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江州之戰

就在劉璝領兵奔襲墊江的時候,張任卻在閬中與冷苞商議着軍務。,

冷苞說道:“關中軍兵敗,糧草輜重盡皆失去,正往安漢縣城撤去,將軍現在若是領兵追去,未嘗沒有辦法,將剩餘的關中潰兵全部消滅。”

張任聞言略微有些意動,可仍舊搖了搖頭,說道:“若是北上追擊劉闢所率領的潰軍,來往至少要花費半月時間,還不見得能夠將這路兵馬完全消滅。”

“陳文昭領大軍南下,要不了多久可能就會進入巴郡,若不趁着現在回軍剿滅徐晃等人,日後必定後患無窮。”

冷苞卻是說道:“徐晃、甘寧縱然從梓潼水奇襲廣漢郡,又能率領多少兵馬一同前往?”

“若是主公再調遣大軍前去征討,徐晃等人不見得能夠抵擋,將軍如此想法,未免有些太過杞人憂天?”

張任搖了搖頭,道:“徐晃乃關中名將,就連嚴顏將軍都被他擊敗生擒,可見此人非同小可。”

“甘興霸乃昔日錦帆賊,驍勇異常,威震巴蜀,絕非易與之輩;田元皓更爲當世名士,陳文昭之所以成就今日霸業,與此人謀劃脫不開干係。”

“有此三人聚集在一起,哪怕他們麾下兵馬並不太多,亦非易與之輩。稍有不慎,整個廣漢郡都可能會被攪得天翻地覆。”

“廣漢郡若亂,則後方不穩;後方不穩,又如何能夠抵擋關中大軍?”

冷苞被張任說得啞口無言,可是仍舊有些不以爲意,他並不認爲五千兵馬能夠掀起多大風浪。

就在兩人議事的時候,忽然有士卒領着信使過來,說道:“梓潼失守,徐晃率領關中精兵襲擊劍閣,卻被鄧賢將軍所阻,不得已只能撤回梓潼。”

“主公派遣楊懷、高沛兩位將軍,率領三萬兵馬攻打梓潼,卻毫無進展;後來甘寧引軍劫營,大軍爲關中士卒所破,糧草輜重被焚燬一空。”

“楊懷、高沛領兵倉皇逃竄,被關中軍追殺三十餘里,死者無數;此後,廣漢郡震動,成都震動。”

“主公讓小人星夜兼程往這邊趕來,要求將軍迅速領兵回援,剿滅徐晃、甘寧等人。”

張任、冷苞驟然得到了這個消息,全都臉色發大變,他們不是沒有想過,梓潼的那路關中兵,陣容極其強大,很難對付。

可是聽說楊懷、高沛率領三萬大軍,卻大敗虧損,他們還是覺得有些不可置信。

冷苞鬚髮皆張,大聲喝道:“楊懷、高沛乃巴蜀名將是也,行軍佈陣,安營紮寨,進退有據,防守嚴密,又豈會如此輕易被關中軍劫營?”

巴蜀名將絕對不在少數,楊懷、高沛的能力,甚至不在冷苞等人之下。

他們對手既然乃是關中名將徐晃,兩人必定不會沒有防備,絕對不可能被關中軍劫營。

正是考慮到了這些,冷苞才發出了質疑的喝問。

信使聞言急忙跪在地上,說道:“小人對於詳細戰況並不十分了解,只知道兩位將軍兵敗以後,主公勃然大怒,就要拿他們之罪,卻被衆官告免。”

“主薄黃權向主公進言,說徐晃、甘寧都乃關中名將,不可輕敵,要召回幾位將軍方能斬此二人,這纔派我前來送信。”

張任聞言,對冷苞說道:“你何必爲難一個信使?”

話畢,張任安撫了信使一陣,讓他先退下去,就對冷苞說道:“此地戰事剛剛平息,主公尚且不知我等大破了關中軍,這纔要我們率領所有兵馬回援。”

“劉璝領兵奪取墊江、江州,急切之間難以撤退;閬中又不能沒有大將駐守,看來此次只能由我率領大軍回援了。”

“只是冷將軍大腿中箭,身上帶傷,不知能否擔負起守住閬中的重任?”

冷苞奮然說道:“區區小傷,何足掛齒?”

“將軍只管領兵回援即可,此地留下五千兵馬,縱然陳文昭率領十萬大軍來攻,閬中亦是固若金湯。”

張任聞言大喜,說道:“就依你言,吾留下五千兵馬助你防守閬中,待回軍生擒了徐晃等人以後,再與將軍合兵一處,與那陳文昭好好戰上一番。”

冷苞亦是豪氣頓生,說道:“將軍只管離開便是,閬中有我足矣!”

兩人既然定下策略,張任就帶領兵馬星夜兼程撤軍回援。

只是他還放心不下閬中,就派遣信使前去通知劉璝,讓劉璝攻破墊江、江州以後,迅速與冷苞合兵一處,防備即將到來的關中大軍。

卻說劉璝得了墊江,殺死守城關中將領以後,就準備故技重施奪取江州。

或謂劉璝曰:“江州守將乃是張魯以前主薄閻圃,此人多有謀略,想要奪城恐怕不易啊,將軍還需細細謀劃纔對。”

劉璝卻是說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哪怕閻圃再如何足智多謀,沒有得到北方戰事的結果,必定毫無防備。”

“以有心算無心,想要攻破江州絕非難事。”

劉璝遂不聽那人之言,留下少許兵馬駐守墊江,他自己卻是帶領大軍,喬裝成關中兵卒以後殺奔江州。

江州城內,閻圃與嚴顏相對而坐,兩人居然在一起悠閒的下着圍棋。

“啪!”

白子落在棋盤上,黑子一條大龍頓時被屠掉。

閻圃見此情形,忍不住大聲笑道:“嚴將軍,你又輸了!”

嚴顏扔掉了手中棋子,搖頭苦笑道:“下棋先生可不是你對手,日後你還是找別人下吧。”

閻圃卻是笑眯眯的捋着鬍鬚,話鋒一轉說道:“我軍佔據江州這麼長時間,仍舊對城內百姓秋毫不犯,就連不少江州軍俘虜都被感動,願意投降。”

“依將軍觀之,我軍可算得上是仁義之師?”

嚴顏搖了搖頭,道:“益州百姓在吾主治下,本來就是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關中軍雖然破城以後,對於百姓秋毫不犯,對於俘虜亦是極其優待。”

“然而先生可知,這場戰事糟蹋了多少田地裡的莊稼,又使得多少百姓因爲懼怕戰禍,而背井離鄉逃出了巴郡?”

“不論其他,單說那些戰死沙場的益州軍士卒,他們家中親人得知消息以後,豈不會悲痛欲絕?”

“先生既然標榜關中軍乃仁義之師,何不勸說大將軍撤回關中,與益州罷兵休戰,好使百姓們再也不用遭受戰禍!”

閻圃笑容僵在了臉上,微微搖了搖頭,說道:“天下一統乃是大勢所趨,亂世之中英雄更當奮起,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若是固步自封,因小仁而舍大仁,因小義而舍大義,豈非捨本求末?”

“劉益州若果真體恤民力,愛護百姓,何不將巴蜀之地拱手讓與吾主,好使得益州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嚴顏苦笑着搖了搖頭,道:“你這完全是強詞奪理,吾並不想再討論這個話題。至於先生後面的話,還是不要說出來了。”

閻圃看着頑固不化的嚴顏,勸說他投降的話怎麼也說不出來了。

沉默了一陣,嚴顏忽然問道:“徐將軍偷襲廣漢郡,先生難道一點都不擔憂嗎?”

閻圃聞言沒有絲毫驚訝,只是問道:“老將軍是什麼時候,發現徐晃將軍詐病?”

嚴顏說道:“劉闢將軍離開沒有多久,某前往關中軍營外面觀看,發現軍營之中雖然旗幟林立,兵馬卻是少了一些,這纔有些疑惑。”

“經過幾日觀察、試探,見先生臉上並無半點焦急之色,徐晃將軍亦是音訊全無,才確定了心中的想法。”

閻圃嘆道:“將軍觀察如此細緻入微,令人歎服啊。”

“將軍問我有沒有擔憂徐晃將軍,卻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此次奔襲廣漢郡之人,除了徐晃將軍以外,還有水軍大將甘興霸,以及關中頂級謀士田元皓。”

“有此三人在彼,莫說巴蜀名將大多都不在廣漢郡,縱然爾等齊聚一堂,又有何懼之?”

嚴顏臉色猛然一變,失聲叫道:“甘興霸可是昔日錦帆賊首領?”

閻圃捋了捋鬍鬚,微笑着說道:“正是!”

臉色變幻了一陣,嚴顏卻是忽然放聲大笑起來,說道:“先生如此說話,也未免太小覷我巴蜀才俊了!”

“田元皓等人狂妄自大,輕兵冒進,若是他們全都戰死廣漢郡,想必陳文昭一定會十分心疼吧!”

閻圃喝道:“休要胡言亂語,以元皓先生之智謀,徐晃將軍之沉穩,甘寧將軍之勇悍,整個益州何人能夠制衡他們?”

嚴顏冷笑道:“巴蜀豪傑,似吾這等人物亦是車載斗量,若田豐等人率大軍穩紮穩打,勝負尚未可知。”

“然而此三人如此輕敵冒進,真乃取死之道也!”

兩人爭論了一陣,終究還是不歡而散,待嚴顏離開以後,閻圃心中一直感覺有些隱隱不安。

“軍師這樣謀劃、行事,是否太過冒險了?”

閻圃在屋內來回走動着,仍舊不能緩解心中的煩躁,忽然之間,他聽到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先生,城外來了一支兵馬,他們要進城呢。”

閻圃有些心不在焉的問道:“是墊江那邊過來的兵馬麼?”

士卒答道:“正是!”

閻圃擺了擺手,說道:“既然如此,就讓他們進來吧。”

士卒領命就往外面退去,閻圃卻是喃喃自語:“墊江那邊,這段時間還經常有士卒過來聯絡,可是閬中戰事到底如何,卻有段時間沒有消息傳來了。”

想到這裡,閻圃忽然心中一凜,急忙叫住了那個準備離開的士卒,問道:“此次從墊江來了多少人?”

士卒被閻圃叫住,只得轉身答道:“有將近五百人馬。”

“五百人?”

聽到這裡,閻圃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拿起案几上面的利劍,喝道:“速速召集城內兵馬,隨我前往城門口。”

江州城外,劉璝喬裝打扮成了一個普通關中士卒,靜靜站在了城外。

本來城門是打開着,百姓們可以任意進出城門。

可是城外一直有斥候偵察,探聽到五百兵馬過來之後,守門將領就下令把城門關了。

雖然已經確認外面兵馬乃是關中軍,可是礙於軍令,這些人仍舊被就被關在了城牆外面。

只有等到閻圃的命令以後,城門纔會被打開。

一個益州將領,低頭小聲對喬裝打扮的劉璝說道:“詐城乃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將軍身爲一軍主帥,又豈能如此冒險?”

劉璝亦是小聲說道:“我爲主將,若不奮勇向前,士卒們又有誰會死戰?”

講到這裡,劉璝看着仍舊緊閉的城門,皺着眉頭說道:“已經過去了這麼長時間,城門爲何還沒有打開?”

劉璝自信益州軍的僞裝絕對沒有問題,而且他也打聽過,墊江經常會有關中士卒前往江州,並不會遭到阻攔。

可今日卻不知爲何,他們卻是被關在城外許久。

“嘎吱,嘎吱!”

就在劉璝等得有些不耐煩的時候,江州城門口的吊橋被放了下來,城門也緩緩打開。

“先生已經同意了,你們快進城休息一下吧!”

城牆上面守將,對着下面僞裝成關中兵的益州士卒大聲喊話。

劉璝見狀頓時大喜過望,暗示前面假扮的關中將領,領軍入城。

“進城!”

五百士卒若無其事的穿越吊橋,往城門口走去,他們剛剛走進城內,城外當即灰塵大作,一彪益州軍迅速往這邊殺了過來。

劉璝猛然拔出了手中的武器,大聲喝道:“奪城門!”

五百進城的益州軍亦是拔出了武器,就要殺掉守城的關中兵,佔據城門口。

“拉起吊橋,放箭!”

就在此時,只見一身戎裝的閻圃站在了城牆上面,大聲呼喊着。

“嘎吱,嘎吱!”

吊橋很快被緩緩往上拉去,劉璝見狀大驚失色,急忙讓人去將吊橋的繩索砍斷。

“啾啾啾!”

然而,一隊隊弓箭手出現在了城牆上面,把那些冒頭的益州軍全都射殺,吊橋也很快被拉了上去。

劉璝見此情形,失聲叫道:“糟糕,中計了!諸軍當奮死一搏,往城中衝去!”

(換約弄了一下午,今天就寫一個四千字的大章吧。)

第270章 交鋒第237章 借貸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211章 歸心第902章 錦囊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628章 有鬼第247章 反攻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005章 回家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620章 追與逃第376章 奇蹟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1007章 託孤第262章 中計第3章 阿虎之勇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309章 劉備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609章 刁難第64章 野心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163章 洞房第20章 重逢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85章 張角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60章 欲殺文昭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181章 追殺第797章 入涼州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350章 怒第549章 水淹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78章 折服第534章 憂慮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504章 判刑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24章 橋蕤第342章 斬郭汜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956章 鬥陣(中)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231章 遭遇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11章 訛詐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63章 不負將軍第626章 建言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260章 分歧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252章 密謀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261章 相爭第989章 刺客第362章 陷陣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697章 文昭入蜀
第270章 交鋒第237章 借貸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211章 歸心第902章 錦囊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628章 有鬼第247章 反攻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005章 回家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620章 追與逃第376章 奇蹟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1007章 託孤第262章 中計第3章 阿虎之勇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309章 劉備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609章 刁難第64章 野心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163章 洞房第20章 重逢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85章 張角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60章 欲殺文昭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181章 追殺第797章 入涼州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350章 怒第549章 水淹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78章 折服第534章 憂慮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504章 判刑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24章 橋蕤第342章 斬郭汜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956章 鬥陣(中)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231章 遭遇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11章 訛詐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63章 不負將軍第626章 建言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260章 分歧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252章 密謀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261章 相爭第989章 刺客第362章 陷陣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697章 文昭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