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矛盾論

“文昭快快起身!”

張角掙扎着從牀上起來,想要托起陳旭,但是他的身體卻是太虛弱了,一直沒有成功。

張樑見狀,心中大駭,連忙跑到牀邊,把他扶着坐了起來。

陳旭聽到張角的話,站了起來,看着張角吃力的樣子,連忙說道:“大賢良師,您身體不好,就躺在牀上吧。”

衆人都沒有注意到,在屋中的屏幕後面,張玲那雙擔憂的眼睛。

張樑進來,只看到自己兄長一個人待在屋中,不由疑惑的問道:“兄長,玲兒哪裡去了,爲什麼不在這裡照顧你?”

他的語氣中,有些責備的意思。兄長剛剛醒來,身體還非常虛弱。這個時候,身旁怎麼能沒有人照顧?

“咳咳,我剛剛醒來,有些餓了,就讓玲兒去幫我弄點吃的。”

屏幕後的張玲,聞言心中一陣慌亂。

她方纔只顧着高興,居然完全忘記了自己父親剛剛醒來。他昏迷的時間,一直以流食度日,現在肯定會很餓吧?

想到這裡,淚水就在她眼眶之中打轉。她想要出去給自己父親弄吃的東西,但是陳旭、張樑卻堵在外面。

若是此時出去,無疑會揭穿自己父親的謊言。作爲一軍統帥,被發現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撒謊,肯定會非常尷尬,有損他的威嚴。

張樑是自己叔父,倒沒什麼。但是那個青年也在屋裡,若是被他發現自己父親撒謊,他心中又會作何感想?

張玲擔心自己父親餓着,卻也毫無辦法,只能把眼光頻頻放在自己父親身上。

張角坐了起來,從頭到腳看了一遍陳旭,越看越滿意。他似乎知道自己女兒的擔憂,隱秘朝自己女兒的地方瞥了兩眼,眼神中滿是安慰的神色。

張玲與張角生活在一起這麼久,他的一個眼神,就讓張玲明白了他所要表達的意思。

張角這是在說:不要擔心我,我不餓,剛纔只是找個藉口糊弄他們罷了。

他的眼神,給了張玲很大的安慰。這時,她才發現自己有些關心則亂了。這幾次,張角雖然一直昏迷,但是她侍候在身邊,每日更是親自喂粥給他喝。

張玲對於自己父親的身體狀況,非常瞭解。再加上她本來就精通養生之道,對於醫術也稍有涉獵。

所以,她每日給自己父親喂的食物,不多也不少。

事實也正是這樣,張角醒來,並沒有感到飢餓。

想通這些,張玲才安心下來。這時,她不由想起自己父親所說的話,讓她關注一下這個青年,看看滿不滿意。

張玲羞澀不已,滿臉通紅。她擡起頭,從屏風中間的一個縫隙中,偷偷望向陳旭。

從她的這個方向,張玲只能看到陳旭的背影。雖然如此,陳旭那威武雄壯的身體,還是看得她一陣面紅耳赤。

“聽叔父說,他叫做陳旭,真是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呢。”張玲紅着臉,暗暗想到。

而後,她不由在心中暗啐一聲,對自己的沒臉沒皮感到羞愧不已。

她知道,自己父親,既然已經有把自己許配給陳旭的想法,若無意外,她就會成爲這個人的妻子。

她雖然對愛情充滿幻想,但是卻從未想過,要違背自己父親的意願。況且,她相信自己父親的眼光,知道他給自己選擇的良人,絕對不會差。

張角一拍額頭,這時他纔想起叫陳旭過來所爲何事。也顧不上爲自己女兒挑選女婿之事,他急忙向陳旭詢問:“文昭,我聽三弟說,你曾經談論黃巾軍的未來,說我們必敗無疑。”

“不知文昭可否在我面前,詳細分析一番?”

陳旭臉上有些猶豫。

當初王延將此計獻給張樑之時,張樑便勃然大怒。若非王延剛剛從兗州過來投奔於他,並且是一方渠帥,恐怕早就被張寶以惑亂軍心的罪名,給拉出去斬首示衆了。

“還請文昭直言相告,無論你的觀點如何驚世駭俗,我絕不因言獲罪於你。“

好似看出了陳旭的猶豫,張角急忙向陳旭說道。

此時的張樑,又怎麼不明白自家兄長的意思?看來,方纔自己的隨口一提,陳旭那些驚世駭俗的言論,居然已經讓自己兄長心動。

他雖然心中疑惑,且不喜歡那條消極的策略,更不願意放棄黃巾軍現在取得的成就。

然而,他素來信服自己兄長,即使心中有想法,也沒有表現出來。

“文昭,上次君閣提出你這條策略的時候,是我目光太過短淺,不識得這條計策的妙處。還請文昭再次直言相告!”

他的臉上非常真誠。

張樑作爲黃巾軍的人公將軍,可謂是位高權重。

但正是這樣一個人,卻能夠正面向自己的屬下認錯。不得不說,這種胸懷與氣度,讓陳旭心底有些感動。

纔來到鉅鹿郡的時候,陳旭對於黃巾軍還沒有真正的歸屬感。但是與他們接觸的越多,他就越是真心佩服這些人,居然以身爲他們其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

說實話,陳旭雖然並不看好黃巾軍的未來。

但是他也不願意看到,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煙消雲散,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留給後人的,只是經過醜化的傳說。

黃巾軍,揹負了幾千年的罵名。

有時候,陳旭忍不住在心底吶喊:“黃巾軍不是大漢禍亂的根源,更不是亂民、流寇,他們是真正的農民起義軍。是因爲遭受太多的壓迫,纔不得已揭竿而起!”

心中思緒萬千,看到張角臉上期盼的神色,陳旭心中一熱,就有了決斷,大聲說道:“大賢良師、人公將軍在上,請聽末將一言!”

“自古以來,各朝各代都不缺乏變法圖強之事。”

“戰國時期,商鞅變法,廢除奴隸,軍功授爵。他以法家治天下,徹底改變了商周以來‘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局面。”

“可以說,他的這種改革,是空前絕後的。但是其中的一些措施,卻極大地觸犯了士大夫的利益。”

“若非秦孝公雄才大略,一力支持商鞅變法,恐怕就不會有以後的強秦,更不會出現秦國一統華夏的壯舉!”

“饒是如此,這場變法也經歷了太多的腥風血雨。”

“但是君臣兩人齊心協力,哪怕公子虔以及太子犯法,亦是依法處置。在君臣兩人的屠刀下,在無數秦國百姓的支持下,這才壓制住了秦國舊貴族的反抗力量。”

“秦孝公去世以後,老舊的貴族勢力開始反撲,年僅十九歲繼位的秦惠文王,在他們的逼迫之下,不得不下令車裂商鞅。”

“商鞅與秦孝公數十年的心血,眼看就要毀於一旦。”

“好在秦惠文王雄才大略,他蟄伏三年,親政以後,喊出了‘商君之法,乃富國強民之法’的口號。”

“而後悍然舉起了屠刀,一舉將那些反對新法的老士族全部誅殺,這才徹底奠定了商鞅新法的地位。”

說到這裡,陳旭目光炯炯地盯着張角兩人,說道:“商鞅變法,使得那個貧窮、落後、野蠻、受人欺凌的秦國,變得富裕而強大。”

“變法後的秦國,更是蟄伏數十年,一舉擊敗當時最強的魏國,收復了秦國被魏國吞併的河西之地。使得山東諸侯對秦國的態度,由原來‘天下鄙秦’,變成後來的‘天下懼秦’。”

張樑學識淺薄,對於戰國的事情瞭解不多,但是聽到陳旭的話,他仍是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張角雖然有些學識,但是這個時代的書籍,非常貴重,尋常家庭很難能夠得到。特別是像陳旭所說的這些事,有記載的書籍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張角對於秦國變法詳細的歷史,也不太瞭解。

他向陳旭詢問關於黃巾軍未來的事情,雖然不知道陳旭爲何會講起‘商鞅變法’,但是他仍然仔細傾聽着。他相信,陳旭說的這些話,一定與黃巾軍的未來有關。

張角見到陳旭有如此淵博的才識,對於陳旭,心中更是高看一等。

陳旭沒有注意到兩人的神色,繼續說道:“秦國變法,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爲何還會被那麼多人反對?非要致秦國的大功臣商鞅於死地?”

“難道是那些老貴族目光短淺,看不到秦國新法的好處?”

陳旭越說越激動,他揮舞着手臂,大聲喊道:“不,不是這樣的!他們之所以會如此劇烈的反對新法,無非是自身的利益,與新法產生了矛盾。”

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737章 餘波第82章 李儒三策第762章 迷路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70章 離別第769章 吳懿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500章 新法第288章 欲殺人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534章 憂慮第1007章 託孤第385章 鴻門宴第762章 迷路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984章 楊樹下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956章 鬥陣(中)第41章 白馬失守第525章 名利第898章 試探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458章 大逆轉第723章 小霸王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771章 擒張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227章 來使第254章 詐死第984章 楊樹下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755章 虎豹騎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65章 譁變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378章 殺眭固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740章 戰畢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3章 流言四起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14章 請罪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88章 追擊第490章 狩獵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686章 遭遇戰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524章 簡雍第873章 勝者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302章 戲志才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342章 斬郭汜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246章 追擊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37章 絕路第223章 安頓第77章 奇襲丘縣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447章 韓遂第98章 黃巾不死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744章 糾結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582章 挑選第491章 心憂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503章 傳統第570章 離別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77章 奇襲丘縣
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737章 餘波第82章 李儒三策第762章 迷路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70章 離別第769章 吳懿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500章 新法第288章 欲殺人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534章 憂慮第1007章 託孤第385章 鴻門宴第762章 迷路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984章 楊樹下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956章 鬥陣(中)第41章 白馬失守第525章 名利第898章 試探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458章 大逆轉第723章 小霸王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771章 擒張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227章 來使第254章 詐死第984章 楊樹下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755章 虎豹騎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65章 譁變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378章 殺眭固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740章 戰畢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83章 流言四起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14章 請罪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88章 追擊第490章 狩獵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686章 遭遇戰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524章 簡雍第873章 勝者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302章 戲志才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342章 斬郭汜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246章 追擊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37章 絕路第223章 安頓第77章 奇襲丘縣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447章 韓遂第98章 黃巾不死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744章 糾結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582章 挑選第491章 心憂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503章 傳統第570章 離別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77章 奇襲丘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