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欲劫糧草

原來,高順招收流民、山賊,赦免他們以往的罪行,並且供給糧草的消息傳出去以後,但凡接到消息之人,紛紛來投。

對於這些前來投奔之人,高順自然是來者不拒。而且,他也遵守諾言,供給他們糧食。

卻說武關附近的一個山賊大當家,他本來迫於寨中無糧,想要帶人前去投奔李利,卻忽然得到了斥候的彙報,備言官兵招降山賊、收攏流民之事。

大當家本來就想要日後歸順朝廷,不願前去投奔李利。待他聽聞這個消息以後,頓時欣喜若狂,就想要帶領寨中衆人,前去投奔官兵。

卻不想,高順早就派人打聽到了大當家的事蹟,知道此人心懷忠義。於是高順就派人率先上山,與大當家定下計策,讓他詐降李利。

高順帶領陷陣營攻城之時,吸引了所有西涼軍的注意力。混入城中的大當家,卻是悄悄撤出戰場,前去圍攻被少量西涼軍包圍的一座營寨。

李利因爲懼怕,城中其餘山賊頭目臨陣倒戈,這才逼迫他們交出了自己的家眷,而後將他們聚攏在這座營寨之中,當做人質。

大當家帶兵突襲,那座根本沒有多少守軍的人質營寨。由於這是在城內,因此那些少量的西涼守軍,根本沒有想到會有敵人前來。

猝不及防之下,關押着人質的營寨,就這樣被攻破了。

大當家帶人攻破營寨,救出人質以後,頓時讓人四處高呼,通知那些城牆上的守軍。

那些守軍對於李利扣押他們家眷之事,早就心有不滿。再加上渾身鐵甲的陷陣營士卒,不停往城中射入箭矢,使得他們早就毫無戰心。

若非被西涼軍,用武器逼迫着趕到城牆前面,恐怕他們根本不敢上前。如今他們的家眷已經被解救出來,而且還隱隱成爲了大當家手中的人質。

再加上他們也知道,幾天前在戰場反叛的那些軍隊,不僅得到了赦免,每日還能夠吃飽飯。

因此,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山賊守軍,紛紛臨陣倒戈,攻向城牆上的西涼軍。

就這樣,裡應外合之下,武關被高順攻破,就連武關守將李利,也被高順斬於馬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徐晃領了陳旭軍令,帶着三千步騎,星夜兼程趕往箕關。

箕關位於河東郡的最東部,乃是一道天下少有的險關。在箕關以西五十里的位置,有一個非常出名的亭閣,叫做邵亭。

河東郡東部山脈林立,很多地方都是地廣人稀。百姓出遠門的話,走在河東郡東部,很久都難得看到一個村落。

因此,官府就在河東郡的東部,修建了兩個驛站,分別是壺丘亭與邵亭。

這兩個亭閣,都在險峻的山道之內。其中壺丘亭距離東垣較近,邵亭距離箕關較近。

山道之上,一彪人馬疾馳前行,爲首一員大將正是徐晃,他的身旁還跟着管亥、韓暹。

韓暹以前身爲白波軍將領,流竄在河東郡境內,他對於河東郡的地形亦是非常熟悉。

雖然徐晃以前,只是楊奉麾下的一員偏將。但是韓暹現在屈居徐晃之下,倒也沒有絲毫不滿。

因爲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徐晃的才能要遠遠超過他。

因此一路下來,他對於徐晃這個主將的將令,倒也沒有絲毫違背。

眼見大軍距離邵亭越來越近,韓暹忍不住提醒道:“徐將軍,邵亭乃是大軍東進箕關的必經之路,這裡道路狹窄,山路險峻,易守難攻。”

“若是賊軍在此地設伏,恐怕我軍危矣!”

徐晃聞言,刻意放緩了戰馬的速度。

他眺望遠方,緩緩說道:“韓將軍所言大善,然不久之前,吾已經派出斥候前往邵亭偵查。有無埋伏,再過一段時間即可知曉。”

徐晃乃是河東郡人士,而且以前也在白波軍中擔任頭目。他對於河東郡的熟悉程度,絲毫不比韓暹差。

韓暹聽見徐晃的話,頓時不再言語。

三千步騎在徐晃的可以控制下,緩緩往前行駛。沒過多久,就看到一小隊斥候騎着戰馬,從前面跑了過來。

“大軍緩行!”

徐晃揚起了手中的大斧,厲聲喝道。

那個斥候小頭目來到徐晃面前,說道:“將軍,我等已經詳細偵查過邵亭附近,並未見到裡面藏有伏兵。”

徐晃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他大喝一聲:“全軍急行!”

沒過多久,徐晃就帶着三千步騎,來到了邵亭。

徐晃讓大軍停在山道上休息,他自己卻是親自帶領一百人馬,前往不遠處的一個山谷。

這個山谷依山傍水,是個下寨的好地方。而且只要讓人在邵亭立寨,完全可以堵死箕關守軍西進的道路。

徐晃視察完畢,當即心中大喜,就帶人返回,要在此處下寨。

韓暹聞言,當即阻止道:“將軍不可,我等此次前來的目的,乃是奪取箕關,而不是爲了防守賊軍西進。”

“將軍在這裡立下營寨,我軍距離箕關仍舊有五十里的距離。如此一來,每日前去攻城,光是行軍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依末將之見,我等可以在離此地三十里的位置下寨。這樣的話,距離箕關纔不會太遠。”

徐晃點了點頭,說道:“韓將軍所言不錯,然而吾心中自有計較,將軍只管拭目以待即可。”

卻說李傕的外甥胡封,得知徐晃率軍前來攻打箕關以後,頓時大驚失色,召集幕僚前來議事。

“徐晃率領三千步騎,前來攻打箕關,卻是如何是好?”

幕僚道:“主公勿憂,城中雖然只有一千五百守軍,但是箕關易守難攻。徐晃雖勇,卻休想攻克箕關。”

胡封搖了搖頭,說道:“我並非畏懼徐晃的三千步騎,只是如今城中缺糧,我軍根本支撐不了多久啊。”

“如今箕關西邊的河東郡,以及東邊的河內郡,俱爲陳文昭所得。吾雖然佔據箕關,不過是一座孤城罷了。”

“自古以來,孤城難守。更兼城中缺糧,若是陳文昭執意攻取箕關,城破只是早晚的事情。”

幕僚心中一動,有些試探的說道:“既然如此,朝廷派人前來招安之時,主公何不獻城投降?”

苦笑兩聲,胡封說道:“你以爲我不願意投降麼?只是舅父往日在朝中樹敵頗多,憑藉我與舅父的關係,天子以及滿朝公卿,又豈會容得下我?”

“若只是如此,吾倒也不懼。畢竟,朝中大權如今都掌握在陳文昭手中。”

“然而,白波谷一戰,我爲胡軫副將。胡軫戰死以後,水淹白波谷,火燒幷州軍的功勞都被我佔據。就連幷州大將周倉,亦是被我生擒活捉。”

“此仇不共戴天,我根本不相信,徐晃、周倉能夠容得下我。”

幕僚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按理來說,李傕、郭汜敗亡,關中之地盡被陳旭所得。胡封縱然坐鎮箕關,亦是孤城難守。

他最好的選擇,應該是獻城投降纔對。然而,胡封拒絕了天子的招安,非爲不願,而是不能也。

若是他接受了招安,被排擠、永不錄用還沒什麼,就怕滿朝公卿以及徐晃、周倉懷恨在心,暗地報復。

真要是那樣的話,胡封縱然一時能夠活命,日後一定也會被人害死。

兩人正商議間,忽然聽見斥候來報:“主公,徐晃軍已經到達了五十里外的邵亭,敵軍在那裡安營紮寨。”

“徐晃不來攻城,卻將箕關唯一西進的道路堵死,莫非是想耗盡箕關城中糧草?”

聽見胡封的話,幕僚卻是笑道:“若是徐公明果真打得如此主意,恐怕他就要失望了。”

胡封急忙問道:“先生何處此言?”

幕僚笑着說道:“那徐晃自以爲堵住了我等西進之路,就可將我等困死城中,這種想法真可謂是幼稚之極。”

胡封皺着眉頭說道:“先生莫非想讓我出兵,東進劫掠河內郡?”

幕僚搖了搖頭,說道:“非也,箕關以東的河內郡縣城,皆有重兵把守。如今箕關只有一千五百人馬,想要強行攻打縣城,恐怕力有未逮。”

胡封不解的問道:“既然如此,東邊難以劫掠就食,西方又被徐晃堵死了道路。再過幾日,待城中糧盡,我等豈非被困死此地?”

幕僚大笑兩聲,說道:“誰說西方的道路都被堵死了?”

胡封大驚,問道:“莫非西進河東郡,除了邵亭這一條路,還有其餘的通道。”

幕僚神秘一笑,道:“然也!”

原來,這個幕僚以前只是本地的獵戶,只不過他機緣巧合之下,讀過一些詩書,能夠識字,在當地小有名氣。

胡封來到箕關以後,求賢若渴。

他也知道,自己想要尋早其他讀書人當幕僚,有些不現實。於是聽聞這個獵戶的名氣以後,胡封就將他邀請了過來,待其甚厚。

這個幕僚既然身爲內本地獵戶,對於山中的各種隱秘的小路,自然是瞭如指掌。

那個幕僚說道:“我知道一條隱秘小路,可以直接繞過邵亭。”

“徐晃以爲佔據了邵亭,我等就不可能西進,心中必定懈怠。若是我軍出其不意,襲擊徐晃軍的運糧隊伍,必定能夠奪取敵軍糧草,以解箕關之危。”

胡封聞言,當即大喜過望。

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100章 議事第534章 憂慮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636章 無奈第99章 復奪廣宗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304章 曹嵩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267章 捷報第100章 議事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48章 東阿危急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491章 心憂第65章 譁變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630章 縱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495章 父與子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134章 褚燕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6章 虎嘯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600章 魯肅(上)第144章 鬥將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390章 清洗第80章 前途堪憂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28章 返鄉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83章 流言四起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360章 鬥將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11章 訛詐第528章 安置第247章 反攻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53章 王延中箭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1章 魂入漢末第688章 追擊第235章 鮑信第251章 祭奠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176章 困境第100章 議事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349章 奪權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05章 罷兵第601章 魯肅(下)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322章 饑荒第222章 吹捧第43章 黃巾退兵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640章 聆聽第376章 奇蹟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233章 斬將第108章 破敵第29章 薦文昭
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100章 議事第534章 憂慮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636章 無奈第99章 復奪廣宗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304章 曹嵩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267章 捷報第100章 議事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48章 東阿危急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491章 心憂第65章 譁變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630章 縱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495章 父與子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134章 褚燕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6章 虎嘯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600章 魯肅(上)第144章 鬥將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390章 清洗第80章 前途堪憂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28章 返鄉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83章 流言四起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360章 鬥將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11章 訛詐第528章 安置第247章 反攻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53章 王延中箭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1章 魂入漢末第688章 追擊第235章 鮑信第251章 祭奠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176章 困境第100章 議事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349章 奪權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205章 罷兵第601章 魯肅(下)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322章 饑荒第222章 吹捧第43章 黃巾退兵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640章 聆聽第376章 奇蹟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233章 斬將第108章 破敵第29章 薦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