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

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

九月過半,初冬的氣息吹遍了大河兩岸,寬廣的河面上,船隻往來不休。

新的盟約很有呂布的特色,除了攻守同盟,聯姻這兩個大項之外,就只有他和王羽的那個口頭約定了。具體的細則什麼的,他一概甩手不管,任由青州方面去做。

王羽覺得,這正是呂布的聰明之處,沒了陳宮,張邈又早早站在了自己這邊,呂布手下就沒誰還擅長討價還價了,而青州這邊最次的也是孔融這樣的名士,與其以短擊長,還不如任由青州施爲呢。

反正王羽在做,他在看,要是有什麼不滿,隨時都可以發牢騷,他可不光是青州的盟友,而且還有一層老丈人的身份呢。

雖然看明這一點,王羽也沒搞貓膩心思,該做出的表示一點都沒少,從冀州過來的船隻,裝載的都是滿滿的兵械和糧食。

青州軍主力北上,東郡就變成了防禦西、南兩個方向的重要據點,只要東郡不失,青州調整後的防線就不會有危險。若是東郡出了意外,那青州軍的防線就太長,太脆弱了。

先前的佈置,本就是爲了攻略中原的,如果不調兵北上,青州軍一發動,兗州的勢力就要面臨三面打擊,這樣的戰略態勢極其有力。

歷史上袁紹之所以在官渡被擊敗,固然有謀略方面的問題,但未嘗不是兵力無法充分展開的緣故,因爲當時的青州和泰山險道都控制在曹操手中。袁紹只能將龐大的兵力集中在區區兩個渡口,導致遲遲無法體現出兵力優勢來。

若是那時的袁紹擁有現在的青州。可以兩面,甚至三面進擊,那麼,任曹操智比天高,也別想守得住兗州。

正是因爲看到了危機,曹操才溜了,將計就計的把東郡甩給了呂布,他可不想留在東郡。等待王羽的碾壓。

可此一時,彼一時,青州軍抽調主力北上之後,對佔據了兗州的勢力來說,原來的鐵鉗就變成了薄紗,只要用力一捅,就能戳出個大窟窿來。

所以。以現在的形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強呂布,將東郡變成堅不可摧的堡壘。

這樣做當然也有一定風險,魏延就不是很贊成:“太險了,太險了,一個不好就會養虎爲患啊。丁建陽、董卓當年……唔唔唔……”

趙雲手疾,一把捂住這貨的大嘴巴,壓低聲音,急促道:“文長,別胡說八道。你可是主將,這種話若是給人聽到。本來沒事,也被你攪出大事了。”

“沒錯。”

諸葛亮點頭讚許道:“從前的事不好評價,但現在,濮陽軍但凡還有三分理智,就不會做出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放棄經營了一年多的東郡,去奪高唐?然後因爲兵力不足,無法擴大戰果,等着被我軍回軍報復,與中原羣雄夾擊於他?文長,這次你真是想太多了。”

“唔唔唔……”被趙雲批評,魏延也就忍了,但諸葛亮說風涼話,他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忍的,他拼命掙扎着,卻始終無法脫出趙雲的掌控。

趙雲出道以來,名聲極大,魏延雖然略晚些,但因爲隱霧軍那層光環,也不是一般的受關注,諸葛亮的名聲比前兩者差很多,但他也年輕了很多。這三人站在一起,本來就相當引人注目,這時打鬧起來,自是吸引力衆多的目光。

“你麾下衆將,相處的倒很融洽。”呂布不知想起了什麼,語氣中帶着濃濃的追憶味道。

“少年人,行事確實不夠穩重。”王羽中規中矩的答道,他有點摸不清呂布的心思,下定決心之後的呂布,變得和從前有些不大一樣,別說他,就連高順都覺得呂布變得有些奇怪。

這句話的意思,莫非是……年輕真好?

“說話總是不盡不實。”呂布哼一聲,斥道:“上樑不正下樑歪,要不是你有意放任,他們豈能這麼隨便?治軍,還須從嚴纔好……唉。”說不幾句,很快便化成了一聲嘆息。

王羽心知對方大概是想起了之前的那場叛亂,故而有些感慨。說起來,人還真是很奇怪,老不老,不在年紀,全在心理。呂布年紀其實不算大,可他當着自己的面承認老了之後,心態就變得越來越像老年人了。

王羽有點擔心,他開始轉移話題:“文遠將軍文武雙全,指揮調度也頗爲得力,是員難得的良將。小婿雖愛之,但青州良將衆多,並不急需助力,倒是濮陽這邊面臨的壓力恐怕更大些,岳丈身邊不能沒有得力幫手啊。”

“你真以爲某老了?”呂布斜睨王羽,語氣大是不爽:“有資格進犯東郡的,無非曹操、袁術,後者家世雖顯赫,其人卻不過鼠輩耳,豈敢千里北上來犯我?至於曹操……哼,此僚居然敢將吾視爲棋子擺佈,他不來便罷,若敢來時,某正好與他算算總賬!”

王羽確認,呂布的心眼的確不大,對被曹操利用的那件事,他一直耿耿於懷,難怪他和陳宮那麼談得來呢。

實際上,若非先前的那場叛亂,和青州達成盟約之後,呂布很有可能進攻陳留、樑國,去給曹操添堵。但這場叛亂改變了很多事,就算到了現在,王羽也無法斷言,其引發的連鎖反應,最終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魏續那邊,岳丈須得再慎重些纔好,有了第一次,再做就不難了。”

正如他事先所料,魏續的確沒死。他負荊請罪,說自願放棄兵權和官職的招數奏了效,呂布親自執鞭,將他一頓狠抽,但最後還是留了他一條命,而且沒有將他放逐,而是仍然留在了濮陽城。

王羽覺得這是個很大的隱患,提議自己將魏續帶回高唐安置,但呂布卻始終猶豫不決,今天已經到了分別的一刻,王羽終究壓不下心下的擔憂,再次提出了建議。

呂布眉頭一皺,不耐煩的擺擺手道:“一無權無勇之人,能是什麼大礙?這件事你就不要理會了,吾自有分寸!”

看他神情,王羽知道勸不動,只能暗歎一聲,就此作罷。想着自己對高順、曹性反覆叮囑,二人聯手,怎麼也應該能壓得住魏續了吧?

他擡頭看看,發現衆將正湊在一起,神情都有幾分不捨。

一個多月相處下來,趙雲和高順頗爲投緣,又曾並肩作戰,結下了很深的情誼。魏延和曹性也是性情相投,兩人互道珍重之時,也顯出了幾分依依惜別之意。

王羽看得會心一笑。

這些歷史上沒有過交集的人湊在一起,見證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一件事。而衆將之間的交情,也爲將來的合併打下了絕佳的基礎。

也許,確實是自己過慮了吧?想想也是,最近的確太忙了,這就是家業大了的問題啊。

正思緒翻飛間,忽聽呂布問道:“吾聽說你轄下的土地已經不足用,怎麼現在還有心搬遷人口?”

“人多力量大,總不會是壞事。何況青州現在只是耕地緊缺,那些工坊主哪個不天天叫着缺人?而工坊吸納人口的容量,可比耕地大多了,有了這批人口,等到明年,工坊的產量提升兩倍又有何難?”

王羽滔滔不絕的說着,儘管他這點見識,放在後世什麼都不是,但在當今之世,論及農工商之間的關係和優劣,不會有人比他更在行了。

在傳統的治政觀點看來,人多是好事,但要有個限度,超出了界限,就會變成巨大的風險。所以歷朝歷代,朝中上下的官員,聽到流民二字,都會變得戰戰兢兢,如臨大敵。等到了後世,更有全國性的政令出臺,用法令的形勢來控制人口。

可是,以王羽所知,只要治政者的能力在水準以上,人口越多,轄下的經濟只會變得更加發達。以青州而言,就算轄下的人口在十年中翻上十倍,他自信也能養得起,不但養得起,還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只是這些東西對呂布來說,就顯得太過深奧了,什麼社會分工專業化、工業建設集約化、基礎建設多元化之類的,聽起來就像是天書,每個字他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可放在一起,他就只有乾瞪眼的份兒了。

在感到頭疼之前,呂布趕忙用力揮手,打斷了王羽的長篇大論:“好了,好了,吾知道你治政有一套,就別在這裡獻寶了。”說着,他擡頭看了眼天色,正色道:“差不多該上路了……你只管去塞上殺胡,這裡有我,無須多慮。”

“……”王羽稍稍沉默,隨即高聲應道:“是!”

返程的準備已經一切就緒,王羽一聲令下,大軍徐徐而動,排成整齊的隊列,沿着河岸,由緩而急的向東開拔。

衆將之間或有不捨,但彼此都是豪爽之人,也沒人做兒女之態,只有平時風風火火,比男人更像男人的呂綺玲露出了罕見的一面。女孩先是和母親抱頭痛哭,和呂布也是扯着手不放。

這情形讓王羽想起了後世那些離家上學的年輕學生,說起來,女孩這年齡放在後世,也就是個高中生吧?

這種事無法可勸,王羽只有等待,一直等到長長的隊伍快要消失在視野之中,女孩才抹去了眼淚,縱馬追來。

看着女孩追來的身影,王羽大吃一驚,不爲別的,只爲女孩騎的那匹火炭似的神駿戰馬!

這樣神駿的紅馬,普天之下獨此一份,竟然是……赤兔?(。)

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第3章 偏向虎山行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第100章 烽煙處處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第97章 仙法之秘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第25章 世態在人心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六一二章 他比你強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第17章 夫戰,勇氣也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一二五章 暗中較技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第51章 不慚世上英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第88章 一語驚四座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第20章 一喝退千軍第73章 一計不成第69章 豁然開朗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八六三章 呂布的執念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
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第3章 偏向虎山行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第58章 亮劍誰爭鋒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第100章 烽煙處處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第97章 仙法之秘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三二九章 夜襲茌平四三三章 原山之戰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第25章 世態在人心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六一二章 他比你強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第17章 夫戰,勇氣也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五三零章 難以揣度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四三零章 徐庶弄險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一二五章 暗中較技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第51章 不慚世上英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第88章 一語驚四座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第20章 一喝退千軍第73章 一計不成第69章 豁然開朗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五五九章 當面打臉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六五三章 誰解女兒心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五六九章 徐州暗流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八六三章 呂布的執念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