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水戰將起

孟津。

城外旌旗飄揚,諸葛亮等人站在一個人造土山上,觀察着城內虛實。

曹操看到城內關中士卒各司其職,進退之間頗有章法,忍不住嘆道:“關中軍果真名不虛傳。”

袁譚笑道:“再如何有章法,面對聯軍也只能龜縮城中。待北渡黃河的大軍抵達孟津以後,就是城破之日。”

孫權亦是笑道:“也許關中還沒有人想到,在水淹河南的時候,會有一旅偏師奇襲函谷關吧。”

“若吾所料不差,幼平現在應該已經拿下了函谷關,只要函谷關丟失,則陳文昭後路被斷,早晚必被我等所擒也。”

這段時間,聯軍並沒有向孟津發動攻擊,而是不停等待着。

劉備嘆道:“當年商紂殘暴,禍害國家,荼害百姓,周武王舉義兵,號召天下諸侯伐之。”

“八百諸侯會孟津,這等盛況,想想都讓人感覺振奮。”

“我等今日回師孟津,與陳文昭遙相對峙,豈不與當時武王伐紂相似?”

“哈哈哈哈!”

諸侯聽到了劉備之言,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自從水淹河南,虎牢關被聯軍拿下以後,聯軍又先後拿下了南方三關,打通了潁川與關中的連接。

從此以後,東吳、荊州的糧草運輸,就不用再繞道陳留了,直接可以從軒轅關進入關中。

如此一來,就會節省很多人力物力,也能讓路途的消耗少上許多。

可以說,聯軍這段時間都是順風水順水,可謂是意氣風發。

與之相反,陳旭卻每日加固城牆,龜縮城內不敢出城交戰,完全處於防守狀態。

諸葛亮遙望城中,卻是有些擔心的說道:“周將軍偷襲函谷關,結果如何尚未可知,我們還需要等待才行。”

孫權雖然覺得周泰此行必定大獲全勝,卻也不敢把話說滿,只是敷衍了幾句。

和聯軍的輕鬆不同,孟津城內的關中軍,此時卻是謹慎防備,不停加固城牆,製造各種各樣的守城器械。

縣衙之內,陳旭召集麾下文武,有些擔憂的說道:“聯軍兵臨城下,卻一直沒有過來攻城,形跡可疑啊。”

田豐說道:“雖然河內郡聯軍兵馬,已經在向孟津集結,終究還沒有抵達此地,現在聯軍兵力雖然佔據上風,卻也不可能攻下孟津。”

“若吾所料不差,諸葛亮肯定是在等待,聯軍大隊人馬抵達孟津。”

其餘謀士聞言,也都微微頷首。

“希望如此吧。”

陳旭總是有些坐立不安,而後忽然說道:“我一直擔心函谷關,假如函谷關丟失,則我軍危矣。”

聽到這句話,衆人臉色也都嚴肅了起來。

程昱說道:“河南境內人口稀少,若是聯軍在黃河決堤的時候,派遣水軍悄悄奔襲函谷關,很有可能能夠成功。”

“只不過,主公已經派遣伯德前往函谷關,料想可保此關無虞。”

陳旭搖頭道:“怕就怕,伯德去晚了。”

陳旭剛剛說完,忽然有人從外面跑進來,面帶驚喜的說道:“主公,張遼、趙雲兩位將軍,已經帶領八萬援軍抵達孟津。”

陳旭聞言大喜,也不顧上正在討論事情,急忙說道:“速速讓子龍、文遠前來見我。”

剛剛說完話,陳旭就站了起來,說道:“不,不,我親自去見他們。”

以前孟津只有五萬大軍,若是再加上趙雲、張遼帶來的八萬援軍,就會有十三萬兵馬。

哪怕諸侯聯軍齊聚孟津,現在的陳旭,也並非沒有抵抗之力。

陳旭離開了縣衙,帶着典韋等人前去看望趙雲、張遼,他們很快就來到了軍營之中,看知道了正在忙碌的兩人。

“子龍,文遠。”

看到這兩位心腹愛將,陳旭頓時感覺心中輕鬆了許多,聯軍壓在心頭的那片陰雲,也一下子消散了。

“見過主公!”

兩人看到陳旭,紛紛上前見禮,張遼臉上也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這麼多年以來,爲了防備袁氏,陳宮、張遼一直駐守在幷州,與陳旭見面的次數很少。

陳旭急忙上前,挽住兩人手臂,說道:“你們來了,真是太好了!”

陳旭哈哈大笑起來,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暢快,隨後他細細打量了張遼一陣,臉上喜意更濃。

“多年不見,文遠風采更勝往昔啊。”

如今的張遼,早已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傲氣,反而如同一座大山般,有種撲面而來的沉穩。

張遼急忙說道:“相比起主公,遼又算得了什麼。”

“哈哈哈哈!”

陳旭大笑幾聲,拉着二人說道:“今日我要大擺筵席,替兩位將軍接風洗塵!”

趙雲卻是說道:“如今正值戰爭時期,能省則省,主公莫要鋪張浪費。”

陳旭一拍額頭,道:“若非子龍提醒,我險些又做了錯事。”

君臣相見,自然是歡快不已,哪怕如今戰爭陰雲密佈,仍舊不能沖淡衆人的喜悅。

與關中軍的歡喜不同,聯軍卻因爲關中援軍的到來,而顯得有些沉默。

第二日,陳旭大開城門,領兵十萬殺出城外,想要趁着聯軍大軍未至之時,儘量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然而,諸葛亮卻讓聯軍士卒擺下八卦陣,陳旭派人衝擊陣法,卻被困入其中。

一場交鋒過後,關中軍大敗,損失了幾千人馬,只得繼續龜縮城中,每日深溝高壘,不與爲戰。

時間緩緩流逝,聯軍的兵馬也慢慢匯聚在了孟津。

諸葛亮每日派人前來叫陣,陳旭再也不敢出城,只是高掛免戰牌。

只要諸葛亮下令攻城,就會被關中五花八門的戰爭器械,打得暈頭轉向。

這一日,司馬懿、徐賢統兵十萬,進駐孟津,此時關中軍已經在城中,聚集了二十三萬大軍。

饒是如此,聯軍仍舊佔據了兵力優勢。

只不過,由於聯軍拿下了整個河內郡,還有大半個河南尹,還要派遣軍隊駐紮重要城池、關卡、渡口。

再加上前面與關中軍交戰的損耗,聯軍現在能夠出動的兵馬,也只有四十餘萬。

與司馬懿等人相見以後,陳旭當即奇怪的說道:“伯德爲何離開函谷關?”

徐賢還沒有回話,司馬懿當即說道:“啓稟主公,駐守函谷關我有一個人選,他完全能夠擔此重任。”

“徐賢將軍乃是關中上將,此戰待在前線用處更大,我這才自作主張,讓伯德與我一同前來。”

陳旭有些懷疑的問道:“仲達認爲何人,能夠駐守函谷關?”

並非陳旭不相信司馬懿的眼光,只不過函谷關畢竟太重要了,絕對不能所託非人。

“郭伯濟。”

“是他?”

聽到了司馬懿推薦之人,陳旭當即恍然大悟,暗暗點頭。

郭淮乃是三國後期,曹魏麾下的一代名將,當世經過這麼多年曆練以後,也是一位大將之才。

讓他守住位於後方的函谷關,必定不在話下。

事實上,也正如司馬懿所言那般,以徐賢的才能,如果讓他駐守函谷關,的確有些大材小用。

將徐賢帶在身旁,與聯軍決戰,更能發揮他的才能。

心中疑惑盡去,陳旭忽然說道:“前段時間,伯德讓人快馬加鞭送來一封書信,信中說吳軍襲擊函谷關。”

“只不過詳細經過,我還並不十分了解,伯德今日可要好好講一講。”

其實對於那場戰事,陳旭已經知道的很清楚了,在後怕之餘,對於徐賢有如此機變能力,也是高興不已。

徐賢畢竟是他的女婿,有了戰功自然要好好宣揚一番。

故此,陳旭才讓徐賢在這個時候,將戰事經過述說一遍。

徐賢聰慧異常,知道陳旭這是爲了自己好,卻也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司馬懿慧眼如炬,笑着說道:“對於這件事情,我可是知之甚詳,不如就讓我越俎代庖,替伯德講訴一遍吧。”

陳旭撫掌大笑,道:“如此甚好。”

其餘諸將,大多還不知道函谷關戰事,聽說吳軍奇襲函谷關,後背也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司馬懿得到了允許,就開始訴說這場戰事的經過。他的口才很好,講起來也可以讓人身臨其境。

講到徐賢從漁民口中得知,有一支水軍十日以前,從谷水逆流而上的時候,所有人都是臉色一變。

對於關中軍隊的動向,這些將領可是知之甚詳,確信陳旭沒有派遣水軍前往函谷關。

那麼,這支水軍就只可能屬於聯軍麾下了。

龐德插口道:“那個時候得知聯軍動向,縱然日夜不停奔襲函谷關,恐怕也來不及了吧。”

龐德的話,說到了很多人心坎裡面,他們都將目光放在了徐賢身上。

徐賢仍舊巋然不動。

反而是司馬懿,爲衆人解惑了起來:“徐賢將軍當機立斷,撇棄大部隊人馬,直接率領輕騎星夜兼程趕往函谷關。”

司馬懿宛若說書人一般,把徐賢的戰果都說了出來,還略微有些誇大。

當衆人得知,徐賢以三千函谷關守軍,大破一萬東吳水軍,而且斬殺吳軍上將蔣欽以後,臉色都有些動容。

聽到最後,知道徐賢設計圍困五千吳軍,將他們全部迫降,並且俘虜周泰以及很多吳軍戰船,衆人更是敬佩不已。

“哈哈哈哈,有了這些俘虜的戰船,關中水軍實力又會擴大許多了!”

“只不過,那些戰船現在在哪裡?”

甘寧大喜過望,急忙詢問戰船在哪裡。

徐賢說道:“甘將軍莫急,要不了多久,戰船就能抵達此地了。”

甘寧上前摟住徐賢肩膀,笑着說道:“你小子,真行!”

函谷關一戰,再次穩固了徐賢在關中的地位,以前認爲徐賢憑藉裙帶關係,纔得到如此高位的將領,也都不再多言。

函谷關的勝利,給在場諸將都打了一個強心劑。

然而,接下來的會議卻顯得有些嚴肅,衆人知道,後續戰爭將會更加殘酷。

田豐率先開口道:“以前我還在懷疑,東吳水軍爲何不攻下小平津,截斷我軍糧草運輸路線,並且得到黃河控水權。”

“現在看來,原來是聯軍所謀甚大,已經提前派遣水軍,前去奔襲函谷關,想要將我等後路斷去。”

“若是聯軍知道,那支水軍已經全軍覆沒的消息,恐怕就會傾盡全力攻打小平津,而後與我等決一死戰了。”

田豐分析的事情,很有可能發生。

以前聯軍按兵不動,沒有進行大規模動作,固然因爲前往河內郡的軍隊,尚且沒有集結完畢。

然而,他們也未嘗不是在等待,周泰等人的消息。

若是周泰能夠攻下函谷關,那麼後路被斷的關中軍,必定會方寸大亂,聯軍將會很容易擊敗關中軍。

只不過,函谷關戰事結果卻是出人意料,一萬東吳水軍全軍覆沒,蔣欽戰死,周泰被擒。

假如孫權知道這個消息,必定會氣得暴跳如雷。

可以預料,一場夾雜着報復的大規模戰爭,很快就全面爆發。

對於此事,衆人議論紛紛,最後討論出來的結果,以及戰爭地點都指向了小平津。

小平津雖然只是一個渡口,卻也是洛陽八關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聯軍能夠拿下小平津,就可以切斷關中軍的水路。

關中軍日後想要運輸糧草,就必須轉道函谷關,而後從谷水運送糧草到洛陽,再從洛陽陸運到孟津。

如此一來,就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也會多消耗許多糧草。

陳旭臉色有些凝重,對着甘寧說道:“興霸可有信心,守住小平津?”

甘寧卻是傲然道:“加上我從益州帶來的水軍,兵力本來與吳軍相差無幾,由於戰船的緣故,還要處於劣勢。”

“然而,伯德在函谷關擊敗一萬東吳水軍,俘虜戰船無數,東吳水軍勢力大減。“

“我們得到了那些戰船,實力必定會再次增加,莫說僅僅守住小平津,就算是將東吳水軍全部消滅,也未嘗沒有可能。”

陳旭聽到甘寧的話,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不過想起了周瑜的厲害,當即告誡道:“東吳人才濟濟,周瑜更是水戰良才,興霸萬萬不可輕敵。”

甘寧口中應諾,心裡卻是有些不以爲然。

對於水戰,甘寧可是信息十足,如果周泰、蔣欽還在,甘寧尚且會忌憚三分。

可是現在,甘寧完全無所畏懼。

第289章 疑惑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387章 圍殺第12章 太平道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22章 饑荒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186章 馬賊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07章 勸降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853章 陳駿第456章 中伏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37章 衝突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272章 少年第609章 刁難第16章 挾持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101章 詭異第885章 內亂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332章 書信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713章 鄧芝第358章 臨陣第547章 渡河第508章 出巡第28章 返鄉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186章 馬賊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769章 吳懿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813章 婚事(上)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233章 斬將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211章 歸心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976章 曲有誤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472章 劫營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5章 臥虎嶺第35章 燒糧第44章 一病不起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763章 綠洲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33章 斬將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196章 靈帝崩第117章 交談第7章 獵虎第24章 國輔第524章 簡雍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902章 錦囊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82章 李儒三策第15章 買糧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6章 攻破濮陽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218章 陳宮獻策
第289章 疑惑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387章 圍殺第12章 太平道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322章 饑荒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186章 馬賊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07章 勸降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853章 陳駿第456章 中伏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37章 衝突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272章 少年第609章 刁難第16章 挾持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101章 詭異第885章 內亂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332章 書信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713章 鄧芝第358章 臨陣第547章 渡河第508章 出巡第28章 返鄉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186章 馬賊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769章 吳懿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813章 婚事(上)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233章 斬將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211章 歸心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976章 曲有誤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472章 劫營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5章 臥虎嶺第35章 燒糧第44章 一病不起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763章 綠洲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33章 斬將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196章 靈帝崩第117章 交談第7章 獵虎第24章 國輔第524章 簡雍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902章 錦囊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82章 李儒三策第15章 買糧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6章 攻破濮陽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218章 陳宮獻策