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三章 其疾如風

平原。

議事廳裡滿是各種地圖,掛在牆上的是河北的大地圖,擺在桌案上的是中山國一帶的小地圖,此外還有毋極城周邊地勢這類更加細緻的地圖。

桌子上的那張地圖最爲繚亂,上面畫滿了各色箭頭,彼此交錯糾纏着,彷彿被最調皮的頑童蹂躪過的一堆線團。

包括王羽在內的青州軍政高層,正圍攏在桌子旁邊,指指點點的做出各種評論。

“子龍出手,確實讓人放心啊。”王羽由衷讚道。

“夫騎者,能離能合,能散能集,百里爲期,千里而赴,出入無間,故名離合之兵。”田豐也是引經據典的附和道:“子龍膽大心細,將這離合二字發揮到了極致,經此一戰,勢必名動天下,我青州也是又多一員能獨當一面的將才啊。”

“元皓這話可是說差了,名動天下這種事,子龍做了本也不止一次,獨當一面又何足爲奇?我就不信你沒看出來,中山之戰,除了首戰的毋極奪城戰之外,接下來的仗都是子龍和文長分頭行事……”

賈詡在輿圖上點點毋極城,笑道:“便是毋極那一仗,他們也是各行其是的,文長好行險,喬裝改扮奪城無疑出自他的手筆,而虛張聲勢,嚇走王門,避免了一場慘烈的巷戰,肯定是子龍的主意。唯一讓人想不到的,只有甄家出手的方式了,呵呵,說到此事,詡先應該恭喜主公纔是。”

“不是軍師提醒,我等卻是差點忘記了。”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連戰連捷,又得這等絕世佳人。這是好兆頭啊。”

中山戰事遠在千里之外,王羽終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插手,所以現在進行的也不是軍議,只能算是戰後總結,氣氛本來就不算嚴肅。賈詡率先打趣王羽,衆人知道後者性情隨和,也是紛紛起鬨附和,倒把王羽給鬧得有些臉紅。

不過話說回來。甄家這招還真絕。

甄宓的同情心是早有名聲在外的,讓她上城牆去攪局,可能都不需要人事先叮囑,只要任由她發揮就可以了。就算有個萬一,青州軍功虧一簣。折戟城下,王門也不可能以此爲由,找甄家算後賬。

而藉着劉和離京赴幽州一事,將甄宓和劉和扯上關係,更是一道極爲牢固的保險,無論戰事最終如何,他家頂多就是損失個女兒。家族肯定不會有事。

要說名震天下,甄家纔是最大的贏家。

不說其他,甄宓登城一笑,傾倒三軍的事蹟。肯定比趙雲、魏延橫掃中山的戰績傳得快。這就是美女效應,全面發揮出來,名將都得靠邊站。

歷史上能與之類比的,大概也只有周幽王爲求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典故了。不過褒姒那個是反面例子,而甄宓是同情饑民。在美貌上或許難分軒輊,但道德上卻是高下立判。

想清楚這其中的玄妙之後,對世家的生存智慧和深謀遠慮,王羽的印象也是越發深刻。

當然,更深刻的還是洛神的姿容。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遙想雄城之上,箭簇從中,美人如花,嬌靨如玉,曹子建的千古名句頓時涌上心頭,一時間,王羽竟是有些癡了。

“主公?”發現王羽在發呆,賈詡驚奇了,雖然有風流之名在外,但他很清楚,自家這位主公可不是什麼好色如命之人,顯然,對這位甄家千金,主公的關注程度額外高些。不過也難怪,這樣話題性的美女,本來就比普通的美女更有誘惑力。

“咳咳……沒事,咱們繼續討論。”王羽意識到自己失態,連忙咳嗽兩聲糊弄過去,指着輿圖,示意大家繼續討論戰局。

諸葛亮年紀最小,但態度卻最爲端正,像是完全沒聽到剛剛帶點粉紅色的話題一樣,他一本正經的說道:“如今毋極、九門、安城皆已攻克,西路的進兵之路已然暢通無阻,而這場勝利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易京方面,另一方面,公明將軍回報,泰山軍的前鋒在關將軍的率領下,已然抵達章武,距離漂榆津不足百里……”

稍一停頓,給衆人留出思考的空隙,諸葛亮問道:“您看,是不是可以開始下一步行動了?”

在攻克毋極城之後,趙雲沒有急於追擊王門,也沒有固守毋極城,鞏固戰果,而是以毋極爲根據地,對周邊展開了閃電般的攻略。

首當其衝的目標,就是一東一西拱衛毋極的九門、安城兩個據點,趙雲和魏延分兵兩路,抓了些敗兵開路,在甄家內應的幫助下,輕取二城,全殲了城中守軍。

緊接着,用類似的辦法,或嚇,或強攻,在短短三日內,疾風騎兵的馬蹄踏遍了滹沱河沿岸的每一寸土地,將王門精心佈置的堅固防線砸了個稀巴爛。

騎兵利在野戰,攻城能力很差,王門果斷放棄毋極城,卻沒放棄戰局的希望就在於此。但他沒想到,在甄家做出了表率之後,中山的地方豪強如同風吹草伏一般,紛紛倒向了青州。

只要聽到疾風騎兵的戰號聲,城內就有人蠢蠢欲動,等到青州軍展開進攻,不是有人開城門,就是主動向守軍發動攻擊。疾風騎兵要做的,就是監督豪強們肅清殘敵,然後迅速將矛頭對準下一個目標。

在閃電一般的打擊之下,王門軍的很多將校,甚至連豪強倒戈,導致毋極等城池失守的消息都沒受到,就稀裡糊塗的被人打了個落花流水。

到這時,王門的三萬大軍已經潰滅大半,而趙雲、魏延二將麾下五千五的部隊還近乎無損,而且已經抓到了三倍於己的俘虜。

換成普通的將領,不是對這樣的戰果心滿意足,就是對俘虜的存在感到不安。

但趙雲一身是膽,魏延也是個計不驚人死不休的主兒。兩人連降軍的武器都沒收繳,只是將王門的嫡系將校挑出來殺掉,然後就指定甄道爲主將,帶着一幫地方豪強的私兵,合兵一處,馬不停蹄的攻向了魏昌城。

此刻蔣奇也得了消息,匆匆趕回魏昌,與王門、焦觸合兵一處,商議反攻事宜。結果還沒商議出個所以然,就愕然聽到了趙雲大舉進犯的消息。

王門已是驚弓之鳥,不敢迎戰,主張放棄滹沱河防線,保存實力撤向盧奴城。在趙雲閃電戰的打擊下。他的兵力已經損失了一大半,現在手上只剩下了幾千殘兵,哪裡還敢和趙雲硬抗?

但焦觸、蔣奇卻認爲趙雲、魏延年輕氣盛,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連降兵都不處理,就向以之爲戰,可以在魏昌迎而戰之。進而反轉戰局。

他們擬定了一個計劃,三將帶領主力堅守魏昌城,然後送密信給真定的尹楷,讓他試情況。抄襲青州軍的側後。

尹楷手上只有三千兵馬,不過王門的三萬大軍中,也有五千人佈置在常山,只要尹楷取得控制權。集結起來,就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

尹楷也不需要太冒險。突襲趙雲的主力部隊,只要趁着對方攻打魏昌的時候,把毋極城給搶回來就行了。

失去了毋極城的糧草,趙雲就無法繼續在中山立足,只能黯然撤走。王門等人雖然損失慘重,但也算是成功擊退敵人。

當然,蔣奇也考慮到,趙雲有可能聲東擊西,故意暴露側後,引尹楷來攻,然後仗着騎兵的機動力,去突襲尹楷。

但他認爲這只是個可能性,並不是一定會發生。就算真的發生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趙雲的大軍除了少量豪強私兵之外,都是降兵,只要他的主力騎兵一走,自己這邊就可以趁機發動,將這些降兵搶回來。

只要兵力上佔了優勢,就算尹楷覆滅也不要緊,集中全部兵力攻打毋極就是了。就不信趙雲會拿寶貴的騎兵來守城,或是與數倍於己的敵軍展開會戰。

他的算盤打得很響,但他忘記了,他的對手也不是普通人。

趙雲的騎兵確實去突襲尹楷了,但不是後者兵臨毋極城下的一刻,而是尹楷剛剛完成集結,離開真定城的一刻。

出兵之前,對趙雲有可能的突襲,尹楷並非一點準備都沒有,但他怎麼也沒想到,趙雲捨近求遠,扔下了一萬多降兵不管,跑到真定來打他。

尹楷的兵力數量佔上風,可戰力就差得遠了,而且遭到的還是意想不到的攻擊,只支撐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全軍崩潰了。

趙雲陣斬尹楷,魏延輕取真定城,此戰過後,常山境內除了少量維持治安的兵卒之外,再無成建制的劉虞軍。

消息傳到魏昌,王門三將大驚,驚懼之下,最後反倒起了孤注一擲的心思,即刻出城,攻向還在路上的降卒大軍。

結果,當然是一場悲劇。

趙雲的輕騎像是無處不在一樣,擊潰尹楷之後,馬不停蹄的返程回援,正好趕在王門的大軍與甄道的步卒對陣前趕到了戰場。這次魏延搶到了頭彩,走馬生擒了王門,趙雲槍挑蔣奇,劍斬焦觸,全殲了三將的殘餘部隊。

至此,王門的大軍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了據守盧奴的張南的五千兵馬。

事實上,到了王羽接到趙雲回報的一刻,盧奴城應該也在青州軍的控制之下了。張南知道前方的四萬大軍潰滅之後,嚇得魂飛魄散,肝膽俱裂,哪裡還敢倔強?不等趙雲兵至,直接引兵北逃,一路逃向了代郡。

因爲逃得太急,半路上撤軍就演變成了潰逃,風聲鶴唳之下,張南這支兵馬直接全軍崩潰。現在還沒有具體的戰報,但即便是最謹慎的諸葛亮,也不認爲張南還能形成什麼有效威脅。

從趙雲離開高唐,到徹底擊潰劉虞的西路軍,前後不到二十天,這樣輝煌的大勝無疑會刺激公孫瓚的神經。

所以,和趙雲的軍報一起擺在王羽案頭的,還有易京的消息,公孫瓚出兵北上,攻向薊縣!諸葛亮的問題,正是因此而來。

()

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第69章 豁然開朗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第22章 賈詡入王營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九百章 馬超對策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第97章 仙法之秘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七百章 鐵騎碾壓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
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八四九章 漢胡大防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第69章 豁然開朗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五二四章 噩耗迭傳第22章 賈詡入王營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一四七章 一線之間九百章 馬超對策三五四章 宜在速決第97章 仙法之秘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一一八章 潛入金墉城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八五一章 樂在其中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七百章 鐵騎碾壓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八三七章 洛陽紙貴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一四八章 最後一着七八零章 議平遼東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九五零章 八方雲動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四四五章 賈詡論勢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二九八章 以攻爲守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九二零章 塵埃落定九一三章 利劍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