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

得到了泰山精騎贏得的緩衝,兩翼的幽州輕騎終於趕到了戰場,並集結起來,在公孫瓚的親身率領下,發動了反撲。

形勢有逆轉的傾向,張頜卻再次鬆了口氣。隨着大股幽州軍的加入,戰場變得擁擠起來,泰山軍想繼續圍着大戟士打轉,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當然,幽州輕騎也不是軟柿子,他們和白馬義從最大的差距,不是騎術、箭術,而是戰鬥經驗和坐騎。一般來說,只有功勳老兵,纔有資格加入義從,由於戰鬥經驗更豐富,義從的配合更默契,戰力也更強,但若就此否定幽州輕騎,那就大錯特錯了。

張頜沒有輕敵的意思。他只是覺得,幽州輕騎再強,也不可能帶給他更大的麻煩了。只要能擺脫泰山軍的追擊,他願意面對任何對手。

如他所願,卷着箭雨的暴風第三次從重騎兵的隊列兩側掠過後,就沒有再回頭的意思,蹄聲漸漸遠去,消沒不見。

帶着幾分如願以償的欣慰和沉甸甸的的憂慮,張頜回首張望,發現兩路煙塵漸漸合而爲一,筆直的衝向了緩緩行進中的玄襄大陣。

這個結果既在他預料之中,也在他意想之外。

擊潰顏良、文丑,進而重創大戟士,在尋常武將來說,已經是夢寐以求的大功了。但在那個號稱無敵的王鵬舉眼中,這點戰績恐怕算不得什麼,以他膽大包天的作風。肯定是要設法力挽狂瀾的。

擊敗冀州騎兵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不能解決冀州的步兵主力。最後的結果還是幽州軍慘敗。

公孫瓚指揮騎兵如魚得水,指揮步兵根本就是個外行,看他的排兵佈陣就知道了,步兵被遠遠的扔在後陣,完全是當做輔兵來用的。

騎兵如果取得勝利,這些步卒隨後掩殺,打順風仗倒是沒問題,現在這種情況。他們就一點忙都幫不上了。即便衝上來,也不會比先前上來的平原軍強多少,在玄襄大陣的面前,只有暈頭轉向,然後被徹底碾壓的份兒。

實際上,從白馬義從主力被摧毀開始,幽州軍的步卒就已經動搖了。小規模的潰逃一直在持續着。

這些受了公孫瓚檄文召喚而來的烏合之衆,來的快,去的也快,大部分人只是看到公孫瓚強勢,認爲袁紹立足不穩,這纔來跟風的。形勢既然已經逆轉。又何必一條道走到黑呢?要不是王羽率領泰山精騎橫空出世,幽州的步兵大陣很可能已經崩潰了。

所以,只有阻止了玄襄陣的推進,才能真正的力挽狂瀾,否則。即便打退了冀州騎兵的猛攻,公孫瓚也只能且戰且退。仗着騎兵的機動力脫離戰場,將大部分步卒丟在戰場上自生自滅了。

沒了這些跟風的,主力的白馬義從覆滅,騎兵主力再戰損幾千,公孫瓚還能有多大威脅?憑藉大勝之勢,那些左右搖擺的牆頭草,仍心存僥倖的韓馥舊部,都只有望風而降的份兒。

雖然未盡全功,卻也不遠了。

可問題是,憑藉千餘騎兵,怎麼可能奈何得了沮授指揮下的數萬步卒?玄襄大陣?

直取中軍?

想法不錯,很符合用兵的常識,以寡擊衆,當然不能纏戰,而是利用衝擊力和速度直衝要害,擒賊先擒王。可問題是,玄襄陣最強的就是惑敵的能力,別說王羽這個敵人,就算張頜自己,都不知道中軍在何處。

來自中軍的命令,是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旗號變化,與戰鼓、號角等軍樂配合着傳達的。

整個指令系統複雜到了極點。絕大多數將領,都只知道與自己相關的那一部分,更多的,哪怕沮授願意給他們解釋,也沒人聽得懂,記得住。想憑藉旗號找中軍根本就不可能。

找不到中軍,千餘騎兵能做什麼?

從某個角度來說,玄襄陣和魚鱗陣有些相似,大陣中是一個又一個的小陣。構成魚鱗陣的是一個個密集的小方陣或錐形陣;玄襄陣內每個小陣到底是什麼情況,只有總指揮官才知道。

有的小陣看似聲勢浩大,其實是虛的,陣中盡是旗手,旗很多,戰力近乎於零;有的小陣看似不起眼,旗幟美即面膜,隊形也不很大,其實裡面埋伏的全是重甲和弓弩,撞上去八成要頭破血流。

所以說,玄襄陣最不怕的就是有人來衝陣,連相鄰的兩個小陣互相都不知道友軍是個什麼情況,敵軍怎麼可能探明虛實,有針對性的分配兵力?

以寡擊衆就更難了。

因爲互相看不清旗號,就算某個小陣被擊潰,也不會影響相鄰的軍陣的士氣。誰知道臨陣是虛是實,亦或是主將在詐敗誘敵啊?正因如此,玄襄陣也有助於穩定士氣。

這個戰陣的缺陷和車懸陣差不多,對指揮官的要求太高,沒有足夠強的記憶力和計算能力,打到一半的時候,很可能自己都被搞暈了。

另外,也只有行動緩慢算是個弱點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指揮玄襄陣的指令太過複雜,傳遞起來也慢。擺在那裡等敵人來攻還好,可以專注於接戰的一部分和預備隊;相對而言,協調全軍一起前進,發動攻擊自然要困難得多。

這兩個弱點,都不是隻有千餘騎兵的王羽能利用得了的。

“騎兵衝陣,無非直取中軍;亦或擊潰一陣,驅潰兵開路,即所謂倒卷珠簾的戰法……”

在玄襄陣內的某個位置,郭圖正在侃侃而談。作爲袁紹曾經最爲依仗的左膀右臂,郭圖的見識還是很高的,讓他指揮玄襄陣壓力很大,但作壁上觀的評論戰局,他還是很稱職的。

詳細解釋過這個尋找敵人薄弱環節。以一點突破將混亂擴大至全軍的戰法,郭圖嘿然冷笑道:“他既找不到我軍中軍所在。以弱極強的戰術也無法施展,此來,不過虛張聲勢罷了,最後必將自取其辱。”

換在以往,郭圖這番話就算不能讓袁紹擊節讚歎,也能博得對方頷首微笑,心情大好。可現在,袁紹的表情卻一點變化都沒有。看他的樣子,與其說是郭圖的話沒能觸動他,還不如說他根本就是充耳不聞。

此刻,袁紹身上已經徹底沒了平時雍容華貴的氣派。他紅着眼睛,兩手死死的抓着一柄槊,修長合度的指甲,在堅硬的槊杆上。留下了一道道的劃痕,讓人觸目驚心。

單看這形象,哪裡還有四世三公,天下最強大的諸侯的影子?倒像是個輸紅了眼的賭徒。

當然,幕僚們也能理解自家主公的心情。

眼看就能到手的全勝,就這麼沒了。若是代行指揮權的沮授。或是前線的幾員武將犯了什麼錯倒也罷了,主公的怒火也算有個去處。然而,沮授的指揮堪稱絕妙,幾名武將也都展示出了非凡的戰力。

錯?只能說王鵬舉此人太過逆天罷了。

見最懂袁紹心意的郭圖都碰了軟釘子,衆謀士沒人說話了。被晾在那兒只是尷尬。如果一不小心觸了主公的逆鱗,那就慘了。盛怒之下,安有全屍?

“公與……”一片靜默中,袁紹從牙縫中吐出了冷氣倍顯森寒,凍得衆謀士身體都僵住了。

“呃……主公?”沮授的反應有點慢,經過審配的提醒,他才轉過頭來。倒不是他有意怠慢,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殺了他!不惜一切代價,殺了他!”袁紹並不轉頭,而是直勾勾的盯着遠方。

“授盡力而爲。”用不着循聲去看,沮授也知道主公意指何人,除了王羽,還有哪個人能吸引主公這麼深刻的仇恨?如此深沉的殺機?

實際上,感到震駭的又何止袁紹一人?此刻,沮授心裡也掀起了滔天巨浪,王羽很強,這一點天下皆知,但不到真正面對面的一刻,誰又能知道,他強到了這種逆天的地步?

若一定要說之前的戰術有什麼漏洞,就只有顏良的輕騎和張頜的重騎脫節這一點了。

可乘勝追擊能算是錯誤麼?不趁着對手中軍空虛,長驅直入,難道要眼睜睜的看着敵人重整旗鼓麼?

就是這麼一個算不上失誤的漏洞,被對方給把握住了,此子把握戰機的能力簡直……

自己佈下的玄襄陣能不能留住王羽,老實說,沮授一點信心都沒有,他甚至感到有些惶恐。強中自有強中手,沮授本領雖大,卻從來都不會輕視任何人,更加不會自居天下無敵。

沮授很有自知之明,他骨子裡就是個謀士、文臣,不可能跟武將一樣豪情沖天,天知道那個不可思議的少年還有什麼匪夷所思的本領。

他能做的,唯有全力以赴。

這個答覆令得袁紹非常不滿意,他要的不是這種模棱兩可的答案,而是一個確鑿無疑的答覆。他要王羽死,死在他的面前,爲此,他甚至願意付出此戰敗北的代價,反正這場仗也不是他親自指揮的……

不過,他現在只能強壓不滿。因爲他的幕僚中,暫時還沒人能取代沮授;他的實力也沒大到對上任何人,都具備壓倒性的優勢。所以,他只能暫且丟開個人的好惡,以才能作爲用人的標準,不能隨心所欲。

那一天應該不會太遠,無論有多少波折,終將到來,因爲,那是天命!

就在這一刻,卷着滿天的烽煙,泰山輕騎毅然撞進了玄襄大陣,彷彿一滴水,滴進了浩瀚的大海,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無聲無息!

這一刻,袁紹陰沉的臉上,終於浮現出了一絲冷酷的笑容。

有見於此,一直對袁紹察言觀色的謀士們也都鬆了口氣,只有逢紀的眉頭比剛剛皺得更緊了。

“元圖,何事?”郭圖與逢紀既是同一派系,又算是半個同鄉,對後者極爲熟悉,留意到對方神情有異,他湊近幾步,低聲詢問。

逢紀左右看看,見沒人注意自己,附在郭圖耳邊,用僅有二人能聽見的聲音回答道:“那衝在最前面的……不是王鵬舉,是個騎白馬的。”

“啊?”郭圖一臉茫然。

……

“主公,這麼搞,行不行啊?”太史慈這會兒也挺茫然的,衝陣什麼的沒問題,以寡敵衆同樣不是第一回了。可問題是,指揮者不是自家主公,也不是自己,而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屁孩!這不是亂來麼?

“怎麼不行?你剛纔不是看見了嗎?子龍的槍法……”王羽信心十足,他敢就這麼衝進來,不是因爲別的,就是因爲趙雲。他現在已經知道,趙雲到底擁有怎樣的能力了,這是一種非常詭異,也非常強悍的能力。

“槍法和用兵能一樣嗎?”太史慈暈了,大聲糾正道:“若是讓子龍站在高臺上縱觀全局,也許有殊途同歸之效,可現在,他身在陣中,什麼都看不到,怎麼可能找到軍陣的破綻?”

他隨手揮動長槍,磕飛了幾支流矢,一邊大聲哀嘆:“主公啊,您英明一世,這次可是……唉,讓某怎麼說您呢!”

趙雲的槍法專門捕捉破綻,在發現破綻的一剎那,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的槍勢就會突然加快,疾若閃電。即便以文丑的武功,對上趙雲,也絲毫不敢大意,稍一疏忽,就可能被幹掉。

所以,之前王羽和趙雲切磋的時候,覺得他的武藝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其實,就是趙雲不能對他用殺招,這才顯得有些平庸。

不過,個人武藝和作戰風格雖然有契合之處,但終究不是一回事。

王羽所以敢於衝陣,就是基於對趙雲的信任,認爲後者在戰場也有類似的能力。但這一點根本沒法得到證實,趙雲自己都不能確定這個本領的存在,更遑論其他人了。

太史慈不怕危險,但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上,讓他覺得很不值得。玄襄陣的變化極多,摸不到頭緒的話,就憑自家這千餘人,能退出去一半都是命大了。

此刻,他甚至懷疑,王羽是不是爲了和公孫瓚的義氣,不惜把自己的家底拼光!

這個懷疑是有憑據的,就在泰山輕騎入陣的同時,玄襄大陣已經停止了前進。顯然,袁紹寧可錯失增援前鋒騎兵,擊敗幽州軍的良機,也要先行解決王羽這個心腹大患!

太史慈的勸諫沒起到任何效果,王羽不理會他的鼓譟,而是一直在鼓勵着前方的白馬少年,全心全意的相信對方。

趙雲本來還有些不自信,在王羽的鼓勵下,他終於穩定了情緒,開始觀察四周,並且很快有了發現。

他擡槍斜向一指:“走這邊!”

“跟上!”王羽毫不猶豫的調轉馬頭,太史慈撇撇嘴,也跟了上去。

用人不疑不是壞事,當日若不是一見面就被委以重任,自己又怎麼會心甘情願的奉一個少年爲主?如果主公這次沒看走眼,那麼,泰山軍的騎兵主將就有人了。

就和他的武藝一樣,如果他能發現破綻,缺的,就只有同樣快的長纓了。而來去如風的輕騎,正是戰場上最快的長纓!

“只是,這種本領算是怎麼個名目呢?”太史慈很犯愁,自言自語的唸叨出了聲。

“嗯,就叫弱點擊破好了。”說者無意,聽着有心,王羽認真的思考了片刻,借用後世的遊戲術語,給出了答案。

“呃?”太史慈先是一愣,隨即將手中槍戟一敲,笑道:“不愧是主公,起得名字當真恰當!”

“少說閒話,跟着子龍,衝進去!”王羽擡起槊鋒,點了點前方的軍陣。()

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第56章 聯營劍弩張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64章 公平一戰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第73章 一計不成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第8章 漢營先震驚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第80章 意外連連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第19章 暗流涌動時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第41章 何處藏玄機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
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二五七章 戰耶退耶一一三章 長街混戰第56章 聯營劍弩張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第64章 公平一戰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一一二章 血戰的開啓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九五三章 輕騎開路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五六二章 無畏者無敵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第73章 一計不成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二三八章 追風逐火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八三九章 步步驚心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第8章 漢營先震驚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二八七章 集思廣益第80章 意外連連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第19章 暗流涌動時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第41章 何處藏玄機四九三章 底氣十足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八八七章 孫策北上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四零九章 漢家多英傑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三三六章 劉岱潰滅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