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薦文昭

一年多來,整個大漢全都災荒嚴重,盜賊四起。

爲了村中的安全,陳靜、陳虎與老裡魁商議過後,將村中的壯年男子也全部集中起來,農閒時期操練武藝,以防盜賊。

陳氏本族拿起武器訓練的族人,一共有兩百二十八人,加上收攏來的一百多條漢子,共計三百七十九人。

他們個個手拿武器,在演武場上認真訓練。

如今黃巾造反,只有擁有足夠的實力才能保衛家園,所以衆人都非常賣力。

過了兩日,陳旭見村中各個方面井井有條,就要前去濮陽,拜謝橋瑁、橋宇。

郡守府內,有人對橋瑁說到:“黃巾賊人首領卜己,聚衆造反,如今已經裹挾萬餘人,對我濮陽城虎視眈眈。而濮陽城內守軍卻不足兩千,若賊人來犯,如之奈何?”

橋瑁沉默不語,帳下當即有一人出言:“如今流民四起,賊人越聚越多,若不早除,恐成大禍。”

此事橋瑁如何不知?只是郡國兵力太少,一直沒有好的辦法,遂謂衆人曰:“爾等可有計策破賊?”

衆人聞言,皆是不語。

郡國兵人數本來就少,更兼缺乏訓練,戰力不強,若與萬餘黃巾軍交戰,有敗無勝。

橋宇見衆人心生畏懼,當即起身言道:“某有一計,可破黃巾。”

回到濮陽以後,橋瑁就給橋宇安排了一個門下書佐的職位,好讓他歷練一番。

門下書佐本來只是雜務人員,並無資格在此時出言,奈何他爲太守之子,衆人見狀,亦無人出言指責。

瑁聞言,大喜,當即問道:“我兒有何計策,但說無妨。”

郡中官吏雖衆,大多都有畏戰之心,如今聽到自己兒子有計策破敵,橋瑁如何不喜?

橋宇向衆人施了一禮,娓娓道來:“郡國之中,雖說每個縣城都有些許守軍,卻不可輕易調撥,不然賊人定然攻破縣城。”

衆人見橋宇說了這麼一番話來,心中都有些不屑。

這個問題不用他說,所有人都知道。正是因爲縣城兵力無法調撥,濮陽的兵力才如此之少。

橋瑁亦是皺眉,不悅地說道:“此事我等早已知曉,汝可有方法解決兵力不足之事?”

“兵力不足,難道不可以募兵?如今陛下大赦天下,很多盜賊罪行雖然被赦免,但是仍舊沒有糧食度日。長此以往,這些人必定再次鋌而走險,投身爲賊,甚至還會加入黃巾軍。”

“若郡守大人能夠發榜招募義兵,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必定聞風而動。如此,不僅可以獲得兵源,還能間接削弱黃巾軍的實力,何樂而不爲?”

招募兵卒,衆人何嘗沒有想過?然而沒有詔書擅自募兵,這可是大罪,是以衆人一直沒有提起。

橋宇看着衆人臉色,就知曉他們的想法,繼續說道:“諸位的擔憂我何嘗不知?然而事急從權,再說,我們只是招募義兵,並非兵卒。”

說道‘義兵’二字之時,橋宇故意加重了語氣。

郡守府衆人,全都是老奸巨猾之輩,聞言眼睛都是一亮。

‘義兵’可以說是百姓爲了大義,自動幫忙殺賊,而且只是管飯,並無軍餉。

從古至今,戰爭時候,徵收城內百姓充當義軍守城之事,亦不鮮見。日後朝廷若是問罪下來,也能推脫。

“此計大善,如今流民衆多,只要能夠供給食物,報名者必定絡繹不絕。”郡丞聞言,大喜過望。

尉曹掾史卻皺着眉頭,滿臉憂愁地說道:“招募義兵固然可以,然何人能夠統領?自從兵曹掾史吳豐被殺以後,郡國兵羣龍無首,便如一片散沙。”

招募流民當做義兵固然可以,若是統領之人不能讓他們屈服,與黃巾軍作戰之時,很可能會一鬨而散。

衆人聞言,亦是不語。

郡中並無擅長兵事之人,吳豐雖說是買來的官,卻也是一個正宗的武將,他被陳旭殺死以後,換了一個不懂兵事的人接替他的位置,這人比起吳豐更加不堪。

而且,若是招募來的義兵,讓有官職的人統領,一來唯恐義兵不服,二來朝廷日後若是追查,也是不妥。

“某薦一人,必可擔此重任。”橋宇挺身而出。

橋瑁聞言大喜,急忙詢問:“我兒所言,是謂何人?”

“此人姓陳名旭,字文昭,有萬夫莫當之勇,東郡無人不知其名。更兼其熟讀兵法,素懷忠義,定能擔此重任。”

橋宇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居然推薦這個殺死前任兵曹掾史之人擔任義兵首領。

陳旭的本事,橋瑁自然知道。

陳旭躲到睢陽的期間,橋瑁還經常寫信詢問橋玄身體如何,橋玄的回信中對陳旭非常推崇,說只要陳旭經過磨練,必定會成爲一個百年難得一見的將才。

橋玄看人的眼光,橋瑁從來不會懷疑,但是陳旭畢竟殺了張其一家,若是讓張恭知道陳旭在他手下做事,又怎會善罷甘休?

再說,前兵曹掾史吳豐就被陳旭所殺,若是啓用他,一千多郡國兵又會怎麼想?

見橋瑁與衆人沉默不語,橋宇大聲說道:“陳文昭殺人只爲義字,鄉人誰不稱讚?陛下現今大赦天下,他便是無罪之身。如今黃巾叛亂,正是用人之際,還請郡守大人三思。”

橋宇與陳旭相交莫逆,一直想爲他謀個前程,如今既然有如此好的機會,他自然竭力推薦陳旭。

“荒謬,此子雖勇,然他出身貧寒,又怎會熟讀兵法?”

郡丞爲人比較正直,雖說陳旭殺掉張其一家,使他非常佩服,但還是不相信橋宇之言,直接出聲反駁。

橋宇聞言,有些無言以對,他總不能說,陳旭殺人後被他藏匿家中,然後熟讀兵書吧?

衡量了一下其中的得失,橋瑁仍然決定啓用陳旭。

畢竟,若是無法守住東郡,他的罪責肯定不小。

再說他本來就與宦官勢同水火,再被他們記恨也沒有什麼,至於郡國兵那裡,就讓陳旭自己解決吧。

既然橋玄對陳旭期望如此之高,想必他有些過人之處。

想通這些,橋瑁當即出言:“我最近才得知,陳文昭逃逸之後,喬裝打扮、隱姓埋名去了睢陽,不知怎麼就被我的伯父看重,傾囊教授兵法。直到大赦天下以後,陳旭纔將真實身份告知伯父。”

橋瑁說完之後,在座衆人臉色各異。沒有一個人會相信,陳旭隱姓埋名被橋玄看重的鬼話。

他們只是沒有想到,藏匿陳旭的居然是他這個東郡太守。然而在座之人都是橋瑁黨羽,雖然知道其中貓膩,卻也沒人說破。

“陳文昭被橋公看衆?”

陳旭被橋玄看衆之事,他們都感到稀奇。

橋玄名聲極大,曾經還位列三公,他看人的眼光之準,天下皆知。既然陳旭被他看中,說明他必然有過人之處。

“不錯,伯父來信,竭力稱讚陳文昭,說假以時日,陳文昭必將成爲百年難得一遇的將才,就連他的字也是伯父所取。”

“伯父曾言,如今天下混沌,給他取字文昭,就是希望他能以文安邦,以武定國,如同旭日東昇一般,爲天下帶來光明,以壯我昭昭大漢之聲威。”

聽聞橋玄如此誇讚陳旭,在座衆人盡皆變色。

橋玄的評價不可謂不高,若果真如此,陳旭就值得他們重視了。

“既然蒙橋公如此稱讚,此子定然不凡,徵辟他爲義軍首領,可也。”郡丞出言說道。

他爲人雖說比較正直,但還是有些門戶之見,之前見陳旭出身貧寒,還有些輕視。

如今既知陳旭被橋玄看衆,還讓橋玄傾囊教授兵法,就算得上是橋玄的半個弟子。

如此一來,陳旭絕非外人,他的身份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既然如此,就沒有理由拒絕。

衆人都不反對,只有長史問道:“我觀黃巾動靜,不日便有可能攻城,要請回陳文昭,來回恐怕要十數日之久。若在此期間,賊人攻城,卻是奈何?”

“哈哈,此事何難?三日前文昭就回到濮陽,處理完村中事務,不日便會過來看我。”

橋宇見終於可以爲陳旭謀個前程,大喜過望。

陳旭回到陳家村,雖說一開始忙着村中之事,沒有來探望橋氏父子,卻讓人給兩人通過信,還帶回來了一封橋玄的書信。

就在此時,一個橋宇的隨從出現在門口,向橋宇打了個手勢。

橋宇出去,隨從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麼,橋宇頓時面露喜色。

轉身回到郡守府,橋宇對衆人說道:“不曾想文昭剛好過來看我,容我先失陪一下。”

言畢,橋宇就急匆匆地跑了出去,一個多月不見,他也甚爲思念陳旭。

“諸君,既然決定徵辟陳文昭爲義軍首領,我等不妨出去迎接一番,畢竟破賊之事,還要仰仗文昭。”

橋瑁知道自己伯父看衆陳旭,再加上陳旭也算得上是橋氏的門生,就想要多多提攜他。

衆人聞言,都沒有拒絕。

他們雖說位高權重,陳旭跟他們比起來相差甚遠。然陳旭前番殺掉張其一家,本就聞名州郡,令士族刮目相待。

而今更是被橋玄看衆,成爲橋氏門生,如此便將與衆人同殿爲臣。再加上還要仰仗陳旭抵抗黃巾,所以就跟隨橋瑁一同出去。

他們也都都想看看,能被橋玄竭力稱讚之人,究竟如何。

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530章 議事第231章 遭遇第43章 黃巾退兵第377章 驚變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80章 前途堪憂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892章 陷陣營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627章 葫蘆谷第385章 鴻門宴第353章 烏龍第89章 必敗論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503章 傳統第114章 田豐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22章 不允盜請第222章 吹捧第322章 饑荒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405章 軒轅關第633章 郭淮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655章 鬧事第270章 交鋒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9章 薦文昭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55章 逼宮第373章 王承第549章 水淹第328章 龜兒子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989章 刺客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811章 滅族第528章 安置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14章 請罪第28章 返鄉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988章 三俊傑第111章 民心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49章 說客第26章 易首邀酬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617章 讒言第759章 昏迷第76章 文昭論戰第278章 相見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6章 文昭論戰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8章 虛張聲勢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981章 殞命第329章 虐呂布第243章 陷陣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316章 赴長安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342章 斬郭汜第976章 曲有誤第281章 往事第447章 韓遂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39章 戰!第869章 連橫東吳
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530章 議事第231章 遭遇第43章 黃巾退兵第377章 驚變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80章 前途堪憂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892章 陷陣營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627章 葫蘆谷第385章 鴻門宴第353章 烏龍第89章 必敗論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503章 傳統第114章 田豐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22章 不允盜請第222章 吹捧第322章 饑荒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405章 軒轅關第633章 郭淮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655章 鬧事第270章 交鋒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9章 薦文昭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55章 逼宮第373章 王承第549章 水淹第328章 龜兒子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989章 刺客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811章 滅族第528章 安置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14章 請罪第28章 返鄉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988章 三俊傑第111章 民心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49章 說客第26章 易首邀酬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617章 讒言第759章 昏迷第76章 文昭論戰第278章 相見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6章 文昭論戰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8章 虛張聲勢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981章 殞命第329章 虐呂布第243章 陷陣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316章 赴長安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342章 斬郭汜第976章 曲有誤第281章 往事第447章 韓遂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39章 戰!第869章 連橫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