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

在蹋頓、許攸等人商議對策,兵最終決意出兵這幾天,青州軍也一直在前進,大軍推進的速度不算快,但一天五十里的進程也足以令其在半月左右的時間內,推進到柳城了。

在保衛家園的號召下,烏桓遊騎也沒閒着,總是有那麼些不信邪的人,將騷擾戰進行到底。

雖然他們沒能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但在失去統一指揮後,還是不斷有人前赴後繼的衝上來的情況,倒是讓青州衆將明白了,爲什麼主公不急着班師,幾乎馬不停蹄的進行這場東征。

這些烏桓人兼有胡、漢兩邊的特性,對中原也不陌生,很容易就能和中原勢力勾搭上,甚至融合在一起。

別看烏桓騎兵自己打仗沒什麼章法,所以威脅不大,但這樣勇悍的騎兵,一旦得到了曹操、孫策這樣的高人指揮,再得到相應的裝備,發揮出來的威力又豈止翻倍?

烏桓現在離中原很遠,和曹、孫之流勾搭不上,但他們旁邊也不是完全沒有中原勢力,以公孫度治政的本領,加上軍事手段,以及遼東諸子百家遺留的底蘊,一旦讓他與烏桓緊密結合起來,北疆頓時就出現了一個比鮮卑更具威脅的大勢力。

到時候別說順利實施平北策了,王羽若不再度親率大軍北征,說不定連幽州都要丟回去。所以,趁着幽州大捷的威勢,順勢將烏桓掃蕩乾淨,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決策了。

說白了,王羽在做出徵東的部署時,心態也和許攸差不多,趁着烏桓還只是烏桓,相對較弱的時候,一口氣將其滅了,將會給今後省下很多麻煩。

就在許攸率軍西進的同時,東征軍衆將正聚在中軍帳,來回傳遞着三封信在看。

這三封信分別來自三個地方,遼東、先頭船隊,以及柳城方向的斥候。

“還好,公孫度總算是沒有在開戰的第一時間就出手,要是一開戰他就動手,那也只能將戰事一直推進到遼東境內了。”紀靈拍拍胸脯,長吁口氣。

只有到了地方之後,才能發現,爲什麼主公提起東征,公孫將軍和幽州衆將都是皺眉。遼東到底怎樣,現在還不得而知,但遼西這邊的確不是什麼好地方,這裡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水。

紀靈老家就在淮南,本是壽春的騎兵督尉,是袁術入主壽春後才加入其麾下的,早就習慣了隨處可見江河湖泊的環境。到了青州,甚至幽州之後,雖然河流覆蓋度變得低了不少,但也不至於讓他感覺不自在。

但出關之後,他是真的不舒服了。氣候太乾燥,通常要走上一兩天,才能看到一條小河、小溪,難怪之前有人說,鮮卑、匈奴有視河流爲神聖,一輩子只洗兩次澡的習慣。這纔是遼西,就旱成這樣了,要是再往北去,那河流確實也是稀缺資源了。

萬一遼東跟遼西差不多,以公孫度的手段,沒準兒還能抵抗上一年半載的,那可真是要遭大罪了。

張方這封信,是在遼東收到東征軍出征,烏桓迎戰的消息後傳回來的,表示公孫度至少沒做大規模動員,只是將嫡系的萬餘兵馬集結起來應變,這就讓人有些安心了。

現在烏桓人對自家的壓迫式戰法沒有什麼好對策,隨着時間的推移,戰事只會越來越向東徵軍方面傾斜。公孫度既然存了觀望的心思,那麼他參戰的意願也只會是越來越低,而非相反。

這對東征軍來說,是個利好消息。

趙雲沉聲道:“也不能大意,遼東的水師可不需要集結,他們的威脅纔是最大的。按照端行信中所說,我軍東征的消息在遼東傳開後,就一直沒看到過柳毅、陽儀二人,此二人正是水師的正副統領,誰能擔保公孫度打的不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主意?”

雖然烏桓遊騎的數量越來越少,但趙雲還是很盡職的每次都帶隊出擊,日夜辛勞之下,他的氣色比平時差了一些,但精神卻並未因此而萎靡,思路也很清晰。

“這麼說來,子義那封信中說的,探路的船隊不急着返程,要在前方警戒,就是爲了防範遼東水師?難道他果真發現什麼跡象了?”于禁若有所思的沉吟道。

太史慈的脾氣,軍中可謂人盡皆知,大家都認爲他在船隊中不會安分太久,肯定會找個引子上岸來,混入軍中找個差事。結果他卻來信說,先頭開路的船隊發現了問題,需要在前方長時間駐留,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遼東是不是真的不安分,而且還被太史慈給發現了。

秦風大力點頭,附和道:“就子義那脾氣,還真有可能。”

老實說,他多少有些替太史慈擔心,因爲公孫度的重視和積累,遼東水師的實力還是挺不錯的。當年柳毅帶到青州的幾十艘大小船隻,只是水師的一部分而已,其真正的實力如何,卻是始終都沒人能探查清楚。

太史慈若是帶着青州水師全軍迎戰倒沒什麼好擔心的,問題是,他只帶了區區五艘船而已。水戰可不比腳踏實地的沙場爭雄,武藝再高,保不住腳下的船也是白搭。

公孫度如果真的狠下一條心,太史慈貪功冒進,說不定還真挺危險。

更令他擔心的是,萬一公孫度不肯主動出手,而是想方設法的引太史慈出手就更麻煩了。看主公的意思,應該是不想真的和公孫度撕破臉,如果太史慈不依不饒,這事……可就難辦了。

“海上到底怎麼回事,派人追上去問問就知道了,在這裡猜來猜去的也沒大用。”

衆將你一言我一語的猜測和擔憂,讓呂綺玲聽得頗不耐煩,她擺擺手道:“子義、文長那麼大的人了,難道還需要象小孩子一樣讓別人替他們擔心?能不能打,怎麼打這種事,哪個武將心裡能沒數?還真能明知危險,偏往上撞不成?”

衆將都強自壓抑着翻白眼的衝動,勉強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心裡卻都腹誹不已:遍數當場,好像就是夫人您最沒資格說這話了吧?要不是鐵騎踏陣,幾次您都衝在最前面,看得主公提心吊膽,他怎麼會不想鐵騎參加東征?

嗯,說起來,鐵騎確實不太適合這次東征。

壓迫式戰法中,常規的步步推進有羽林軍在已經足夠,騎兵突襲也是重在速度和持久力,鐵騎同樣不具備。最要命的是鐵騎的消耗還很大,五百人的部隊,整體消耗都快趕上五千步兵了。

而鐵騎最能發揮實力的場合還是在正面會戰之中,偏偏烏桓人最不敢進行的就是這個,鐵騎加入東征軍,完全就沒有用武之地啊。

呂綺玲不看衆人臉色,全無自覺的說道:“許攸那隻老鼠終於從地洞裡鑽出來了,那兩個姓鮮于的也冒了頭,依我看,他們這是不懷好意,打着兩面夾擊的主意呢。張叔叔,咱們要不要先下手爲強,給他們來場騎兵奔襲,各個擊破?”

看着她兩眼放光,一臉期冀的樣子,張遼開始頭疼了,對王羽也是頗多埋怨,不是說好了要將這位小祖宗留在薊縣,先生米做成熟飯嗎?怎麼最後還是給放出來了?少公子撈不到仗打,肯定是要不耐煩的,這不,開始出餿主意了,自己要是不答應,搞不好她就自行其是了。

“鮮于兄弟顯然是奔着咱們那條不存在的補給線來的,而許攸雖然帶了不少人馬,但以此人的脾氣,就算兵馬衆多,勝券在握的時候,難免還是要耍點陰謀詭計,這次領軍迎戰,想必存的也不是正面對決的心思。”

張遼語速極快,就是不想給呂綺玲插嘴的機會:“分兵突襲,恐怕會正中他的下懷,雖然此賊人品不堪,但耍起陰謀來,還是有些門道的,若是按着他的套路來,恐怕會防不勝防。”

“那就這麼算了?”呂綺玲氣鼓鼓問道:“當他不存在?繼續大搖大擺的前進?”

“那也不是。”張遼搖搖頭,發現其他人都不說話了,都是一臉嚴肅的盯着自己看,他知道,是該拿點真本事出來的時候了,不然真是要將保姆這個稱號給坐實了。

“鮮于輔那邊,開始肯定是以試探爲主,在發現自己找不到運糧隊的行蹤之後,他肯定會先遲疑一陣子,和許攸取得聯繫之後,纔有可能意識到真相。只有等到這時,他纔會考慮改變初衷,和烏桓進行前後夾擊,但那至少也要等到五天以後了。”

做爲主帥,張遼很清楚自己的職責。主公需要他做的無非把握整體戰局走勢,不斷根據敵我形勢的變化,對既定戰略做出修正,最終將戰局導入正確的模式而已。所以,這段時間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整合各方面的情報,分析戰局上面了。

“而在鮮于輔最終醒悟之前,許攸的主要目的應該也是以牽制我軍爲主,順便再設下幾個陷阱什麼的,看看能不能佔些便宜……既然知道他們的目的,我軍的應對方法就很簡單了,只要不讓他們達到目的,就算是成功了一半,若能將計就計的讓他們自食惡果,就算是大獲全勝了。”

張遼用力一揮手,朗聲說道:“因此,本將的對策就是……”

第75章 順風順水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第11章 一語道天機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第46章 不負霸王名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第94章 灰飛煙滅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第9章 亂世之梟雄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六二九章 江東十三騎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第49章 破軍有白馬第91章 兵臨城下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8章 漢營先震驚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五百章 坑王之王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第20章 一喝退千軍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第89章 請命攻衛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
第75章 順風順水九七七章 江東之變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第11章 一語道天機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第46章 不負霸王名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二零九章 神兵自天降第94章 灰飛煙滅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一三九章 箭風血雨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第9章 亂世之梟雄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六二九章 江東十三騎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第2章 揚眉劍出鞘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六二一章 摔個臉着地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第49章 破軍有白馬第91章 兵臨城下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8章 漢營先震驚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五百章 坑王之王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第20章 一喝退千軍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第89章 請命攻衛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二九九章 一發動全局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