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東阿危急

東阿城,戰火紛飛。

黃巾軍存糧無多,再加上屢次被官兵打敗之後,長時間躲在山中,軍心已經開始渙散。

王延知道,現今情形之下,唯有攻破一座縣城,才能讓這支隊伍重拾信仰。

但是,三天下來,黃巾軍的幾次強攻都被東阿軍民打退。

後來,王延想了很多辦法,詐城、挖地道、聯繫城中細作裡應外合、散播流言、勸降等計策,都被他一一使出,奈何每次黃巾軍都是損兵折將,鎩羽而歸。

六月初,天氣越來越熱,許多從戰場上下來的傷員,疼得滿臉冒汗,汗水流到傷口裡面,更是加劇了這種痛苦,有很多黃巾士卒忍不住呻吟了起來。

王延四處行走,安慰着受傷的黃巾士卒,看着已經漸晚的天色,只得咬牙下令收兵。

“莫非真是天亡我黃巾軍?”王延凝視着城牆上那個高大的身影,頹然想到。

皇甫嵩大破豫州黃巾的事情早已傳開,若非士卒們全都人心惶惶,他也不會冒險出兵攻打東阿。至於缺糧的問題,他完全可以找那些沒有搬到城中的豪強下手。

然而,恐慌與不安在軍中蔓延,他如果不給黃巾軍信心,這支驍勇善戰的隊伍,很可能就會慢慢拋棄自己的信仰。

卻不想,前番在東武陽,因爲陳宮而使得黃巾軍大敗,卜己戰死;這次來到東阿,又有程昱這樣的人物出現,使得東阿小城堅如磐石,不可攻破。

王延捶胸頓首,巍然嘆道:“大漢帝國人才何其多!”

他想到了陳旭、陳宮、程昱,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東郡,就有這麼多出色的人才,讓黃巾軍屢屢碰壁。

一時間,王延推翻腐朽大漢帝國的想法,居然有些動搖。

若是大漢能夠人盡其才,剪除宦官,不知道又會煥發出怎樣的青春!

“不!即便如此,還是豪強世族把持天下,百姓活路又在何處?”如同一個受傷的野獸一般,王延在心中憤怒地吶喊着。

他雖然是王莽之後,家中藏書不菲,算得上是書香世家,但是一百多年不出仕,使得這個家族生活在整大漢國的最底層,深知百姓生活的艱苦與無奈。

王莽當年雖然亂政,但是他頒佈的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卻是爲了天下百姓生活得更好,因此才觸動了士卒、豪強的利益,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王延秉承祖先遺志,曾經發過誓要出將入相,改變大漢帝國現今的局面。

幾日下來,黃巾軍攻城一次次被打退,士氣都非常低落,此時聽得鳴金收兵,都怏怏不樂地退去。

東阿縣城,守城的士卒們見黃巾軍退去,都舒了一口氣,很多人一下子癱軟在城牆上。

連續幾日,黃巾軍都猛攻縣城,官兵們雖然拼死守城,卻也死傷慘重。由於兵力不足,很多人在城牆上一守城就是一整天,只有黃巾軍退去以後,他們才能稍作休息。

這些人也許稱不上是官兵,他們大多都由豪強私兵,以及縣中百姓組成。但是在程昱的帶領下,居然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真是令人不得不感嘆程昱的個人魅力!

一位曾經的縣中士卒,拿着幾塊乾糧與一碗水,走到程昱面前說道:“先生,您先吃點東西,喝點水。”

程昱看着這位士卒,板起的臉龐舒緩了下來。他性格剛正,不苟言笑,以往經常得罪人,卻不想在縣城短短几日,就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他雖是一介文士,但是身材高大,比很多武將看起來還要魁梧。

仗着身強力壯,以及劍術非凡,每次黃巾軍攻上城牆,他就仗劍殺敵,幾日下來,死在他劍下的黃巾軍也有數十人。

他的智謀與勇武,贏得了整個東阿縣城士卒與百姓的愛戴。

程昱囫圇吃下幾塊乾糧,喝完碗中的水,對着那個士卒說道:“謝謝。”

士卒受寵若驚,連聲說‘不敢’,心中對於程昱的敬仰又更加深刻。程昱身爲一介名士,卻不以他身份低微而輕視他,使他心中感激不已。

戰爭告一段落,待士卒們稍微恢復了一點力氣,程昱就指揮衆人加固城牆,收攏屍體。

看着有些殘破的縣城城牆,程昱揉了揉眉頭,也感到一絲疲憊。幾天高強度的守城,縣中士卒幾乎已經達到了極限,若是再無援兵,縣城城破之日不遠矣。

一陣喧鬧之聲響起,卻見東阿縣令帶領着幾個縣中官吏上來,急匆匆地來到程昱面前。

士卒們與程昱看到這些人,臉上都露出厭惡的神色。

這些人每當黃巾軍攻城之時,都嚇得躲到城中,不敢出面,要不是程昱獨當一面,在城牆上鼓舞士氣,恐怕士卒們早就崩潰,東阿也早已被黃巾軍攻破。

然而,縣令畢竟是縣中最高長官,程昱雖然有名,卻是一介白身,倒也不會過分得罪縣令。

縣令上前,臉上滿是焦急,向程昱問道:“仲德,向濮陽求救的信使已經過去了幾日,濮陽援兵爲何還未到來?”

程昱一聽縣令之言,暗道不好,心中直罵此人愚蠢。

縣中士卒如今就指望着濮陽派來援兵,才苦苦支撐,縣令的話讓士卒們知道,必定士氣大降,再也無心守城。

環顧一週,程昱果然看到四周的士卒們交頭接耳,面露怯色。

惡狠狠地瞪了縣令一眼,程昱大聲說道:“濮陽與東阿相距不近,信使纔過去兩天,如何能夠這麼快就搬來援兵?以吾觀之,再等幾日,濮陽援兵必至!”

縣令被程昱的眼神嚇了一跳,再加上如今縣中只知程仲德,而不知縣令,他有些惱火的回瞪了程昱一眼,想要派人將程昱拿下。

但是考慮到防守東阿還用得上程昱,再加上縣中士卒,也不見得會聽自己的命令拿下程昱,他只能一甩袖子轉身離去。

縣令來到城樓的樓梯處,突然轉身,對着程昱說道:“再過兩日援兵若是還不到來,我就啓程離去,爾等好自爲之!”

聽聞縣令之言,不僅是程昱,就連縣中士卒們也是驚愕不已。

待程昱回過神來,縣令已經離開,他只能氣憤地拔出手中的佩劍,虛砍幾次,大聲喊道:“匹夫!匹夫!無膽匹夫!”

見士卒們又全都面露怯色,程昱連忙出聲說道:“我素聞濮陽陳旭勇冠三軍,更兼熟讀兵法,謀略出衆,屢次大敗黃巾賊寇。”

“陳文昭若知黃巾軍攻打東阿,必定不會坐視不理,文昭若至,黃巾軍則不足爲慮。我等不必考慮縣令說法,只要能夠守住東阿,縣中豪強富戶絕不會虧待爾等。”

“況且,黃巾軍作惡多端,若是城破,我等必定性命不保。爲今之計,只能死守東阿,靜候援兵。”

縣中大姓薛房此時也走過來,拔劍在手,大聲說道:“仲德所言極是,若爾等得保東阿不失,我必定聯繫縣中豪強富戶,籌些錢財賞賜有功士卒,戰死者,我等必定不吝撫卹。”

有了薛房的保證,士卒們這才安心。薛房是縣中大戶,向來善待百姓、佃戶,在縣中聲譽極好,他既然出言,絕不會有假。“

況且陳旭的大名他們也早就知曉,單人獨騎在郡中當衆殺掉許多人,而後揚長而去,郡國兵不敢追趕,聽起來就讓人熱血沸騰。

前些時日,陳旭屢次大敗黃巾軍的消息,也已經傳到東阿,很到士卒、少年都非常崇拜陳旭。

士卒們的轉變,程昱全都看在心裡,微微放下心來,但是他依然愁眉不展。

按照路程,濮陽的援兵至少還要五日才能到達東阿。若是兩日後縣令果真棄城而逃,他縱然在縣中頗有威望,畢竟不佔據大義,再加上數日守城,士卒們已經疲憊不堪,恐怕很難堅持五日。

“爲今之計,只能希望郡中援兵能夠早日到達!”程昱在心中暗暗想到。

兩日下來,黃巾軍繼續猛攻東阿,一共折損了一千餘人,縣令看到濮陽援兵還沒到達,果真棄城而逃,卻不想被埋伏在城門四周的黃巾軍所擒。

黃巾軍讓縣令上前,勸衆人投降,卻不想被程昱一箭射死。

而後縣中上下軍心浮動,黃巾軍趁勢猛攻縣城。一時間,東阿岌岌可危。

程昱一劍刺死一個黃巾士卒,卻不想被另一位黃巾軍砍了左臂一刀,程昱一個踉蹌,摔倒在地,不由悲呼道:“想我程昱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不想今日要死於此地!”

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8章 欲投黃巾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55章 鍾繇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44章 一病不起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867章 美人殤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30章 缺糧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737章 餘波第49章 援兵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70章 報仇第295章 衝突第630章 縱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507章 求助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856章 傷勢第53章 王延中箭第492章 野炊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437章 離間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84章 水淹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21章 戰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63章 不負將軍第319章 邀戰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338章 弒帝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677章 拒絕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794章 三策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36章 賞賜風波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241章 殺意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206章 擒張遼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299章 大婚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384章 下一代第373章 王承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525章 兩封信第603章 孫尚香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534章 憂慮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176章 困境第933章 狙擊戰第251章 祭奠第170章 比武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73章 王承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46章 再議黃巾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835章 天佑巴郡
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8章 欲投黃巾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55章 鍾繇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44章 一病不起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867章 美人殤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30章 缺糧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737章 餘波第49章 援兵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70章 報仇第295章 衝突第630章 縱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507章 求助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856章 傷勢第53章 王延中箭第492章 野炊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437章 離間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84章 水淹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21章 戰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63章 不負將軍第319章 邀戰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338章 弒帝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677章 拒絕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794章 三策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36章 賞賜風波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241章 殺意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206章 擒張遼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299章 大婚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384章 下一代第373章 王承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525章 兩封信第603章 孫尚香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534章 憂慮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176章 困境第933章 狙擊戰第251章 祭奠第170章 比武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73章 王承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46章 再議黃巾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835章 天佑巴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