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七章 奇計怪招

之前也是全軍大舉壓上,但和真正的全線進攻畢竟是不同的。

之前壓上,靠的主要還是前鋒的銳卒打開缺口,後軍隨之擴大戰果,等到形勢有利到一定程度,累計成勝勢,就可以發動全線進擊了。

這是常規的用兵方法。

至於形勢尚未分明就發動全面進攻,已經不是打仗,而是賭博了。全線進攻發動後,軍隊就很難再接收中軍的命令,整個戰場都會陷入亂戰。

這種情況下,孰勝孰負,靠的就不是指揮官的指揮,而是軍隊本身的綜合實力,以及運氣之類的因素了。

“父親?郭太這樣做,不是自取死路嗎?”

左翼纏戰的兩支騎兵戰意都不高,西涼軍開始猛衝了一下,讓匈奴人知道厲害後,雙方就很有默契的收斂了攻勢。本來,這兩家就都是來撿便宜的,完全沒必要在對方身上浪費力氣。

這就形成了很奇怪的現象,兩軍的高層都在關注另一邊的戰局,西涼人這邊是李傕教導一衆子侄,匈奴人那邊則是劉豹虛心向族中的年長者求教。

李傕欣慰的看了兒子一眼,雖然後者的問題還有些幼稚,但至少說在點子上了,他微微頷首,答道:“式兒,你這是被安邑軍的表象所迷惑了。他們處處佔先,不是因爲軍隊訓練有素,因而進退有據,只是徐庶的指揮手腕太高明,謀略又遠超郭太而已。”

李傕的語氣頗帶了點滄桑,其實他今年也才三十幾歲。但在王羽、孫策等後起之秀的映襯下,他不得不嘆一聲長江後浪推前浪。覺得自己有些老了。

“連吃了幾個虧,郭太畢竟還是發現了。只要發動全面進擊,就能最大限度的削弱徐庶謀略的作用。就算吃了幾個虧,郭太軍的實力畢竟尚在安邑軍之上,他這招勝負手,倒也沒什麼問題……”

說着,李傕微微皺起了眉頭,他的侄子李進敏銳的發現了叔父的異常,接茬道:“叔父認爲,安邑軍還有後手。可以化解,甚至針對郭太的勝負手進行反制?”

“難說。”李傕不置可否的搖搖頭,“徐庶此人和其主王羽有些相似,卻又有不少區別,不能一概而論。但有一點,這二人簡直同出一轍!那就是喜歡冒險,同時還會在最後關頭留有後手!”

郭太軍已經完全動起來了,鶴翼陣像是活了過來,縱然頭頸被困。爪子受傷,依然極力伸展着翅膀,似是要將整個平原攬入懷中。

遠觀此景,李傕的聲音也變得有些幽然:“以徐庶的智略。安邑衆將對郭太的瞭解,不會想不到對方會亡命一搏,依照他的風格。肯定不會坐視戰局變成亂戰,肯定有什麼後手……分勝負的時刻就要到了。都做好準備,準備應變!”

西涼衆將齊齊應命:“喏!”

……

“來吧。來吧,徐元直,讓我看看,你還有什麼本事?”郭太的中軍也動了,四千騎兵沒有選擇與在拒馬陣中傷亡慘重的三千騎匯合,而是在陣後大範圍迂迴,準備全力攻打李樂的左翼。

他不相信對方還有什麼辦法能化解自己的攻勢,還是那句話,徐庶再高明,他指揮的也不是青州軍,面對全面進擊的五萬大軍,形成亂戰是不可避免的。

他既有些畏懼,但心裡更多的卻是期待,他期待看到徐庶的後手無法應付自己的狂攻,變得手足無措,最後崩潰的場景——就像他先前那樣。

他認爲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沒有什麼可以改變這個結局。因爲這種賭博,對郭太自己也不是很有利,因爲不確定性太大了,否則他一開始就會採用這個戰法。

現在,輪到那個狡猾的對手苦惱了。

苦惱的人很多,但絕不包括徐庶,若是郭太能湊近了看,他甚至可以看到徐庶臉上的微笑——很陽光的笑容,從裡到外的透着一股子輕鬆愜意,好像這場仗已經打完了,到了追亡逐北的一刻那樣。

倒是韓暹、楊奉等人頻頻回望,神情惶急,這種仗就算打贏了,傷亡也會很可怕。郭太贏了,也許還能靠匈奴人的援助和犧牲安邑的老弱,頂住西涼軍的侵攻,可對安邑軍來說,這樣的結果是無法接受的。

更何況,戰前,徐庶完全沒交代,遇到這種情況要如何應變!

“中軍的命令呢?來了?是什麼……什麼!催戰?這個時候還催戰?馬上就全面接戰了啊!”楊奉急紅眼了,揪着可憐的傳令兵的衣領,差點把對方給勒死。

他本以爲徐庶的後手是東山的那支伏擊部隊,可後者遲遲沒有出現,戰局反而馬上就變成難以逆轉的態勢了,他沒法不急。

安邑軍這邊,也有佈置,但那種佈置壓根就無法對眼下的狀況起到什麼作用,畢竟雙方是知根知底,系出同源的兩支軍隊。

“徐將軍命……各部待命……只是催……管將軍着力廝殺,儘快解決被圍困的彭玉部。”爲了職責和自己的小命,傳令兵努力掙扎着,將信息傳達了出來。

“現在這當口,就算殺了彭玉又有什麼用?問題是郭太的大軍,包括四千騎兵在內的五萬大軍!”楊奉迷惑不解,大聲反問,但手上畢竟是鬆了。

“屬下不知,不過,徐將軍叮囑您,看到中軍接下來的命令後,千萬不能猶豫,一定要嚴格遵行……”

“你說的到底是什麼命令?”楊奉茫然反問,在戰前,戰事中途,徐庶將這件事反覆強調了許多遍,現在又是一遍,卻始終不肯把話挑明,搞得衆將疑竇滿腹,就像被隔夜飯噎住了似的,好不難受。

“屬下不知,只是徐將軍這麼說了……”傳令兵怯怯的向後挪動着腳步,生怕楊奉再向剛纔那樣撲過來。

他的擔心其實沒什麼必要,還沒等楊奉發火或是怎樣,陣中的戰團那裡就傳出了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彭玉授首,管將軍威武!”

楊奉愕然回首,只見中軍被困的敵軍先鋒已經開始潰散,戰陣中央,一杆黃色大旗頹然傾倒,另一杆黃色大旗迎風招展,來回舞動。旗下一個壯碩的身影渾身浴血,唯有手中的大刀亮閃閃的,散發着讓人心悸的寒光。

彭玉的先鋒軍苦戰良久,主將的死給了他們最後一擊,他們瞬間就崩潰了,像是一羣待宰的牛羊,在羊圈裡四處逃竄,卻完全找不到出路。

郭太的大軍也吃了一驚,潮水般的攻勢有了一個明顯的停頓,但下一刻,仇恨和殺意全面佔據了他們的腦海,五萬大軍以比先前更狂猛的勢頭撲了上來。

就在這時,安邑軍的中軍終於有了動靜。

“噹噹噹……”一陣急促的金鐵交擊聲驟然響起,給戰場上所有人帶來了一個大大的意外。

軍樂無非鑼鼓號角,其中鼓號的變化較多,特別是鼓。每支軍隊的鼓號都有各自的特色,就算同爲漢軍,依照統帥的不同習慣,也會有些許不同。

但鑼卻是個特例。

金鑼在所有的軍隊中,都只有一種敲法,同樣也只代表一種意義:聞鼓則進,聞金則退,自從華夏祖先創造出兵法之後,這就是個不變的真理。

鑼聲既然敲響,中軍的命令就不存在任何疑問了,徐將軍命令退兵!在狂撲而來的敵人面前轉身逃跑!

“怎麼會……”剛纔還只是驚愕發愣,現在,楊奉等人已經麻木了。

撤退?這種時候撤退,只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全軍潰散!一旦崩潰發生,就算是兵聖再世,韓信重生,那也是沒辦法挽回敗局的。畢竟後面沒有河,就算是精銳部隊,也沒辦法藉助地利,完成背水一戰的逆轉,何況是白波軍?

“楊帥!別忘了徐將軍的叮囑!”

“韓帥……”

徐庶連這種情況都想到了,特意在白波衆將身邊安排了個傳令兵,明面上是解讀中軍旗號的,實際上爲的就是這最關鍵的一刻。

“……退兵!”楊奉回望中軍,發現中軍的將旗已經不見了,徐庶撤退的很果斷,金鑼一敲,旌旗倒卷,說跑就跑了。

徐庶已經跑了,局面就確定無疑了,無論徐庶此舉有沒有深意,楊奉都很清楚,擺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跟着一起跑。若是原地不動,猶猶豫豫的,那才真是壞事了呢。

“撤!”韓暹這次表現得比幾個同袍都要果斷,徐庶之前反覆叮囑時,他就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了,臨陣脫逃,並不算是最壞的那個,他接受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

唯一的麻煩出現在李樂這邊,這貨本來就是個拼命三郎,已經殺紅眼了,哪裡還肯撤退?任憑傳令兵如何反覆提醒,他也只是悶着頭揮刀廝殺,親衛們幾次想上前拉住他,可他卻二話不說,揮刀就砍,誰還敢上去。

正束手無策之時,救星來了。

“小李子,元直將軍下令撤兵了,你還在這兒咋呼個頭啊?快,跟老子走!”管亥及時出現,迎着李樂的戰刀就衝上去了。右手大刀一擺,架開對方的迎頭一刀,左手一長,像是拎小雞似的,把李樂給挾在了肋下。

“風緊,扯呼!”轉過身,管亥一刀斬斷了李樂的將旗,口中大聲嚷嚷着親切感十足的切口,帶着中軍加入了潰逃的隊伍。

不光身在局中的莫名其妙,觀戰的也都兩眼發直,李傕的子侄們都驚呆了,他自己也有些發懵,口中喃喃自語道:“全面潰逃對付全面進擊,這算是什麼怪招?”

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第75章 順風順水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第4章 月黑殺人夜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第40章 重賞值萬金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第1章 英雄無覓處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七百章 鐵騎碾壓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第95章 黃巾力士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第3章 偏向虎山行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第27章 再會呂溫侯
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第75章 順風順水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二七六章 再戰先登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八二零章 爐中有寶第4章 月黑殺人夜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第40章 重賞值萬金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八一一章 願賭服輸六八二章 水到渠成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五一五章 危難之際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六九九章 兵不在多九六四章 窮追猛打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第1章 英雄無覓處七二四章 兄弟齊心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二三二章 順水推舟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一四零章 激戰方酣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七百章 鐵騎碾壓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五七八章 兩路夾擊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六三九章 忽悠瘸了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六零一章 願者上鉤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六五五章 連鎖反應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第95章 黃巾力士八六八章 兗州先哨戰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第3章 偏向虎山行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五八六章 存乎一心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六二五章 順天者昌第27章 再會呂溫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