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

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

“來了,來了!”

“哪位是驃騎將軍?”

“笨蛋,沒聽說過嗎?驃騎將軍是西楚霸王轉世,丈八槊所向披靡,烏騅馬日行千里。還有一柄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七星劍,鏟奸除惡,扶弱安民!”

“這麼說……就是黑馬玄甲的了?可是,這樣的人也太多了吧?離得這麼遠,哪裡看得清楚?”

說是與民同樂,圍觀隨意,但終究不能讓人太過靠前了,是否會有刺客暗中接近還在其次,誤傷什麼的同樣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主角的主場固然引起了歡呼聲一片,但很多人只是跟着起鬨罷了,他們連到底哪個是主角都搞不清楚。

玄色其實就是金屬本色,除非特意去漆裝,否則鐵甲都是黑色的。至於馬,純黑的馬雖然少見,但對於戰馬供應充裕的青州來說,也不算爲難。

因此,青州出戰的十四騎當中,倒有近半的人和王羽做的是差不多的裝束,以長槊爲兵器的亦不在少數,最後搞得最顯眼的不是王羽,反而是騎白馬,着亮銀甲的趙雲。

趙雲本來長得就俊,白馬銀甲又很亮,在戰場上沒有王羽威武霸氣,震懾敵膽,但在這種略帶表演性質的場合中,卻是要出彩得多。

王羽沒什麼主君形象的打趣道:“子龍果然不愧爲少女殺手,將來要是沒仗打了,單憑這張臉,也不愁沒飯吃啊。”

“末將……”趙雲在戰場上雖然威風八面,但畢竟是個靦腆的性子,在數萬人的圍觀下,就已經很侷促了,再被王羽揶揄兩句,俊臉頓時漲得通紅,一副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樣。

“可不是麼。”聽着人羣中不時傳出來的尖叫,魏延酸溜溜道:“生得俊就是佔便宜,咱要不是早年幹了太多農活,把臉曬黑了,其實也不輸於人的。”說着,他還掀起頭盔,扮了個造型。

一聽這話,徐盛苦惱起來:“文長大哥,其實俺生得也挺白的,怎麼就沒人喊俺的名字呢?”

“你?”魏延斜睨徐盛一眼,搖搖手指,嘴裡嘖嘖有聲道:“你不行,這不是長相和名聲的問題,關鍵是你太不會選兵器了,好好一個俊朗少年,偏偏拎了根棒槌,你自己覺得這樣很帥?”

說着,他突然轉向張頜,數落道:“這就是儁乂將軍的不是了,明明自己槍法出衆,得了名門傳授,怎麼還敝帚自珍,不肯拿出來教徒弟呢?”

張頜年紀較長,本來就比較穩重,再加上降將的身份,很少參與青州衆將之間的打趣,這時正在凝神觀敵,冷不防被魏延扯上,一時間也是措手不及。

他定定神,若有深意的看一眼王羽,認真的解釋道:“文向的家傳武藝重在運力使力,對爆發力很重視,而長槍這種武器,重在技巧或速度,對力量和爆發力都沒有要求,並不適合他使用。以子龍爲例,他的槍法就是速度、技巧並重,故而威力驚人,某的槍法技巧有餘,速度卻不行,所以拜在恩師門下早了十年,卻不如子龍一朝開悟……”

魏延本來只是在開玩笑,聽張頜這麼一說,倒是來了興致,指指對面問道:“儁乂將軍,某見你剛纔一直在觀敵,以你的眼力,對江東衆將怎麼看?”

即便不考慮降將的因素,張頜也是青州衆將中比較另類的一個,他出身名門,得到的是最系統的武學訓練,家族還爲他延請了號稱河北槍王的童淵當教習,武藝根基之紮實,堪爲青州衆將之首。

系統的培訓雖然不代表是最強,但無可否認的是,張頜在武學方面的見地是最全面,最老到的。別說魏延這種自學成才的草根,就連黃忠、太史慈這些各有傳承的都有所不及。

王羽也起了興趣,側頭看向張頜,想聽聽他怎麼說。

張頜也不推辭,向王羽拱拱手,一一指點評說起來:“韓、黃、程三將雖然不以武藝顯名,但其藝皆是在沙場歷練而成,三人之間當然也有差別,從兵器上即可看出……”

“從韓當揹着的強弓來看,其膂力甚強,可他用的卻是厚背單刀,而非與文長相同的長柄大刀,可見他學的不是正統武學,喜用單手刀的原因應該和漢升兄一樣,他的本領在騎射之上,等下開戰,要小心他的冷箭……”

韓當雖是東吳名將,但他和程普一樣,都是遼東人士。邊地的武將通常都很擅長箭術,就像張頜雖然不以箭術聞名,但取下邳城的時候,他連珠二箭,將劉闢、黃邵先後射殺,也顯示出了非凡的造詣。

王羽本來沒怎麼將東吳三老將放在心上,被張頜這麼一說,想起黃忠弓刀雙絕的犀利戰法,心中頓時一凜。快速轉換攻擊方式的戰法是很可怕的,哪怕韓當沒有黃忠那麼強,也不能大意了。

“程普使蛇矛,其武藝必出自名門,若某所料不差,孫策一定會將他佈置在陣中,做爲穩定陣型,支援四方之用……”矛是槊的前身,使用方法和槊很相似,是這個時代最正統的兵器之一,會使用矛和槊,往往就意味着其武藝根基很紮實。

“黃蓋使用雙鞭,這種武藝比較偏門,和文向的鐵蒺藜骨朵差不多,都是純粹發揮力量的,開始的攻勢會很猛,要小心被他衝散陣型……”

使用刀斧之類的重兵器的武將都有相似的特徵,開始很猛,再而衰,三而竭,因爲使用這種武器不需要技巧,靠的就是爆發力和速度。

用這種武器的武將或許會很強,但很難真正達到巔峰,因爲不夠全面。從這個角度來評估,張飛的武藝其實是在關羽之上的,當然,他倆沒真正打過,高下什麼的也只是猜測而已。

就這樣,張頜一一將江東衆將點評了個遍,將他們沒表現出來,但可能具備的威脅逐個點出。

要不是聽了張頜的說明,王羽即便有後世的見識,也不可能想到,疑似周泰、蔣欽的二人會精於暗器;宋謙那杆長槍的紅纓之中暗藏鉤鐮,可以鎖拿兵器;朱桓的雙頭槍有可能是可分離的,抖開就變成了鏈子槍……

而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孫策本身,以及王羽一直沒怎麼在意的陳武和凌操。按照張頜的說法,這三人用的都是戟,在這個時代,戟纔是百兵之王,用戟上陣的武將,要麼是絕頂高手,要麼就是裝腔作勢,戰鬥力只有五的渣。

這三人都是後世人熟知的東吳名將,怎麼看也不像是渣,所以……

想想也是,除了趙雲這個另類之外,這個時代最猛的幾個人,用的還真就都是戟,呂布、典韋、太史慈……現在又多了個孫策!

“很好。”不受張頜所說規律所限的人當然也有,王羽自己就是,聽張頜說完,他點點頭道:“今天此戰獲勝,儁乂當居首功,不過這樣看來,咱們要改變一下部署了……”

按照王羽原來的佈置,青州衆將會排出一個齊頭並進,三叉戟形的陣型,前鋒至後衛的的順序基本是按武力值排下來的。

倒不是他輕敵,只是覺得打架而已,似乎不用太費腦筋。可聽了張頜的說明及暗示,王羽發現,自己還是有些大意了,武藝或許有高下,但不同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上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把擅長箭術暗器的人放在前鋒位置上,就浪費了他的遠程攻擊能力;把使用重兵器的人扔在後面,也會令其難以發揮全力衝鋒的威力;擅長纏鬥的,擅長配合的,都只有在特點的位置上,才能發揮出全部或超常的戰力。

其實這和陣列而戰差不多,只是王羽對個人武藝的瞭解,遠遠不及他對兵種的熟悉。找到了其中關竅,再要調整就不難了。

“前鋒就由文長和文……”王羽自己肯定要在前面的,這是他和孫策的默契,兩翼他本來屬意趙雲和魏延的組合,現在看來,倒是徐盛比趙雲更合適一點,趙雲在後面策應的作用遠比突前衝鋒更大。

“主公!”話沒說完,一直沒怎麼出聲的關平突然踏前一步,從他堅定的眼神,和握着青龍刀的雙手上冒出的青筋看來,他是很認真的在請戰。

“也好,那就由文長和坦之突前吧。”王羽從善如流的點點頭,關平的鬥志是自己鼓舞起來的,善後之事,自然也責無旁貸。

“子龍、文向、子明爲後勁,儁乂做中堅……”調整不算大,但作用肯定會很明顯,畢竟更有針對性了。

只是,麾下的幾名大將倒是好安排,其他人就有些問題了,另外七人有六人是從軍中選出來的,武藝算是不錯,王羽對他們也沒報太大期望,只希望他們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等其他人打開突破口。

但現在看來,江東衆將實力突出的較少,但整體實力相對平均,每個人又各有特點,不是想象中那麼好對付的。

那六人還好說,武藝差點,但彼此間都熟悉,可以和大將們展開配合,但最後那人,王羽就有些不確定了。

此人是個降將,不是戰場上抓的俘虜,而是劉繇曾經的部下,聽說自己要與孫策比鬥,特來相投。他的武藝還不錯,但可靠性卻無法保障,龐統臨時打聽了一下,沒人知道劉繇手下有個叫李斌的勇將。

武藝不錯,來歷不明,這種人用起來作用和風險都不小,萬一是個心懷叵測的,那就……

以王羽的直爽脾氣,都猶豫了幾天,才最後確定了這個名額,這個決定遭致了諸葛亮的激烈反對,導致後者今天都沒跟來送行,而是賭氣去了觀禮臺。

儘管如此,王羽還是一意孤行了一次,他有個奇怪的預感,覺得好像有什麼有趣的事要發生了一樣。(。)

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第60章 誰人話忠義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第23章 何事不得歸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拔劍即生死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第67章 三英戰呂布第45章 溫酒斬華雄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第94章 灰飛煙滅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八百章 鬥智鬥力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第22章 賈詡入王營四八四章 東征之議第10章 漢魂永不死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五一六章 神力奮千鈞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四一一章 爲國羽翼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
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第60章 誰人話忠義四零八章 胃口極好三八一章 飛渡大河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五三七章 奇葩小蘿莉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一九九章 人定勝天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第23章 何事不得歸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五九三章 斬將破敵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六五零章 處處針對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五八零章 父子同心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拔劍即生死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七四七章 知我者公明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四零六章 全面接戰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第35章 成敗轉頭論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第67章 三英戰呂布第45章 溫酒斬華雄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第94章 灰飛煙滅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一一五章 一發動全身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八百章 鬥智鬥力五七六章 麻煩上門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七九零章 不甘寂寞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第22章 賈詡入王營四八四章 東征之議第10章 漢魂永不死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五三二章 龍鳳齊至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六七二章 天下震動八九九章 梗陽攻防戰五一六章 神力奮千鈞六零三章 突襲與潛越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二二七章 攪動局勢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四一一章 爲國羽翼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一八五章 運氣惹的禍六八五章 佳話良緣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