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

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

儘管麻煩不少,可能引發出很多不可測的問題,但張邈、馬騰這二位暫時也只能放着,靜觀待變。

以王匡和張邈的關係,青州方面就算有所猜測,也不可能對其採取什麼行動。事實上,以通常的觀點而論,張邈算是青州的盟友,對青州一直持有善意。

雖然由於理念問題,王羽不能接受對方的好意,但總不能就因此向對方動武,那樣做,只會令得仇者快,親者痛,天下有識者心寒罷了,最終得不償失。

王羽決定採取雙管齊下的對策,一方面加快對呂布軍的外交,推進聯姻的進程。爲此,他打算讓孔融常駐在洛陽,由禰衡往來通報消息,同時,江淮既然已經恢復了平靜,他打算將魯肅也調過來幫忙。

說起來,招攬了魯肅後,他還一直沒見到人呢。

另一方面,王羽打算班師回高唐,開始高調籌措東渡的各種事宜。

張邈聯合呂布奪東郡,在歷史上就發生過。當時是曹操東征徐州,被張邈趁虛而入。而現在,打徐州的變成了袁術,但由於王羽的巨大壓力,曹操不得不將主力移動到陳留、潁川,展開了對南陽的攻略,爲下一步的西征或南征做準備,東郡還是空虛了。

儘管不想讓呂布困守洛陽的局面得到改善,放任這頭猛虎跑去東郡,但王羽卻也做不出提前給曹操通風報信這麼下作的事。

實際上,據王羽所知。曹操對情報系統的投入還是很大,很有成效的。在戲志才時代。曹軍的諜報系統就已經很強了,在徐州,曾與徐庶率領的青州情報系統,有過好一番激鬥。憑藉特戰隊的優勢,徐庶稍占上風。

郭嘉接手之後倒是沒什麼大動作,但賈詡卻很明確的告訴王羽,曹軍的情報系統大體上沒動,卻在做着很細微的調整。

這些調整一方面是彌補從前的遺漏。或者修補不夠完善的細節,另一方面,則是很有針對性的加強了幾個特殊領域的招募和訓練。其針對的目標,正是隱霧軍,所以這些增強的領域,都與隱霧軍的特色息息相關。

別的佈置還不是很清楚,但情報顯示。近幾個月,藉着曹操張榜招賢的機會,郭嘉招募了大批遊俠和各種江湖上的能人異士。不知就裡的人,可能以爲,郭嘉是打算效仿信陵君了,可王羽卻很清楚。郭嘉這是要成批量的訓練殺手。

其實,歷史上的郭嘉,就有這方面的嫌疑。

在孫策遇刺殺身死前,郭嘉曾對曹操說: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衆。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結果這句話說完沒多久,孫策就死了。

雖然出手的是所謂的許貢門客,但只有三個普通門客,就能圍殺了孫策這樣的猛人,聽起來多少有點奇怪。如果再考慮到郭嘉的那句評價,這裡面的味道,還是很耐人尋味的。

連殺手都開始訓練了,以郭嘉的智謀,又豈會放過對領地內部的監視和刺探?

張邈行事只是自覺很隱蔽,但實際上,他畢竟是久負盛名的名士,行事風格是很高調的。他在東郡的各種串聯,說不定早就落在了郭嘉眼裡,只是出於某些原因,並沒有對他採取行動罷了。

真玩起陰謀來,張邈這種半吊子哪是曹操、郭嘉這種人的對手?

王羽認爲,只要自己班師回青州,將東渡的消息傳揚開來,曹操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緊張了。只要老曹將注意力轉回來,張邈也就無機可乘,計劃很可能中途夭折。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白波的東遷已經進行了多個來回,除了斷後的一萬多勁卒之外,其他的幾十萬人都已經到了洛陽,並開始向東移動。

如果天公作美,不出現惡劣天氣的話,這場浩大的遷移行動,將會在五月中旬前後完成。有于禁坐鎮黎陽,就足以保障西線的安全,王羽已經沒必要繼續在魏郡逗留了。

他帶騎兵主力離開後,除了減小曹操的壓力,讓他不會輕易放棄東郡之外,還極大的緩解洛陽一帶的緊張氣氛,對孔融的外交工作也大有助益。

要知道,呂布這個人,可是出了名的吃軟不吃硬。

以私事而言,蔡琰有孕是個很重要的原因。雖然王羽沒特意強調,但在青州內部,蔡琰就是他的正室,一旦生下男丁,就是嫡子。從勢力傳承的穩定性來說,沒有比這更完美的結果了。

就連得過且過的賈詡,對此都非常着緊,前後勸了王羽好幾次,讓他儘早將蔡琰送回高唐靜養待產。這要是換成做事更嚴肅的田豐,亦或老爹老孃他們,知道消息後,還不知道會緊張成什麼樣子呢。

公事加上和公事一樣的私事,王羽乾脆把事情交給徐庶、魯肅等人打理,自己甩甩手,直接打道回府了。曹操、郭嘉固然很有智謀,但王羽覺得自己留下的這個組合應該也不差多少了,至少不會被全面壓制。

當然,王羽也不會把希望都放在別人身上。

人的行爲,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最難預測的。即便是賈詡、郭嘉這樣的智者,頂多也只能根據某些人的性格和利益所在,進行有限的預測罷了,沒人能真的料事如神,完全洞徹智慧堪與自己比肩的智者的心思。

王羽要求幕僚們在戰略上和外交上同時做好準備,以應付出現最糟糕的情況——也就是呂布成功佔據東郡,將洛陽周邊連場一片,成爲兗州新興勢力後,青州方面該如何做出應對。

至於馬騰,王羽暫時沒有任何頭緒。情報太少,他連馬騰在與洛陽聯繫之前。到底在和哪一方勢力聯繫都搞不清楚。董卓、曹操、甚至袁譚、高幹,以至於河東的郭太之類都有動機和嫌疑,一個一個去猜實在太難了。

實際上,若非情報司中有賈詡的族人蔘與,並且在洛陽認出了西涼名士閻行,知道其在韓遂手下效力,而此時的韓遂正與馬騰交好,否則王羽根本就無從得知西涼勢力的出現。

閻行是誰。王羽完全不知道,西涼勢力當中,他能叫出名字的,也無非就是馬騰父子幾人,韓遂再加上個龐德罷了。

情報少得沒法再少,王羽縱然有先知的本領,也無從揣測馬騰勢力的出現。到底會給中原帶來怎樣的變數,更談不上設法應對了。

王羽能做的,也只有加強對三輔的刺探,叮囑賈詡儘快將情報系統的觸角伸過去,以免出現和之前河東一樣的情況,情報延遲的時間過長。

賈詡覺得很爲難。卻也只能苦着臉應下。

這件事可不好辦,西涼那地方太亂,普通的探子到了那種地方,連生存都成爲問題,別提刺探情報。再將情報傳遞回來了。若非賈家在西涼還算是有那麼一點點人脈,多少能張羅張羅。賈詡真想撂挑子鬧罷工了。

孔融當下返回洛陽,禰衡繼續留在枋頭,作爲情報中轉,于禁的羽林軍主力離開朝歌,向黎陽方向移動。

不過王羽並沒有放棄朝歌的意思,關寧的城管大隊很快接管了這裡,配合前後趕來的十餘萬白波,以枋頭這個三水交匯之處爲中心,開始大興土木,建設新家園。

張楊、於毒這些最有資格對此提出異議的,此刻卻都在慶幸,比起失去一個朝歌城,保住了河內的主要地盤纔是值得慶幸的。而魏延和隱霧軍的退走,更是讓他們大大的鬆了口氣,這支陰魂不散的部隊,給他們帶來的心理陰影實在是太大了。

一晃到了五月初,這一系列部署都已完成。

王羽準備啓程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見到了麾下的一衆英才。

其中有新加入的魏延和魯肅,還有久違了的楊奉等人,再加上有段時間不見了的徐庶、潘璋等人,以及身邊的趙雲、太史慈、于禁、賈詡……這一刻,黎陽城下可謂將星雲集,王羽覺得眼前晃動着的不是人影,而是無比璀璨的光芒!

王羽很欣慰,這就是自己兩年多的奮戰後,最寶貴的戰果和財富了。

撥雲見彩虹,羣星匯一堂!

有了這些人才,就算沒有青州的偌大基業,自己也是天下有數的最強諸侯之一。有了這些英才之助,還愁亂世不能迅速平定麼?對此,王羽有着極爲強大的信心。

王羽先是看向了魯肅、魏延,滿面春風的說道:“子敬,文長,本將久聞二位大名,今日一見,生平夙願,又得償矣。”

魏延身形魁梧,魯肅卻也不是小說裡那種文弱書生,老好人的形象,他的身材也同樣高大,和魏延站在一起,身形、氣勢都只是稍遜罷了。

王羽倒也不意外,畢竟有了那麼多先例,特別是徐庶,他知道書裡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早就適應了。在文武雙全的徐庶之外,再多一個在朝堂上長袖善舞,上嗎也能統兵作戰的魯肅,對青州來說,卻也不嫌多。

“些許薄名,竟得入主公清聽,得以見用,肅不亦幸哉,原爲主公效死。”魯肅很激動。王羽先是遣人尋訪,對此上門拜會,自己人還沒到青州,重用的任命就已經發出來了。他本就是重諾守義之人,如此隆重的招攬,足夠他生出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觸了。

“延……”魏延也很激動,但一時卻不知說什麼好。魯肅好歹還在地方上有些名聲,魏延的出身連寒門都算不上。他修習武藝靠的是天生神力和偷學來的只鱗片爪,在地方上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名聲,但無非是惡名罷了,在這種場合,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提。

“不必多禮,某從來都不講究這些俗禮,隨意些纔好。”王羽扶起魯肅,然後拍拍魏延的肩膀,笑道:“如今洛陽事正千頭萬緒,子敬就與文舉、正平一道留在這裡,有事一起參詳。文長遠來辛苦,此間兵事已了,正可與本將一起回高唐。”

“喏。”二人對王羽的安排自無異議。

“元直這一仗打得不錯,打出了威風,也震懾了敵膽,就是有些太冒險了。其實固守等救援也是個辦法,不過,你的性子恐怕……”

王羽轉向徐庶,語重心長道:“儘管辛苦,但這次你還不能歇下來,西線這邊就交給你和文則了,子敬也是少年英傑,遇事你們儘可先商量着辦,不必非得等到奏報來回。不過,司州的局勢不比河東,複雜得緊,遇事還是以求穩爲主,不要太急了。”

“是。”徐庶鄭重領命。

隨後,王羽又分別勉勵了潘璋、馬忠等人幾句,潘璋雖然性格有些跳脫,但在王羽面前還是很規矩的,當下規規矩矩的應了。最後,王羽看向了楊奉、韓暹這一干人。

白波衆將的神情都很激動。一別數年,誰能想到還有再見之時?想到幾個月前坐困愁城,走投無路的樣子,衆將都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王羽擡手向周圍指指,溫言道:“朝歌城一帶的土地還是很肥沃的,於毒、眭固退走後,周邊也沒有太大的威脅,雖然地處前線,但安全還是有保障的。這裡的氣候與河東相差也不大,儘可容得下諸位存身。”

不用擡頭去看,韓暹也知道這塊地域是什麼光景,想到顛沛多年,終於有了個可以安心屯墾的存身之所,一時間,他也是熱淚盈眶,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出了。

人的夢想,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簡單,韓暹這個統率十萬衆,聽起來很威風的渠帥,骨子裡其實也不過是個農夫罷了。

“小……主公,俺……”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一樣的,李樂、胡才就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他們兩個可不願意當農夫,揮鋤頭到底是什麼感覺,他們早就忘記了,生滿老繭的手只會握刀。不過,見識過了青州新老衆將濟濟一堂的風采,一向很狂妄的李樂突然對自己沒了信心。

“還打算繼續從軍的,到元直那裡報個名,從今年開始,地方軍的建設就會正式展開,元直,此事就由你來負責,文珪等人依然作爲你的副手……”

早在新政施行之處,王羽就和田豐商定了尚武之策,只是一直沒騰出足夠的資源實施。若不是訓練不足,徐庶的原山之戰也用不着打得那麼險,現在形勢安定下來,王羽決定將此事正式提上日程。

徐庶將來若要爲帥,不經過大規模的練兵是不行的,黃巾衆將的武藝、韜略都有所不足,但統率民兵倒是綽綽有餘。而潘璋那些偏門戰法,用在隱霧軍身上雖然也很好,但用來彌補民兵戰力不足卻更加實用。

所以,王羽的安排是以徐庶爲主,魯肅爲輔,于禁這個老手從旁照應、指點,再加上一衆黃巾將領的協助,就從魏郡開始,將這項政策施行,並推廣開來。

王羽相信,等到下次自己揮軍大舉西進的時候,這些佈置就會成爲澎湃的動力,推動這股從山海之間捲起的風暴,席捲中原。

那一天,不會遙遠。

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七三三章 任務與情報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第82章 靈帝秘寶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第91章 兵臨城下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七七二章 亂麻須快刀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
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二七五章 決勝一着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二六一章 白馬義士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七五三章 蠻橫突擊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七三三章 任務與情報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第82章 靈帝秘寶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三八零章 天塹不爲險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八一八章 魄力的差距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五四七章 王羽很忙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三六六章 反賊須專精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第91章 兵臨城下八三八章 青州初印象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一四二章 第三個弱點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七七二章 亂麻須快刀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六九三章 胡塵遮天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