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豁然開朗

幷州軍雖然退走,但王羽、公孫瓚卻也不敢託大,如今,河內境內盤踞了好幾股勢力,大多都心懷敵意,自不能大意。

兩人率兵連夜趕路,進了平皋縣城,這才鬆了口氣,下令全軍修整。

不過,第二天,他們仍然不敢稍作耽擱,三更造飯,五更渡河,直到看見了虎牢關雄偉的影子,以及聞訊後,出關迎接的陶謙,纔算是徹底安心。

寒暄幾句,陶謙便提起了河畔之戰,對王羽的武藝和人品讚不絕口。

王羽很奇怪,一問才知道。

原來被呂布殺退的潰兵中,頗有幾個膽大心細的,呂布開始追殺的時候,他們跑在前面,等呂布和王羽打起來的時候,他們又跑回去觀望,想着任務雖然已經失敗,若能帶着確切的情報回去,說不定也能免於懲罰,甚至得點好處。

黃河兩岸的地勢平緩,想埋伏一支大軍不太可能,但藏幾個人卻問題不大,其時天色將晚,兩軍也都沒清場,這幾個人順利的看完了全場,各自趁夜返回酸棗。

其中一個方向感較差的倒黴蛋,撞上了虎牢關的偵騎,於是,陶謙就得到了最新的戰報。

“這樣說來,消息傳遞的,可能比想象中還要快呢。”王羽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那一戰,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

普通人可能只是聽個熱鬧,遐想一番當世猛將們的對戰是何等驚心動魄;自己的對手們震怖之餘,也會提高對自己的警惕心;而消息若是傳到洛陽,局勢又會怎麼演變呢?自己有沒有可能從中……

陶謙不知他心意,只當他少年心性,爲揚名而喜,於是投其所好,把他誇得地上少有,天上亦無。等王羽回過神的時候,幾乎懷疑眼前這位徐州刺史,是不是被人易容改裝,給冒名頂替了。

“鵬舉的武藝自不用說,重情重義這方面,也不失爲我輩中人,”公孫瓚附和道:“不過,更難得的還是他的眼光和魄力。”

“此話怎講?”陶謙微微一愣。

“恭祖兄可能還不知道吧?酸棗那邊……”公孫瓚這纔想起,才過了一天,陶謙可能還不知道酸棗那場變故,於是把回師後發生的事簡要說明了一遍。

“什麼?袁伯業去揚州,鮑允誠返濟北?”陶謙大吃一驚,他憂心忡忡的說道:“劉公山意向不明,孔公緒的脾氣……唉,這樣一來,真是進退兩難了,伯珪,你……”

擡眼看看公孫瓚的臉色,陶謙又是一愣,明明韓馥也回去冀州了,這位白馬將軍怎麼就不着急呢?

“伯珪,你還有話沒說完吧?”

“哈哈,瞞不過恭祖兄。”公孫瓚呵呵一笑,道:“此事已經交給公路了,不日便將有好消息,包管你滿意就是。”

“公路?他能……咳咳……”陶謙一臉的不能置信,一句質疑已經到了嘴邊,忽覺不對,又咽了回去,結果被一口氣嗆住,好一頓咳。

剛纔他提到孔伷的性格不好,但盟友這邊,袁術的臭脾氣和大嘴巴,比起孔伷也不遑多讓。這種合縱連橫的事最講求口才氣度,袁術怎麼可能勝任?他別把原先中立的,都給推到另一邊就不錯了。

公孫瓚連忙上前扶住,一邊幫陶謙拍後背,一邊解釋道:“恭祖兄,你別急,公路的性子是有點……嗯,衝動了,不過,要有成熟的計劃,他也不見得一定會壞事。”

“哦?”陶謙緩了口氣,然後深深的看了王羽一眼,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原來鵬舉又有奇謀,謙洗耳恭聽。”語氣中,不無欣慰讚賞之意。

“當前的局勢雖然複雜,但只要把握住要點,破局卻也不難。”

公孫瓚本待讓王羽自己解說,不過見王羽笑着搖頭拒絕,他也不推辭,當即說道:“如今的酸棗就像是一潭死水,裡面的積水出不去,外面的活水也流不進來,日久如此,必生內亂。所以,我們主要給他們放開一個缺口,就豁然開朗了。”

“伯珪的意思是……”陶謙緊緊皺起了眉。

“南下!”公孫瓚重重的吐出兩個字。

“南下?”陶謙大吃一驚。

公孫瓚很能體會陶謙的心情,他最初聽袁術轉述這個戰略時,也是完全無法置信,他仔細解釋道:“放棄虎牢關,換取你我歸途的通暢,鵬舉的兵馬則隨公路南下,轉戰南陽。”

“原來如此,不過,”陶謙有點明白了,但仍有許多疑慮,他問道:“虎牢關離洛陽更近,南下,不是捨近求遠嗎?”

“卻也不然。”公孫瓚擺擺手,他聽袁術說到此節時,也懷疑是不是袁術私心作祟,利用了王羽的報國之心,可仔細想想,王羽轉戰南陽,確實好處多多。

“南陽兵精糧足,雖新遭敗績,但整體實力卻沒動搖,正是鵬舉勇武之地。況且,屆時又有猛將孫文臺相助,勢必如虎添翼,何愁攻不下洛陽,完不成勤王大業?”

“嗯,有道理。”陶謙連連頷首。

南陽是袁術的地盤,凡事都是他說的算,孫堅雖然不是袁術的家將,但也有統屬關係。

因此,王羽到了南陽,首先就不用擔心有人扯後腿的問題了,糧草供應也不用愁,袁術的性格再糟糕,也不是真的瘋子,得了王羽這麼多人情,他那可能說翻臉就翻臉?

再說,王羽在南線作戰,有了戰功,袁術也能分潤,孫堅慘敗之後,袁術手下又沒有大將,他還能有啥奢望呢?

公孫瓚繼續解釋道:“孔公緒尤爲好名,若讓關予他,他的態度肯定大變,到時我與恭祖兄可借道豫州,過青徐回返幽州,雖然路程遠了點,但沿路補給不愁,也沒有遭受襲擊的風險,何必又非得盼着劉公山回心轉意?”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這樣一來,鵬舉南下的時候,也不用大動干戈的搬運糧草了,帶走一部分,剩下的直接跟孔公緒交換,過潁川時,取用了便是,也免得沿途消耗。”

糧草籌集艱難,但路途消耗同樣是大問題,所以兵法上一般都講究因糧於敵,防守方則注重堅壁清野,董卓要遷都,就屬於後一種情況。

比較精確的計算就是,一個戰兵配一個民夫,民夫背六鬥米,士兵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可以行進十八天。若要再多走些路程,就只能增加民夫數量,同時,消耗的糧食也會加劇。

所以,盟軍缺糧,並不是大漢各地沒有糧食了,只是集中的兵馬太多,單憑河內、陳留兩地,不堪重負而已。

再遠的地方,糧食很難運過來,否則以徐州之富庶,陶謙又豈會爲二十萬斛糧食而驚喜?只要他想,咬咬牙,二百萬斛也難不倒他這個徐州刺史啊!

將虎牢關給孔伷,借道的同時,交換糧草,於雙方都大有助益。

“嗯,我等讓出虎牢關,孔伷爭功,其他人怎肯落後?就算袁本初、劉公山尚存遲疑,但那曹孟德和張孟卓原本就很激進,又怎肯放過這等良機?”

陶謙低頭推演了一番,不由自主的低語出聲,最後更是眼睛一亮:“一子動,滿盤皆活,鵬舉此議大善啊!”

虎牢關大捷,徹底激起了聯軍的內部矛盾。

就算不考慮轄地安全問題,陶謙也不敢率兵西進。那很有可能會腹背受敵,董卓雖然連敗,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會那麼簡單就束手就縛,肯定要亡命一搏。

如果拒關以守,頓兵不進,那些心懷叵測的盟友尋不到下絆子呃機會,八成會煽風點火,在輿論上生事。結果就是,形勢恢復到虎牢大捷之前,大家繼續坐吃山空,看着董卓逍遙。

王羽的提議看似荒謬,但卻大是可行,將方方面面全都算到了。

兗州的幾路諸侯,還是很有進取之心的。他們只是顧忌袁紹,又嫉妒王羽等人的功勞,不肯來助戰,以免爲這邊做了嫁衣。

如果這邊移兵南下,他們肯定是要取而代之的,這樣一來,東線的軍事壓力就保持住了。

再加上已經移兵河內的袁紹,北線雖然未必會有戰事,但與袁紹數萬兵馬隔河相對,董卓多少也要提防一下。

結果就是,聯軍再次對洛陽恢復了包圍態勢,董卓的形勢比之前更爲惡劣了。

陶謙讚不絕口道:“難怪伯珪對鵬舉的魄力眼光讚不絕口呢,能想到這樣的策略,非得對天下大局洞若觀火不可。更難能可貴的是,鵬舉不戀權勢,河內一郡之地,棄之如蔽,非大魄力者不能爲也。”

“陶公謬讚了。”眼看帽子越來越高,王羽趕忙辭謝:“河內本就是四戰之地,如今更是堪稱羣狼環伺,若戀棧不去,休說勤王,想自保都難,棄之方是正理,實當不起陶公的讚譽。”

公孫瓚笑道:“好了,鵬舉也不要謙虛,恭祖也莫誇壞了年輕人,幾日來奔波數百里,又與那驍勇無敵的呂奉先鏖戰了一場,鵬舉想必也累了,還是早些入關,先行休息吧。反正孔空緒不會轉眼即到,有什麼話慢慢再說不遲。”

“伯珪所言甚是,是老夫疏忽了。”陶謙呵呵大笑,看起來頗爲酣暢,不過王羽卻總覺得,老陶還有什麼話沒說完似的。

王羽沒看錯。

慶功宴罷之後,天色將晚之時,陶謙單獨找上門了。

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八一零章 富貴險中求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第16章 復仇誰當先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五五零章 漢末縱橫家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八六三章 呂布的執念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第79章 追魂索命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第54章 謀事貴深遠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四一零章 力量與技巧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五百章 坑王之王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第51章 不慚世上英第14章 槍出猛虎嘯第36章 梟雄劉玄德第46章 不負霸王名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
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八六六章 初戰告捷四八六章 巍巍乎太行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三六五章 太史慈之謀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一四零章 能戰方能和八一零章 富貴險中求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九四一章 千軍如席捲第16章 復仇誰當先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五五零章 漢末縱橫家八零六章 遼東水師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九三三章 錦囊藏妙計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四六八章 快刀斬亂麻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九二八章 各方皆運籌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七二零章 馬踏胡營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八四四章 兩全其美三四三章 梟雄是本色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六一九章 關羽的絕招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二八零章 再起風雲三六零章 誘敵深入四八七章 白波之危六七八章 分兵與隱憂第28章 欲求殺人手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三九八章 權謀與忠信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八六三章 呂布的執念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第79章 追魂索命四零二章 克敵之謀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六五八章 當機立斷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八三零章 英雄所見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第54章 謀事貴深遠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四一零章 力量與技巧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五百章 坑王之王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第51章 不慚世上英第14章 槍出猛虎嘯第36章 梟雄劉玄德第46章 不負霸王名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