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臨江仙

轉眼又過去了兩個月,六月天氣正熱的時候,陳羣的父親陳紀去世了。這一年,陳紀七十一歲。

哪怕關中有華佗這樣的良醫,仍舊不能阻止人們的生老病死。

陳紀的突然去世,使得陳羣悲傷不已,他向文昭暫時辭去了一應事務,準備爲陳紀守喪。

從名義上來向,文昭是陳紀的族子,陳宮是陳紀的族弟。

陳紀去世的消息傳出去以後,遠在幷州的陳宮、陳虎,全都趕回了蒲阪。

其實陳紀並非死在蒲阪,自從涼州戰事結束以後,陳紀就離開了蒲阪,往祖上的故鄉弔唁陳平。

臨走之前,他就告訴過陳羣,待他去世以後,就將他埋在祖先的故鄉。

陳紀的祖先是陳平,陳平乃是陽武人氏,也就是東漢的河南尹,陽武縣人氏。

陽武位於司隸的東部,與兗州陳留郡接壤,距離兗州東郡,以及冀州潁川郡也並不遠。

這也是爲什麼,當年陳氏敗落以後,有幾支陳氏族人分別遷徙往東郡、潁川了。

陳紀突然辭世以後,陳羣就卸掉了所有職務,星夜兼程趕往了陽武。

作爲陳紀的族子,縱然文昭每日都十分繁忙,在陳宮、陳虎回到蒲阪以後,也放下了所有的事務。

他令甘寧駕駛戰船,載着陳氏的一些族人,從黃河順流而下,一直往陽武趕去。

陽武位於司隸境內黃河的最東邊,再往前行一點就進入了兗州境內。

文昭等人從蒲阪出發,先從汾水進入黃河,而後一直坐船東進,根本沒有走一點陸路。

不得不說,在炎熱的夏季乘船遠行,若非是爲了前去悼念逝去的老人,倒也是件非常賞心悅目的事情。

饒是氣氛有些凝重,幾個在北方長大的孩子,坐在船上仍舊感到非常新奇。

看了站在船頭的文昭看了甘寧一眼,問道:“興霸,此去陽武還需多長時間”

甘寧說道:“主公,依照戰船前進的速度,明天黃昏時分即可到達陽武縣城。”

陳旭聞言,這才點了點頭。

他來到陳宮面前,說道:“叔父,長文此次爲伯父守喪,不能繼續助我處理政務,當真是關中的一大損失啊。”

這段時間,陳羣已經用自己的才能,征服了文昭麾下的文武大臣。不管是多麼難處理的政務,陳羣都能將其處理的井井有條。

有陳羣在關中,很多冗雜的事情文昭都不用繼續操心。而且陳羣作爲他的族兄,也是一位完全信賴的過的人物。

現在陳羣驟然辭去了許多職務,關中的一應政務,文昭都要重新開始操心。

陳宮微微頷首,說道:“長文胸中有經天緯地之才,若是僅僅只是處理政務,天下雖大,卻極少有人能與其比肩。”

“長文辭官守喪,對於文昭而言,的確是一大損失。”

“然而,爲父守喪乃是人倫大事,長文所作所爲亦是無可挑剔,只希望他不會守孝三年之久。”

文昭亦是微微點頭,望着黃河兩畔的青山,微微有些嘆息。

生老病死乃天地循環之正理,無論是千古一帝,還是凡夫俗子,都抵擋不住歲月的侵蝕。

陳紀的去世實在太突然了,這個時候他的遺體早已下葬,文昭帶領族人前去弔唁,也不過是爲了盡一份心意罷了。

戰船順流而下,速度非常之快,眼見夕陽已經快要落山,船隊仍舊快速行駛着。

黃河之水並不清澈,然而當紅彤彤的夕陽染紅了天邊晚霞的時候,文昭看着滾滾黃河東流而去,而仍感受到了一種驚心動魄的美麗。

眼看一日就要過去,在河裡打魚的漁夫,紛紛駕駛着漁船往家中趕去。在這些漁夫之中,有青壯年,有小孩,也有頭髮花白的老人。

他們大多敞着胸膛,將褲腿拉得老高。有些老漁夫一邊賣力的划船,一邊放聲唱着漁夫特有的歌謠。

滿載而歸的漁夫,自然是極其高興,臉上帶着幸福、愉悅的笑容。反觀那些收穫較少的漁夫,只能聳拉着腦袋,露出了一副悶悶不樂的表情。

“主公,趁着還沒到達陽武,過來喝兩杯就吧。到達了之後,再想喝酒就喝不到了。”

小陳駿看着對案互飲的陳宮、甘寧、陳虎、陳靜幾人,早就饞的一直吞嚥口水。

他聽到甘寧的話以後,急忙跑到了跟前,說道:“興霸叔父,我也想喝酒。”

陳旭看到小孩的饞樣,說道:“再等兩年,你想喝酒自然由着你去,但是現在卻不行。”

說完之後,他來到了甘寧的案几旁邊,與兩人對飲起來。

正如甘寧所說,現在在船上怎麼喝酒都無妨,然而到達了陽武,因爲陳紀剛剛去世,他們卻是不好再喝酒。

前世的文昭,對於酒這東西並不十分鐘情。然而這一世,由於經常征戰沙場,他也喜歡上了烈酒。

當然,漢代的酒度數普遍要低,因此文昭也很少有喝醉的時候。他不是沒有想過,釀造更純的白酒,只不過他對於這些事情根本一無所知。

小陳駿不能喝酒,只得來到了陳政身旁,眼巴巴的看着三個大人喝酒。

酒過三巡之後,文昭看着陳宮的頭上,已經有了一些白髮,心中卻是忽然感到一酸。

不僅是陳宮,如今的文昭三十三歲,已經不再年輕。像賈詡、程昱這兩個謀士,年齡亦是很大了。

賈詡現年五十二歲,程昱現年五十八歲,這個歲數對於漢代的人來講,已經屬於老人了。

文昭來到漢代十幾年的時間,勢力強大的諸侯卻是一個也沒有滅掉。想到這裡,文昭對於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否統一天下,總是感到了一絲惶恐與不安。

心中有事,文昭直接扔掉了杯子,拿着酒罈一罈一罈喝着酒。漸漸地,文昭終於有了醉意。

不得不說,喝酒的確能夠讓人忘掉煩惱,他大笑着與甘寧、陳宮等人談論天下大勢,興致變得很高。

夕陽西下,晚霞更加美麗。文昭忽然起身,拿起一個酒罈,醉態可鞠的大聲念道:

“滾滾黃河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227章 來使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503章 傳統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567章 玉門關第267章 不可敵第90章 中意第879章 酷吏第600章 魯肅(上)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20章 重逢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16章 赴長安第481章 春耕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906章 再設計第269章 止戈第192章 比試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29章 薦文昭第384章 下一代第362章 陷陣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90章 中意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1004章 病危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809章 屠殺第69章 程昱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111章 民心第83章 流言四起第245章 大捷第66章 攻破濮陽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972章 爭功第674章 秦宓死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3章 黃巾退兵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363章 斬李暹第732章 第三天第365章 攻城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608章 盜竊案第984章 楊樹下第296章 生死戰第247章 反攻第542章 子午谷第755章 虎豹騎第63章 不負將軍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96章 末路第740章 戰畢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23章 擊賊第756章 碾壓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章 魂入漢末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35章 燒糧第611章 三問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44章 一病不起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111章 民心第500章 新法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460章 大捷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881章 榮歸故里
第227章 來使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503章 傳統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567章 玉門關第267章 不可敵第90章 中意第879章 酷吏第600章 魯肅(上)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20章 重逢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16章 赴長安第481章 春耕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906章 再設計第269章 止戈第192章 比試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29章 薦文昭第384章 下一代第362章 陷陣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90章 中意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1004章 病危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809章 屠殺第69章 程昱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111章 民心第83章 流言四起第245章 大捷第66章 攻破濮陽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972章 爭功第674章 秦宓死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3章 黃巾退兵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363章 斬李暹第732章 第三天第365章 攻城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608章 盜竊案第984章 楊樹下第296章 生死戰第247章 反攻第542章 子午谷第755章 虎豹騎第63章 不負將軍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96章 末路第740章 戰畢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23章 擊賊第756章 碾壓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1章 魂入漢末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35章 燒糧第611章 三問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44章 一病不起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111章 民心第500章 新法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460章 大捷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881章 榮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