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

急忙忙的趕到中軍,程昱步履匆匆,心存疑惑。等他看到曹操那張陰雲密佈的臉,心裡頓時‘咯噔’一下子,不用問,準是又出麻煩了。

“主公……”程昱放輕了腳步,同時也在調整急促的呼吸。

“嗯。”曹操的反應讓程昱心中的陰雲愈發的濃重了,他不但沒象平時一樣,微笑着起身,叫着幕僚們的字號迎上來,甚至連頭都沒擡一下,視線一直落在桌案上的一卷竹簡上,久久不動。

程昱頭皮有些發麻,自家這位主公,可不是禁不住事的人,多少波折坎坷,都從容着過來了,這種鬱郁無語的情況,實在是太少見了。

他硬着頭皮問道:“主公召昱前來,可是爲了青州軍撤兵一事?”

“唉!”曹操仰天長嘆:“吾自開蒙起,便熟讀兵書,遊學經年,更是拜訪過無數名家,自中平元年起兵征戰逾今,更是已近十載,自問在運籌帷幄、調度戰策之上,已經有了些造詣,怎知一遇此人,竟是屢屢受制,步步落後……是強中更有強中手?還是吾自視太高,小覷了天下英雄?唉,想不透,想不透啊。”

“……”程昱一陣心驚肉跳,甚至懷疑起自己的眼睛來。

眼前之人,還是主公嗎?

那位無論何時何地,都鎮定從容的主公;始終保持着旺盛的鬥志和自信,但卻總能冷靜的評估對手,從不輕敵的主公;轉戰兗、豫,打得黑山賊望風披靡,袁公路東逃不敢回顧的主公?

“主公,這到底……”程昱的目光落到了那捲竹簡上。

“王鵬舉差人送來的。”找程昱來,曹操當然不只是爲了發牢騷。他只是相信,心腹幕僚很快就能體會他的心境,一同唏噓感慨,把胸中這口悶氣抒發出來罷了。

“他此番退兵之舉,果然有奧妙麼?”捧起竹簡前,程昱先做了個深呼吸,定了定心神,無疑,帶給主公如此巨大的打擊的。正是這封不起眼的信!

曹操輕輕搖了搖頭,苦笑道:“他退兵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留個選擇給我而已,在變成孤魂野鬼,和暫作退讓中做選擇……”

“怎麼可能?”程昱睜大了眼睛。滿心震駭,再顧不得禮數,直接將竹簡捧了起來,一目十行的掃了過去。

暫作退讓?且不提此番出兵的耗費,天下人的物議,以及開戰至今的損失,單說撤兵對袁曹兩家關係的影響。也是非同小可啊!如果再考慮到河北,乃至整個中原的局勢,這簡直就是損人不利己……不,比那還糟!曹軍北上助戰半途而廢。得利的只有王羽這個敵人!

當然,自家主公不是蠢人,他不會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可他還是對自己說出來了。只能認爲,眼下的形勢。真的惡劣到極點了……

可是,怎麼會呢?

程昱的手,開始抓得很緊,以至於竹簡被他拉得緊緊的,看起來像是隨時會斷裂的樣子。但很快,他的手就鬆開了,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氣一般,任由竹簡向下滑動,最後墜落於塵埃之中。

“天吶!”程昱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咬緊了牙關。

王羽的信寫的很簡單,就是茌平之戰的戰報而已。王羽會去攻打劉岱,本就在程昱的預料之中,他當日設謀,欲將計就計,深層次的原因便在於此,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一戰居然是這麼個結果。

劉岱麾下的,可是實實在在的三萬大軍啊!

那不是普通的雜兵,而是大漢朝的正規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雖然沒打過什麼硬仗,但也是不輸於冀州軍的強兵,而且,劉岱還擁有地利!

屯兵河山之間,又有城池可依,專注防守的三萬大軍,怎麼會說沒就沒了呢?這完全不合情理啊!就算青州軍更勝一籌,可也不應該是這個結果啊,劉岱,居然跑了!不但自己跑了,而且還帶着完整的幕僚團,除了一個絕望自盡的王彧之外,幕僚一個都沒死!

這,這叫個什麼事兒啊!

“主公,這消息可驗證過了,確實無誤嗎?”

“嗯。”曹操低低的嗯了一聲,頹然道:“王羽信到不久,蒼亭津就有回報,說是見到了大批的船隊,逆流西進,雖然沒有旗號,也不肯停留,但應該是錯不了了。”

程昱一陣頭暈目眩,自己的將計就計,算是徹底搞砸了。

按照他的謀劃,最理想的結果是王羽強攻劉岱,損失慘重或僵持不下,鷸蚌相爭,曹軍黃雀在後,趁機進襲,擊敗青州軍,進而名利兼收,將劉、王一起踩在腳下。

王羽大勝劉岱,也在程昱的考量之中,不過以他想來,王羽以寡擊衆,就算贏了,想必也會有一場激戰,比如夜襲什麼的。亂戰之中,劉岱沒準兒就掛了,就算保住了性命,也應該是隻身而逃,或者保全一部分實力。

名聲、身份都是虛的,想轉化成實打實的實力,需要用名聲吸引世家、豪強,劉岱許給後者官職、權勢;後者用自家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在劉岱安撫地方,招兵買馬方面提供助力。

沒有這個轉換,名聲就是無根之萍,壓根就沒用。

劉岱幕府中的那些名士,正是由此而來,有這些人在,劉岱對兗州的掌控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削弱,即便因爲兵敗有所動搖,也只是短時間的,只要給他時間,他就能重整旗鼓。

若是劉岱保全了部分實力,他也許會考慮一下大局,維持兗州的均勢,回自己的地盤去舔傷口。可若是他殘存的實力太差,已經難以自保,說不得,他只能退得更遠些,避開與泰山近鄰的幾個郡國,免得遭受王羽的報復,並快速恢復實力了。

抽調了三萬大軍之後。東部兗州也沒剩多少兵了,如果還傻乎乎的往自己的地盤撤,而不是去濮陽撿現成的,那還算是朝廷柱石嗎?

軍略上再怎麼不堪,劉岱在政略權謀上的眼光,都是不容忽視的。

毫無疑問,只要劉岱帶着那羣幫忙搖旗吶喊的幕僚團到了濮陽,用不了三五日,濮陽就會改姓爲劉。留守濮陽的夏侯淳是員勇將不假。但抵抗劉岱這種事,卻是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範疇。

別說夏侯淳了,就算曹操親自坐鎮,能不能解決劉岱,都要經過一番龍爭虎鬥呢。

沒錯。劉岱現在沒兵了,但他的身份就是個保護符。大漢王朝雖然已經日薄西山,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崇尚大義、王佐的人還多着呢,除了董卓、王羽之流,還有幾個人敢明目張膽的對付大漢宗親?

與大漢宗親作對,下場是很可怕的。公孫瓚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坐擁強軍,威震天下,爲什麼會被劉虞屢屢牽制?說到底,還不就是那個大漢宗親的身份?公孫瓚不是打不贏劉虞。他就是不敢硬來。

曹操也一樣,能打得贏袁術,就沒道理怕劉岱,爲啥曹操在劉岱面前。還要卑躬屈膝的?就是因爲這身份啊,曹操同樣不敢硬來。

所以。現在的局面就是曹操說的那樣了,要麼丟掉地盤,再次成爲袁紹或劉岱的附庸、打手;要麼儘快回援濮陽,趁着劉岱最虛弱的時候,徹底解決這個麻煩,化解這場危機。

“既然劉公山能從水路逃跑,青州軍就應該沒動用水軍,而他的主力部隊,也沒有南下的跡象,他到底是怎麼打贏的這一仗?贏了還不算,而且還將戰局控制得這麼好,簡直就像是將三萬大軍玩弄於鼓掌之間一般?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啊!”良久,程昱發出了一聲悲嘆。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日後再行打探不遲,而今卻是爲之奈何?”曹操攤攤手,向程昱問計道:“仲德可有以教我?”

程昱滿臉苦澀,頹然道:“昱弄巧成拙,已是壞了主公大事,如今……”

曹操一擺手,倒是有了股豁達之意:“將計就

計之策,雖然出自仲德之口,但未嘗不是操心中所想,納計的是吾,又豈能諉過於人?仲德,汝當知吾心,何妨放膽直言?”

程昱聞言,心中頓時一暖,因計策被利用而來的窘迫,也是緩解了不少,沉吟片刻,他不答反問的試探道:“主公心中,莫非已有所想?”

曹操臉色沉凝,微微頷首,沉聲道:“王鵬舉送信退兵,無疑是無意在我軍身上耗費軍力,意欲不戰而屈人之兵,他要的是全心對付袁紹,爭奪河北。若是我軍破釜沉舟,不退反進,他的計劃也就落空了。”

程昱心中凜然。

劉岱撿便宜總得需要些時間,若是在這期間之內,曹操在河北打一場大勝仗,凱旋而歸時,聲望說不定就能壓倒劉岱了,未嘗不能一搏。

“茌平大捷,固然可見青州軍驚人的戰力,和王羽孤注一擲的決心,但同時,也未嘗不是將青州的弱點暴露出來了。眼下的青州,空虛之極,爲了抵擋袁紹的壓力,王羽不得不將留守部隊調來助戰,若是我軍再摻上一腳,他的壓力豈不是更大,更接近崩潰邊緣了?”

曹操這個念頭不太符合他一貫的風格,倒像是被王羽給刺激出來的,不過聽起來確實很有誘惑力。

“眼下冀州是沮公與執掌兵事,其人雅緻高量,通達世情,說服他打一場持久戰,應該不難。正面戰場無隙可乘,後路空虛,一旦有變,青州軍便是再能打,軍心又豈會不動搖?就算軍心不動搖,後方糧草供應不及,他還能變出糧食嗎?”

曹操越說越激動,語調也是越來越高亢。

“這樣一來,就算失了東郡,吾亦大可在打敗王羽之後,取青州安身。青州久亂之地,豪強、世家盡皆凋零,誰能趕走王羽,誰就能輕易佔據此一州之地。眼下袁紹元氣大傷,又有幽州公孫瓚牽制,想必也無暇旁顧……所謂禍兮福所倚,困境之中,未嘗沒有良機啊!”

整個天下,任何一位諸侯。想統治任何地方,都無法迴避地方勢力的影響,就連僻處邊陲的遼東都不例外,只有青州是特殊的。

在這裡,實力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只要拳頭夠大,就能佔據此地。以前太殘破,沒人看得上這塊地盤,但經過王羽的經營之後。這裡已經以極高的速度,開始恢復元氣了,眼見着就有了人間樂土的模樣。

取下青州,對曹操來講,不僅僅是消滅一個強力競爭對手那麼簡單。而是取得了一塊王霸之基。青州當然沒有兗州大,也沒有兗州富,但這裡也沒人分權啊!

王羽搞的那些新政,比他在軍事上的創新差遠了,一點都不稀奇,其中利弊,誰都看得到。不施行新政不是因爲不會,只是沒那個條件。

接手青州就不一樣了,只要蕭規曹隨,不出三年。青州就能源源不斷的爲統治者提供爭霸天下所需的一切資源了。

聽了曹操的計劃,程昱一時也是心有慼慼,作孽啊,主公這是真急了。都急紅眼了,都是被王羽逼的呀!連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東郡都捨棄了。

前景看起來的確很美好。但那也只是看起來罷了,所謂亡命一搏,一旦搏不倒敵人,死的可就是自己了。

程昱等了片刻,等曹操的興奮勁稍微消退些,才緩聲說道:“主公此計,未嘗不可一試,不過,主公須得考慮,王羽會如何應對。”

一腔熱情,卻被迎頭潑了一盆冷水,若是換成劉岱,肯定是要大發雷霆的,但曹操的氣量可比劉岱強多了,他找程昱來,就是讓程昱幫忙拾遺補缺的。

他冷靜的問道:“此話怎講?”

“昱也是聽了主公的計劃後,纔想到的。王羽好用奇兵,時有驚人之舉,可除了在孟津刺殺董卓那一次之外,他每次作戰,都是有了完備的計劃,和勝算,才展開戰事的。雖然不是每次都有十足的勝算,但若是勝算太低,他也不會死硬到底。”

曹操細細回想一遍,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他眼中的熱度又降了些,沉聲道:“你繼續說。”

“王羽此子深有韜略,天下可與之比肩者,不過寥寥,腹背受敵,前線又沒有速勝之法,種種不利,他應該不會看不到,否則,他就不會在最後關頭,才調動於、黃二將來助戰了。主公破釜沉舟,氣勢極盛,可他若避開鋒芒,主公又當如何自處呢?”

“這……仲德會不會是多慮了?”曹操不是沒往這個方面考慮,但他總覺得不太可能。

仗打到現在,王羽已經完全佔據了清河郡,原來讓給公孫瓚的平原也拿回去了,再加上公孫瓚放棄的樂陵國,一下子就是三個郡國,而且還都是毗鄰大河的膏腴之地?他能捨得輕易放棄?

此外,放棄了這三郡之後,青州和幽州的聯繫就算是被切斷了,到時候不就被袁紹給各個擊破了嗎?他出兵河北,首要的目的就是策應公孫瓚,牽制袁紹,如果放棄,前面的仗就算是白打了,他會甘心?

程昱不答反問:“主公是否還記得,王羽全取青州之後,輕易就將平原讓給了田楷?主公時候還記得曾經的疑惑,疑惑王羽爲何不趁亂取徐州?還有,王羽大敗鮑信後,爲何又未曾出兵,進取濟北?”

曹操被程昱給問住了,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陶謙年邁,已無大志,這一點在當初諸侯會盟之際,他讓軍於人就能看得出來,但凡有志曏者,誰會把兵借給別人啊?以陶謙對王羽的看重,後者要取徐州,機會應該是很多的。

公孫瓚和袁紹開打之初,徐州內亂就已經有了兆頭,公孫瓚沒求援,陶謙虛席以待,王羽卻棄易取的徐州不顧,渡河北上,去啃袁紹這個硬骨頭,在衆多諸侯來說,都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兵法講究的,可是避強趨弱,王羽這分明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這一點,還可以用顧全大局來解釋,但他讓平原給田楷,打敗鮑信後,不趁勢取濟北,就說不過去了,想爭雄天下,對擴張領土怎麼能沒有熱情呢?

曹操遲疑着問道:“莫非仲德認爲,王羽會放棄河北,退守青州?”

“然也。”程昱微笑頷首,見曹操臉上猶有狐疑,他詳細解釋道:“此子並非對擴張領土沒有野心,只是他很擅長控制慾望,更注重經營固有的領地。正如主公對青州的判斷,不出三年,青州就會成爲王霸之基業!四處征伐,貿然擴張,又何如借地勢穩守,厚積薄發呢?”

曹操沉默了。

王羽輕易捨棄平原,是因爲平原在大河北岸,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形勢不太危機,可以用之爲緩衝,形勢危急,還是憑藉黃河天險作爲屏障更加有利。

不趁勝攻取濟北,則是要藉助泰山的險要地勢,王羽的新政範圍只限於青州,泰山是維持原狀的。若是有人攻入泰山,王羽大可借地勢且戰且退,拉長敵人的補給線,到了青州邊界,待敵疲之後,再予以迎頭痛擊。

泰山郡對王羽的意義,就是個戰略緩衝,所以,他只留了黃忠的三千兵在奉高,守衛巨平的是徐和,一個黃巾賊而已。

至於徐州,取之不難,想安穩的統治就難了。壓制豪強就要駐軍,養兵就要花錢,而且還得防着地方豪強們的明槍暗箭,佔據徐州,和與徐州結盟,哪個更實惠,還真就不好說。

“王羽退兵,除了給主公留出撤退的餘地之外,說不定也有暗示的意思。主公您若破釜沉舟,他就一拍兩散,以青州軍的精銳,就算是兩面作戰,守土應該是沒問題的,畢竟劉岱已經無法策應河北的攻勢了,頂多只有個臧霸……”

“吾一時衝動,險些壞了大事,王鵬舉謀算之深,簡直就……”曹操大汗淋漓,以手撫額,慶幸道:“幸得仲德提醒,幸得仲德提醒啊!傳我將令,全軍出城,兵發蒼亭津!”

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第200章 以正對奇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第23章 何事不得歸第65章 要戰便戰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四一六章 大廈將傾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第22章 賈詡入王營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第37章 寶馬贈英雄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第80章 意外連連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
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第200章 以正對奇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三三四章 夜戰八方第23章 何事不得歸第65章 要戰便戰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四二二章 戰後關係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四一六章 大廈將傾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七零六章 所謂霸氣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第22章 賈詡入王營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一七四章 整軍備戰第27章 再會呂溫侯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一六六章 玉石俱焚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一二二章 無名神將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一二一章 形勢突變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七六三章 大舉追擊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第37章 寶馬贈英雄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第80章 意外連連第52章 煊赫洛陽城七一九章 洗盪胡塵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八九七章 如釋重負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