騎軍上將,俺潘璋的知交,你多少給點上進心好不好?”

“可我還是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潘璋的激動顯然是對牛彈琴,馬忠依然故我。

“你啊……”對牛嘆氣,以潘璋的饒舌,依然有些無語,他乾脆不再試着說服好友,而是自我抒情的說道:“救危難,摧強敵,然後在衆人面前這麼一亮相,接受千萬人的歡呼,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啊!如果三天前,幾十萬人一起叫的是俺潘璋的名字……”

“那你就死定了。”馬忠冷丁接茬,一開口就大煞風景:“功高震主,等回了青州,你就等着被兔死狗烹吧。”

“烹你個頭,你個烏鴉嘴!”潘璋大怒,一腳踹在樹幹上,用力極猛,生長了幾十年的楊樹一通亂晃,枝葉簌簌的落下了無數,偏偏馬忠晃來晃去,就是沒有掉下來的意思。

“兔死狗烹的那都是什麼人?都是梟雄!咱家主公是什麼人?那是豪情蓋世的泰山小霸王!他會幹兔死狗烹這種沒品的事嗎?能嗎?能嗎?能嗎?”

馬忠冷冷的答了一聲:“誰知道呢。”

“你個死烏鴉,連主公都敢編排,老子不好好收拾收拾你,將來你準得因爲這張嘴惹禍!”潘璋愈怒,乾脆挑起身,露胳膊挽袖子的,看那架勢,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粗的意思。

只是他最後那句話未免有些沒自覺,馬忠平時就是個悶葫蘆,誰的嘴惹禍,也輪不到他,倒是潘璋自己很危險。

馬忠沒有糾正好友的意思,他面無表情的說道:“現在是霸王,將來就是雄主,再將來……前天你不是也聽見了?紫氣東來,日出東方。”

潘璋不以爲然道:“那有什麼?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唯有德者居之,我家主公這般英明神武,將來做個皇帝又有什麼大不了的?當今天子就是董卓的傀儡,先帝把天下搞得天下大亂,主公愛民如子,怎麼就不比他們強了?”

馬忠嘆口氣道:“能不能做皇帝沒打緊,問題是,做了皇帝,主公就不再是主公了。”

“什麼意思?”潘璋沒聽懂。

“做了天子,治下就得用帝王心術了。帝王心術一用,你就要倒黴了;不用,主公就壓不住其他人,總有人會用陰謀或者其他什麼,向他挑戰,造反。當年的高祖用的就是帝王心術,所以韓信、英布一個接一個的倒黴,項藉不肯用,結果就衆叛親離,被羣雄圍攻。”

悶葫蘆馬忠難得的一口氣說了很多話,結果就把話癆潘璋給鎮住了。

“被你這麼一說,好像確實有點道理誒,”潘璋左手摘掉皮盔,右手在頭上一通猛撓,很苦惱的自語道:“可是。打天下不就是打仗,打贏了就招募人才治理,等有了錢糧再打仗再打贏就行了嗎?怎麼還有這麼複雜的道理?想不通,想不通誒。”

“想不通就不要想,總之,不要亂出風頭就對了。”馬忠語重心長的告誡道。

“俺……”潘璋下意識的正要答應,卻猛然醒悟過來,他擡手一指馬忠,罵道:“你這悶**。開始說什麼來着?怎麼繞着繞着,就被你繞到這話題了?主公做不做皇帝,跟俺有什麼相干?俺犯得上爲這事兒犯愁嗎?再說了,元直不是說了嗎?這事兒可以當面向主公請問。”

“你敢麼?”馬忠撇撇嘴。

“有什麼不……”話到嘴邊,潘璋又給嚥了回去。他確實不敢,他年紀不比王羽大,後者身經百戰,手掌萬軍,那股子氣勢壓得他多一句話都不敢說,哪敢當面問這種敏感問題?

不過這難不倒他,只見他眼珠一轉。話鋒跟着一轉,笑嘻嘻說道:“這還不簡單,俺不敢問,楊奉他們不是要問嗎?倒時候俺就跟着一起聽唄。哈哈。你這憊懶傢伙還有何話說?”

馬忠確實沒說話,但不是被潘璋問住了,而是有其他情況。

他猛地一揮手,右手五指張開。然後食指和無名指曲起,向潘璋打了個手勢。左手撮在脣邊。發出了一聲響亮的唿哨,聽起來和夜梟的叫聲一般無二。

兩個動作做完,他腰腹發力,竟是在樹上使了個鯉魚打挺般的動作,無聲無息的站在了樹冠中!同時,左手往肩上一探,右手在腰間一抹,一副弓箭已是赫然在手。

潘璋同樣絲毫沒有怠慢,身形一伏,草綠色的頭盔扣上了頭頂,人已是伏回了草叢之中。

從馬忠發現有異,發出信號,到兩人重新隱蔽好,只是眨眼的工夫而已,就算有人看到他們的身影,也很可能會錯以爲是風吹樹搖,草暗驚風。

他們兩個大半夜不睡覺,也不跟着大隊人馬趕路,當然不是爲了出來乘涼。實際上,他二人擔任的是這場大撤退行動中,最重要,也最兇險的任務,警戒和斷後。

這場撤退,徐庶採取了晝伏夜行的戰術。

撤退的規模太大,行動路線上做不出什麼文章,只能沿着涑水行動,很容易被人針對。

郭太不足懼,匈奴人也嚇破了膽,但西涼軍卻不肯善罷甘休。

徐庶的本意是將西涼軍多引點過來,順勢予以重擊,嚇破他們的膽。可李傕太狡猾了,雖然猶猶豫豫的中了計,卻不願意投入太多。結果他的騎兵損失雖然不小,但步兵卻連毫毛都沒傷到一根,威脅仍然很大。

不得已,徐庶連夜下令撤退,等天亮後,再讓部隊安營。這一招大大出乎了李傕的意料,當他帶着騎兵殘部趕上來騷擾時,發現自己面對的是在臨時營寨後面嚴陣以待的白波精銳,騷擾機會一下就擱淺了。

李傕也是心智堅毅之輩,當然不會輕易放棄,既然徐庶白天紮營,無隙可乘,他乾脆也晚上來偷襲。反正他的目的也不是一口吞掉整個白波軍,只要拖延對方的行程,等到郭汜、樊稠來會合就成功了。

徐庶當然不會讓他輕易得逞,於是,一場偷襲與伏擊的較量,在兩軍之間就此展開。作爲此道的行家,潘、馬二將當然是對抗敵襲的急先鋒。

到了今天,潘璋已經數不清這是第幾次夜戰了,他只知道,這種戰鬥已經打了很久,而且持續不了太長時間了。

“得得得……”馬蹄上包了布,蹄聲很輕,但潘璋可以通過地面的震動判斷敵人的數量和方向,馬忠那雙靈敏的耳朵,更是能在很遠的地方就捕捉到很輕微的聲響。

“咯……嘭!”官道上突然傳出了繩索突然繃緊的聲音,再接着就是倒地的巨響,在寂靜的黑夜中,傳得很遠很遠。

隨後,官道兩邊的樹林中,也傳出了陣陣嘈雜聲,有壓抑着的驚呼聲,悶哼聲,重物倒地聲,堅硬的物體相撞發出的脆響,以及草木劇烈搖動發出的‘嘩嘩’聲。

很快,樹林和官道就恢復了寂靜。馬忠搖搖頭,垂下了手中的弓箭,潘璋更是不加掩飾的發出了失望的嘆息聲。

嘈雜聲最接近的地方,離他二人的所在,也就是隱霧軍伏擊圈的最前線還有一百多步的距離,今天的敵人,放棄的實在太早了。

“可是潘文珪將軍當面?”官道上,有人揚聲高呼。

“正是某家!對面是哪位?趁着今夜月色正明,何不放馬過來,堂堂正正的一戰?”潘璋毫不猶豫的迴應,只是話剛出口,他身形一轉,無聲無息的隱蔽到了樹背面。

“末將胡封,久聞潘將軍大名,今日領教了,他日有幸再會,告辭!”追擊三日以來,死在潘璋、馬忠陷阱中的西涼精銳已經超過了五百,胡封也是硬着頭皮追上來的。

馬忠爲人低調,徐庶也樂得藏一個殺手鐗,所以沒什麼人知道他,所有的戰績都歸了潘璋。這樣一來,後者的震懾力自然要加倍計算,知道潘璋在此,胡封哪裡還敢逞強?今夜月暗星晦,黑黢黢的,堂堂正正的放馬去踩你的陷阱?老子又不傻!

扔下了十幾具屍體,胡封掉頭就跑,任憑潘璋現出身形,大喊大叫的挑釁,卻也不肯回頭。

喝罵了老好一會兒,馬忠清冷的聲音再次響起,他淡淡說道:“文珪,別叫了,人都跑出數裡之外了,收拾收拾回去吧,等大軍過了周陽邑,還得回去接應留守安邑的兄弟。路,還長着呢。”

“晦氣,晦氣,這些膽小鬼,真是氣死某了!”

靠名聲就震懾了敵人,但潘璋一點都不覺得風光,他恨死徐庶了。要不是徐庶命令大軍晝伏夜出,他打的這幾十場斷後伏擊戰,會有多少觀衆,能出多大的風頭啊。

真是想想都讓人抓心撓肝哇!

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第74章 高調潛入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第87章 一入白波谷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第72章 夜探皇城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第89章 請命攻衛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第50章 一擲定乾坤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八百章 鬥智鬥力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第53章 波瀾猶未息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四七二章 煊赫軍威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第74章 高調潛入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第72章 夜探皇城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第26章 敵友難分明
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第74章 高調潛入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一五六章 洛陽震怖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五六三章 無知者無畏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八八八章 先見之明第87章 一入白波谷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四七九章 多事之秋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第72章 夜探皇城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八三四章 不得不緩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五六一章 恐怖組合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六二三章 輕取下邳城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第89章 請命攻衛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第50章 一擲定乾坤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五五七章 喜得麟兒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八百章 鬥智鬥力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七二五章 三家分荊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第53章 波瀾猶未息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四七二章 煊赫軍威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第74章 高調潛入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第72章 夜探皇城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第26章 敵友難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