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

卷二 帶甲三十萬,鏖戰大河東 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

“孟德,現在可是千載良機,王羽豎子無謀,嚇潰了蛾賊之後,卻沒有完善的計劃來收編那些百戰之士,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些新兵和老弱身上。此戰他贏的雖然容易,但同樣的伎倆他不可能反覆使用,用了也不會奏效,現在正是乘虛攻伐的機會啊!”

鮑信聲淚俱下的勸說,讓曹操很爲難。

對方的提議,是斷然不可取的,王羽之所以沒對那些積年悍匪採取措施,並非沒有見地,只是限於兵力不足,並且有其他的考量而已。

那些悍匪已經徹底分散開了,想一一降服收編談何容易?而且,這些人在泰山已經被打破了膽,翻山越嶺的逃離泰山後,八成不會再回青州。這些人無論去了什麼地方,都會大大的影響當地的秩序。

實際上,在兗州的影響已經出現了。

按照曹操原本的計劃,是要在春天之前結束戰事,並且入主兗州的。在他不計餘力的猛攻之下,於毒、眭固也是敗象畢露,馬上就到了崩潰邊緣。誰想到,在奉高城下慘敗的殘寇翻越泰山後,直接西向而來。

由於鮑信慘敗後,連潰兵都沒收拾,帶着家眷和部分親衛直接來了東郡,所以濟北國陷入了極度空虛的狀態。

部分殘寇攻破了肥城,窺視郡城盧縣,另一部分在張饒的率領下,直接穿越了濟北國,到達東郡,與於、眭等黑山賊會師一處。

張饒帶領的人馬不算多,幾千殘兵敗將罷了,但卻給曹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得到援軍的黑山賊氣勢大漲,在離狐、韋鄉一帶與曹操展開了連場激戰,雖然屢戰皆北,但看那屢敗屢戰的氣勢,大有不取東郡誓不罷休的架勢,徹底打破了曹操年前結束戰事的如意算盤。

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放棄東郡。跑去跟王羽一決雌雄?

但是,以他和鮑信的關係,決絕的話也很難說得出口,故而他才爲難不已。

“孟卓兄,不是操不肯助你。只是現在已經錯過時機了。王羽忙於安撫降衆。看似耗費不少,無暇旁顧,可你也要知道,他周邊並無外敵!”

曹操扯着鮑信走到懸掛着的輿圖旁邊。指點着說道:“如果有辦法說動徐州一同動手,倒有可能讓王羽首尾難顧,進而圖之,可徐州雖然頗多異聲,卻一直沒有翻臉的意思。先前那般局勢,陶老兒都壓得住局面,如今王羽挾大勝之勢,就更……”

又指指濟北國,曹操嘆了口氣:“如今濟北國苦於匪患,想經由濟北攻打泰山,勢必要先平亂匪,否則後路難安;操在濟南有些舊部,本可取道濟南。但公孫瓚已經分兵南下,駐守平原,我軍若冒進,很容易就會陷入被兩面夾擊的窘境。”

最後,他一攤手。苦笑道:“孟卓兄,東郡未平,操又哪裡有抽身而退的餘裕啊?”

曹操心裡是真苦。

當日戲志才的提議太險,荀彧的提議又一味求穩。他綜合考慮之後,弄出了個複合型的計劃。即:速平東郡。同時唆使鮑信騷擾王羽側後,待掌控東郡之後,再謀東顧。

他原本想着,前有黃巾百萬大軍,後有鮑信騷擾,王羽就算能贏,戰事應該也會綿延數月。到時候,自己已經平定了東郡,稍加修整之後,就可以將攻略泰山、青州的計劃正式提上日程了。

誰想王羽奇謀一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晚上就解決了黃巾軍,順手還埋伏了一支重騎兵,將鮑信打得落花流水。

於是,在這場不爲人知的競爭中,王羽再次領先一步,走到了自己前面。順帶着,還給自己弄了點麻煩過來。此刻,曹操很有一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

爲今之計,算計王羽已經成了不切實際的想法,搶在王羽騰出手之前,儘快搞定東郡纔是正經。若是等青州恢復了秩序,自己還沒搞定東郡,很難說王羽會不會來插上一腳。

“孟德,某非不體諒你的苦衷,只是……唉!”鮑信也不是不懂這些道理,只是他當日輸的太慘,太冤,這口氣實在很難嚥下去。

他之所以轄地逃跑,怕的是王羽的報復,後者睚眥必報的名頭,天下皆知,在慘敗之後,他不跑怎麼辦?

誰想這一次,王羽表現得異常冷靜,除了在巨平增加了一千守軍之外,泰山再沒有一兵一卒西進。倒是潰敗的黃巾大舉涌入,直接佔了濟北國的大半領土,使得鮑信無家可歸,只能流落在外。

他不甘心徹底依附曹操,但手上的資源已經徹底耗盡,只能試着借勢。可曹操多精明啊,幾句話說得滴水不漏,讓他明知道對方是在推託,卻一點話柄都抓不到。

最後,他也只能嘆息了。

又溫言勸慰了一番,私下裡又做了些保證,曹操總算是送走了鮑信。

回到中軍,對着一衆心腹,他又是一聲長嘆:“諸君議一議吧,爲今之時,我軍應何去何從?”

迴應他的是一陣沉默。

黑山賊的韌性太強,照目前的態勢打下去,很可能連明年春耕都會耽擱了。黑山賊是賊,他們不在乎這些,但曹操在乎,如果不能及時恢復秩序,他哪有錢糧擴軍?

王羽在青州屯田,開始一兩年是拖累,可若是一切順利,幾年後,青州就會重新煥發生機。要知道,青州本來也不是什麼窮鄉僻壤,要不是這些年動亂不休,那裡的富庶程度,就算比不上冀州,也不會比徐州差多少。

比兗州更強出一籌的是,青州的戰略位置,只要公孫瓚和陶謙不出問題,那就只有王羽打人的份兒,誰也別想打他,打也打不進他的腹地。

戰國時代,秦國何以橫掃六合?還不就是仗着地勢?

青州當然沒有關中那樣有利的地形,但對兗州羣雄來說,雄踞青州、泰山的王羽,與當日的西秦簡直一模一樣。

曹操也是個心懷大志的,東郡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兗州,可有了王羽,他即便全取了兗州,也沒有擴張的餘力了。

攻青州?風險太大,就算能贏。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辦得到的。

放着青州不管。向宛、洛乃至豫州進兵,那王羽也不是吃素的,青州鐵騎隨時會出現在大夥兒的後院。曹操新組建的軍隊,兵倒是不少。但騎兵的比例卻少得很,根本無法與隨時可以得到幽州支援的王羽對抗。

“僅憑我軍一家之力,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境內的黑山賊,爲今之計,也只能向冀州借勢了。”盤算了好一會兒。戲志才終於擡起了頭,但說出來的話卻讓曹操很失望。

“操何嘗不知借勢方是上策,然則……”

入主冀州後,袁紹勢力劇增,連帶着架子也比以前大了。

曹操若是要請求援軍,只能以徹底依附爲代價,之前通信的時候,袁紹已經明確表示:要援軍沒問題,袁某人現在有兵有糧。也不差錢,只要曹操把家人送到鄴城,援兵頃刻即到。

家人送去,就是人質了,春秋戰國時代。弱國經常會用這種方式,向強國表達臣服的誠意。當然,那時候一般都是送個兒子過去當質子,袁紹這種要求顯然有些過格。沒把曹操當成一回事。

然而,形勢比人強。曹操也只能先忍了這口惡氣。

“其實,志才之議還是很有道理的。”沒等曹操把話說完,荀彧也上前婉言相勸。

“哦?”兩大謀士都贊同的意見,即便曹操另有想法,也不得不認真對待了。曹操擡手止住一臉怒容,欲上前理論的衆武將,鄭重問道:“請二位先生爲我解惑。”

二謀士對了個眼神,決定由荀彧發言。

“主公急欲解決東郡問題,皆因王羽在青州屯田,實力壯大,讓我軍芒刺在背,彧斗膽妄言,主公所見,尚有偏頗,青州的威脅遠不止主公所慮。”

“此話怎講?”

荀彧不答反問道:“當日主公與袁將軍在河內分兵,袁將軍言道:將南據黃河,北守燕、代,兼有烏丸、鮮卑之衆,然後南向爭奪天下,主公作何應對?”

“這……”曹操眉頭一皺,當日的對答,其實就是袁紹炫耀,自己努力展示不卑不亢的態度。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這就是他當時的答覆,也正是因爲這個理念,他纔打動了荀彧。現在荀彧特意提出,顯然不是無的放矢。

曹操何等精明,先前被袁紹傲慢的態度激怒,故而無暇深思,此刻得了荀彧提醒,略一思索,當即臉色大變。

“王鵬舉借蔡中郎、孔融、管寧等當世大儒成立泰山書院,然後又貼榜招賢,與主公欲行之策完全一致。如今時日還短,未必見得成效,待到明年,以王鵬舉的名聲,還怕天下寒門子弟,不紛紛前往青州相附嗎?”

荀彧鄭重道:“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各擁州郡,登高一呼,應者雲集。主公的威望、人脈皆差之遠矣,欲收攏人才,只能從寒門子弟中尋,而今青州招賢之策一出……主公,時間緊迫,不能再猶豫了。”

“文若提醒得極是。”雖然是寒冬時節,但曹操背後冷汗涔涔而下。

如果說王羽在青州屯田安民,在一兩年內構成威脅的話,這招賢令會在五年至十年內形成重大威脅,程度之高遠超前者。

時間緊迫,確實不能再耽擱了,只有儘快拿下東郡,有了名分和地盤,才能廣招英才,與王羽對抗。只不過,把全家都送到鄴城這種事,似乎……

“主公若不棄,彧願往鄴城走上一遭,說服袁將軍,只留質子。”將曹操猶豫不定,荀彧又進一言。

曹操當機立斷:“那就有勞文若了。”

“主憂臣勞,自當效命。”

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第20章 一喝退千軍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五百章 坑王之王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第80章 意外連連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八七五章 半日破城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第69章 豁然開朗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
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第20章 一喝退千軍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五百章 坑王之王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九四八章 禍起蕭牆內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第80章 意外連連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三一九章 波平波起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三六一章 清河劫難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八七五章 半日破城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八六四章 風起荊襄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第69章 豁然開朗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