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

“轟!”

哪怕是在後陣遠觀,兩軍陣列相碰撞的那一刻,耳邊迴盪着的,唯有那一聲響徹整個天地的轟鳴。

喊殺聲,腳步聲,鼓號聲,兵器碰撞聲,發力砍殺的吶喊聲,利刃入體、鮮血飛濺的尖銳聲響,瀕死前的慘呼聲……無數的聲響化成了這一聲轟鳴。

沒有遠程武器對射的過程,兩支大軍的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在短兵相接的最後一刻,彭玉藉着狂奔的勢頭,雙腳用力,高高的跳躍到了空中,攜着前沖和躍起的慣性,像是從天而降的隕石一般,砸向了敵人的軍陣。

迎擊他的,是一叢叢的長矛之林,看上去,他的舉動只能用有勇無謀來形容,被林立的長矛捅成篩子是唯一的結局。

不過,若是將視線從他的身上轉開,看看他的周圍和身後,就不會有人這麼想了。將爲兵之膽,特別是臨陣必先的衝將。

郭太軍的先銳本就由悍匪亡命徒之流組成,主將瘋狂的舉動,對這些人來說是個重大的刺激,而先前敵軍有些示弱的舉動,更是激發了他們所有的兇性——土匪這種生物,本來就是最欺軟怕硬的。

彭玉的舉動,被悍卒們所效仿,足有近千人採用了這樣的瘋狂戰法,縱躍而起,揮刀猛撲,使得郭太軍的第一波猛攻發揮出了超常的威力,也使得兩軍交戰的最初一刻,顯得分外慘烈起來。

“噗!噗!噗!”

安邑軍走的慢,導致衝擊力不足,但他們的隊列卻保持得相對整齊,如林的長矛陣遠達不到羽林軍那樣密不透風的程度,但防禦力卻也不容小覷。

躍起狂攻的悍卒。像是自殺一樣,接二連三的撞在矛林上,身上被捅了好幾個透明窟窿,嘴裡噴着血,手中的刀卻猶自揮舞着。看那意思,哪怕斬不到人,也要斬斷幾根矛杆來墊背。

安邑軍的訓練程度畢竟不足,最初的迎擊做得還不錯,但對第二波猛攻的準備卻明顯不足。第一波的迎擊導致很多長矛都刺在了同一具屍體的身上。若是換成羽林軍,士兵會很有默契的展開配合,一起把屍體甩出去,像是投石車的攻擊一樣砸向敵陣,阻擋後續的敵兵。並解脫長矛。

白波軍卻遠達不到這樣的默契,有的長矛手想發力猛甩;也有人急於刺殺第二波衝過來的敵兵,急於抽矛;還有人想着乾脆就這麼頂着屍體刺上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軍官也不知道該怎麼指揮協調,衆人完全沒法形成合力。

結果就是,當第二波敵人猛撲入陣的時候。大部分的長矛都處於無法攻擊的狀態。

於是,近倍於前的傷亡產生了,這次付出代價的是先前的攻擊者。從遠處望過去,安邑軍整齊的方陣。一下子就變得不復整齊,像是鋸齒一般了。

“殺!殺穿他們!”第一波的攻擊者中也有少數特例,比如彭玉。仗着高超的武藝和無數次生死之間歷練出來的敏銳反應,彭玉在空中扭動身體。避過了三支長矛,又用戰刀格擋開了了另外三支。徒手抓住了最後一支,安然闖進了敵陣。

雙腳剛一着地,他手中的戰刀就化成了一個巨大的扇面,處於這個範圍的安邑軍無不濺血而退,非死即傷,他的身邊頓時就空出了一大片。

順着這個缺口更多的悍卒闖了進來,追隨在彭玉身後,大呼酣戰,掀起了陣陣血浪。

長兵對短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距離和陣列的完整。在接戰之前,安邑軍做得很好,可是當激戰發生之後,一兩個照面的工夫,他們的戰線就被打穿,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這情況引起了衆多的擔憂。

騎兵衝擊的速度遠比步兵快,但直到兩支白波互相激戰起來,另外兩隊騎兵還在慢悠悠的互相接近着。騎兵的主將不約而同想觀察一下情況,再決定後面怎麼打。

匈奴人的主將劉豹是吸取了高唐之戰的教訓,痛定思痛後,他認爲如果那一戰,是袁紹軍先和青州軍展開激戰,匈奴人就可以從容應戰,取得最後的勝利了。

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劉豹沒辦法回到過去驗證自己的想法。不過,作爲一個胸懷大志,一心要重振匈奴威勢的新單于,他發誓要從那一戰中吸取教訓,避開所有的致命危險,引領匈奴人踏上再興之路。

所以,他要先等等看。

早在中平五年時,匈奴人就和黃巾軍打過交道了,劉豹熟悉這支軍隊的戰法。這支軍隊打仗,靠的就是開始這三板斧,誰在開始佔了上風,誰就更容易取得最後的勝利。

安邑那邊的青州武將似乎想玩點花樣,只可惜沒收到什麼效果。現在佔上風的是郭太,而郭太的兵馬比較多,還有數千騎兵沒動用,這一仗怎麼看都是郭太贏定了。

既然如此,他就可以放心大膽的發動進攻,打響匈奴重起的第一仗了。

劉豹揚鞭前指,高聲喝令:“全軍進攻!”

“舅舅!”劉豹看到了勝算,另一邊的西涼人就有些慌神了,特別是發現匈奴人開始加速之後。胡封策馬跟在李傕身邊,惶急的呼喊着,臉上滿是畏懼之色。

“慌什麼?”李傕對外甥的沒出息相當不滿,大聲呵斥道:“這仗纔剛開始打,匈奴那些胡虜懂個屁,現在的形勢他們壓根就沒看明白,就自以爲是的衝過來了,先給他們個迎頭痛擊,然後形勢再發生變化之後,他們就老實了!”

“舅舅,白波那邊指揮的是青州名將徐庶,可兵還是原來那些,就算經過了一些訓練,可時間太短,跟原來也沒多大區別啊,陣列一下就被打穿了。中軍都被壓得步步後退了,這場仗還有……”

看到李傕臉色不善,他把到了嘴邊的那幾個字給咽回去了。

怎麼看,這一仗也沒懸念了啊。

如果落在下風的是青州軍,甚至是郭叔父指揮的西涼步卒,後面的變化還很難說,但白波這些兵只是一羣烏合之衆,難道還能變陣反撲不成?

援兵?哪裡還有什麼援兵,安邑軍能打的基本都在這裡了。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殘。青州軍若是來了,倒有可能扭轉局勢,可是,青州軍若要大舉來援,最快的一條路是走河內。張楊再廢物。也不可能連抵抗都沒有,就被王羽推倒吧?

這還能有什麼變數?

“蠢材!這都看不出嗎?徐庶列在陣前的不是精銳,而是操練了一段時間的新兵。此人名震中原,總不可能是個白癡,會以爲新兵隨便練練就能和廝殺多年,縱橫河東的郭太軍悍卒對敵吧?”李傕搖搖頭,覺得外甥徹底無可救藥了。至少在軍略上是這樣沒錯。

若只有胡封一個人,他肯定揮揮手讓對方閃一邊去了,可在旁邊聽着他和胡封的對話,露出了若有所思神色的。還有兒子李式和李進等幾個侄子。他想了想,覺得乾脆藉着這個機會,點播一下衆子侄好了。

這年頭成事,還是得靠自家的親族。名士什麼的都沒用。袁紹完蛋後,支撐他的殘局的。不就是他的女婿嗎?兗州的曹操也是靠着親族才混得風生水起的。

“啊……”看看舅舅,又看看遠處正在激戰中的步兵大陣,胡封一臉茫然。

李傕解釋道:“白波是烏合之衆沒錯,徐庶也不可能有本事在短短月餘時間內,把白波軍練成青州軍那樣的強軍。不過,若是他事先知道郭太的戰法,並且有針對性的加以訓練,想搞出點效果還是能做到的……”

“什麼效果?”

“仔細想想,安邑軍最能打的是誰的部隊?現在在前面指揮長矛陣的又是誰?說到這份兒上你若還是想不明白,以後再出去,千萬別告訴別人,某是你舅父!”

最後點撥了一句,李傕躍馬揚鞭,揮刀指向洶涌而來的匈奴騎兵,大喝一聲:“給他們點顏色瞧瞧,打疼他們,讓這些敗軍之將知道,到底誰纔是軟柿子!”

“噢!”西涼鐵騎猛然加速,兩支騎兵如同兩支巨大的箭矢,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騎兵對衝,戰鬥是在極高的速度中進行的,比步兵對戰更兇險,也更讓人熱血沸騰。一直好勇鬥狠的胡封一向樂此不疲,但今天他卻有些心不在焉。

隨手擋開敵騎的攻擊後,他沒有以一計強猛的揮斬還以顏色,反而不斷扭頭向側面張望着什麼。戰場上走神是很危險的,要不是他身邊有不少親衛護衛着,想着捏軟柿子,卻踢到了鐵板的匈奴人也有些措手不及,說不定他早就掛了。

李式、李進等人也差不多,都是一副心神不屬的模樣。

對此,一直對子侄輩嚴格要求的李傕卻沒動怒,反而指揮鐵騎改變陣型,將一衆子侄護在陣勢中央,令其可以安然向遠處的戰陣眺望。

“變陣了,真的變陣了,是鉤行陣!”李進是第一個有所發現,並且叫喊出來的。

隨即,李式也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高聲叫道:“這是誘敵!是誘敵啊!中軍後撤,把郭太軍悍卒的體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兩翼就要展開反擊了……已經開始了,左翼是李樂,右翼是胡才……咦,不對,白波哪有姓管的大將?”

“不管是誰,都好厲害……”胡封腦子不行,但武藝卻很不錯,不然李傕也不會一直將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從前,他自覺黃巾軍中,應該沒有人是自己的對手,但這一刻,當他看到白波軍變陣後,右翼最前列那個領軍衝殺的悍將之後,他動搖了。

那人手持一柄大刀,頭裹黃巾,刀式大開大闔,沒一個對手能擋得住他的兩三刀,所過之處,當者無不披靡,身後只留下了重重血浪,威猛得不似凡人,像是天神下凡一般。

另一邊的李樂雖然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但左翼的攻勢卻不比右翼差,中軍後退,兩翼高歌猛進。原本的方陣像是魔方一樣彼此錯開,慢慢的重新成型,最後呈現在觀戰者眼中的,就是一次不算完美,卻圓滿達成了的變陣戰術。

“郭太要糟糕,他的先鋒和主力被分隔開了!”

“安邑軍……不會就這麼打贏了吧?”

“還差得遠呢。被分隔開的銳卒只有五千人,但安邑軍也未必能來得及圍殲掉這支部隊吧?”

“別忘了,郭太還有七千騎兵沒動用呢!”

“確實如此,安邑軍要想贏還早呢!好了,先不要管這些了,趁着匈奴人士氣鬆動,先給他們來一下重的,等下也好應變!”

……

“呼!”放下令旗,徐庶擦了一把冷汗。

讓西涼衆將震驚的變陣,看似容易,其實卻是花費了他不知多少心力。就算是王羽,也不可能吧一羣烏合之衆,隨便就編練成軍,進而戰無不勝的。

在王羽起兵最初的幾場戰鬥中,他對軍隊的使用,主要就是借勢。直到他自己潛入洛陽那段時間,于禁在魯陽潛心練了幾個月的兵之後,他麾下的部隊才真正可堪一戰。不過遇上的卻是徐榮這樣難以逾越的高山,最後還是用非常規手段取得了勝利。

徐庶帶來河東的幾位助手,有的擅長搧動人心,有的擅長叢林伏擊,有人擅長斬將奪旗,馬忠是最全能的一個,可他對練兵也一無所知。徐庶自己,在練兵方面也沒多少心得,畢竟他的軍伍經驗太少了,讀的兵書也不算多。

能將白波軍指揮到現在的程度,差不多也算是極限了。只是,勝利卻還遙遙無期,勝算雖有,但也不是什麼都不做就會自行降臨的。

“傳我將令,令李、胡二位將軍不要急於徹底切斷郭太軍前後軍的聯繫,保持節奏;令管將軍向敵軍陣列深處突擊,儘快找到並斬殺彭玉,摧毀敵軍先銳的指揮系統;令韓將軍維持住陣列,令楊將軍儘快收攏潰卒,並將陣列向東延伸,建立新的防線,準備防禦郭太的騎兵衝陣。”

一口氣下達了一大串命令,徐庶喘了口氣,最後又補充道:“傳令全軍,此戰,我軍必勝,只要聽從命令,就能獲取最後的勝利!”()

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第1章 英雄無覓處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第89章 請命攻衛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八百章 鬥智鬥力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第86章 河東會白波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第90章 驅狼搏虎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四百章 河北終戰第1章 英雄無覓處第48章 陷陣亦無悔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
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第1章 英雄無覓處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第89章 請命攻衛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八六一章 雙喜臨門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八百章 鬥智鬥力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七二六章 總是心太軟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一零八章 猛虎再添翼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第86章 河東會白波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第90章 驅狼搏虎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五五三章 揚帆東渡五五六章 兗州攻略五六四章 峰迴路轉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四九五章 翻手爲雲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四百章 河北終戰第1章 英雄無覓處第48章 陷陣亦無悔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八一六章 關中劇變三一五章 程昱之謀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一零四章 忠義徐公明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