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

六六六章 時尚高唐

冀州,南皮城。

偌大的城守府顯得有些空曠。

做爲袁紹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南皮的城守府比普通的縣城要豪華很多,剛住進來的時候,單經着實興奮過一陣子,可近兩年來,他對這個地方越來越不滿了。倒不是府衙變得破舊了,只是這股子冷清勁,着實令他煩躁。

“青州來信?誰的?算他有點良心,還知道寫信過來,只要不是來炫耀的,就念給我聽聽。”單經斜倚在榻上,一邊挖耳朵,一面衝着來通報的書吏擺着手,漫不經心的模樣。

“……”書吏顯然很吃驚,發了好一會兒楞,才茫然答道:“單將軍,是青州來信!是驃騎將軍的親筆信!”

“什麼!”單經一骨碌翻身跳起,瞪着眼睛,驚疑不定道:“是他?他又要做什麼?”

他驚慌失措的模樣,讓書吏又是一陣無語。

什麼叫色厲內荏,這就是了。南皮城內,但凡是個有耳朵能聽,有眼能看的,誰不知道單將軍對驃騎將軍各種看不慣啊?

當然,這事兒也不能全怪單將軍,帳下的將官一天到晚的總是請假,一有空就往高唐跑,任誰來當這個渤海太守,心裡也不會爽利了就是。人都跑去高唐了,就算佔據了華麗寬敞的太守府,這個太守當的也不是滋味啊?

同樣的,總是跑高唐的將官們也沒犯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放着熱鬧繁華的高唐不去。誰願意窩在像是偏遠山村一樣的南皮啊?

要不是沒那個便利,書吏自己也想多去高唐幾趟呢,家裡的婆娘沒少唸叨着高唐的絹布,兒子更是天天追着自己要糖吃——要不是總有同僚從高唐帶些土特產回來,誰知道糖還能做出這麼多花樣呢?

冬雪一樣白,海沙一樣細的白砂糖;扯不斷,咬不碎的牛皮糖;糖葫蘆、糖羹、糖人、蜜汁兒,帶着糖霜的各種點心。連自己這個成年人看到了都會不由自主的咽口水,更別提孩子們了。

這些東西的產量不大,保存也不方便,再加上賣不出太高的價格,所以青州商人雖多,但很少有人會帶着這種東西四處販賣,只有在高唐才能隨時隨地都能買得到。

老人們形容生活幸福。會說生活甜如蜜,現在看看,人家高唐人可不就生活在蜜糖裡了嗎?

每次想到這裡,書吏都有給自己兩個耳光的衝動。現在的高唐居民,就在幾年前,還是些什麼人啊?難民、流民、草民……身份高貴的那是鳳毛麟角。只要願意去,就能得到安置。

打心底講,這條件還是很優厚的,但架不住人言可畏啊!

包括單將軍在內,很多去看過的地方名士都表示。高唐根本算不上是個城,就是爲了安置難民。臨時搭起來的一大片窩棚,是難民區。

他們倒也不是純粹的有偏見,想想看,在河北地界建房,不用土石磚瓦,只用木頭,這房子能暖和得了嗎?一個多月的工夫,建了一座能容納十萬人的城出來,這得是多麼簡陋的一個地方啊?又不是軍隊安營紮寨!

聽到衆多名士、高人異口同聲的說詞之後,原本還有些蠢蠢欲動,想去高唐佔個地方的人都打消了念頭。

到高唐安家確實不要什麼花費,但那種臨時建成的地方,到底能支撐多久呢?三個月?半年?誰知道呢?

等到難民營散了,難道又要幾百裡的折騰回來?那時還不物是人非啊?

所以,儘管高唐建新城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傳遍了整個河北,但真正動心,並付諸行動的,除了過不下去的窮人和受了兵災的流民之外,就沒有什麼人了。

類似書吏這種身份的,更是連心思都沒動,好好的在衙門裡當差,誰願意去難民營受罪啊?

結果,一年過去,高唐城不但依然健在,而且還以讓人嚇掉下巴的勢頭迅猛發展,成爲了整個河北最有活力的地方。

據說,就在驃騎將軍下令改‘開元’年號的同時,青州民事司對都府做了一次詳盡的統計,結果發現,建城一年,高唐的人口從十萬人,暴漲到了十萬戶!

單是這一項,遍數整個天下,除了戰亂前的洛陽之外,就再沒有哪個城市能與高唐相媲美。

因爲高唐施行的是來去自由的制度,不存在漢武時代那種強遷地方富戶,以充實都城的政令,所以,人口的高度集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唐新城的繁華和吸引力。

這項統計令青州的民政官員歡欣鼓舞之餘,也是憂慮叢生,人口多固然是好事,但太過集中也不是沒有弊端的。在土地日益緊張的青州,高唐周邊居然出現了拋荒現象,甚至有些村落直接變成了鬼村——人都跑去高唐城了,原來的家業自然被拋下了。

就在王羽輕騎南下徐州前後,高唐廣納四方之民,來者不拒的態度終於轉變了。這座城市不再無條件的接納新居民,只對一些身份特殊,如:求學的學子、手藝高超的匠人、飽學的學者之類的特殊人士敞開大門。

同時,城市本身也不再向外圍擴張,而是開始設立所謂的衛星城市,平原、鄃縣、靈縣、龍湊等周邊城市皆在此列。

據說青州衙門還貼出了安民告示,明示轄下百姓,有了高唐的建城經驗後,會陸續在其他地方開工,以相同的模式建設新城。

青州的未來展望,書吏並不關心,他只要知道曾經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擺在自己面前,卻被他毫不珍惜的給放棄掉就足夠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去高唐遊玩或出差就成了南皮城的新時尚。那些糖人什麼的,只是高唐諸多好處之中最不起眼的一個罷了。

茶館、戲院、酒樓。都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裡面有最精緻的美食,有最有趣的評書,有最好看的戲劇和最動聽的曲子。

若是腿腳閒不住的,還可以在所謂的商業街上游玩,那裡的商品琳琅滿目,每隔幾天,就會有新的吃食或者商品問世。讓人目不暇接。光是看,就已經是極大的享受了,如果能沒事就買幾樣用着,嘖嘖,那真是神仙都享受不到的日子啊。

想上進求學的就更是如魚得水了,隨着印刷術的出現,高唐的圖書館、書店像是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再加上泰山書院的那些充任教授的大儒,這裡簡直就是求學的凌霄寶殿!

總之,在這個地方,只有你想不到的,不會有看不到的,至於看到了得不到。那肯定是你不夠努力。

從前那些詆譭高唐城的名士們,現在也都轉了口風,趨之若鶩般擁去高唐,回來的時候,都是一臉舒坦和遺憾。給其他人講自己在高唐的見聞。讓人大呼小叫一番,也成了名士圈中的新時尚。

現在南皮城。或者說整個公孫軍的轄地,最熱門、最搶手的職位不是渤海、河間、安平的太守,而是公孫軍駐青州的聯絡官!

這個聯絡官的好處不僅僅在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在高唐城工作、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們總是可以享受青州方面的高規格款待!

因爲兩軍的微妙關係,青州方面對公孫軍的聯絡官極盡籠絡之能,除了生活上應有的供應之外,還時不時的會有諸多驚喜。

比如新店開張的剪綵活動,除了能收到店主的紅包之外,還能第一個體驗各種新商品!

前一項待遇,連青州的官員都享受不到,不是人家不給,是他們不收!不能收,也不敢收,就算一不小心收下來了,也必須向上司報備,將紅包上繳歸公。

沒辦法,青州的法令就是這麼嚴苟,不近人情。

而第二項就更了不得了,先人一步,那是可極大的光榮,和過去舉孝廉能享受到的優越感是差不多的。

現在高唐新品上市的速度很快,但量卻通常都不大,因爲每種商品都有個研發到試水的過程,有些商品開發的時候很順利,但上市幾天後,可能就會出於成本、利潤、普及度等方面的考慮停止生產了。

華夏人固然尊重傳統,因循守舊,但這種半途而廢的新品只要有特別之處,很可能會在一段時間之後,重新受到追捧。因爲作坊已經停止生產,這些東西就成了和後世的古董頗爲相似的東西。

雖然沒人能預測到,到底什麼樣的商品會重新受到追捧,但很多人都養成了習慣,只要有新店開張,只管去搶購個新品回家再說。

所以,能參與新店剪綵,新品上市的貴賓,除了將來有可能的實惠之外,也會很有面子。

爲了能得到這個職位,除了堅定的青州黑單經,和王羽的鐵哥們田楷沒有參與之外,公孫軍衆將差點爲此打破了頭。

最後公孫瓚見不是個事兒,乾脆和青州方面商量了一下,最後派了五個聯絡官在高唐,分別代表右北平、漁陽、渤海、安平、河間五個郡國……

正因如此,王羽的親筆信纔到了南皮。

書吏和單經都不覺意外,肯定是姓龔的那個混球又在麻將桌上大殺三方,搶到了這個能面見王羽的機會,結果信才送來了南皮,還要中轉一次才能送到公孫瓚手裡。

這叫個什麼事兒呢?單經心裡大罵。

這是個什麼人呀?書吏心裡也在腹誹,別看平時挺囂張的,被人家一封信就嚇成這德性了,還囂張個啥勁兒呢?

聽說是王羽的信,單經不敢大意,自己接了過來,想一想,咬咬牙,一把扯下信封上的火漆,展信一看,當即倒抽了一口冷氣。

好半晌,他纔回過神,吩咐道:“快!備馬!本將要去易京,面見主公!”

第50章 一擲定乾坤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第70章 英雄誰屬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四八四章 東征之議第23章 何事不得歸第90章 驅狼搏虎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五四零章 稱帝之議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第8章 漢營先震驚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第93章 劍指何處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第5章 世事總無常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第90章 驅狼搏虎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第44章 連環計中計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
第50章 一擲定乾坤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二零四章 喪膽之敵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第12章 契機緣何在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第70章 英雄誰屬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五零九章 奇蹟再現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第57章 拔劍即生死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四八四章 東征之議第23章 何事不得歸第90章 驅狼搏虎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三九九章 單騎催鋒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四一四章 奪命剪刀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五四零章 稱帝之議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第8章 漢營先震驚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第93章 劍指何處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二零一章 王羽的殺招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第5章 世事總無常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第90章 驅狼搏虎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五八八章 以漢之名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第44章 連環計中計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八八五章 退避三舍六九二章 窮途末路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五零一章 從林王者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