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三章 詭異戰局

自中平五年,郭太等人在白波谷起兵以來,河東的烽火就一直沒熄滅過。

開始是漢廷對白波的鎮壓,結果地方軍進剿不利,屢戰屢敗,北軍又要防守洛陽,不能遠出,結果這個責任就落在了在西涼屢立戰功的董卓身上。從那時開始,河東的局面就變得有些複雜了。

一時是當地豪強與官府聯手,鎮壓白波;一時是白波對某家豪強下手,官府視而不見,亦或反之;董卓的西涼軍時不時的也會對豪強下手,或者對地方官威逼利誘,要求對方投效。總之,是很複雜。

等到王羽來過之後,官府和豪強的勢力都被大幅削弱了,但局面依然沒有明朗化,因爲白波分裂成了兩股。再後,就是西涼軍,臨汾白波和安邑白波之間的亂戰了。

這兩年多,河東就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小三國。

直到初平三年的二月二十二這一天,河東的亂勢到達了頂點。

在安邑城西北十五里,禹王城舊址處,河東的三大勢力盡起全軍,展開了一場讓很多關注河東局勢的高人們完全看不懂的大戰。

之所以看不懂,主要是因爲對敵的兩個陣營太過混亂了。

戰前形勢最好的應該是擁衆二十萬,背後有匈奴人撐腰,一直在坐山觀虎鬥,撿便宜的郭太;西涼軍則是兵力最強的一方;被兩面夾擊,陷入窘境的安邑白波則是勢力最大,形勢最差的一方。

當然,這劃分方式只是暫時的,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但總體而言,安邑白波就像是一頭體態臃腫,行動遲緩的水牛。任是力量再怎麼大,也逃不過被兩頭惡狼分屍的命運。從理論上來講,西涼軍與郭太的戰鬥,應該會發生在雙方瓜分了安邑白波之後纔對。

然而,這場大戰卻是在郭太——匈奴的聯合陣營,與西涼軍——安邑白波陣營之間展開的。

到底是什麼人或事件的影響,導致了這種詭異局面的出現,時人皆無暇關注。那種事情,大可以留到後世。讓史學軍或者軍事學家們慢慢研究,世人最關注的,還是這場戰爭的勝負,以及戰後對天下局勢的影響。

不過,若是搞不清楚三方錯綜複雜的關係。這場大戰的勝負根本就無從預測,這一點,只要看看三方的戰前部署就很清楚了。

郭太全師南下,除了留守聞喜的數千老弱之外,他把能拿得起武器的人全部拉上了戰場。連平陽的白波谷都不要了,一共拉出來了五萬餘衆,勢在必得之心。可見一斑。

除了本部兵馬之外,和他站在一起的,還有匈奴人來助戰的五千騎兵。在高唐一戰中損失慘重的匈奴人,能擠出這五千騎兵。已經差不多是砸鍋賣鐵了。不過,只要想想郭太放棄的白波谷,以及澮水以北的大片土地,匈奴人的積極性從何而來就很清楚了。

另一邊。安邑白波也是盡起全軍迎戰。

雖然安邑白波擁衆三十萬,但可戰之兵卻不多。最終出現在戰場上的只有不到四萬人。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爲他們在和西涼軍的戰爭中損失慘重,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西涼軍的牽制。

西涼軍的立場是最古怪的,李傕的五千鐵騎出現在了安邑戰場,與郭太敵對。但郭汜的二萬步卒卻始終停留在運城以南,安邑白波不得不留下了數千部隊留守,以防備有可能出現的突襲。

除了運城,白波必須在其他據點也留有一定的人手,因爲樊稠的三千飛熊軍一直神出鬼沒,即便到了大戰之時,也沒有傳出任何消息來。

表面看來,郭太勢力最強,咄咄逼人,另外兩方不得不聯手對敵,安邑白波對西涼軍嚴加防備,西涼軍那邊何嘗又不是對白波保持了很強的戒心?

郭汜不來參戰,既有可能是準備偷襲白波,同樣有可能只是擔心兩支白波在戰場上握手言和,先對戰後極具威脅的西涼軍展開圍攻。

這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任何一方的立場都隨時有可能改變的古怪態勢,註定了這場大戰的勝負,會變得撲朔迷離。

觀戰者的迷惑,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實際上,旁觀者固然稀裡糊塗,當事者何嘗不是莫名其妙呢?

“他孃的,他們真的要聯手?這不合理!誰能告訴我,是李傕瘋了,還是老子瘋了?他怎麼可能不等着這邊打完來撿便宜?”郭太目瞪口呆的看着遠處的西涼騎兵。

對方在安邑白波的方陣的左翼,幾百步開外的地方列陣,擺的是騎兵衝擊的經典陣型——錐形陣,錐鋒直直的對準了自己兩翼齊飛的鶴翼陣,敵對之意一覽無遺。

他能理解李傕要撿便宜,他一直就是這麼想的。只是和青州軍打過一仗之後,他猛然驚覺,安邑白波可能要跑,就算不跑,也有可能等到青州的強援,這才改變了注意。

他的最新戰略是,以泰山壓頂之勢,儘量快,儘量以最小的代價擊敗安邑白波。兩軍系出同源,只要擊敗,就可以輕易收編。收編敵軍殘兵的同時,以安邑白波的二十幾萬老弱婦孺爲屏障,抵擋西涼軍的進攻,這樣雖無法盡收全功,但總比雞飛蛋打的強。

當然,青州人抓了他的兒子,吊在城頭上挑釁也是讓他決定孤注一擲的重要原因之一。

哪曾想,李傕居然趕到戰場來了,擺出了和安邑白波並肩作戰的架勢,這就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至少鷸蚌開打的時候,漁翁不能站在旁邊吧?不然誰那麼傻給你抓啊?李傕就是那個心急漁翁,楊奉那幫反骨仔就是那個傻蚌殼,現在自己這隻鶴要怎麼辦呢?

兩陣對圓,郭太卻陷入了深思,遲遲沒有發出進攻的命令。

可他不知道的是,李傕現在也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

謀略手段可能有高下,但李傕的主意和郭太的,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郭太打算犧牲來不及收編的老弱來爭取時間,李傕是想把郭太趕遠一點,再來對付安邑白波。若是郭太不肯走,與安邑白波打起來,他就可以坐山觀虎鬥,輕鬆自如的撿便宜了。

不過,這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戰的雙方不能展開大規模的會戰。

大規模的會戰將會變成決戰,由於對戰雙方的特性,勝利的一方可以很快的吞掉另一方,西涼軍只要來的稍晚,就只有揀點渣吃的命了。

他預想中,發現青州軍的干涉,又懷疑西涼軍可能與白波聯合的跡象,郭太首先會對安邑展開試探性的攻擊。因爲黃巾軍的組織性較差,再加上他煽風點火,戰事很快會擴大開來,波及安邑白波的整個戰線。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實力會互相消耗,仇恨會隨着鮮血的增加累積,最後就算展開決戰,失敗的一方也未必會輕易屈服。

這樣一來,最佳的撿便宜時機就到了。

誰想到郭太一上來就是全力以赴,大舉來襲;安邑這邊也沒有嚴防死守的意思,居然把所有人馬都集中起來,擺出了要決一死戰的架勢。

這種情況下,他能不來麼?敢不來麼?

到現在他也沒想明白,郭太到底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一個土鱉還學人研究兵法?啊呸,去死啦!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遍數整個河東,真正對戰場局勢洞若觀火的,也只有徐庶這個始作俑者了,這詭異局勢的出現,全都是他牽的線。

“郭太的真正實力藏得很深,就算安邑這邊真的被西涼軍擊潰,他也有把握與西涼軍對抗,甚至擊退對方。但西涼兵精,只要避過郭太最初的鋒芒,就能取回上風。以咱們的實力,任何一方都敵不過,必須得逼得大家都沒有退路,盡起全軍出來打上一仗。”

楊奉和他的夥伴們都驚呆了。

徐觀早就說過,徐庶要利用西涼軍對抗郭太,可誰能想到,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真的達成了呢?李傕已經上了戰場,基本上就沒有退路了。就算他想臨陣倒戈,也無法保證郭太不將他順勢幹掉,所以,只要戰端一開,他也只能站在安邑一方奮戰到底了。

當然,勝負分明之後,他會怎麼做,就很難說了,但至少在眼下,有了李傕的助陣,安邑白波算是有了和郭太對抗的本錢。

這種手段,用翻雲覆雨來形容,似乎也有些不足啊。

“不過,接下來怎麼辦呢?真的跟郭太拼個你死我活嗎?李傕對上的是匈奴援軍,他們應該都不會拼力作戰,戰事如果僵持下去,恐怕有夜長夢多之嫌。”悲觀主義者韓暹清醒的最快,而且當頭就潑了一盆冷水,試圖讓徐庶和同伴們也清醒過來。

謀略再高明,也改變不了實力的對比,沉浸於謀略得逞的得意是毫無意義的。

“不!”徐庶滿懷信心的笑了,揚起馬鞭,遙遙虛指敵陣,笑道:“沒那麼複雜,這一戰,今天就能分出勝負,而笑到最後的,無疑是咱們!”()

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四百章 河北終戰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七百章 鐵騎碾壓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第47章 千軍共一呼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第99章 河東劇變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第73章 一計不成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第92章 風火七星壇第65章 要戰便戰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第48章 陷陣亦無悔第70章 英雄誰屬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四一一章 爲國羽翼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第80章 意外連連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
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七九六章 進擊的騎兵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四百章 河北終戰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第26章 敵友難分明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七六二章 借刀殺人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四九八章 武裝大遊行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七百章 鐵騎碾壓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八零七章 分歧與對峙八七零章 決死對衝二一六章 態勢與憂慮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四五二章 戰場之外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八七七章 自己作死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第47章 千軍共一呼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第99章 河東劇變第62章 富貴險中求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一五零章 止戈與勝負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第73章 一計不成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第92章 風火七星壇第65章 要戰便戰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四四零章 墜馬薦郭嘉一二零章 窮途末路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二四三章 誰家奇女子五二八章 英才齊聚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第48章 陷陣亦無悔第70章 英雄誰屬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四四四章 四大軍師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三六四章 暴政始與末一一七章 潰圍而出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五二一章 投機者魏延七零七章 死亦瞑目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四一一章 爲國羽翼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一三八章 陽人之戰第68章 下次長進點九二六章 曙光乍現時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九二二章 危險的賭注第80章 意外連連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五四四章 人人如龍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六四零章 王羽的遠見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