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褚燕

自從黃巾軍大敗官兵以後,褚燕就感到了自己帳下士卒們有些騷動。

現在,足足有三千人馬離開了他,想要前去投奔黃巾軍,這對褚燕的打擊可想而知。

要知道,他的帳下雖然有一萬人馬,但是真正的精銳部隊,卻是從下曲陽帶出來的五千人馬。

然而,由於陳旭擊敗了皇甫嵩。他現在在黃巾軍中,有着無與倫比的號召力。

下曲陽的黃巾軍,他們之所以願意跟着褚燕離開,那是因爲他們已經看不到了希望。

既然沒有了希望,那麼與其戰死下曲陽,倒不如跟隨褚燕逃跑。所以,當時這些黃巾軍退縮了。

當陳旭帶着三千黃巾軍,正面擊敗了大漢三千精銳騎兵的時候,這些人再次看到了希望。

這些在冀州徵召來的黃巾軍,很多都是太平教的忠實信徒。

但凡有一絲希望,他們都會努力拼搏,再次爲了構建太平盛世而奮鬥。

陳旭現在的身份,是張角的女婿。他們作爲黃巾軍,前去投奔無可厚非。

哪怕他們跟隨褚燕離開了下曲陽,他們在心中也並沒有認定褚燕做他們的主公。

所以,當陳旭名揚天下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地拋棄了褚燕,準備前去投奔陳旭。

шωш▲t t k a n▲¢O

褚燕聽到這個不可思議的消息,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駕!”

褚燕奮力揮舞着馬鞭,他的身後只帶領了一百多親兵。

“什麼?這些人既然敢叛變?”

正定縣城,那些跟隨褚燕一起起事的真定少年,聽到了這個消息,勃然大怒。

當他們得知褚燕只帶領了一百多親兵,前去追趕那些人以後,他們就立刻點齊了兵馬,想要將那些人攔截下來。

“小帥,褚燕首領帶人追了過來。”

這一支三千人的隊伍前面,有兩員大將,威風凌凌。突然,一個斥候來到他們身前,向兩人說道。

這兩人一個叫白饒,一個叫楊鳳,他們以前都是張寶手下。

在真正的歷史上,這兩人都是褚燕的左膀右臂。特別是楊鳳,他最後更是被漢靈帝封爲黑山校尉,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

兩人聽聞褚燕引軍來追,還以爲他不願意放自己等人離開,全都大吃一驚。

當他們得知褚燕只帶了一百多親兵的時候,這才放下心來。

說實話,兩人都不願面見褚燕。

無論怎麼講,他們曾經都在褚燕帳下用命。但是現在,他們不但要拋棄褚燕,反而帶走了三千人馬,兩人爲此都感到有些愧疚。

但是,這些士卒以前都是真正的黃巾軍,他們全部心甘情願的前去投奔陳旭。所以,兩人才將他們一起帶走。

兩人之所以不告而別,就是不想與褚燕見面。

現在褚燕追了過來,他們若是仍舊不去見褚燕一面,恐怕有些說不過去。

“踏踏踏!”

馬蹄聲越來越近,兩人遠遠看到了褚燕的身影。

“全軍止步!”

褚燕一拉繮繩,揚起了手上的大刀,大聲喊道。

他的那些親兵,見到自家首領的動作,也都停止了前進。

“見過褚帥!”

楊鳳、白饒硬着頭皮上前,向褚燕行了一禮。

按照黃巾軍的身份來講,褚燕還有一個黃巾軍渠帥的身份。

雖然自從他帶人逃離下曲陽以後,就刻意忽略了自己的這個稱號。但是對於楊鳳、白饒這樣真正的黃巾軍小帥來講,他們卻並沒有忘記。

褚燕翻身下馬,定定地看着這兩個自己用心拉攏過的人,心中複雜不已。

自己的百般拉攏,居然比不上陳旭的一戰之名。

褚燕知道,這兩人雖然心向黃巾,但是若非陳旭強勢擊敗皇甫嵩,哪怕陳旭頂着大賢良師女婿的身份,他們也不會前去投奔。

因爲這兩個人,他們有着自己的思想。

張角病死了,張樑、張寶也先後戰死了。

若是看不到黃巾軍成功的希望,他們可能也會在不久後,被褚燕的風采所折服,死心塌地效忠。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改變了。

陳旭用自己的戰績,證實了他的統率能力。他向天下所有的黃巾軍宣告:成爲黃巾軍的首領,我當之無愧!

寒冷的西北風吹過,撩起了褚燕的披風。他跨步上前,將楊鳳、白饒兩人扶了起來。

細細打量兩人一番,褚燕嘆息道:“兩位兄弟想要離開,只需告知我一聲便是,何苦要不告而別?”

楊鳳、白饒聞言,滿臉通紅,只是吶吶不語。

就在此次,不遠處灰塵大作,只見褚燕帳下於毒、眭固帶着五千人馬追了過來。

隔着老遠,眭固就大聲喊道:“好賊人,居然敢背叛首領,看某用手上大刀取爾等性命。”

楊鳳、白饒聞言,臉色先是一變,而後眼神也冷了下來。

兩人還以爲,褚燕先是故意前來拖住他們,而後讓自己的心腹調兵過來,想要將自己兩人留下。

楊鳳挺直了胸膛,手握武器,大聲說道:“我等本來就是地公將軍帳下,是大賢良師的門徒,是真正的黃巾軍。”

“陳帥乃大賢良師的女婿,大賢良師去世以後,我等自當尊陳帥爲主。”

“以前我等雖然在褚帥帳下用命,卻只有上下關係,而無主從關係。如此,又何談‘背叛’?”

“況且褚帥曾經也是黃巾軍,今日陳帥已經來到真定。於理來講,你們也應當與我等一同,前去投奔陳帥才行!”

楊鳳的話咄咄逼人,白饒也在一旁手執武器,對眭固怒目而視。

於毒、眭固乃褚燕的同鄉少年,對於褚燕忠誠無比。他們雖然曾經加入過黃巾軍,卻對於黃巾軍沒有絲毫的歸屬感。

兩人往常仗着自己是褚燕心腹,素來與楊鳳、白饒不合。

再加上楊鳳、白饒看不慣這兩人的土匪作風,對於他們的行事,也是頗有微詞。如此一來,雙方更是有些勢不兩立。

以前有褚燕在中間調和,幾人纔沒有爆發矛盾。

眭固聽到楊鳳的說話,當即大怒,他張口罵道:“叛主之賊,也敢逞口舌之利,看我今日不取下你的狗頭。”

楊鳳亦是大怒,轉身騎上戰馬,以槍指固,大聲罵道:“要戰就戰,某何懼之有?”

褚燕看到兩方劍拔弩張,臉色一沉,大聲喝道:“都是自家兄弟,豈能刀兵相見?”

眭固正要說話,但是當他看到褚燕陰狠的眼神以後,突然感到有些畏懼,就不再言語。

“我何曾讓你們帶兵過來?你們兩個擅自調兵,可知罪?”

眭固、於毒素知褚燕爲人,聽聞他的質問,心中一驚。兩人連忙滾鞍下馬,口中說道:“我等死罪!”

看到兩人的表現,褚燕的臉色纔好看了一些。

他轉過頭去,對着楊鳳、白饒溫和的說道:“陳帥的威名,某亦時常聽聞。奈何當初私自逃離下曲陽,某心中一直愧疚不安,沒臉面見渠帥。”

“你等既然想要前去投奔陳帥,某絕不阻攔。我只想讓你們幫我替陳帥帶句話:以後但凡有事,只需書信一封,某必定傾盡全力,幫助陳帥成就大事!”

話畢,褚燕也不理會驚愕的兩人,騎上戰馬,就招呼着眭固、於毒往正定趕去。

褚燕知道,若是他再待於此地,只會惹得白饒、楊鳳心有戒備。相反,此時他轉身離去,反而會在兩人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

楊鳳、白饒望着離去的褚燕,這才反應過來。

原來,褚帥真的只是前來問候他們,並無其他意思。而後面的眭固、於毒,果真是擅作主張帶兵前來的。

想到剛纔自己對於褚帥的懷疑,楊鳳、白饒心中都有一絲愧疚。

不得不說,褚燕其人有着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

若非楊鳳、白饒兩人心懷黃巾;若非他們對於當初逃出下曲陽愧疚;若非陳旭橫空而出,大破官兵,揚名天下;若非皇甫嵩身死,地公將軍的大仇得報。

恐怕他們就會如同真實歷史上那般,一輩子跟在褚燕身旁,不離不棄。

兩人對視一眼,終究還是帶着帳下的三千士卒,往真定的方向趕去。

官道上,三匹駿馬並排而行,於毒臉上疑惑不已,他不由出聲問道:“首領,你既然追上楊鳳、白饒,爲何要放任他們離開?”

眭固也是憤憤不平,說道:“他們帶走的三千士卒,可都是軍中精銳。他們這一走,我等的實力就整整下降了一半。”

褚燕先是沉默半晌,才幽幽說道:“他們既然選擇離開,就說明我確實無法與陳帥相提並論。”

“與其爲了此事大打出手,折損自身實力,並且得罪陳帥。還不如特意放他們離開,好讓陳文昭欠下我一個人情。”

“況且,如今大漢流民四起,我等日後佔山爲王,最不缺少的就是兵源。”

“今日少了三千人馬,明日我就能再次招募三千,三萬,甚至三十萬的人馬!”

說到這裡,褚燕身上散發出強大的自信。

他並不是盲目自大,在真正的歷史上,褚燕就曾經嘯聚百萬之衆,敢與雄踞北方的袁紹作戰。

褚燕騎在馬上,心思卻飄忽不定:“這個天下的走向,到底會如何呢?若是黃巾軍果真能成事,就算投到陳文昭帳下,又有何妨?”

說到底,褚燕是個不擇不扣的投機者。他率衆作亂,只不過是爲了待價而沽,好爲自己日後謀個前程。

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264章 水淹第365章 攻城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11章 三問第789章 屠城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29章 薦文昭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322章 饑荒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288章 欲殺人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12章 張揚第270章 交鋒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85章 張角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78章 折服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719章 心憂第435章 得汝南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67章 美人殤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295章 衝突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387章 圍殺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13章 火起第688章 追擊第269章 止戈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982章 子殺父第96章 末路第258章 吃嫩草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789章 屠城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376章 奇蹟第60章 欲殺文昭第269章 止戈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205章 罷兵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36章 賞賜風波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111章 民心第112章 騎兵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69章 程昱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296章 生死戰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55章 鬥陣(上)第84章 水淹第221章 試探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12章 太平道第528章 安置第630章 縱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823章 下馬威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1005章 回家第98章 黃巾不死第351章 衣帶詔?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591章 張郃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107章 身亡?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523章 遼東戰局
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264章 水淹第365章 攻城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11章 三問第789章 屠城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29章 薦文昭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322章 饑荒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288章 欲殺人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12章 張揚第270章 交鋒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85章 張角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78章 折服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719章 心憂第435章 得汝南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67章 美人殤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295章 衝突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387章 圍殺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13章 火起第688章 追擊第269章 止戈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982章 子殺父第96章 末路第258章 吃嫩草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789章 屠城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376章 奇蹟第60章 欲殺文昭第269章 止戈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205章 罷兵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36章 賞賜風波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111章 民心第112章 騎兵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69章 程昱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296章 生死戰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55章 鬥陣(上)第84章 水淹第221章 試探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12章 太平道第528章 安置第630章 縱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823章 下馬威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1005章 回家第98章 黃巾不死第351章 衣帶詔?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591章 張郃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107章 身亡?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523章 遼東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